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中国航空史冷知识:1983年还在生产歼5,飞豹曾是空战最强

2024-12-14军情

202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歼20、歼35和俄罗斯苏57这三款五代隐身战斗机的角逐让公众大饱眼福,除此以外,「九天」等各类先进无人机以及概念机型令人目不暇接……

【2024年珠海航展上的歼35】

不过鲜少有人知道,其实直到「2010年代」之前,中国可堪一用的先进战斗机仍然颇为有限。

本文我们不妨就来 聊一点 中国航空史上的冷知识。

80年代还在造歼5

歼5 作为 中国第一款量产的喷气式飞机, 首飞于1956年7月。

对于这款飞机,不太了解中国航空史的人可能会觉得是一款老早就退出服役的战斗机,但实际上, 直到1983年,中国还在生产 歼5。

【中国的歼5总装生产线】

要知道同在80年代的美苏,当时可是已经开始服役苏F15、苏27这一类放在如今性能都可圈可点的先进战斗机,歼5和这些战斗机相比,根本不是同一个量级的。

那为什么中国还要坚持造歼5呢?原因很简单, 中国当时的航空工业水平实在是太差劲了。

回顾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速度,呈现着明显的「N」型折线趋势。

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 的中苏蜜月期, 苏联帮中国打下了相对厚实的航空工业基础。

就以沈飞为例,其在1953年时被列入中苏援建重点工程,完成初期筹备之后,第二年沈飞就承担起喷气式歼击机的研制重任。

【50年代的沈飞】

当时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多领域技术人员齐聚沈阳,大家齐心协力,再加上有苏联的帮扶,中国于1956年7月13日,就成功使用自制零件组建出了中国首架喷气式歼击机「56式」飞机。

这正是 后来撑起来新中国早期空防的歼5。

后来到 1959年5月, 国家需要转产新机型,于是 暂时叫停 了歼5的生产。

只是此时中苏之间已经出现了分歧,到 1960年苏联更是直接撤走了所有的援华专家, 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苏联曾撤走过所有援华专家】

很多科研项目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像整个过程涉及到1.4万余种、25万余件零件、十数个行业300多家企业的飞机研制工作,更是几乎中断。

从此之后中国不得不艰难地自己摸索, 为了避免空防空虚, 在研制新机型的同时, 我国也不得不 让歼5复产。

就这样, 歼5 断断续续一直生产到了1983年, 才终于因为自身性能严重落后脱节,加之 歼7早已形成成熟战斗力, 于是国家彻底停产了歼5。

一度是空战最强的「飞豹」

值得一提的是,别看 歼7取代了歼5, 其相较于美苏的时役战机仍然极为落后。

【歼7后来取代了歼5】

中国需要更加先进的战斗机,才能捍卫好本国领空领海以及领土。

1977年, 中国 立项了歼轰7「飞豹」 的研制, 这是 中国的 首款歼击轰炸机。

当时国内对这款飞机的期望值极高,因为 当时世界上的军用飞机开始转至 「大航程、高载弹量」 的发展方向, 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但如果中国顺利研制出了歼轰7「飞豹」,将直接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

只是歼轰7「飞豹」稍有点倒霉, 差点多次「流产」。

【歼轰7「飞豹」】

因为其立项后第二年,国家就宣布要改革开放,而 改革开放初期经费紧张,歼轰7「飞豹」面临「下马」危机。

当时是歼轰7「飞豹」的总设计师陈一坚先生率领603所全体设计人员, 在国家一度 停拨研制费用足足一年 的情况下,自掏腰包,咬牙坚持研究, 这感动了上级决策部门,才让歼轰7「飞豹」保留了下来。

不过项目虽然「保胎」成功,但在「重点放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大背景下,歼轰7「飞豹」能分到的经费仍然有限。

【歼轰7「飞豹」的总设计师陈一坚】

从1978年-1988年这10年时间里,陈一坚带着研究团队 在猪圈上建设强度实验室、在席棚里做实验, 吃尽常人难以相信的辛酸苦楚,最终 实现了歼轰7「飞豹」的首飞。

10年首飞之后,又是10年试飞, 每一次试飞结束,陈一坚和研究团队都会逐字逐句琢磨试飞员的评价和建议,一点点调整改进飞机参数, 直到 1998年8月,歼轰7「飞豹」 终于宣布 定型。

历经20年反复打磨的歼轰7「飞豹」, 在当时一度成为解放军空军里空战最强的在役军机。

【歼轰7「飞豹」】

歼轰7「飞豹」为了追赶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改变了中国那时候已经贯彻几十年的航空研究「宪法」, 打破了不少「前苏联规范」。

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 中国航空技术的发展就开始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这才有了首次融入鸭翼布局追求「双2.6」标准,虽没了下文却为中国后续先进战机研制提供大量技术积淀的歼9,有了全球独一份的使用了鸭翼布局的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

【歼20是全球独一份的「鸭翼布局」隐身五代机】

再说回歼轰7「飞豹」,其问世后直接 开创了中国军用飞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先河, 首次实现了全机电子样机协调和预装配。

在武器配备上,歼轰7「飞豹」安装有一门GSh-23L机炮,外加9个导弹挂点,具备搭载霹雳系列空空导弹、鹰击系列反舰导弹以及其他多种空地导弹的能力, 对地对海打击能力颇为强大。

歼轰7「飞豹」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7马赫,最大作战半径1600公里,也是 中国航空史上装备的首款最大起飞重量超20吨的战斗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歼轰7也为后来中国研制大飞机提供了相应的部分经验。

【歼轰7「飞豹」】

尽管在歼16、歼20等先进战斗机服役量产后,歼轰7「飞豹」就显得落后不太够看了,但其出现对于中国而言, 意义深远, 它永远的在中国航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1】【历史上的今天|63年前歼-5腾空而起,标志我国航…】 澎湃新闻[2019.7.19.]

【2】【陈一坚:飞豹横空叩天阙】 中国工程院[2013.7.14.]

【3】【冲天「飞豹」今天30岁:从展会模型到国产主力战机】 央视网(视频)[2018.12.14.]

【4】【苏联撤走在华专家:中苏愤然走向分裂】 中国新闻网[2009.6.3.]

【5】【兵器那些事:歼-7停产不退休】 中国军网[201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