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中国,可能没有其他城市比重庆更适合拥有「
后浪
」的称谓。
抗战陪都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和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搬迁于这座西南小城,为重庆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也为抗战胜利贡献出巨大力量。
01.重庆抗战兵工厂遗址| 抗战时期,重庆的兵工厂群为前线供应了约67%的武器弹药,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图源@VCG
1997年,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元素再度向重庆集中,将它打造成今日的西南经济中心。
两个历史时期里,中华大地孕育出的优秀果实因为不同的原因向重庆汇聚,使它成为发展脉络意义上的「
后浪
」。
02.航拍立体渝中半岛 | 远山,高楼和丘陵,构建起一个立体重庆。摄影师@苏凌汉
这是一道颇具立体感的「后浪」。
每个清晨,重庆轻轨李子坝站楼上的居民,都会在列车的驶入驶出之间苏醒。
03.重庆轻轨李子坝站 | 它建在一栋商住楼里,楼上为住宅楼,楼下为商用楼,十分独特。摄影师@张坤琨
每个夜晚,渝中半岛洪崖洞的霓虹,勾勒出层层叠叠的立体房屋森林。江水拍岸声与人间喧嚣声混合成立体声吟唱,穿越古今。
04.渝中半岛洪崖洞夜景 | 从嘉陵江江心基岩望向渝中半岛,霓虹闪烁间有一种奇特的立体感。摄影师@夏英伦
它的城即是山。在繁华都市区,混凝土抹平了大楼与山体之间的缝隙,高地错落的天桥、轨道和道路系统连接着山顶、山腰与山脚。往往在爬上一座高楼后,又发现一片车水马龙。
05.重庆渝中区南路的一栋加油「楼」 | 这座楼的一层和六层都是加油站,分别给上下两条道路的车辆加油,大楼本身同时还是停车楼,可供车辆行驶。。图源@VCG
它的山也是城。在都市圈以外,一条条平行列阵的山岭,就像大地上翻滚着的涟漪,推动着立体重庆阔步向前。
06.重庆主城区航拍 | 可见西面平行排列的山岭。摄影师@奇妙的小王同学
立体、美丽、魔幻,重庆也因此成为最受旅游者欢迎的网红之城。
而当我们深究这份立体感的来龙去脉时,我们会惊讶的发现,原来它竟也是另一种「后浪」——整个华南大地历经亿万年光阴塑造出的地貌「
后浪
」。
01 第一层「后浪」:大地的波浪
从高空俯瞰重庆,一条条狭长的山岭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大致平行排列,在东北和西南方向略微变形,画出一组优美的大弧线,向东南方向融入群山。在重庆东北部,大巴山画出另一组规模较小的弧线,二者彼此对峙,共同汇入三峡。这是中国大地上最奇怪的一组「
波浪
」,占据了川东-重庆境内最抢眼的位置。
07.重庆市地形图 | 重庆及其东南部分布着许多狭长山岭和谷地,像是大地的涟漪。齐岳山也常被写作七曜山,可能与方言发音有关,本文统一使用「齐岳山」。制图@陈志浩/星球科学评论
在华蓥山到齐岳山之间,分布着大而连贯的山岭。它们体型修长,形态清晰,偶有弧度。狭长的山岭之间,隔着宽缓的谷地,构成了独具特色的「
平行岭谷
」地貌。
08.航拍华蓥山与铜锣山 | 左右两山分别是华蓥山和铜锣山,宽谷中央是四川广安市邻水县。摄影师@杨虎
小而断续的山岭则分布在重庆主城区周边,包括重庆人耳熟能详的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南山、明月山、龙王洞山等,在地表排列成类似扫帚的形状。
09.重庆南山上空的双彩虹 | 南山位于主城区东侧,山势狭长,一路向南延伸。摄影师@罗星
这些或大或小的山岭,都是一种叫做「背斜」的地质构造,原本近似水平的岩层向上弯拱,突出地表,历经风化后变成山岭。在它们之间,岩层下坳的区域,被称作「向斜」。川东-重庆平行岭谷的实质便是连续相间排列的背斜和向斜,
它们赋予「重庆后浪」第一层含义:形似波浪。
10.背斜与向斜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 岩层上拱者为背斜,下坳者为向斜。连续的背斜与向斜相间排列时,形如大地上的波浪。制图@郑伯容/星球科学评论
背斜与向斜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 岩层上拱者为背斜,下坳者为向斜。连续的背斜与向斜相间排列时,形如大地上的波浪。制图@郑伯容/星球科学评论
在一些背斜山岭的顶部,拱起的岩层会风化成相对平缓开阔的顶面。人们在一些高海拔的平缓山顶修建风电场,充分利用高空的风力资源。
11.齐岳山顶部的风电场 | 海拔1600多米的山岭顶部相对开阔,风车林立。摄影师@廖禾
一些更加平坦、土壤肥厚的山顶,被人们用来种植农作物,充分利用山顶的阳光能量。
12.重庆巴南区明月山余脉顶部的茶园 |海拔600多米的开阔山顶冲破雾霭,阳光明媚。图源@VCG
还有一些平整的山顶被建设成城区,人们在山顶安居乐业。
13.重庆南山顶部的玉皇楼景区和城区 | 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南山校区)皆位于南山顶部。左侧远处可见山下的城区。图源@VCG
背斜山岭之间的向斜成为天然宽谷,河流在谷底的低矮丘陵间蜿蜒而过,人们沿河栖息,建设家园。
14.嘉陵江双碑大桥和中梁山| 嘉陵江穿过中梁山后,在向斜谷地里蜿蜒了一段距离才汇入长江。图源@VCG
这样的平行岭谷还有另一个更加学术的名字:
隔挡式褶皱带
[1-2]。「挡」者,表示狭长的背斜山岭,「隔」在了一个个宽缓的向斜谷地之间。在华蓥山至齐岳山之间,隔挡式褶皱带构成了重庆最独特的地貌景观,也塑造了大重庆最宏观的立体感。
15.川东褶皱带剖面示意图 | 一般来说,川东褶皱构造带包括川东-重庆的平行岭谷带(即华蓥山至齐岳山之间),和齐岳山以西的武陵山区。制图@陈志浩&郑伯容/星球科学评论
齐岳山东南方向也分布着众多背斜和向斜,但背斜更宽缓,向斜更狭窄,被称作
隔槽式褶皱带
[2]。所谓「
槽
」者,指的便是那些将宽阔背斜隔开的狭长向斜。由此演变而来的山岭与谷地,为重庆东南部及邻近地区带来截然不同的气质,也为「后浪重庆」赋予了第二层含义。
16.重庆东部及鄂西山区的岭谷地貌 | 薄雾让山岭的线条变得柔和,宛若一幅水彩画。摄影师@山风
02 第二层「后浪」:凝固的海浪
重庆的东南部,密集的山岭和谷地在大地上画出凌乱的线条,与鄂西、湘西、黔东北的群山连成一片。
17.川东构造带地形图 | 川东构造带从华蓥山一路延伸至雪峰山,构成了跨越川渝鄂湘黔的庞大山地。制图@陈志浩/星球科学评论
这片山地被统称为
武陵山区
,有着连续性极佳的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堪称一片喀斯特的海洋。
18.重庆及周边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图 | 武陵山区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一片喀斯特地貌区。制图@陈志浩/星球科学评论
远古海洋里形成的石灰岩大面积出露地表
,演变出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将那些早已消亡的海洋,凝固在大地上。
处在溶蚀早期的溶缝纵横交错,这是溪流在石灰岩大地上溶蚀出的凹槽,未来可能会变成宽阔的峡谷。
19.湖北恩施云龙河地缝 | 云龙河将石灰岩冲刷、溶蚀成一条深邃的地缝峡谷。它的一条支流也冲刷、溶蚀出一条规模较小的地缝。摄影师@在远方的阿伦
石林在群山间不时闪现,从溶蚀中幸存的石灰岩,像刀刃或宝塔一样,直指蓝天。
20.重庆武隆仙女山石林 | 石林是大块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后剩余的产物。摄影师@刘可怡
众多的溶洞隐藏在地下,当它们变得足够大时,会引起洞穴顶板塌陷,形成大小不一的天坑。
21.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 小寨天坑深达666.2米,可分为上下两层,分别形成于不同时期。摄影师@王正坤
而在一些天坑和地缝的周围,未完全坍塌的岩层连接着坑壁和缝壁,成为天生桥。
22.重庆武隆天生三桥中的天龙桥| 天生桥是一种寿命短暂的景观,它会随着溶蚀的不断进行而垮塌。摄影师@崔华明
一望无际的峰丛和峰林此起彼伏,将柔美的身姿,连成天边的剪影。
23.湖北利川的典型喀斯特峰丛峰林景观 | 齐岳山东部,喀斯特峰丛峰林耸立在盛开油菜花的田野里。图源@VCG
但除了美丽,喀斯特的海洋也带来了
贫穷
。
被溶蚀得千疮百孔的大地交通不便,石灰岩体洞缝发达难以蓄水,而岩溶形成的土壤也十分贫瘠。这些不利因素,使武陵山区位列当代中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决胜脱贫攻坚的重点目标之一[4]。
24.湖北恩施大峡谷附近的峰丛 | 狭小、贫瘠并且缺水(指下渗快)的土地,是武陵山区贫困连片区的真实写照。摄影师@李衍
相比之下,齐岳山以西的重庆主城区只有很少的喀斯特景观,而且分布在狭长山岭的顶部,失却了喀斯特之海的壮阔大气,但也多了几分灵秀和小巧,更因交通便利,人们广泛在此开采石灰岩。
25.铜锣山顶部的小型喀斯特峰丛和石灰岩采石场 | 石灰岩在建筑和交通等行业用途广泛,如烧制水泥、用作铁路道砟石等。摄影师@陈洁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正是隔挡式和隔槽式褶皱带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抬升高度。
距今7亿年至距今2.4亿年前,华南地区曾被古老的海洋多次覆盖,堆积了巨厚的碳酸盐岩[5-6]。它们组成不同形态的上拱背斜,历经风化暴露在地表,为形成喀斯特地貌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宽阔的背斜暴露出大面积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的海洋;而狭窄的背斜只能暴露出线性的石灰岩区域,武陵山区与川东-重庆地区的地貌差异由此产生。
26.隔挡式和隔槽式褶皱带风化作用示意图 | 地质构造的不同,造成可溶性岩石(如图中的石灰岩)暴露面积的不同,最终产生不同的地貌。制图 @云舞空城 &郑伯容/星球科学评论
然而,尽管重庆和武陵山区的褶皱带外形十分不同,但它们皆源于同一个动力来源。在更加遥远的湘西地区,那座并不波澜壮阔的雪峰山,恰恰是隐藏在
川渝鄂湘黔隔挡-隔槽褶皱群
背后的黑手[6-14]。无论是
大地上的波浪
,还是
凝固的远古海浪
,归根结底,其实都是雪峰山造出来的
后浪
。
27.湖南怀化雪峰山地区的丘陵和梯田景观| 雪峰山高度不大,多呈现为低山和丘陵地貌。图源@VCG
03 浪起雪峰山
雪峰山不仅位于中国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它还在中国的板块运动历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6,10,15]。在更加遥远的地质年代里,雪峰山地区的持续活动,
造就了从这里延伸至重庆的大地波浪
。
中国的陆地由许多古老的微小地块陆续拼合而成。8亿多年前,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拼合成华南板块,形成的庞大造山带如今斜斜地穿过大半个华南地区,人称
江南造山带
[6,16-19]。
28.江南造山带位置示意图 | 它的东段位置比较明确,但西段的准确位置仍有争议,被人们笼统画在雪峰山周围。制图@陈志浩/星球科学评论
光阴流逝,高耸的山脉很快被风化夷平,到了距今约7亿年前,华南地区重新变成浅海,潮起潮落间孕育了巨厚的石灰岩。
29.湖北恩施梭布垭石林 | 强烈的溶蚀作用,重塑着石灰岩层的外观。摄影师@璐泽
距今2.5-2.0亿年的三叠纪,华南板块发生了重大改变。它的北侧与华北板块碰撞,形成了秦岭造山带[5,20]。
30.自东向西航拍秦岭主峰太白山(梁) | 现代秦岭是基于古秦岭造山带形成的断块山,二者不能直接划等号。摄影师@陈剑峰
其西南侧和印支板块(即今日中南半岛主体)碰撞,形成了云南南部的哀牢山造山带,并向东南延伸至越南和海南岛[5-6, 21-23, 30-31]。
31.云南哀牢山与红河大峡谷 | 红河左侧的大规模山脉即为哀牢山,它记载着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的历史。摄影师@陈肖
云南哀牢山与红河大峡谷
| 红河左侧的大规模山脉即为哀牢山,它记载着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的历史。摄影师@陈肖
随后的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也开始向亚欧大陆俯冲,众多板块间的较量自此上演[24]。巨大的压力从四面八方传递给深居内陆的江南造山带,沉睡了几亿年的古老造山带重新开始剧烈活动,在华南板块上
制造岩石的波浪,
一浪一浪地从雪峰山冲击着华蓥山[5-6]。
在这股浪潮的策源地雪峰山,
岩层的变形和抬升最为剧烈,暴露出一批最深最古老的岩石。其中,与雪峰山同属一个体系的梵净山露出了距今约8.4亿年前的古老岩石。这些岩石质地坚硬,更能抵抗风雨的侵蚀,使最高峰凤凰山以2572米的海拔,成为整个雪峰山造山带乃至川东褶皱带的最高山峰。
32.贵州梵净山的新金顶和主峰凤凰山 | 摄影师@李贵云
浪潮继续扩展,冲击着武陵山区
。它距离雪峰山造山带的距离适中,岩层抬升高度中等,变形程度中等。宽阔的背斜暴露出原本位于较深处的石灰岩,造就了一片美丽而又贫困的喀斯特海洋。
33.重庆黔江喀斯特峰丛 | 喀斯特峰丛间的生活看起美好,实则艰难。图源@VCG
最后一波浪潮,冲击到了最远的川东-重庆平行岭谷区
。能量被软硬相间的岩层大幅度削减,岩石的变形和抬升变得更加微弱,只有一些小而狭长的背斜从地表拱起,化作重庆和川东地区的
立体后浪
。
34.重庆山岭主城区周围的平行岭谷 | 摄影师@傅鼎
这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后浪
:古老的造山运动为它谱写前奏,厚重的岩层为它奠定基础,板块间的激烈角力为它描绘蓝图,复活的造山带为它构建身躯。它的身后,写满了中国华南地区的地质演变记录。
然而,渺小的人类往往容易忽略这个超级立体大后浪,只注意到它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小丘陵。这全赖另一种更加细微的力量,为重庆赋予了无限生机。
35.嘉陵江的小三峡 | 接连切开三座平行山岭的嘉陵江,彰显着水流的力量,图片由吴祥鸿提供
04 被长江入侵的重庆
重庆奉节白帝城下,长江自夔(kúi)门进入三峡,通向辽阔的中国东部。
36.重庆奉节的夔门和白帝城 | 三峡蓄水以前,白帝城与旁边山体相连,自古就是扼守夔门的堡垒。摄影师@王正坤
但这个场景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至多不超过4000万年[25]。在三峡贯通之前,巫山地区其实是中国南方东西水系的分水岭。在它的东侧,古长江流经江汉平原,通向远方。在它的西侧,古川江一路汇聚古嘉陵江等支流,向四川盆地奔涌而去,流入南海[25-26]。
37.长江贯通三峡之前的水系设想图 | 四川盆地的古湖在白垩纪就消亡了,地质学家认为,三峡贯通前的古川江借道中南半岛汇入南海。出处@文献[25]
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改变了这一切。
它引起四川盆地和巫山整体抬升,使两条河流及其支流的河道变得更加陡峭,水流更加湍急,下切能力大增。
38.嘉陵江千厮门大桥和河床基岩 | 枯水季节,千厮门大桥下会暴露出河床基岩,它被流水打磨的光滑,见证了嘉陵江强大的下切力。摄影师@卢文
它还大大增强了东亚季风,彻底改造了东亚气候,将华南地区白垩纪遍布的沙漠,改造成如今的温润水乡[27-29]。
39.云雨瞿塘峡| 流云成雨,提供了河流切割山体的源动力。摄影师@王正坤
古长江和古川江的溯源侵蚀作用因此变强,很快就切开巫山,两条河流连成一条,古川江变成长江的一部分,江水因此倒流。
40.长江三峡贯穿示意图| 巫山被两侧河流切穿形成三峡,是长江演化过程里的重大事件。两江连通后,古川江的河道被长江侵占,古川江水因此倒流。制图@风沉郁&郑伯容/星球科学评论
长江开始入侵重庆,入侵四川盆地,抢占了金沙江的河道,顺势入侵青藏高原,最终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而在这个过程里,四川盆地也被大小支流疯狂切割。
平整的地表被镌刻出百转千回的丘陵与谷地,龙泉山至齐岳山之间的大地变得沟壑纵横,一派「地无三尺平」的风貌。
41.四川南充的丘陵风貌 | 连绵起伏的丘陵占据着四川盆地中部绝大部分地表。图源@VCG
于是,人们只能依托丘陵与江河,修建起立体的村落,直到千百年以后,发展成辉煌而又立体的超级都市。
42.穿越时空的立体重庆|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重庆的立体丘陵与山地,终究成长为立体的都市。老照片源于日本20世纪上半叶刊物【亚细亚大观】,底图摄影师@王啸 ,制图@谢禹涵/星球研究所
立体的后浪重庆
,自此走出历史的迷雾。
它是大地的「
后浪
」,重重山岭画出气势恢宏的平行岭谷,撩拨起岩层的吟唱。
43.航拍铜锣山 | 铜锣山顶部出露石灰岩,经过溶蚀后变得平整开阔。摄影师@杨虎
它是海洋的「
后浪
」,遍地岩溶谱写着喀斯特的美丽与贫穷,凝固了远古的洪荒。
44.重庆武隆天坑里的观光电梯 | 摄影师@scorpion
它借助季风和水流的力量,改变了山川与河流的模样,让身深居内陆的城市尽收水路交通之利,最终站到了近代发展的前沿,成为中国现代城市的明星,发展成历史的「
后浪
」。
45.垂直视角下的巫峡|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穿越时空。摄影师@王正坤
越立体,越美丽,越魔幻,越后浪。
而那些生活在立体重庆的人们,也将会把重庆的后浪传奇,在火锅的香味、两江的涛声、巷尾的喧嚣和棒棒们的劳作声中,继续传承下去。
46.重庆黄桷坪涂鸦一条街| 最真挚的情感,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表达。摄影师@刘可怡
全文完,感谢阅读。
创作团队:
策划撰稿
| @云舞空城
视觉设计
| 郑伯容
地图设计
| 陈志浩
图片编辑
| 余宽
内容审校
| 王昆
封面摄影师
|刘可怡
【本文参考文献】
[1] 舒良树. 普通地质学.第3版[M]. 地质出版社, 2010.
[2] 胡召齐, 朱光, 刘国生,等.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带形成时代:不整合面的证据[J]. 地质论评, 2009(01):34-44.
[3] 楚玉春. 重庆喀斯特地貌研究[D]. 西南大学, 2010.
[4] 国家发改委.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 湖南发改委网站. 2011. (http://
fgw.hunan.gov.cn/fgw/xx
gk_70899/ghjh/201605/t20160517_3058367.html
)
[5] 董树文 等. 中国大陆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分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6] 舒良树. 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J]. 地质通报, 2012(07):1035-1053.
[7] 王宗秀, 郭永岩, 刘艳姣, et al. 川东—武陵地区构造格局及其演化[J]. 地质力学学报, 2019, 025(005):827-839.
[8] 胡召齐, 朱光, 张必龙,等. 上扬子北部褶皱带的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J]. 地质科学, 2010, 045(002):361-379.
[9] 汤双立, 颜丹平, 汪昌亮,等. 华南雪峰山薄皮-厚皮构造转换过程:来自桑植—安化剖面的证据[J]. 现代地质, 2011(01):24-32.
[10] 褚杨, 林伟, FAURE Michel,等. 华南板块早中生代陆内造山过程——以雪峰山-九岭为例[J]. 岩石学报, 2015(08):2145-2155.
[11] 王涛. 雪峰山构造系统印支期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D].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12] Li, C., He, D., Sun, Y., He, J., & Jiang, Z. (2015).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origin of intra-continental fold belt in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South China Block.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11, 206–221. doi:10.1016/j.jseaes.2015.07.027
[13] Zhu, C., Qiu, N., Liu, Y., Xiao, Y., & Hu, S. (2018). Constraining the denudation process in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China using 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and vitrinite reflectance data. Geological Journal.
[14] He, W., Zhou, J., & Yuan, K. (2018). Deformation evolution of Eastern Sichuan–Xuefeng fold-thrust belt in South China: Insights from analogue modelling.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109, 74–85. doi:10.1016/j.jsg.2018.01.002
[15] 颜丹平, 邱亮, 陈峰, et al. 华南地块雪峰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构造样式及其形成机制[J]. 地学前缘, 2018, 25(001):1-13.
[16] 王孝磊, 周金城, 陈昕, et al. 江南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7(05):714-735.
[17] Wang X L, Zhou J C, Griffin W L, Zhao G C, Yu J H, Qiu J S, Zhang Y J, Xing G F. 2014. Geochemical zonation across a Neoproterozoic orogenic belt: Isotopic evidence from granitoids and meta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Jiangnan orogen, China. Precambrian Research, 242: 154–171.
[18] Yao J , Shu L , Santosh M , et al. Neoproterozoic arc-related andesite and orogeny-related unconformity in the eastern Jiangnan orogenic belt: Constraints on the assembly of the Yangtze and Cathaysia blocks in South China[J]. Precambrian Research, 2015, 262:84-100.
[19] Yao, J., Shu, L., Cawood, P. A., & Li, J. (2016). Delineating and characterizing the boundary of the Cathaysia Block and the Jiangnan orogenic belt in South China. Precambrian Research, 275, 265–277.
[20] 孟庆任. 秦岭的由来.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7, 47(04): 412–420.
[21] C. Lepvrier, Henri Maluski. The Triassic Indosinian orogeny in East Asia - Foreword[J]. Comptes Rendus Geoence, 2009, 340:75-82.
[22] Faure, M., Lepvrier, C., Nguyen, V. V., Vu, T. V., Lin, W., & Chen, Z. (2014). The South China block-Indochina collision: Where, when, and how?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79, 260–274. doi:10.1016/j.jseaes.2013.09.022
[23] Faure, M., Lin, W., Chu, Y., & Lepvrier, C. (2016). Triassic tectonics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 348(1), 5–14.
[24] 朱日祥, 徐义刚.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华北克拉通破坏[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9).
[25] 郑洪波, 魏晓椿, 王平, et al. 长江的前世今生[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047(004):P.385-393.
[26] 王平. 川东—雪峰褶皱逆冲带的弧形构造及长江中游袭夺—反向过程[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27] 刘晓东, Buwen D . 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影响[J]. 科学通报, 2013, 58(28):2906.
[28] 陈波, 张昌民, 韩定坤, et al. 干旱气候条件下陆相高分辨层序地层特征研究——以江汉盆地西南缘晚白垩世渔洋组为例[J]. 沉积学报, 2007, 25(001):21-28.
[29] 江新胜, 潘忠习. 中国白垩纪沙漠及气候[M]. 地质出版社, 2005.
[30] 沈宝云, 周洋, 朱荣伟. 南海北缘琼南缝合带的锆石U-Pb年龄制约[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4):103-110.
[31] 刘海龄, 阎贫, 刘迎春, et al. 南海北缘琼南缝合带的存在[J]. 科学通报, 2006, 051(B11):92-101.
[32] 文凯,李传新.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J].地质学报,2020,94(2):426-438.
Adrian P O . Thick-Skinned and Thin-Skinned Tectonics: A Global Perspective[J]. Geoences, 2017, 7(3):71.
[33] 郭良辉, 高锐, 张季生,等. 新元古代扬子—华夏陆块拼合带:来自华南重磁异常的启示[J]. 地质科学, 2016, 051(003):682-693.
[34] 饶家荣, 肖海云, 刘耀荣, et al. 扬子、华夏古板块会聚带在湖南的位置[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2):484-502.
[35] Li J , Dong S , Zhang Y ,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Phanerozoic tectonics of south China: Part 1, polyphase deformation in the Jiuling and Lianyunshan domains of the central Jiangnan Orogen[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6, 121(4):3048-3080.
[36] Wang, Y., Fan, W., Zhang, G., & Zhang, Y. (2013). Phanerozoic tectonics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Key observations and controversies. Gondwana Research, 23(4), 1273–1305. doi:10.1016/j.gr.2012.02.019
[37] 褚杨, 林伟, FAURE Michel,等. 华南板块早中生代陆内造山过程——以雪峰山-九岭为例[J]. 岩石学报, 2015(08):2145-2155.
[38] Li, J., Dong, S., Cawood, P. A., Zhao, G., Johnston, S. T., Zhang, Y., & Xin, Y. (2018). An Andean-type retro-arc foreland system beneath northwest South China revealed by SINOPROBE profiling.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490, 170–179.
[39] 柏道远, 姜文, 熊雄,等. 雪峰山西侧构造演化和构造格局对区域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5, 000(002):199-209.
[40] 董云鹏, 查显峰, 付明庆, et al. 秦岭南缘大巴山褶皱-冲断推覆构造的特征[J]. 地质通报, 2008(09):1493-1508.
[41] 董有浦, 沈中延, 肖安成, et al. 南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区域构造大剖面的构建和结构分析[J]. 岩石学报, 2011(03):689-698.
[42] Li J , Dong S , Yin A , et al.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Daba Shan Thrust Belt in the southern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Constraints from surface geology and reflection seismology[J]. Tectonics, 2015, 34(7-8):1545-1575.
[43] Yang, Z., Shen, C., Ratschbacher, L., Enkelmann, E., Jonckheere, R., Wauschkuhn, B., & Dong, Y. (2017). Sichuan Basin and beyond: Eastward foreland growth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rom an integration of Late Cretaceous-Cenozoic fission track and (U-Th)/He ages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Qinling, and Daba Sha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22(6), 4712–4740.
这是新栏目星球科学评论的第Vol.018篇文章,欢迎关注。
你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请让我们来守护!
|科学| · |探索| · |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