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我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日本第一个站出来表态,俄罗斯助力我国

2024-10-19军情

前言

9月25日8时44分,中国向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引发西方媒体的热议。

消息公布之后,美国还没有发声,日本就抢先表态「全力开展警戒监视」,俄罗斯却与之相反。

那俄罗斯和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射洲际导弹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洲际导弹作为国之重器,通常只有在重要场合才会亮相,试射更是很罕见。

作为奉行和平主义的国家,中国上次试射洲际弹道导弹还是在1980年5月时发射的「东风五号」导弹。

当时中国面临的局势还比较特殊,导弹试射后引起越南以及华约国家的「精神紧张」。

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之后,中国的洲际导弹早已经得到「进化」,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也跻身到了世界一流,这是公认的。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中国这次发射的导弹为训练模拟弹头,没有安装实弹,导弹于25日8时44分准确落入了目标海域。

中国也声明此次试射为「例行安排」,旨在检验中国武器的性能和训练水平,且提前已经向相关国家进行通报。

导弹试射之前对「可能受影响」的国家通报是惯例,之前俄罗斯、美国试射洲际导弹时,都通知了沿途的国家,以最小程度降低误判。

至于必须要通知哪些国家,还没有相关的规定。

9月26日中国日报网公布了导弹试射时的画面,可以看出一枚黑色的导弹从地下发射井中腾空升起。

这次的声明也明确表示了,中国此次的导弹发射是火箭军年度军事训练例行性安排,不过并没有明确说明导弹型号及飞行路径,也没有说明预定海域在哪里。

而这次试射完成后,除了西方媒体的报道,有一个国家的态度却不寻常。

9月25日,日本内阁房长官林芳正发布了一份简短的声明,表示他们对中国发射导弹的行为「非常担忧」,这表明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跃度正在日益提高。

林芳正甚至强调「将继续努力收集并分析必要的情报,全力开展警戒监视」,除此之外,日本还不满中国试射导弹「未提前向日方通报」。

在美国对此保持噤声的情况下,日本却提出所谓的「担忧」明显是碰瓷的行动,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当前的中日关系遇冷都是日本手挑起来的。

日本当前正在选举新首相,目前有希望的人选是石破茂、小泉进次郎和高市早苗。

今年8月,石破茂刚带队窜访我国台湾并会见民进党官员,小泉进次郎也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多次发表挑衅性言论,高市早苗同样是对华强硬派。

可见不管是谁上台,插手中国内政都是很大概率的事件,现在倒打一耙称中国发射导弹「令人担忧」,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日本媒体称,日方「不得不担忧」的原因就是中国向东部海域试射远距离武器,必须要经过日本专属经济区,日方有理由对中国进行抗议以及外交行动。

日本近年来正在逐步摆脱枷锁,发展常规的军事力量代替之前的「自卫队」模式。

9月中旬日本两艘「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已经正式改造完毕,变成轻型航空母舰,扬言要和美国一道维持亚洲的秩序。

现在看到一发导弹就「大惊失色」,确实是令人没想到。

与之相对应的是俄罗斯的态度,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月25日就向记者表示:

中国如何实验武器都是自己的主权,俄罗斯对中国的行为表示尊重。

之后佩斯科夫补充道,「当然,在我们两国已经取得的接触框架下,包括国防部门在内,正在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流。」

从普京秘书的言论中有人觉得可以看到三个关键点。

其一是中俄可能已经提前就此事有「照面」,其二是俄罗斯尊重支持中国发射洲际导弹,其三是俄方认为发射导弹这种「主权事宜」和其他国家无关。

俄罗斯和日本的态度大相径庭,也反映了中国在双方外交关系中的地位。

作为全球独有的三个可以发射洲际热核武器的国家,俄罗斯力挺中国,对中国的「核话语权」有大的帮助。

毕竟其他国家的态度只是参考作用,他们不掌握相关的发射技术也没有参与洲际导弹的进程计划,自然不具备话语权。

美国对此事没有提出质疑,美国的「跟班」们的声音可以忽略不计。

而在中国的这枚导弹发射前不久,俄罗斯也试射了一枚射程长达1.8万公里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

但根据美国卫星跟踪数据显示试射已经失败,导弹很可能在发射井内发生爆炸。

虽然如此俄罗斯的核战略力量和核弹头数量仍然不可小视,在中国南海、台海地区遭遇某些国家日益挑衅的当下,核力量是保证和平的最后一道屏障。

且同样拥有强大的远程打击的俄罗斯对中国的力挺,也能让某些国家更加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