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的前夜,一切都在蓬勃发展中。
在渤海湾畔的烟台,一项秘密的打捞任务正在进行。
这可不是普通的打捞,目标是一艘沉睡海底多年的外国潜艇——英国皇家海军的「海神号」。
几十年后,这件事竟然会惊动英国首相,引发一场国际舆论风波,这恐怕当时参与打捞的工人们怎么也想不到。
故事要从1931年说起。
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
威海卫,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曾经是英国的租借地,即使名义上已经归还中国,英国海军依然在此驻扎,俨然是他们的「后花园」。
「海神号」潜艇,作为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先进武器,自然也被派驻于此,象征着大英帝国的军事实力。
这艘被寄予厚望的潜艇,却命运多舛。
1931年6月的一个晴朗日子,风平浪静,万里无云,「海神号」却在一次例行演习中,与一艘中国商船意外相撞。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事故发生地离海岸很近,水深不过35米,可「海神号」却迅速沉没,22名艇员不幸罹难,只有31人侥幸逃生。
事故发生后,英国方面展开了紧急救援和打捞。
各种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连从日本请来的专业打捞队也束手无策。
或许是碍于技术,或许是成本太高,英国最终放弃了打捞计划,随着1934年英国海军撤出威海卫,「海神号」也彻底被遗忘在了中国海域的海底。
时间一晃,来到了1972年。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工业发展急需钢铁资源。
烟台救捞局接到了一项任务:打捞沉没在刘公岛附近海域的一艘外国潜艇,正是那艘被遗忘的「海神号」。
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不仅能清除航道障碍,保障渔民安全,更重要的是几百吨的钢铁,对当时的中国工业建设来说,可是宝贵的资源。
对于经验尚浅的中国打捞队来说,打捞「海神号」也是一次难得的实战练兵机会。
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丰富的经验,工人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 ingenuity ,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将这艘庞然大物拆解打捞上岸。
潜艇被切割成块,九百多吨的废钢被运往全国各地,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艇上的鱼雷、弹药等危险物品,则被统一销毁处理。
至于潜艇里是否还有当年罹难的英国士兵遗骸?
根据当时的打捞记录,并没有发现任何人类遗骸。
这次打捞行动,本应就此尘埃落定,成为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三十年后,一段尘封的往事,却因为一篇杂志文章,意外地掀起了轩然大波。
2002年,中国军事杂志【现代舰船】刊登了一篇关于「海神号」打捞过程的文章,旨在回顾中国打捞事业的发展历程。
没想到,这篇文章被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注意到,并被歪曲解读为「中国窃取英国潜艇技术」的阴谋论。
西方媒体也迅速跟进,添油加醋地进行报道,甚至编造出「打捞过程中发现18具英国士兵遗骸」等耸人听闻的谣言。
英国国内的舆论也随之沸腾,遇难士兵的家属、学者、政客纷纷发声,要求中国「归还潜艇」或「为逝者建纪念碑」。
一位名叫多琳·里斯代尔的英国女士,声称自己是潜艇官兵的后代,要求中方交代其父以及战友的遗骸下落。
这场舆论风波愈演愈烈,甚至惊动了当时的英国首相。
英国政府的态度耐人寻味,他们一方面没有直接向中国施压,另一方面也没有阻止媒体的炒作和渲染。
有人分析,英国政府是想借此机会向中国「碰瓷」,为两国关系制造筹码,获取政治利益。
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中国政府的回应始终如一:打捞「海神号」是为了清除航道障碍,并非为了窃取技术;打捞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遗骸,相关记录可以查证;打捞行动的细节,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有限。
这场风波,最终不了了之。
它却暴露了英国政府的「双标」嘴脸:当年,他们把威海卫视为自己的地盘,随意驻军;「海神号」沉没后,他们无力打捞,将其遗弃;几十年后,他们却又以「人道主义」为借口,对中国横加指责,试图将责任推卸到中国身上。
回望这段历史,不禁让人感叹世事变迁。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却在一艘废弃潜艇上纠缠不清,这究竟是为了所谓的「人道主义」,还是为了刷一波「存在感」?
历史,总是充满着 iro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