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轰20机体模型惊艳亮相,航程飙到1.6万公里!直抵天际的飞行神器

2024-07-22军情

提及轰-20这一名字,公众并不陌生。自2016年起,关于我国这款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研发动态便持续吸引着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尽管其神秘面纱始终未被正式揭开。

特别是2021年4月17日,中航工业精心制作并发布了一则宣传片,片尾处惊鸿一瞥的战略轰炸机身影,配以「下一个」的醒目标注,瞬间点燃了无数人的期待之火,纷纷猜测这是否预示着轰-20即将揭开其神秘面纱。

然而,自那激动人心的瞬间之后,关于轰-20的消息似乎又归于沉寂。直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即3月4日至11日,解放军空军副司令王伟在香港商报的采访中,为我们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轰-20的研制工作正稳步推进,且已顺利跨越了所有技术难关,这无疑为关心国家航空工业发展的民众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之前,很多人认为轰20之所以一直未公开,是因为我国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然而,如今副司令明确表示,轰20的研发已经完全突破了技术瓶颈,这意味着轰20有望很快正式亮相。

此言一出,大家的期待再次高涨。毕竟,近年来我国在军事领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无论是福建舰、歼20,还是其他先进武器,我们都已处于世界前列。我们从未怀疑我国制造轰20的能力,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两会后,轰-20再次沉寂,而福建舰海试、嫦娥六号发射等捷报频传。此时,一组疑似轰-20机体模型照片引发热议,虽粗糙却符合期待。其气动布局合理,机翼与机身融合度高,预示着低阻设计,与先进轰炸机趋势相符。八年等待,轰-20亮相仍成谜。

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轰20的发动机安装位置非常独特。通常情况下,如果飞机配备四台发动机,常见的气动布局是将发动机安装在机翼下方。

然而,轰20采用了将发动机安装在机背上方的设计,这种「背负式」气动布局显著减少了发动机对机翼下方气流的干扰,从而更有效地保持了机翼表面的气流稳定性。

由于发动机不再位于机翼下方,这种气动布局还能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降低被雷达探测到的概率,从而提升其隐身性能。

轰-20模型设计三弹舱:一主二副,适应多样任务。主舱载远程巡航导弹、精确炸弹及重型钻地弹,满足远程打击与地下摧毁需求。副舱至少四枚霹雳-15空空导弹,超远程制导,射程超200公里,可提前拦截敌机,具备多目标锁定能力,增强空中自卫与打击效能。

在霹雳-15的加持下,轰-20在远程攻击中不仅强化了自卫能力,更精准契合了我国对战略轰炸机的战略定位。反观美国B2轰炸机,其双弹舱设计且缺乏空空导弹自卫能力,相比之下,我们在战略灵活性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然而,美国方面对轰-20的评价仍持保留态度,尤其聚焦于其航程,认为8500公里的预估远低于B2的12000公里。这一差距的根源,直指我们面临的发动机技术挑战。尽管我们已依托俄罗斯技术基础研发出涡扇-18发动机,但美国认为这仍不足以让轰-20的航程跨越万公里大关,凸显了我们在这一领域与美国之间存在的显著技术差距。

美媒【1945】与【战区】夸大轰-20航程至16000公里,并宣称可携高超音速导弹,作战半径达8000-10000公里。然其言论多为战略博弈,难辨真伪。央视曾报道轰-20最大航程约13000公里,作战半径5000公里,数据具参考价值,且随技术进步有望提升。美方高度关注,凸显轰-20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