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彭德怀PK麦克阿瑟:朝战四次巅峰对决后,世界各国如何评价二人?

2024-07-17军情

前言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全面爆发。这场原本只是朝鲜半岛上的南北双方民族内战,由于美国的武装干涉,让中国、苏联等多个国家卷入其中,从而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被称之为「美国军神」的麦克阿瑟担任联军前方指挥官,与中国志愿军的最高指挥官彭德怀展开了前所未有的较量。正是这场朝战的四次巅峰对决,让美军对中国军队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干涉,中国增援

原本在战争初期,是由金日成所率领的北朝人民军与李承晚的南韩军进行生死搏斗。然而,战场局势对于南韩军来说实在不容乐观。北朝人民军一往无前,将南韩军打得节节败退,甚至连前来增援的10万美军都被围堵在半岛南端的狭小空间,进退受限。因此,美军将领麦克阿瑟决定参与朝鲜战争,企图扭转战况。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率领美军实施仁川登陆,将南下的北朝人民军拦腰折断,并对其进行了猛烈打击。此举使得北朝人民军前后不能相顾,惨遭重创。

10月7日,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大举北犯,向中朝边界步步紧逼。此时的局势对于中国来说十分不利,若是朝鲜被占领,将会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利益。然而,对于是否介入朝鲜战争,高层领导人员意见并不一致。这种担忧完全是合理的,要知道,此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经过战争的洗礼,还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如果再次投入新的战争,势必更是雪上加霜。

就在中国领导人还在犹豫权衡之时,美军却轰炸中国安东,进入台湾海峡,迫使中国中止了攻打台湾的渡海战役。这种嚣张的气焰根本不将中国放在眼里,出于长久利益考虑,也出于自古以来的铮铮傲骨,中国决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此时的美国正掀起了一阵崇拜麦克阿瑟的热潮,就在他达到军事生涯巅峰时,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悄无声息地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战场。中美两国正式迎来了战场上的较量!

二、美国五星上将,中国草根英雄

要知道,麦克阿瑟的一生可以说是无比辉煌。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西点军校,更是在毕业时创下了学校的分数记录。二十年后,这位曾经的学生被任命为该校校长,成为西点创校以来最年轻的校长。

由于优秀的军事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还担任了美军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就连当时的共和党政客也有意让麦克阿瑟成为1944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虽然麦克阿瑟并没有担任总统,但却在同年12月被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因为美国并没有元帅,所以这实际上是美军所能达到的最高头衔。让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上将参加朝鲜战争,美国人似乎对胜利信心十足。

相对于麦克阿瑟的辉煌履历,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彭德怀就显得略微朴实了。彭德怀出生于湖南一个小村庄中,早年就因家贫辍学,下煤窑做苦工,深受当时黑暗军阀迫害。在入湘当兵时,萌发了富国强兵思想。

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由此一步步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经历了国内军阀混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彭德怀早已拥有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当得知朝鲜战场的紧张局势已经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他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官,开始与麦克阿瑟进行正面较量。

三、朝鲜战场,中美四次巅峰对决

当时可供麦克阿瑟驱使的「联合国军」和南韩军加起来超过40万人,这其中除了陆军之外,还有10万空军和海军,拥有着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而彭德怀率领的志愿军只有29万,光在人数上就与对方有着不小的差距。更何况我们也根本没有什么空军海军,在火力方面志愿军的一个军才相当于对方半个师,双方的实力差距可想而知。

一开始,这场战争打得的确十分艰难,我军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在麦克阿瑟的身后,不仅有超过1000架飞机,还有200多艘各式各样的海上舰艇。美军哪怕动一下,便有这些重武器的掩护。更何况,麦克阿瑟也并非什么平庸之辈,在他的指挥下,「联合国军」很快就窜到鸭绿江边,对我边防地区展开猛烈的炮火攻击,而此时的志愿军甚至还没有开始展开战略部署。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在朝鲜战场和南韩军发生了正面碰撞,拉开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的序幕。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彭德怀决定以敌变我变的方式,推翻入朝前的战略,重新进行部署。

东线阻敌,西线出击。彭德怀下令以42军主力阻敌于黄草岭地区,以保证敌人不能向江界方向继续前进,保护西侧志愿军主力侧后方安全。然后集中志愿军第38军、39军、40军以及42军125师的主力于西线,在半岛的云山、温井等地逐个击破,先后歼灭南韩第1师和第6师,并确定了先打南韩军再打「联合国军」的作战原则。 10月25日,志愿军取得入朝作战的第一个开门红,围歼敌军一个加强营和炮兵中队。

但是,彭德怀没有因此放下警惕,而是更加谨慎,由于已经暴露位置,他严令各军分头歼敌,逐个击破。相比之下,麦克阿瑟显得过于傲慢,他认为这只是中方一小股部队的虚张声势,志愿军根本不敢与美军作战。因此他仍然坚持分兵向中朝边境冒进,却不想在西线掉入我军陷阱,使得美第2师、第24师和南韩军第6师、第7师均遭到了 不同程度的打击。而在东线,我军也歼敌近3000人,实现了重要突破。

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志愿军东西线共歼敌1.5万人,将狂妄肆虐的敌军从鸭绿江边赶到半岛中部的清川江以南,也将北朝军从深渊处拉了回来,朝鲜战场的局势得到扭转。至此,第一回合的较量正式结束,麦克阿瑟是输掉了。

此时的志愿军已经势如破竹,但指挥室里的彭德怀却命令各部队停止追击。不仅如此,还下令整个部队向后撤退20公里,适当地放弃一些阵地,并在沿途丢弃背包、小锹等物品。这让当时的许多志愿军官兵甚为不解,就连麦克阿瑟也略有迟疑。

不过,彭德怀这样的做法自然是有道理的,打仗不仅仅要靠强大的武器装备,还要摸透对方的脾气秉性。彭德怀认为,麦克阿瑟显然是非常狂妄自大的,这似乎是美国人的通病,总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麦克阿瑟必定认为中国人并不敢继续跟美国硬碰硬下去,试探一下边便仓皇而逃了。这位求胜心切的美国将领势必趁机反扑上去,企图短时间内结束战争。殊不知,诱敌深入,拉长战线才是志愿军此时的策略。

果然,麦克阿瑟就这样掉入了圈套,他错误地认为中国只是对朝鲜象征性的援助。而他一贯的狂妄自大也认为中国的实力根本不值一提,为此他还专门乘坐专机去前方查看,更是敲定了志愿军兵力简陋,不必重视,甚至还扬言「要在圣诞前结束战争的总攻势」。

11月16日,首次兵败的麦克阿瑟终于按耐不住开始试探性进攻,每天都出动飞机对鸭绿江附近的交通设施狂轰滥炸,还纠集了22万兵力发起了「圣诞总攻」。彭德怀则按照事先制定的撤退计划拖延至24日,东西线并行,诱敌深入,拉长战线。同时,调动敌人,和敌人打运动战。

此时的「联合国军」兵力分散、后方空虚的短板也已经暴露。彭德怀决定不将主力部队放在正面战场和联合国军硬刚,而是侧翼迂回,以弱势部队牵制敌人强势部队,以主力部队消灭敌人弱势部队。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相互融合,将敌人打得晕头转向。

25日黄昏,西线志愿军第38军和第42军在相互配合下,对前沿阵地的南韩军发动反攻。东线第40军也缠住美军2师,双方展开了激烈交战。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围歼南韩两个师,彻底切断了联合国军的东西线联系,又采取双层迂回战术,切断美第8集团的退路,对西线美军形成三线包围的镇压态势,敌军侧后方遭到严重威胁。

两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二回较量以彭德怀的完胜结束,从11月25日开始到12月1日结束,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我志愿军共歼敌超3.6万人。不仅解放了朝鲜首都平壤,还将联合国军打到三八线以南,彻底扭转了朝鲜战争的颓势。面对如此战况,麦克阿瑟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指挥能力,他对志愿军的实力有了重新认识。

毫无疑问,麦克阿瑟的「圣诞节攻势」成为了一场笑话,此时的美国对麦克阿瑟的评价也是急转直下,美国国内各大媒体抨击生声此起彼伏,称其为「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大的败笔,最黑暗的年月」。国会参众两院更是对其污言秽语,甚至大骂麦克阿瑟是一只无比愚蠢的野猪。

面对如此压力,麦克阿瑟产生了一种消极情绪,他甚至认为只有以美国全部力量才能击退志愿军。不仅向国会提出了调用美国其余部队以及国民党部队来朝作战的要求,还产生了必要时妄图使用核武器的荒唐想法。然而,美国国会是不可能答应麦克阿瑟这种没有理智的要求,战场不等人,他只好在一片阴影中再次与彭德怀展开了较量。

显然,在这第三次较量中,麦克阿瑟是绝对不敢再轻举妄动了。他从以往的战略进攻改成了战略防御,集结了34万兵力在三八线以南部署了3道防线。

彭德怀此时则一改往日作风,一鼓作气集中志愿军6个军与北朝鲜3个陆军军团协作,向敌人的防御体系发起全线进攻。面对拥有着飞机坦克等重型机甲的美军,彭德怀选择只包围敌军一个营或连的建制兵力,改大吃小,快速进攻火速撤退,一点一点蚕食消耗对方精锐部队。

这种作战方法很快便取得了有效成果,11月31日起,不到一天的时间内,我军就突破了敌人3道防线,先后包围联合国军近20个营,全线突破敌人纵深15公里以上。敌人的战略防线就这样被志愿军撕破一个缺口,麦克阿瑟的部署计划被彻底打乱。由于担心志愿军迂回包抄,将剩余10万兵力困死汉城,麦克阿瑟只能下令所有部队急速向后撤退。这次战役中,丢弃物资武器装备的反而成了那些美军了。而志愿军不仅歼敌1.9万人,将战线推至北纬37度以后,还占领了南韩首都汉城。第三回合的较量,麦克阿瑟再次以失败告终。

虽然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但彭德怀还是决定以退为进。他明白,敌人的主力部队依然强劲,武器设备更是精良。而志愿军经过长期的冒死拼搏,部队已十分疲劳,必须进行调整休息。再者,我军的不断深入,将后方的补给战线进一步拉长,后勤运输绵延了550公里至700多公里。敌人更是找出了我军缺点,频繁使用轰炸机对我军后方部队进行骚扰,导致我方补给不足,作战弊病暴露的更加明显。

麦克阿瑟意图故技重施发动第二次仁川登陆,不想却被彭德怀很快识破,又被频频打击。此时的麦克阿瑟已经气急败坏,集结联合国军和南韩军、坦克、航空、伞降等各个兵种,总共超23万兵力进行反攻,似乎要一决胜负。彭德怀下令撤离汉城,以空间换时间,争取到后续兵力到达。同时,以机动防御手段,主动诱敌深入,逐渐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创造了世界上多个战争史上的奇迹。

1月25日至4月下旬,持续了三个月的第四轮较量终于结束,虽然志愿军有着较大伤亡,但仍然歼敌7.8万人。

很显然,在军事战略方面,麦克阿瑟输给了彭德怀。就连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也说,「我必须承认,彭德怀就是一个资质很高的对手,我们不是在和一个容易被打到的对手作战。」美国布莱德雷将军跟是直接指出,「麦克阿瑟神话一般的尊严消失了,中国人让他看清楚了自己的军事能力,麦克阿瑟现有的能力和力量是根本无法斗过彭德怀的。」

最终,朝鲜战场的巨大颓势以及美军的重大伤亡,让美国当局对麦克阿瑟彻底失望。后来,在朝鲜问题上他又与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产生了巨大分歧。同年4月11日,麦克阿瑟还在日本开怀畅饮,根本不曾想到杜鲁门会在未告知他的情况下,就单方面宣布解除他盟军总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以及美国远东陆军总司令的职务。

这位经过二战洗礼,号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五星上将就这样灰头土脸地回到了美国,发表了谢职演讲。表面上看,这似乎是麦克阿瑟英雄迟暮,但许多人都都清楚,实际上是技不如人罢了。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字,朝鲜战争暂停,志愿军以光荣的姿态陆陆续续回到了祖国。对于中美的这场正面较量,各国军事家们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彭德怀以全新的战略战术,给麦克阿瑟这些狂妄惯了的美国将军和嚣张久了的美军士兵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军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