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淳是一个傀儡。
她幼年和长姐失散,之后被徐公公收为义女,抚养长大。
因为感激义父的养育和教导之恩,尔淳心甘情愿接受养母的训练——从行为举止到诱引男人再到谋求算计,按照义父的安排进宫选秀,以求获得皇帝的宠爱,保徐公公一生无虞。
尔淳并不是徐公公唯一的养女。
徐公公是乾隆年间入宫侍候的太监,后加入和绅一派谋求利益。嘉庆皇帝继位之后,先斩和绅,后开始陆陆续续清除其余党。徐公公每日都生活在战战兢兢中,生怕哪一天皇上查到自己的头上,为保自己的一条贱命以及后半生的荣华,他准备了很多像尔淳的义女,并曾在后宫混迹多年、名义上的夫人柳大娘亲身教导她们。
这些义女,有些是从街边捡来的,有些是从妓房买来的,有些是他丧尽天良骗来的,…… 因为当时年纪太小,姑娘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来历,只记得义父的养育之恩,然后心甘情愿为他驱使。
尔淳那一批小姐妹共有三人,除她自己之外,还有姐姐淑宁和妹妹妧娸。
三人自小相依相伴,一起受训长大。
在到了参加选秀的年龄之后,三人在徐公公的安排下拥有了满籍,并一起被选为那一批的秀女。
一直以来,尔淳的打算是「三姐妹中,只要有一人能得皇帝宠爱,则自己心愿达成」,所以她从未将同路的玉莹视为自己的姐妹,多次布局陷害以阻拦她的获宠之路,而在妹妹妧娸得到皇帝和如妃的青睐之时,她又打从心底为她高兴。
姐姐淑宁和她一样,也希望「三姐妹中有一人可以得宠」,但不同的地方在于「那个人必须是自己」。
所以在看到最小的妹妹妧娸有可能一飞冲天之后,她妒忌之心即起,不惜利用姐妹之情让妧娸自投陷阱,既转移了如妃的目光,也铲除了自己争宠之路上的绊脚石。
至于尔淳,她并不担心,一来她很清楚这个妹妹的心思,二来即使这个妹妹有朝一日想不透,偏要和自己争宠或者想生是非,她也相信凭自己的智谋绝对可以像对付妧娸那样,将她踩在脚下。
她终是错看了尔淳,更小瞧了她的手段。
尔淳确实最为看重姐妹情义,但她却是个明白人。三姐妹中谁真情谁假义,她看得清清楚楚。
之前不愿意太过计较,是因为顾念三人一起长大的情义。
如今,妧娸惨死,她又怎能不为她报仇,放过淑宁呢?
论谋人心,尔淳在三姐妹中无出其右。
果然在她的谋算之下,淑宁在大殿评选之时因为精神失常而失去了选秀的资格,之后被逐出了皇宫。
对于重情重义之人,目标在前他们可以不顾一切,但当有一天目标达到之后,他们却会不断自我怀疑、自我苛责。
是否自己行事太过、下手太狠?如果自己可以早一点发现,妧娸是否就不会被无辜牺牲?
尔淳就是这样的人。
因为内心自责太甚,所以她开始服用寒食散以消除内心的痛苦。甚为了解她的柳大娘发现了端倪,将自己的担心告徐公公。
因为这一场姐妹内斗,徐公公已接连失去两枚棋子,即使心有怨念,但尔淳已是他仅剩的一枚筹码了。
徐公公找到御医孙白杨,请他私下诊治尔淳,以保住尔淳的秘密,并且治好她的身体。
孙白杨是这紫禁城中最懂女人也最怜爱女人的人。
他的怜爱,不仅表现在他不分高低贵贱、尽心尽力医治这些小主,还有他是真的打从心底希望她们每一个人开心。
这源自他对母亲的爱和补偿。
孙白杨为尔淳做了很多事。
他不仅遵照徐公公的吩咐,全力戒除她的瘾症,还多方劝导以解开她的心结。
在她遇到危险之时,他会不顾己身安危,助她脱险。
在得知她因为喜欢夜观星辰而舍不得关窗以致经常夜感风寒之时,他特意送了她一支走马灯,那样的话即使足不出户,也可看到满天星辰。
在孙白杨全心全意的关怀和照顾之下,尔淳的身心很快康复,然后毫无例外,她像宫中每一位得到孙白杨尽心照顾的妃嫔一样,喜欢上了孙白杨。
然后,属于她的机会也同时到来,皇上翻了她的牌子。
她突然踌躇犹豫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她需要孙白杨的一个答案。
跑遍太医院、后宫宫殿,之后她在玉莹的住处找到了他,然后她看到了面对玉莹的孙白杨。
她明白了一切。
当夜她心如死灰般被抬到了皇帝的寝宫,然后成为了皇帝的淳贵人。
玉莹进宫的目的就是争宠,然后成为后宫之中最有权势的女人。她不会真正的喜欢孙白杨,她只是在利用他。
尔淳深深明白这一点。
她既为自己痛心,也为孙白杨难过。
她知道玉莹最重视那张母女画像,就故意趁她不注意时偷走它,让玉莹难过,但孙白杨转头就为她亲自画了一幅。
玉莹想要爬上皇帝的龙床,她就偏偏不让她得逞,又是命格相克又是生肖禁忌,就是不想皇帝近她的身。
她还巧言令色让皇帝以为她们姐妹情深,然后请玉莹和自己同住一处宫殿,几次三番给她添堵。
玉莹实在不明白了,尔淳已经得到皇帝的宠爱,宫中妃嫔那么多,她也并不爱皇帝,而且自己也已经认输了,她为什么总针对自己呢?
但明眼人更明白一件事:「以尔淳的手段,她明明可以轻易夺取玉莹的性命,但却只是选择为难她,原因何在?」
她心性善良,不忍伤人性命?呵!
她想像猫抓老鼠一样,玩够了再吃掉她?不可能!尔淳自幼接受权谋的训练,不会不知道这么做,最后的结果很可是老鼠吃了猫。
答案只有一个:「孙白杨是她喜欢的人,她既不想他伤心,也无法对玉莹对他的利用视而不见,所以她既不能置玉莹于死地,也无法坐视不理,只有不断地为难玉莹,为自己泄愤,也为孙白杨不平」。
内心的纠结和痛苦,在得知孙白杨亲手将玉莹送到皇帝的龙床之上后,就此终结。
说到底,他们之间的这段剪不断理不乱的关系,与己何干呢?
而自己念着孙白杨,想着孙白杨,从来也只不过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福雅,福贵人,是尔淳心中真正的姐妹。
福贵人是三年前进宫的秀女。入宫之后,也曾经一时风头无两,后来因为身染疾病不能侍寝,之后渐渐被宫中所有的人遗忘。
当然,这所有的人不包括孙白杨。
孙白杨清楚福雅的真实身份,她也是徐公公的人,还是尔淳寻找多年的姐姐,和尔淳一样担负着一样的使命被送入宫中。在失去棋子的作用之后,她早已被徐公公抛诸脑后。
孙白杨同情她也怜悯她,所以经常假借徐公公的名义为她送来生活所需,也经常私自出诊来为她看病,以求减轻她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
之后,疼惜她的人又多了一个尔淳。
她们因为一个风筝相识,但却一见投缘,之后就成为了这后宫之中可以温暖彼此的姐妹。
对于这位姐姐,尔淳除了自己和徐公公的一系列干系之外,其它的事情,她都愿意并且也确实在和这位姐姐分享。
对于这位妹妹,福雅始终抱着一颗长姐之心,关怀她、体恤她、开解她,唯愿她这一生可以开心顺遂。
在玉莹向皇后主动坦承「自己是私会孙白杨的人」之后,是她配合尔淳让他二人在自己宫中有了面聊之机。
在尔淳因为徐公公丧命而失去生存的意义之时,她努力为她打开新思路,「她腹中的孩子不仅仅是一个实现目标的工具,那也是她自己的孩子,是和她在这世上血脉相连的人」。
一夕之间,徐公公丧命。
尔淳也因此失去生存目标,整日浑浑噩噩地活着。
不巧的是,徐公公多年的谋算亦被皇后知晓,尔淳的身份被揭露只是早晚的事情。
呆在皇宫之中已无意义,皇后也容不下她的龙胎,再加上尔淳和徐公公的纠葛,如果尔淳想要活命,唯一的出路只有逃离紫禁城。
彼时的尔淳因为人生目标的丧失而精神瘫痪、陷入迷茫,所以根本无法为自己谋算。
但她还有姐姐。
福贵人不仅是尔淳视如亲姐的姐姐,还是她血缘上的姐姐,只是她因为自己命不长久而不愿让她知道这件事情。
福贵人决定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为尔淳搏一个出宫的机会,并将此事拜托孙白杨。
孙白杨也不负所托,在她出殡之日将尔淳藏于棺椁之中,准备将她偷运出紫禁城。
天理教入侵,宫中所有宫人都有危难。
孙白杨终是难舍玉莹,唯有将尔淳托付于孔武。
之后,尔淳、安茜、孔武三人一道逃出深宫。
安茜身中一箭,已性命垂危。
在她尚有余力之时,鼓励尔淳勇敢地活下去,为自己活下去。
然后,在夕阳余晖的指引下,一辆三人马车缓缓向前方驶去。
从小到大,尔淳一直在被灌输这样的理念:「义父对她恩重如山,所以她未来一定要进宫选秀,然后获得皇帝的恩宠,护他一生无虞」。
为此,她接受养母的训练,在徐公公的安排下亦步亦趋,终是走进了紫禁城,走到了皇帝的面前。
在这个使命面前,得到皇帝的恩宠、铲除玉莹、拉拢安茜、陷害如妃、怀上龙种等等都是她为达成目标而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尔淳的前半生,只有三件事,与此无关。
一是杀死淑宁,为妧琪复仇。
二是爱上孙白杨。
三是邂逅福贵人。
在徐公公死后,尔淳开始迷失,她的人生目标突然折断,她不知道自己的余生该为谁而活,该如何活。
妧琪的仇已报,视为亲姐的福贵人已自尽,心心念念的孙白杨万花丛中过却独独无法舍下那朵毒玫瑰侯佳玉莹,这些曾经由内心而发、为自己而做的事情,根本无法支撑尔淳走完剩下的人生路。
幸运的是,过去虽然无法支撑现在的自己,但尔淳的未来却承载了身边所有人的希望和祝福。
福雅不仅用她与腹中孩子的联系,给予她活下去的力量,还用自己的性命为她搏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孙白杨不仅几次三番劝她为自己而活,还甘愿冒着搭上一家人性命的风险,护送她走出紫禁城。
安茜在自己性命垂危之余,将自己的家乡赠予她,不仅帮她重建一个新的过去,还助她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扎根之所,鼓励她勇敢为自己而活。
孔武会拼尽自己的全力,把她护送到那个充满希望的地方,还会用自己的余生护她母子周全。
所以她决不能辜负这些人的付出期许,一定要离开紫禁城,然后努力生活下去。
此时,虽然尔淳虽然还无法确定自己存在的意义,但有一点至少是肯定的:「她的命很重要,因为她承载着那些所有想离开紫禁城的人的希望,希望她的余生可以快快乐乐地做自己,为自己而活」。
这份希望很沉重也足够温暖。
在她迷茫或者想要放弃之时,让她有足够的精神力量扫平一切障碍,勇敢地活下去。
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