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拒绝投降格杀勿论!3000俄军攻占红戈罗夫卡,部队伤亡猛增400%

2024-07-22军情

前言

在俄乌冲突中,局势不断变化。

3000 俄军成功攻占红戈罗夫卡主城区,但部队伤亡惨重。

截至 7 月中旬,俄军及其他军事力量合计阵亡人数高达 12.1 万人,最近两周阵亡人数超 1500 人,单周阵亡人数猛增 400%。

普京透露单月人员损失数在 1 万至 1.5 万人之间。

俄军在向红军城方向进攻时,地形略占优势,而乌军的抵抗和城内布设的雷场等也给俄军造成巨大阻碍。

双方对抗激烈,出现拒绝投降格杀勿论的情况,如在红戈罗夫卡,俄军对乌军第 59 机步旅毫不留情。

正文

俄乌战场的焦点之一无疑是红戈罗夫卡的激烈争夺。

在这场战斗中,俄军展出了强大的攻势,不仅成功控制了加加林大街和萨多瓦大街上的乌军阵地,还从三个方向对乌克兰守军发起了猛烈的围攻。

这一连串的攻势如同重锤击鼓,让乌军防线摇摇欲坠。

最终,驻守红戈罗夫卡的乌军第59机械化步兵旅被迫撤离舍甫琴科中心公园,完全退出了主城区。

至此,俄军已经完全占领了红戈罗夫卡的主城区,并打开了通往红军城南侧腹地的大门。

这一胜利对俄军而言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对乌军防线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为后续进攻红军城乃至整个顿涅茨克地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戈罗夫卡的失守,无疑让乌克兰军队的防御体系出现了裂痕,也为俄军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为了应对俄军的攻势,乌克兰军队自2022年下半年起,以红军城为核心,精心构建了三道环形防线。

这些防线如同三道坚固的盾牌,旨在阻挡俄军的进攻步伐。

第一道防线位于热兰涅以西的索罗纳河和沃夫恰河河谷地区。

这里地势险要,河流纵横,是天然的防御屏障。

随着俄军的不断推进,这道防线已经岌岌可危。

第二道防线则设置在格罗季夫卡南北两边的,卡津尼托列齐河和茹拉夫卡河河谷地区。

相比第一道防线,这里的地形更加复杂,但也更加难以防守。

乌军在这里部署了大量兵力,但面对俄军的猛烈攻势,仍显得力不从心。

第三道防线位于红军城附近的城郊防御阵地。

这里是乌军防线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保卫红军城的关键所在。

随着红戈罗夫卡的失守,这道防线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俄军抢占普罗赫雷斯的目的非常明确。

这个定居点位于通往红军城的铁路线附近,是俄军进攻红军城的重要跳板。

为了确保部队的进攻行动能够顺利进行,俄军必须控制这一地区,并打通铁路线,为后勤保障提前做好准备。

在成功控制普罗赫雷斯后,俄军的动向变得更加灵活多变。

他们可以选择向西北方向的沃兹德维任卡发动进攻,切断红军城向「北顿三镇」(斯拉夫扬斯克、顿河君士坦丁洛夫卡和克拉马托尔斯克)以及恰索夫亚尔的主要供应线,从而阻断乌军的后勤补给和弹药装备的「生命线」。

俄军还可以选择继续向正西方向全力推进,争取在年底前半包围红军城。

这将有助于吸引乌军将其他战线上的机动防御部队集中至该方向,从而有效牵制乌军兵力,并迫使乌军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防御线中。

随着俄军在红戈罗夫卡的胜利和普罗赫雷斯的控制,俄乌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俄军攻占的地区位于沃夫恰河方向以东的高地,向西进攻具有明显的地形优势。

而乌军则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防御压力,留给他们的防御据点越来越少,且地理上失去了大规模防守的基本地形要素。

更令乌军担忧的是,他们的抵抗意志似乎也在逐渐减弱。

自今年4月下旬以来,乌克兰军队多次发生营级规模的「抗命不从」事件,基层士兵不愿「当炮灰」白白送命的态度已十分明确。

这种士气的低落无疑会进一步影响乌军的战斗力。

战争总是伴随着巨大的伤亡。

根据俄罗斯反对派媒体Mediazona于7月19日发布的最新预测,截至7月中旬,俄军及其他军事力量的阵亡人数已达12.1万人。

仅在最近两周内,俄军阵亡人数就超过了1500人,单周阵亡人数相比年初激增了400%。

普京总统在今年6月透露的数字也显示,俄军目前每月的人员损失在1万至1.5万人之间。

而乌军方面,具体的伤亡数字难以准确统计,但他们在城内布设的大量诡雷和小型雷场无疑增加了俄军的伤亡。

在城区攻防战中,双方经常出现拒绝对方人员投降的情形,一旦遇到抵抗,立即采取格杀勿论的措施。

这种残酷的战术,使得每一场战斗都充满了血与泪的代价。

在这场残酷的冲突中,每一名士兵的牺牲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从战略层面来看,伤亡数据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它们还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双方战力的对比以及战术执行的效果。

对于俄军而言,伤亡人数虽众多,但他们在红戈罗夫卡的进展,无疑为整个战局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俄军通过控制关键地区、切断乌军补给线以及牵制乌军兵力等手段,逐步削弱了乌军的战斗力,为后续的进攻行动奠定了基础。

而对于乌军来说,伤亡的加剧无疑加剧了他们的防御压力。

随着防御据点的减少和士气的低落,乌军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他们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找到有效的战术来应对俄军的攻势,并尽可能减少自身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