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国内大部分农村,有些话不合时宜,这里冒犯,诸君细品。长文慎入。
一、限制农村发展的第一条。
法制缺失,管理真空,行政边缘,三不管
一家人的鸡走到另外一家人门口消失了。
你告诉我除了站在那里破口大骂之外,你可以做些什么?
农村不出命案,报警有没有用?
警察快速响应,从镇上到村里等他们赶到该发生的已经发生完,不该发生的也已经结束了,这里绝大部分的事情是事后追溯。它所造成的直观影响是,受害人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更趋向于沉默和忍耐(诚如,俗谚:好汉不吃眼前亏)。但是基于证据的事后追溯,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佐证,基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会不会助长和滋生农村地痞,流氓,恶霸。
如果大家小时候住在农村,仔细回忆一下,是不是1个乡镇设立1个派出所,一个派出所要应对10个自然村。从镇上到最远的村开车也得3个小时。
再来,乡村缺乏普遍的摄像头,监控设备等,一旦发生纠纷与案件,证据与1000年前有没有太大不同。
所有的国家权力机关基本到达乡镇就已经显现出鞭长莫及。农村内部发生纠纷,那就是靠谁的声音大,谁会撒泼,谁比谁更无耻,谁的小舅子在村里做干部,谁的小姨子在乡镇有人。
作为一个农民,当你发现事发现场并没有人可以为你做主,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为你证明。当你走路1天,再各个单位问一遍最后找到投诉机关时,如果问题不大,还不如忍气吞声。由此造成的农村村集体与村霸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多数人已经不想过问了。
二、乡镇权力机关流动缓慢,导致人情沉淀,裙带关系牵连农村管理秩序。
一个乡镇总共有多少公务员岗位?
几个事业单位编制?
例如,2所小学,1所初中,然后1个派出所,1个邮局,水利,电力,路政等等。
一共就这么几个公务员编制。当一个充满理想的未婚的公务员到岗之后,他/她的择偶应当是怎样?
他们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办公环境,人性的休假安排,以及补贴,虽然比不上县城,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个时候他/她的配偶不是老师,就是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或者企业干部。
不出意外只过十年,他/她的家族人脉基本类似于这个乡镇的权力机关网。
他的朋友是派出所的,他的妹夫是小学校长或者教务长,他的父亲是电力局的二把手,他的妻子是初中语文教研室主任,他的妹妹是邮政储蓄的出纳,某个亲戚是副镇长等等。
这个时候他的农村亲戚。。。
这个时候她一个村,看着她长大的村支书叔叔。。。
如果想要谋取个政府职位应该很困难,毕竟公务员是要考试的。但是村委会不是政府单位,它是农村农民自治合作组织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 教育 、自我服务的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实行 民主选举 、 民主决策 、 民主管理 、 民主监督 。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调解民间纠纷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 人民政府 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
由此形成的村民自发式监督,结合事后追溯机制,试问这样的农村选举,一群常常并不在大伙面前露面的老实人,和一个尽管有点缺点到处游手好闲但是大家却基本认识,为人活络,看起来人脉挺广的一个人,大家会怎样民主表决,怎样监督实现村民自治。
—————————有网友评论让我多说一些,这里我再冒犯一下,大家慢慢琢磨,会不会流汗。
现在乡镇除了国内比较大的几个地区外,愿意跑到这里来考公务员的外地人有几个?
考乡镇公务员的人都是哪些人,他们如果不了解此地风俗,不知道此地光景,从四川成都大学毕业然后脑子一热,跑到东北大泡子镇考一个3000块/月的公务员,你会不会想她是不是跟着她男朋友过来的?
但是如果我国的乡镇基层公务员都是本地人的话.......时间久了会怎样?
所以内蒙一个旗的家庭,昆明一个街道民警家庭就可以闹出惊天大案
但是话又说回来,除了了解本地情况,就想留在父母身边的人又有谁会一个人背井离乡,无亲无靠,收入微薄的来到一个自己根本没听过的镇子安排自己的一生呢?
但是如果就这样听之任之那么这些权力又有谁来监督呢?让舅子监督自己的妹夫?
当这个乡镇又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仅剩的这么点资源,会怎样分?
留在农村的孩子和老人他们能做什么?
三、农村的财务监督与管理
一个村总共有多少资产,有多少鱼塘、河段、山林、荒坡、荒地;
一个村总共有几种创收形式,
来往的账目如何监督?
最难做的就是村里的这本账。。。。
谁来对这个账,是不是隔壁的小王今天觉得村里账不清楚,所以就可以直接到村委要求公开账目,我要看账?
还是说只用看村里的黑板就够了。
再来村委难道就不难吗?
村委不是国家单位,所以它的工资应该从哪里来?
村里的输电线每月要检查,看看下面的树有没有冒起来遮到电线导致短路,或者压覆电线。
村里两户人家因为鸡鸭问题吵闹到村里该怎样调节?
镇里拨下来的青苗费前提是要村里申报,申报的数字从哪里来,如何统计?
村里几个孤寡老人天天赖在门口不走,就要一个月50块的补助
村里还有几个拥军家属时长还要去看看他们家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毕竟有娃在卫国戍边
明年村里适龄参军的娃有哪些?是不是要提前动员?
今年春旱,河流缺水,该怎样协调其他村一起用水,然后申请乡镇临时救济人畜饮用水?
等这些做完,家里的地都荒了,一年工资就1000~3000块。
家里娃也想买新衣服,要上学,要钱交学费。。。。
四、卫生与教育条件
长江以北流行旱厕,长江以南流行水厕。西北以沙土覆盖;青海,西藏部分地区未知也。
旱厕:夏天闷热,旱厕熏蒸,一如厕,浓重的氨气熏眼,张嘴一呼,不敢回味;冬天风从下往上灌,昨日前日只史料着壁结冰,不到明年春开不散去,待及提裤已不知臀之何在。
有几人敢与之直视
水厕:夏日蚊蝇遮天蔽日,臭味难消之外,蚊虫不计其数。嘤嘤呜呜似轰炸机群,上个厕所不送几滴血出去是不可能的,注意不要慌乱,水容易溅到屁股上。冬日与旱厕不相上下。
更无奈,有的厕所挖坑,有的则为两块砖。此砖经年累月稍用力则裂之,地又恐湿滑。。。
而用瓦罐,粪桶为厕者,见之亦不少。
这段,我觉得不用文真的不敢描述。
晚上洗澡又是在这里。。。
冬天是这样。。。
夏天还是这样。。。
农村学校的厕所只是扩大化的旱厕和水厕。。。
当然味更浓,地更湿滑
早年大一点的村还有小学,有的只能上一二年级,有的能上完所以叫完全小学。
但是现在大部分人还是愿意把娃送到镇上,所以村里其实没有什么学校了。
这个时候面对这样的卫生条件和教育条件,大部分人只要力所能及在镇上买套房还是更方便些
顺便说一下,在这样的条件下,拉一条网线,成本太大。。。
除非靠近城镇的农村,这种其实已经不是农村,而是城郊结合部。
五、土地的权责纠纷会让资本望而却步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是归国有的,农民只享有使用权,最近包括重庆还有一些省市尝试使用权转让,让土地进行流转。
但是,你要知道村委会实际上不代表村民,它是个农民自愿参与的合作组织。
当你看上一块地的时候,你有两个办法:
1、找村委谈,让村委出头整合,你省心。但是村委换届或者这任村委被查,合同是否有效还是个未知数;再来其中一个村民发现把土地租给你,但是你把田坎全挖了,到时候你不租了,他的地怎么分得清?他本来是好地,熟地,结果你拿来种山药,花生,过连年地就废了,所以他退出,你能怎样?本来打算连片的土地就被切成小块块。。。
2、找村民一个一个谈,有这个心,你想想你干什么不好,何必在这里费口舌呢?还得给他们做思想动员工作。好不容易做通了,大片土地连在一起,是不是要修个农机护理站这样更方便呢?
但是这里是耕地
当你把水管喷头、机井都弄好了,可是这是耕地。。。
你还想建钢化玻璃大棚,再做一些土建。。。
六、政策的不稳定性
当我们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候
2016年国家开始提出农村能源改革问题,倡导大家媒改气。
这个到了省里就变成了,有条件的尽量提前先改,没条件的酌情考虑,并未将来改革提前做好规划
到了市里,县里,然后到了镇上。。。
2017年、2018年中国北方因为大规模农村煤改气导致冬季天然气严重紧缺
当我们都知道水源的重要性,我们要每一条河都清澈的时候
广大农村的养鸡场因为粪便污染、空气污染开始清退
大型养猪场的排污
农村建议每家不超过两头
鸡几只,鸭几只。。。
甚至有些地方不准给鱼塘充氧
你翻遍文件也看不到哪里出过这样一个政策,但是他就是发生了
然后不幸的是非洲猪瘟席卷
肉价一路飙涨
农村因为小散养殖,基本无法有任何作为。
七、有节奏有安排的城市化对农村进行最后抄底
当教育、医院、自来水、天然气、互联网都集中在隔壁城镇上的时候,你自己身在农村觉得没什么
但是孩子貌似还是住在城里好些,毕竟发烧了一会就到医院了;毕竟老人有个什么咳嗽不适半夜还是城里好打车。城里做个水电工一年的工资比起种粮食来说那不要多太多不是?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农村不再新审批建房,现在再建房就是农村违建。。。
自己不能建房还不如去买,
当所有的现代化资源都集中在城市,新生代的农村人大部分进入城市打工。
城里落户不仅不要钱,现在还可以补贴。。。
那么剩下来的乡村,还有谁在发展它。
留守在家的老人和貌不更事的孩子?
八、农民仍然靠孝道养老!
工业反哺尚未见成效,农村已经十不存一。除了国内少数几个地区外,大部分都农村只剩几户人家在留守,能走的都走了。
2006年我国正式废除农业税,从春秋时期开始延续到现今几千年的对农民的剥削税终于因为中国巨量的工业化增长而被废止。
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件事,
一个农民种了40年地,现在60岁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以后他的收入应该从哪里来,他是不是能够靠着自己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最后养老送终。
他们是从懂事起就开始交公粮纳税的那群人噢!现在他们老了仍然像他们的先辈一样必须依靠他的子女。
我们村上了年纪家里有四五个小孩的,每个人一个月给十块钱,多一点给五十。
有的老人为了公平一个孩子家里吃一个月,这里刚刚住下马上又要搬家一年来回搬家十二次,比候鸟还走的勤。
还有的家里不然老人住一起,所以就在房子边给他搭一个偏屋让他自己煮着吃,说是这样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自己煮着吃方便。
方不方便你脑袋没数吗?
手上没有几块钱,自己想吃什么?
腿脚就这么点,他能买到什么,送货上门?
而他们稍微幸运的是,免除了公粮,但是他们也干不动了。
剩下来五十几岁还能勉强干几年的,国家实行退耕还林,一年还有300块补贴,还有一些种粮补贴。
然后呢?农村医保?
我母亲曾经就这个事情跟我说过一次,他们可是交了一辈子公粮的人,到最后每个月还要他们自己出钱买医保,这个钱少就算了
有一些因为土地被征收办理农转非的,统一购买了城镇社保一个月还有600左右,但是更多的农民,他们一个月不到80,你说这个交起来有什么用?
最近这几年政策已经变好,可以补缴,然后城乡社保一体化,但是年龄已经到了60岁的农民,你让他们一次性补缴十五年,实际就是储蓄制,他们又有多少人能拿出这个钱
拿的出的,要计算下他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他不如把这个钱给他儿子。
这些账大家都算得明白的很
但是
他们当年交的公粮去哪里了?
农村还有一些只有一个子女的农民 ,当年他们可是在严苛的政策下只生一个,无条件支持国家发展大局的噢。现在为一个子女在城里打工,自己也老了干不了活,地也荒了,他们的养老该怎么办?
以前的没法解决,以后的呢?
下一代慢慢长大,慢慢衰老的农民呢?
当我们一直强调道德情操的时候,有一群人他们的生活是血和泪啊。
然后
年轻人都到城里去,剩下的人
待凋零。。。
当年教员登高一呼「打土豪分田地」,多少人舍身往死,就为了这块地
而今不过70载
有几人能够真正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去耕作,去过梦中的田园生活
在深圳一家人砸锅卖铁凑个首付,只一年房价翻飞,几代农村的产出能望其项背?
这就是我看到的现实中的农村的问题
中国的农村,即将在城市化后的中国解体,他将把自己最后的精血榨干,然后无偿的贡献给我们的伟大复兴事业。最后让国有的所有权与使用权重合,然后朝着大人们梦想中的大农场,现代化耕作大步迈进!
而我们这些农村子弟,从今往后就好好待在城市和工厂吧
农村从来都是中国人梦中所往的地方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更新一下:
举偷鸡的例子是个很典型和代表性的事情,以前是偷鸡。现在是偷树。
最远村落报警3h的事情不是我乱说的,一则是距离有的真的远,大多数是没人理,能拖则拖,或者精力不够?总之这件事在南北农村我都见过,而且一点不稀奇。
评论区里说的很明白的农村提留款,我不晓得怎样说,或者说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勇气去面对以前的失误,更困难的事,这个东西怕是从来就没有一笔账,老百姓只能选择原谅和遗忘了。公道是非只有留给历史来说了,就像生育一样。
最后补充一个我一直想说但是不敢说的观点
十、农民和农村缺乏保护自己的力量。
我国的公共权力机关简单化就是,政府,法院,检察院,警察部门。
当农村和农民权力收到剥削时往往是成体系,配套式的。
老百姓受到委屈的时候最想找谁?
他们找谁最方便,谁最懂他们?
谁为他们说话,谁为他们撑腰?
当ZF+警察+司法粘一起时,做为被征收的一方,你会不会怀疑他们是官官相护?
当他们在推你家房子的时候,你可以找谁?钉子户是存在的,但是为了消灭钉子户然后让派出所站台和不作为就真正的把老百姓推到了对立面。
而且从建国以来jc部门在农民权益维护这块几十年来树立了难以磨灭的负面印象。
jh生育?提留款?集资款?土地暴力征收?
多少个家庭会用它来吓唬孩子...
我之所以不想写这点,是因为我知道警察是愿意为老百姓保护他们的。前年一个户籍民警到家里来,恰好碰到母亲在吓唬孩子说,再哭就让派出所把你抓去。然后年轻的民警跟我们一阵尴尬 ,说千万别这么教孩子啊,我也深以为然。而且当我在任何地方遇到危险了我首先会想到要报警。
但是当公权力站到了农民和农村的对立面时,这群人是无助和孤立的。然而我们往往忽略的是农民和农村是生活的常态,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而权力只是领导和少数人掌握的公器而已。
公器很容易被乱用,生活就这样毫无反抗之力。
如果真要农村和农民发展,前面的问题都难说能立竿见影。
唯有最后这一个
警察真的应该为老百姓撑腰。
公器不可私用。
当任何时候,不管对错,只要在一个百姓受到委屈,当他拿起电话报警,就有人愿意陪着他寻找真相。
那么农村就是真正的天堂。
否则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千百年可曾变过?
2021年6月6日更新
我没曾想有这么多知友参与讨论。
既然大家都很关心我冒昧将我近来的思考再更新,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讨论,消磨时光。
随着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公布,其实我们得到了一个较为全面审视城乡数据的机会。
未来二十年中国各省市的主要动力是增加市区人口,提升税务基准。这个时候乡村振兴就显得更加尴尬。
一个个人数不足几十万的小城镇将面临一堆庸余的公务猿,而附属小城镇管理的乡村则更是地广人稀,良好的公共设施在现在还能维持,二十年后大量的维护费用与使用成本将使得他们被废弃。
随着公权力的后退,乡村的资源在缺乏监管的状态下会加速向少数人集中。而这样的少数人会是怎样一群人?
他们会站在什么位置,作为怎样一种角色,守护我们的乡村,利用本归公共的资源和环境。
这个在青海,内蒙,甘肃一代现在已有苗头。
皇权不下乡,全靠公共监督。
损公肥私会不会比自力更生更快的积累财富。反正没人管,又没人看见。
这像极当年守护莫高窟的道士。
另外一个和这个完全相反的现象却也实实在在发生了。
那就是大量城市资金一方面追逐农产品的高效率对乡村的特定项目进行集中投资,这正是乡镇最缺的东西,所以他们也得到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要知道一个地区比如西红柿种植特别发达,那么它的市场就会越大,越有资金投入升级,其他地方的普通种植则会越没利。所以整个乡村要快速在市场分工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殊性才能得到回报。
然而这样的市场导向往往被掌握资本的财团所更早获悉。他们不仅有钱,还有资金,新技术。
所以,最后的农村相信也是资本的。
而自给自足的乡村则会因为生产要素和公共设施的退出更加荒野化。
中国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那时的中国主要应该是几个超级城市群+一些一两千万级人口大型都市+周边卫星城构成的人类社会。
生产要素与市场和人口的超级集中将催化更新一代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
陪伴中国人千百年的乡村将真正获得解放。
他们不在从属于我们的生活。
我们也将脱离对环境的真正依赖。
那些陪伴我们千百年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终于迎来了自己自由自在的空间。
大量的荒野恢复。
剩下在一些城市间的乡村通道上,有情怀,有故事,有钱的市民,还会维持一部分乡村生活。
就像现在北京的密云数不清的乡村改造一样。
话是这么讲。
其中的阵痛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