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中国产航空发动机禁运的连锁反应,多国战机计划受阻,印度很困扰

2025-02-03军情

中国暂停对美出口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引发全球战机生产链条动荡,多国受牵连。

印度媒体报道,历经四十余年研发,耗费四代机成本,印度倾力打造的「国货之光」光辉战斗机,终于进入量产阶段,然而其量产之路却可能充满挑战。

印度空军对国产光辉战斗机寄予厚望,计划采购超过97架Mk1A型战机。然而,印度军事工业长期依赖进口,其军用装备,特别是发动机,多为外国产品。光辉战斗机的发动机便是美国的F404发动机,此次大规模采购预计需要约120台。

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让印度措手不及:美国方面为了满足自身军需,决定集中资源生产F414发动机,这意味着已经淘汰的F404发动机将彻底停产。 印度方面对此感到震惊,急忙向美方询问原因。

美国方面回应称,由于供应链中断,此前由中国制造的叶片如今因中国出口限制而无法生产。

商务部、海关总署、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五月三十日联合公告,正式实施对部分航空航天物项的出口管制。受限物项涵盖涡轮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核心部件(如叶片、导向器、机匣等)所需高温合金的定向凝固或单晶铸造设备,以及相关精密铸造半成品。

中国以往在航空航天发动机领域受制于人,许多大型飞机不得不依赖进口发动机。如今形势逆转,我们具备了限制发动机出口的能力,这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如今,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无论是整机还是关键零部件,都得到欧美国家的大规模采购,他们的产品也依赖于中国的元器件。

美国通用公司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界的顶级产品,但其90%的零部件都可在中国生产,随后经过多级经销商层层转手,最终运回美国组装完成。

美国媒体先前报道,中国为美军多种型号装备,包括F404发动机等,提供大量零部件,部分型号的零件甚至高达80%依赖中国代工生产。然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导致中国去年停止了这些关键零部件的出口,严重影响了美军F35发动机、雷达、导弹及弹药的生产。

美国F35隐身战机交付数量因禁运骤减,主要原因是缺少某些无法替代的中国制造雷达部件。

印度空军迫于燃眉之急,急需发动机叶片却面临供应链断裂的困境。美国方面建议印度尝试与中国协商,或通过韩国向中国采购。然而,这一建议却让韩国也陷入两难,因为韩国自身也面临着偿还波兰发动机叶片欠款的压力。

波兰面临的窘境,不得不让人关注。此前,波兰取消了与韩国后续采购FA-50教练攻击机的合同,并打算退回已交付的一个中队飞机。

波兰发现韩国提供的只是飞机的空壳,关键部件如空空导弹、空地导弹、雷达、电子战系统、电传系统和发动机等均缺失。就连机炮都需依赖美国进口,发动机叶片还得向中国寻求许可。无奈之下,波兰空军只得要求韩方负责将这些半成品飞机运回。

向中国直接采购发动机叶片,无论是通过印度还是韩国,都面临极大挑战。为此,韩国方面建议波兰自行与美国和中国进行沟通协调。

最终,印度被迫叫停了今年原计划生产的二十四架LCA战斗机。

印尼终止了与韩国的五代机合作项目,原因是印尼方面发现了相关问题。目前,双方就补偿金额存在争议。

此前,美国长期限制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如今,中国对航空发动机出口实施管制,引发连锁反应,不仅美国自身受损,印度、波兰、印尼和韩国等国也深受其扰。

西方国家如今也感到了震惊,许多人仍低估了中国的实力。虽然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尖端技术水平或许并非全球领先,但其在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核心部件,例如叶片、导向器和机匣等涡轮构型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已达到极高的水平。

航空发动机叶片,堪称发动机研制中最棘手的部件之一。其表面为具有扭转角度的复杂曲面,内部更设有特殊曲线形状的微小冷却气孔,用于引导冷却气流。

如此复杂的结构,运转时需承受上千摄氏度高温、数十吨拉力,以及每分钟上万次的旋转冲击。采用传统机床加工、锻造或铸造工艺,要实现设计目标,成本将非常高昂。

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作这种叶片,效果显著提升。然而,这需要高功率、高精度激光器作为核心硬件,以及精准控制激光束方向和强度的核心软件算法来支持。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在增材制造领域已涌现出一大批技术领先企业,例如,国内激光熔融设备的产量已超越德国EOS等国际巨头,稳居全球第一。这些先进的航空航天制造设备,自然属于禁运范畴。

其他国家若要自行制造,除了需要大量高精度特种设备来生产高要求零部件外,更关键的是缺乏熟练技工和精湛的工艺经验,这才是更宝贵的资源。 专用精密模具和加工工具的成本,只有大规模批量生产才能摊薄,而这正是他们所匮乏的。

美国工业如今面临技术工人和专业设备短缺的困境,导致其工业体系的供应链修复面临巨大挑战。 雷达装备所需的稀土元素镓以及基础火药的供应都已中断。

美国为寻求停产已久的电子元件,据说派人前往深圳的二手电子原配件市场,以解决其老旧装备的维修难题。这场由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禁运引发的危机,严重冲击了多个国家的战斗机生产计划。

全球掌握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中国已跻身世界顶尖行列。

得益于近年来的技术飞跃,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已融入许多西方国家尚未掌握的创新技术。

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只是中国工业实力的一个缩影,迫使许多国家重新评估对华策略,并对所谓的制裁手段更加谨慎。因为中国拥有多种反制裁手段,一旦互相制裁,孰强孰弱,一目了然。中国还有许多未用出的筹码,未来可能面临更多反制裁的情况。只有切身之痛才能让对方认识到代价,让我们拭目以待。

TMT资深评论人王新喜撰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