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还击战,我军一个营在沙巴公路的4号桥东北侧时,突然遭到越军伏击,经过近10小时的激战,我军歼敌150多人,但也付出了196人伤亡的代价。
此次战斗,成为反伏击战的经典战例,还打出两个战斗英雄和两个主力军长。
从中可以看到我军的亮剑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战斗作风。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次战斗虽然打得非常顽强,却有失误,因为446团2营本不该遭到伏击的,应当总结教训。
但是,关于四号桥战斗的责任在谁,却众说纷纭,责任人到底在谁?本文参考了很多权威资料,力图客观还原4号桥作战的经过,以解开这一谜团。
对越还击战打响后,50军149师归13军指挥,参加西线作战。
149师马不停蹄到达战场。经过长时间行军,149师人困马乏,本有必要休整一下。
可就在此时,军部的命令下达了:围歼沙巴越南守军316A师。
316A师组建于50年代初,是越军六大王牌之一,有「英雄师」之称。
该部苏式装备,经过十几年的战争锤炼,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战斗力不容小觑。
一般来说,围歼战需要优势的兵力,至少要比对方多两倍,现在让一个师吃掉对方一个师,可见这是一场硬仗。
师长康虎振和政委徐金堂毫不含糊。149师的前身是18军52师,是一支英雄部队,在1959年西藏平叛作战和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再硬的骨头他们也敢啃。
中间坐着的为康虎振将军
他们决定以447团为右路,向敌后穿插,拿下黄连山垭口控制公路,将敌人的退路切断,阻敌增援部队。
把445团(欠2营)部署在中路,沿沙巴西侧投入战斗。
446团、445团2营从四号桥方向往沙巴推进,像一把尖刀直插越军316A师老巢。
此战是一场恶战,不过149师也不是孤军作战。
根据13军部署,39师在32师95团、炮4师18团、军区坦克团3营(欠7连)协助下攻占1662高地,吃掉西爱、威龙松地区之敌,占领四号桥,打开口子。
149师在友军的协同下,等13军39师攻占4号桥,打开缺口之后,再投入战斗。
然而,意外发生了。
39师本该攻占4号桥,却将3号桥拿下,交给了149师先头446团。
39师并没有察觉这个错误,而是告诉446团,这就是4号桥。
【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战例选编】(师部分)记载:二师(149师)接军(13军)命令:「XXX师(39师)已攻占奔西爱、4号桥、威龙松,公路已打通,令你师进入战斗。」
据此,师命令第二团(446团)当夜沿公路进至奔西爱、4号桥一线,占领进攻出发地区,准备于次日凌晨发起攻击;令沿正面进攻的其他部队迅速进至3号桥、谷珊地区,沿公路集结待命。
第二团进至XX师(39师)第三团(117团)前沿阵地。
XX师第三团副团长交代:「这里就是4号桥,公路右侧是奔西爱,我已攻占。」
446团首长当即向师指报告了部队到达的准确坐标位置,并请示说:现在天色已晚,而且还下着雨,是否就地加修工事,明日拂晓再前进?
149师首长一看446团发来的坐标,发现不对呀:446团还没有到达指定位置,离坐标位置还有几公里呢。因此,师长答复:「你团还未进到四号桥的位置,军首长已经命令明日拂晓发起进攻,今晚一定要进到指定位置(四号桥)。」
接到命令,团长当晚二十三时许,命二营自朱缸荷附近出发,以行军队形,沿公路向4号桥搜索前进。
446团进至4号桥北侧。
为什么一定要占领四号桥?
因为4号桥是通向沙巴县城主要公路上的一个必经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周边高山和河谷围绕,地形非常险要,易守难攻。一旦占领这里,就进退自如,打击越军得心应手。反之,如果让越军占领,我军就非常被动。
上级通报:四号桥已被友军部队占领,你部继续向沙巴方向攻击前进。
且说担任前卫营的2营,冒着瓢泼大雨,沿公路向4号桥方向搜索前进。
根据通报,他们误以为4号桥地区是友军阵地,所以2营以行军的队形,大摇大摆按四路纵队密集并行,没有让全营提高警惕,而且也没有派出先头分队对公路两翼进行侦察警戒。
总之,全营对危险并无察觉,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没有准备,几乎是在无防备的情况下奔向四号桥,一步步走入越军的伏击圈。
2 营先头部队的是尖刀 5 连,当 他们 行进至 4 号桥附近时, 突然 发现桥头旁边的小草中 有 几个黑影 晃动 , 因为之前得知友军控制这座桥, 5 连长以为是友军, 就问对方:「口令?」
然而,回答我军的,是清脆的枪声。
我军当场有两名战士倒下,越军钻入草丛不见了踪影。
越军资料照
枪声惊动了隐蔽在山上的越军,危机来临了。
枪响之后,4号桥东北无名高地上,很快升起一发红色信号弹。
霎时间,枪声大作,手枪、步枪、机枪枪声响成一片,里面还夹杂着手榴弹的爆炸声。黑暗中,从公路两边的山坡上,到处是越军枪炮喷射出来的可怕火舌,好像暴风骤雨般地把二营官兵包围。
大家根本没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有很多战士倒在血泊中。
为了躲避敌人的子弹,战士们本能地在夜暗奔跑,或者就地寻找掩体,整个队伍很快乱了队形。
越军本身就占据各高地有利地形,而且他们是以逸待劳,从山谷两边不停发射的照明弹把战斗区域照得如同白昼。
如此一来,二营暴露在越军的视线和火力范围之中。
各高地的越军居高临下,使用各种武器向我军猛烈开火,二营遭遇了生死劫。
公路上雨水和血水交织在一起,地上到处散落着战士的遗体。
我们不妨看一下亲历此战的老兵回忆。
446团参战老兵何耀生回忆道:「十来具烈士遗体横七竖八躺在地上,其间夹杂着七、八具越军尸体,战士贾林(成都人)遗体下压着一高大越军的尸体,两人扭在一起,双方下肢已炸断。」
配属149师作战的炮兵四师18团参谋回忆:「我参加过79年自卫还击战,经历了很多战斗,84年7.12那天我在八里河东山34号高地,从夜里3点打到12号黄昏17点,越军冲锋到阵地前沿20米,都没有4号桥战斗惨烈!」「当时就有随军记者拍摄战况,但是纪录片中一个镜头也没有,因为太惨烈了。」
不过在这关键时刻,副团长和2营营长并没有慌乱,而是临危不乱,组织各连进行反击,同时迅速向团部报告这里的情况。
5连长也很快反应过来,带领全连向右侧一个无名高地发动进攻,经过艰苦的争夺,终于拿下高地,占领了有力地势,居高临下对越军进行打击,扭转了被动局面。
2营其他连队也临危不乱,打得也非常勇猛,毫不畏惧,坚决抢攻。
得知2营被包围,在三号桥附近指挥的446团曹从连团长立即率领1、3营、高机连、100迫击炮连等部队紧急奔赴战场。
50军副军长、主席批准不用敬礼的独臂将军刘广桐和149师师长康虎振得知紧急情况,也从师指挥所直奔4号桥头方向指挥。
晚年曹从连(446团团长,其子在沙巴战斗中牺牲)(中)
经过9个多小时浴血奋战,我军终于从越军手里夺取东北无名高地,并且摧毁了山上的明暗火力点,消灭153名越军,缴获轻重武器和弹药批,为主力部队南下进入战斗区域围歼316A师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过7天战斗,我军基本上歼灭了敌316A师之174团、148团残部和沙巴独立营。
战后,446团2营被荣记集体二等功。
此次4号桥反伏击战斗,2营在被动的情况下沉着应战,变主动为主动,最终完成战斗任务,体现了我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那么,我军为何毫无防备,会被越军伏击?
我们分析一下:
39师117团失误在先,将3号桥报成4号桥,149师是听令行动。
446团首长向师指报告了部队所处的坐标位置,也没有错。
而149师师长命令446团当晚一定要进到指定位置四号桥,看起来也没有错,因为原定计划如此。
问题在于,既然446团报了坐标,就该知道交接的是三号桥而不是四号桥,那就意味着四号桥在越军而不是在我军的控制之下。
为什么接到命令之后,446团还以行军队形前进,没有任何警惕?
而149师指挥所也有责任:接到446团报告的情况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向第13军通报,39师攻占的不是4号桥。
因为这不仅仅是报错的问题,而是整个计划因此被打乱了,四号桥的缺口没有被打破,应该请示13军调整作战。
然而,指挥命令446团向前开进,这为部队被伏击埋下了隐患。
而446团已经知道前方可能有敌人,为什么还要以行军队形前进,不做应有的防备,结果钻进敌人伏击圈?
在很长时间里,研究者百思不解,当事人也各执一词。
2014 年,原 149 师作训科长丁义堂写了一篇回忆 4 号桥战斗的 回忆 ,对此作出了一个关键 性的 解读,使得整个事情的脉络变得清晰起来。
文章说,阵地的交接(即指117团和446团在3号桥的交接),当时并没有反馈到师指挥所,师首长并不知情,直到战后才知道。
因为军里制定的计划,是我主攻部队需要奔西爱、4号桥占领进攻出发阵地,全师上下都很明确。
不久,军部给149师下令:「39师已占领奔西爱……令你师部队加入战斗。」
师指挥所因此更加确定,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应该不打折扣执行军部的命令。
而且军部也向149师通报了战况:39师部队在奔西爱东侧山脊与敌展开激战。
因此,149师各级指挥员都认为,友军已占领西爱、4号桥。我2营部队当晚进到4号桥,还在桥头停了半小时,见草房里有人钻出来,以为可能是自己人,才问对方口令的。
即使遇到越军后,营副教导员还以为是零散敌人,就此向团长报告时也说是「我营已到4号桥,遇有小股敌人……」
团长也不知情,指示「不要因此影响整天作战行动,按原计划明早8点发起总攻」。
从连营团指挥员的判断和反应来看,可以看出他们对阵地的交接之事毫不知情。
丁义堂说:「因此,这些指挥员是没有责任的,我们不该指责他们。」
问题出在446团负责交接的干部那里。
117团错把3号桥当4号桥交给446团的重要情况,446团负责交接的干部并没有及时向团指挥所报告。
团首长甚至不知道,已经与117团交接。
因此,团首长向师指报告时,也只是讲了该团部队到达的坐标位置。
师部和团部都以为还没有和39师交接阵地,等于说他们都不知道39师没有攻占4号桥,不知道那里还在越军的控制之下。
根据第13军前先的通报,149师指挥所判断前方4号桥是友军,所以没有向军部核实情况,以为446团只是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命令他们连夜开进。
而446团首长和2营干部以为,四号桥是在友军控制之下,才会让部队以行军队形开进,没有做好侦察警戒和战斗准备,甚至2营尖兵进至4号桥头遇到敌人时,还向对方询问口令!
综上所述:39师117团攻占3号桥后,误认为是4号桥并上报第13军,出现严重失误。
149师446团先头部队与39师117团在3号桥进行交接后,却没有将如此重要的情况及时上报师团,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失误。
以至于149师根据第13军通报命令446团连夜开进;446团也按照原计划,派2营为前卫到4号桥寻找「友军」,结果中了越军埋伏。
一步错,步步错,血的教训不可谓不沉痛。百战之师,都是在战争实践中成长的,不承认挫折的军队是无法强大的。我军在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战无不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