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印度豪掷 4500 亿卢比军购,真能对抗中国?巨额开支可能拖垮印度

2024-10-18军情

在 2024 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印度的一系列军事动作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环球时报援引彭博社 10 日消息,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内阁安全委员会 9 日批准了一项重大计划,将建造两艘攻击型核潜艇,同时购买 31 架美国制造的远程无人机。

路透社报道称,印度海军此前计划建造 6 艘本土研制的攻击型核潜艇,此次新批准的两艘正是这 6 艘中的前两艘,并且将首次在印度本地的船厂建造。不过,印方并未明确具体的交付日期。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这两艘核动力潜艇不会搭载核武器。这一情况从侧面反映出,印度核武器小型化的进度或许并不顺利。值得一提的是,这两艘核动力潜艇将在印度本地的造船厂建造,此举更是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实事求是地讲,印度并非没有使用核动力潜艇的经验。它们曾以租赁的方式,从俄罗斯那里获得过两艘核潜艇。然而,建造核动力潜艇与使用核动力潜艇完全是两码事。

在 2024 年金砖国家峰会即将到来之际,印度宣布将投入 4500 亿卢比进行军购,包括两艘核动力潜艇和 31 架无人机。这一举措十分引人瞩目,也被普遍分析为是为了 「对抗」 中国。

印方在此次军购计划中,一方面选择购置美国无人机,另一方面还对外宣称将首次自主修建核潜艇,试图以此 「助力」 印度成为全球军事强国前列。

以印度国产军工业的技术和实力,让印度人自己研发建造新式核潜艇,可能性微乎其微。考虑到美国先前在 「AUKUS」 框架下,向澳大利亚扩散出售核潜艇技术的先例,再加上此次美国将向印度提供 31 架 MQ - 9B 远程无人机,基本可以确定,美国是在向印度打包出售有关核潜艇的技术,帮助印度在本土建造 2 艘国产核潜艇供印度海军使用。

印度一直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和赶超目标。印媒称,中国核潜艇首次进入印度洋是在 2014 年,当时两艘核潜艇停靠在斯里兰卡港口。2016 年,一艘中国潜艇驶入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口。我国这些正常的潜艇访问活动,却被印媒解读为 「中国有意在印度洋维持相当规模的水下存在」。

印度【经济时报】称,这两艘新型的攻击型核潜艇将完全由印度制造,不需要任何外国援助。制造核潜艇需要具备高强度的材料技术。核潜艇的外壳需使用高强度材料,如钛合金钢板,其屈服强度要求达到 1400 兆帕以上,以确保在深海高压环境下潜艇的结构安全。先进的动力系统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核潜艇使用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来源,这要求高度复杂的核技术和工程能力。核反应堆的小型化和安全运行是制造核潜艇的关键技术挑战。

据悉,印度这 2 艘新造的 「更为先进」 的战略核潜艇,排水量从 「歼敌者」 级的 6000 吨增加到了 7700 吨,将搭载 8 枚射程 5000 公里的洲际导弹,预计于 2040 年左右交付印度海军。另外,印度还设计了一款排水量 15000 吨,能搭载 16 枚洲际导弹的 「超级核潜艇」,但何时开工建造尚不得而知。

综合来看,印度暂停造第 2 艘国产航母,转而建造 2 艘核潜艇,或许真的受到了中国的 「影响力」。

巨额军费开支会加重印度的财政负担。如果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会影响军事计划的实施。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复杂,其军事扩张可能会引发地区军备竞赛,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2 年,印度是世界第三大军费支出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印度洋这片广袤的海域,连接着亚洲、非洲和欧洲,是全球贸易的重要通道。印度一直将印度洋视为自己的 「后院」,渴望成为该地区的霸主。然而,随着中国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印度的 「霸主梦」 受到了挑战。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印度洋,触动了印度敏感的神经。

除了地缘政治的考量,印度的国内因素也不容忽视。莫迪政府一直奉行强硬的外交政策,试图将印度打造成一个军事强国。

印度的此次军购和核潜艇建造计划,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从技术层面来看,印度国产军工业能否成功建造核潜艇尚存疑问。虽然印度宣称这两艘核潜艇将完全由印度制造,但以其目前的技术实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极大。美国向印度出售核潜艇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推动印度核潜艇的建造进程,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从财政角度看,巨额的军费开支无疑会给印度带来沉重的负担。在经济增长不确定的情况下,军事计划的实施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且,印度的军事扩张可能会引发地区军备竞赛,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印度将印度洋视为自己的 「后院」,试图通过增强军事力量来维护其在该地区的霸主地位。然而,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活动,让印度感受到了压力。印度的军事动作,也可能会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反应。

印度的未来走向充满了变数。其军事扩张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不仅取决于技术实力和财政状况,还受到地区局势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印度在追求军事强国的道路上,需要谨慎权衡各种因素,避免陷入过度军事扩张的困境。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各国应该通过对话与合作来解决争端,而不是通过军事扩张来维护自身利益。印度也应该认识到,和平与稳定才是地区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繁荣。

对于印度的军事动作,国际社会应保持高度关注,积极推动各方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分歧,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印度也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发展道路,避免盲目追求军事强国地位,而忽视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