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以色列为何愤怒?美媒视频核实:至少20枚导弹击中存放F-35的机库

2024-10-07军情

在全球的目光聚焦下,俄罗斯以一国之力对抗北约 32 个国家和乌克兰,依然成功占领阿夫迪夫卡。这一壮举在数千年的战争史上堪称惊人, 1 32 ,在交战 720 多天后还能攻城拔寨,几乎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可能也是后无来者。

乌克兰失守阿夫迪夫卡,这一事件意味着乌克兰精心打造的三个
「军事堡垒城市」:马林卡、巴赫穆特和阿夫迪夫卡,全部沦陷。面对拥有
32
个北约国家全面军援的乌克兰,至今无法收复乌东
4
州和克里米亚,甚至继续失守战略重镇,引发了不少疑问。乌克兰究竟为什么会陷入这一连串的失败,笔者将从多个角度解读其中的深层原因,包括军事策略、内部分歧和外部战略因素。

俄军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改进战术,二次车臣战争的经验被有效结合并创新运用。阿夫迪夫卡战役中,俄军颠覆了传统的 「炮火轰炸掩护步兵进攻」模式,采用了「步兵佯攻牵制和空天军精确轰炸」相结合的战术。俄空天军大量使用 FAB500 FAB1500 滑翔炸弹,通过精确的卫星导航系统,达成了高效打击。与「伊斯坎德尔」导弹等同的战斗部威力,可以从上而下消灭目标,大大削弱了乌军的防御工事。这些滑翔炸弹成本低廉,足以让俄军大量配备,而乌军防空系统无力阻挡这种远程精确攻击。

在俄军步兵佯攻和空天军精确轰炸之后,大口径火炮的补刀使乌军更是难以招架。苏联军队遗留下来的火炮主义,使俄军在这一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充足的炮弹供应,包括从伊朗及其他盟友处获取,确保了俄军可以持续进行火力覆盖。与乌军相比,北约对乌克兰的
155
毫米榴弹炮弹支援始终不足,这致使乌军在关键时刻无法依靠火炮提供有效的反击。

在这种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乌军无人机的作用也大打折扣。尽管有北约国家的支持,但面对俄军的自杀无人机和其他低成本无人机,乌军难以形成有效压制。这些无人机不仅具有侦察、轰炸功能,还能通过低成本改装提升战场作战效率。这种难局加剧了乌军的困境,使其在战略重镇的守卫中屡屡失利。

指挥上的分歧和矛盾也成为乌克兰的一大问题。泽连斯基与前任总司令扎卢日内之间的严重分歧,不仅损害了乌军的统帅能力,也削弱了军心士气。扎卢日内主张保存实力,泽连斯基则坚持死守战略要地,这种矛盾导致了指挥上的混乱。泽连斯基冒着极大风险撤职扎卢日内,表明其与军方内部的严重对立。

新任总司令瑟尔斯基在指挥上延续了苏联式的施战方法,但未能带来实质性改变。阿夫迪夫卡战役中,乌军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精锐部队也在进战初期遭到重创。缺乏对俄军策略的有效应对,导致乌军不断在正面战场上重蹈覆辙,最终沦陷。这不仅意味着失地,更预示着乌军在战略转型上的困境。

在国际层面,美国对乌克兰的战略支持显然存在极大限度。尽管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武器,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满足乌克兰的战场需求。美国的援助更多在于维持乌克兰的抵抗而非帮助其迅速获胜。从未提供的 F-16 战机,到数量有限的 M1A1 坦克和远程火箭炮,显示出美国在支持力度上的保留。这种保留不仅是基于对俄罗斯的长期战略考虑,也由于美国自身的国内政治博弈。

乌克兰在面对美国和北约的援助时,还存在着依赖性和被动性。由于自身无法独立生产关键军备,乌克兰不得不依靠外部援助。这种局限性让泽连斯基政府在国际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泽连斯基尝试通过强硬立场向美国施压,但实际上改变不了乌克兰在战争中的被动局面。

乌克兰的军事失败不仅仅是策略和战术层面的失误,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其内部的政治和指挥体系问题。泽连斯基与军方高层的矛盾削弱了统一指挥的能力,而新任总司令的换帅并未带来根本性改变。美国的援助政策和战略考量,使乌克兰在这场持久战中逐渐丧失优势。从扎卢日内的被撤职到瑟尔斯基的上任,从美乌关系中的矛盾到北约援助的限度,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政治的博弈和战略的角逐。

总之,乌克兰在面对强大对手俄罗斯及其背后的复杂国际局势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尽管获得北约的援助,但无法改变根本性的战略劣势。乌克兰内部的指挥体系和政治博弈,进一步加剧了战场上的困难。面对俄罗斯在战术和火力上的优势,乌克兰的军事堡垒一个个失守,逐渐陷入更深的困境。从军事策略到国际博弈,从内部指挥到外部援助,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乌克兰难以扭转局势的关键因素。这不仅是一场地域之争,更是一场综合实力和战略智慧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