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中美俄全都在吃「回头草」,各国意识到:五代机不及四代机

2024-10-06军情

正文

第五代战斗机曾是各国梦寐以求的武器。全球范围内,唯有美国拥有这类先进飞行器,其他国家都迫切希望美国能进行对外销售。然而,随着歼-20首次亮相和F-35的大规模出口,一个出人意料的现象逐渐浮现:许多国家开始重新采购第四代战斗机。围绕第五代战斗机的质疑也在逐步增多,这似乎预示着这一领域发展道路颇为曲折,不少国家选择直接跳过第四代,以便迈向更高水平的作战飞机。

在冷战期间,美国率先研发并装备了被称作第四代的战斗机(之前被认定为第三代)。与F-4「鬼怪」战斗机在面对相对较落后的米格战机时显得无力相比,第四代美国战斗机一经投入实战,迅速展现出对苏联出口型飞机的绝对优势。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中,美制飞机彻底击溃了苏联装备的声誉,成为美苏间空中力量明显差距拉大的重要转折点。

美国的F-14、F-15和F-16战斗机在实战中显示出的明显优势,使得苏联加快了研发针对这些机型的战斗机。苏-27被设计为用来对抗F-15,米格-29则是为了应对F-16,而针对F-14的是舰载版苏27K。在获悉苏联开始研发新一代战斗机后,美国迅速启动了「先进战术飞机」(ATF)项目,并明确提出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以及短距起飞这三项关键要求。

在冷战的尾声,美国最终决定将洛克希德的YF-22和诺斯罗普的YF-23推入样机最后飞行测试阶段。1991年4月,美国军方宣布洛克希德的YF-22获得合同。然而,同年苏联解体,使得美国最大的假想敌不再存在,结果导致YF-22面临了一种尴尬局面。

并不是因为后来出现的F-22实力不足,而是因为它过于强大,性能远超实际需求。苏联解体后,F-22一度没有能够匹敌的对手。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也表明,美国凭借第四代战机已经足以战胜所有对手,包括俄罗斯在内。

苏联的解体对苏-27和米格-29的改进工作造成了 significant delay,这些战斗机一直停留在早期版本,而美国的F-15和F-16则进行了多次升级。尽管它们都是第四代战斗机,但未经过改进的苏-27和米格-29在性能上显著落后于已经提升过的F-15和F-16。

直到2003年,苏-27SM正式投入使用,装备了新型雷达和火控系统,并具备发射R-77导弹的能力,其性能大致可与90年代的F-15C相媲美。

美国在空中所展现的绝对优势,几乎使F-22失去了实战价值。事实上,像F-15和F-16这样的四代战机已经能够轻松取得胜利,因此没有必要动用成本更高、维护更加复杂的F-22。虽然美国空军一直希望能够增加F-22的采购数量,但国会认为这一举措没有必要,因此采购量屡次被削减,从冷战时期计划的800多架最终降至仅180余架。

在这一期间,美国空军为了争取国会的支持可谓煞费苦心,甚至在与印度空军的联合演习中故意让F-15被苏-30和米格-21击败,以此营造紧迫感。然而,由于第五代战机高昂的使用成本,最终导致美国国会决定大幅减少F-22的采购量。

自第四代战斗机起,随着高昂航电设备的逐渐普及,战斗机的维护和使用周期成本持续上升,即使是财力强大的美国也感到压力。而在第五代战斗机中,由于采用了隐身涂料,并且为满足隐身需求,对机体表面的清洁与保养要求变得愈加复杂,从而进一步抬高了使用费用,导致出勤率显著降低。

直至今日,这一情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甚至影响到五代机的出口。原本随着美国大规模供应F-35战斗机,俄罗斯也将苏-57战斗机投放到国际军火市场上,很多人曾预测第五代战斗机会迅速占领市场,从而完全取代第四代战斗机的出口。然而,近几年的市场状况却表明,第五代战斗机并没有彻底主导局面,而是越来越多国家再次选择采购第四代战斗机。

近日,泰国皇家空军宣布计划采购一批JAS-39E/F战斗机,以作为其新一代机型。然而,西方媒体报道指出,泰国空军最初的意向是购置F-35A第五代战斗机,以替换老旧的F-16舰队。早在2022年,泰国内阁已批准为购买4架F-35战斗机分配预算,但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放弃这一安排,其主要原因是维护成本过于高昂。

泰国皇家空军的数据显示,JAS-39E/F的采购成本仅为F-35A的三分之一,购买4架F-35所需资金能够购得12架JAS-39E/F。此外,美国也未能解决F-35低妥善率的问题,截至2023年,仅有55%的F-35具备执行作战任务。因此,如果泰国皇家空军选择采购4架F-35A,其中能随时出动的可能仅有2架,这显然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战斗力。

与之相比,尽管JAS-39E/F的性能逊色于F-35,但在同样的预算下,可以获得12架JAS-39E/F,并且其妥善率较高,通常有8架能够随时出动。与仅有2架可用的F-35相比,JAS-39E/F展现出的优势愈发明显,因此更具吸引力。

另外,对于泰国皇家空军来说,购入F-35仍旧是一项昂贵的"吞金巨兽"。以最新款的F-15EX为例,其每小时平均飞行成本为29000美元,而F-35A则高达44000美元。更高的采购及运营成本,加上较低的出勤率,使得许多小国对第五代战斗机望而生畏。

实际上,许多小国对战斗机的性能并没有过于苛刻的要求,因为它们面临的国防压力相对较小。空军中的战斗机往往只是象征性地存在,大多数时候只在大型节庆活动中出现,平时几乎没有出动的机会。

即使有机会出动,通常也只是为了对付武装分子、游击队,或是在边境进行威慑性布置。如果真要用来应对游击队,第五代战斗机与第四代战斗机相比,并没有显著的优势。相反,由于使用成本更高,这也促使许多国家放弃了更换为第五代战斗机的想法。

近些年,菲律宾、巴基斯坦、阿根廷和伊朗等国家陆续购买第四代战斗机,中国的枭龙与歼-10战机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订单。

如今,许多小国偏好选择价格更低的第四代战斗机,而一些军事强国也开始大量购买升级版的第四代战斗机。以色列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尽管它能够以相对优越的条件获得F-35战斗机,并且面临较大的国防压力,但在今年8月,以色列宣布将采购50架最新型号的F-15EX战斗机,同时计划将现存25架F-15I进行升级,使其达到F-15EX标准,整个项目耗资高达200亿美元。

自去年起,美国空军恢复了对F-15EX战斗机的采购计划,同时减少了F-35的采购数量。另一方面,俄罗斯方面由于苏-57的生产能力尚未完全提升,也在大量引进苏-30和苏-35战斗机。而中国的情况更加突出,歼-16与歼-20几乎同时列装,中国不仅大规模购置这两款战斗机,还对歼-16给予高度评价,其重视程度丝毫不逊于对歼-20。

一些欧洲军事强国选择直接放弃研发第五代战斗机的计划,转而联合合作,直接进入第六代战斗机的开发。

即使是中美俄三国现在也重新启动了对第四代战斗机的采购,这说明第四代战机不仅在成本上具有优势,还有其他五代机所无法替代的独特性能。目前来看,四代战斗机还具备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快形成作战能力的特点。中美俄当前采购的第四代引擎飞机,都是之前主要型号的升级版。

例如,F-15EX是对F-15的深入改进,歼-16则是在歼-11BS基础上进行的升级型号,而苏-35则是苏-27的增强版本。这些战斗机在气动设计上与原始型号几乎没有区别,因此曾经驾驶老款飞机的飞行员几乎无需额外训练,就能顺利操作新型,极大促进了部队快速形成作战能力,并减轻了后勤支持方面的压力。

此外,第五代战斗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空中格斗方面,但在进行对地打击和反舰操作时,这种优势相对较弱。为了维持隐身特性,战斗机通常必须减少携带的外挂武器数量,从而影响其火力水平。

目前,第五代战斗机的内部弹舱基本只能满足较强的空中作战需求,而在携带对地攻击武器时则显得空间不足。以F-22为例,其主弹舱无法适应大型武器,仅能装载小直径炸弹。

尽管为了提升弹舱的容积而放弃了机身的流线型设计,这影响了F-35的高速飞行性能,但其弹舱仍只可以装载两枚2000磅级的航空炸弹,因此整体对地攻击能力与歼-10相当。

与此相比,第四代重型战斗机不必在隐身能力上花费时间,因此能够搭载更多的对地攻击武器。以F-15为例,经过优化后,它可以一次性挂载多达5枚巡航导弹,同时也能保留空间用于空对空导弹和吊舱。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第五代战斗机如果不追求隐身性能,同样能够实现第四代战斗机的挂载能力。

然而,实际情况是为了安装内置弹舱,第五代战斗机完全放弃了位于机腹的重型外挂点,而这个位置恰好是战斗机拥有最佳挂载能力的区域。苏-30和歼-16在机腹上的外挂点甚至可以承载重量达2吨的导弹。

即使第五代战斗机放弃了隐身性能,武器仍然只能固定在机翼上,这导致其携带重型弹药的能力显著降低,不再能与第四代重型战斗机媲美,后者的载弹量可以与小型轰炸机相提并论。因此,近年来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纷纷大量采购改进版的第四代重型战斗机,以增强空军进行对地打击的能力。而第五代战斗机则凭借隐身性能,主要专注于空中作战。

因此,目前第四代与第五代战斗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运用。

随着先进的红外光学传感器和高性能电子战设备的采用,第四代战斗机在面对第五代战斗机时,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完全处于劣势。通过不断积累演习经验,中美两国的第五代战斗机也曾在训练中被假想敌击落,这表明隐身技术并非无懈可击。只要运用得当,第四代战斗机仍能展现出与第五代同等水平的作战能力。

歼-20对中国来说似乎时机不佳。在面对北方强国威胁、领空随时可能被邻国的超音速轰炸机侵犯,以及空军急需高性能战斗机的关键时期,歼-20却未能及时问世。到2016年,中国已成功在南海逼退美国航母舰队,而歼-20是在此之后才正式投入使用,错失了展示自身实力的最佳机会。

美国前太平洋舰队司令在提到中国的军事力量时表示对「害怕中国导弹」的担忧,但美军高级领导层对于歼-20的态度却显得十分淡漠。目前,中国大规模采购与歼-20价格相仿的歼-16,表明他们已经认识到五代机并不是万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