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关键时刻「卖队友」:美军高层对华缓和关系,日加菲德四国呆住了

2024-09-17军情

随着第18次中美国防部工作会议的召开,中美两军之间的双边关系开始了缓慢升温。同时,美军高层也邀请中国派遣军事代表团前往夏威夷参与防务讨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美国正与日本、菲律宾、德国和加拿大在中国周边进行各种活动,此时美军的一系列举措显然是在关键时刻对盟友表现出不满。

因为为了响应美国政府的号召,这四国在不同程度上与解放军进行了接触,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此刻美方选择赴华对话,同时还邀请中方参加重要的夏威夷防务谈判,无疑是有意于缓和与中国之间的关系。这一「谜一样」的举动,让旁观者如日本、菲律宾等国感到困惑不已。

毋庸置疑,当今国际社会的格局正经历从过去的中美俄欧「四极」向以中美为主导的「两极」过渡。俄乌战争使得人们看到了欧洲与俄罗斯在乌克兰这片土地上彼此之间斗争时所表现出的「脆弱」。

无论是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还是俄罗斯进行特别军事行动,双方在战线上都感到无能为力。而这一场冲突,从最初定义为特别军事行动,逐渐演变成了各方势力介入的政治角斗场。对于俄罗斯、乌克兰甚至是欧洲而言,他们都如同竞技场中的格斗者,而任何外部因素变化以及中美政策调整都会直接影响这场角斗的不分胜负。

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首的西欧国家认为,若能在乌克兰战场上削弱俄罗斯,那么「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将不再受到阻碍。届时,欧洲各国不仅能够整合政治与外交资源,还可以实现军事自主,从而完全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而以波兰、芬兰及瑞典等国为主的东欧和北欧,则迫切希望消除俄罗斯这一「不稳定因素」,以创造一个新的区域环境。

与此同时,俄罗斯试图在乌克兰建立对北约的「战略缓冲区」,同时吸纳过去苏联时期极其重要的能源、工业、人力资源以及粮食生产,但因实力不足,其初期设想已难以实现,现在只能观察国际局势变化,尤其是美国大选对乌克兰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总之,俄罗斯是否能够赢得乌克兰战争,以及要付出怎样代价获取自身利益,这一切并不掌握在其手中,而是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发展与演变。

确实,中美之间的「两极」谈判与外交活动,不仅反映了两国的战略利益,还涵盖了多个集团和组织的战略考量。如果中美两极谈判的结果及其布局让各方难以接受,那么双方也很难赢得广泛支持。

然而,从当前谈判对话的发展趋势来看,局势仍在朝着既定方向演变,也就是维持目前格局。待到11月份美国大选结束后,国际格局将会进行新的调整,而这一变化预计只会持续不到两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