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更新
有很多人谈到ONENOTE的同步速度很糟糕或者根本不能同步,那是因为房伙强的原因,整个微软的服务连接都不是很好,最好的解决办法莫不如科学上网,但是因为微软服务本身没有什么敏感问题,所以对其封锁很不彻底,只是DNS×污×染×而已,所以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
打开以下链接
dnscrypt-win-client/DNSCryptUpgrade at master · opendns/dnscrypt-win-client · GitHub
下载DNSCrypt-v0.0.6.msi
安装时请注意,windows10无法直接运行,需要以管理员身份进入CMD,运行该软件才能正确安装,安装后启动。等到界面左上角Status显示Protected就可以正常链接ONENOTE啦,包括网页版也都能正常打开了。
LINUX和MACOSX都可以使用该软件,安装方法就不再赘述了。
一点其他想法
现在EVERNOTE很不活跃了,甚至前段时间还传出倒闭的新闻,至于ONENOTE也一直不温不火。SONY前段时间出了一款DIGITALPAPER,本来很心动,却又没有下文了。电子笔记市场确实发展的不好,我觉得跟设备价格过高,使用不便很有关系(包括Surface系列),而且即使是ONENOTE也没有语法高亮,复杂数学计算的功能。个人感觉电子笔记就应该学习瑞士军刀集各种功能包括OFFICE,IDE,Mathematica,操作记录仪,手写公式等才能真正超过手写笔记。现在一直都在发展剪藏功能简直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因为功能简单又能让用户有成就感吧,手动眼斜。幸运的是最新的EDGE浏览器(WINDOWS10RS1)可以直接标注整个网页了,算是前进了一小步吧。
------------------------------------------
超多图,慎入
-
引言
OneNote和Evernote只选一个比较困难,因为两者在应用场合上来看本质是不同类型的软件。知乎里有很多知友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大多站在必须二选一的角度上的讲的,但是很多人还是说到了重点,「用OneNote记笔记,就像在写一本书,书内有章,章下有节,节中有页,一层层分得清清楚楚,一页页翻得明明白白」(Area51)。但是又没有说具体该怎么使用。再有,有知友提到 「之前听很多软粉吹嘘OneNote怎么怎么好,我倒是自己尝试了下,但发现和印象笔记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 (王俊杰)。其实,使用OneNote必须要建立一个整理的思维,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其本身就是千锤百炼才能增长内容的笔记结构。所以接下来,我就结合我的实际经验和理解,谈一谈应该如何选择OneNote和Evernote以及他们各自的使用场合,并回答题主的一些具体问题。因为软件版本众多,这里特指Windows上的OneNote2013和Evernote5.8。为了区别笔记本和笔记本电脑,在以后的文章中,笔记本称作笔记本,笔记本电脑使用具体品牌代称。下文中第一部分论述OneNote和Evernote的特征和使用范围。第二部分将OneNote的使用方法和Evernote的使用,第三部分回答一些具体问题。
一、OneNote和Evernote的特征
OneNote是一个大型笔记本,软件内部可以组织很多单独的 笔记本 ,笔记本里面有 分区 ,分区下面有 页 ,页下面有 子页 ,子页可以无限(不知道是不是无限,起码可以嵌套多层)嵌套子页。 笔记本,分区,页,子页 是本文的基本概念,请看下图明确他们的关系。
![](https://img.jasve.com/2024-11/fa851a6f2d69c29a7803fc95f9c9da2e.webp)
图一
结论1 :OneNote 的组织方式完全等同于一个笔记本。可以说最小的笔记本隐藏在页与子页的结构中。其扩展方式呈树型结构。
![](https://img.jasve.com/2024-11/6605706353ab0265d1c7e9d822c7f7cb.webp)
图二
我们再来看印象笔记(Wiz,有道等等大同小异)
它的结构中,只有笔记本和页,笔记本可以套一个笔记本,相当于分区。最多构成一个三层结构。但感官上看起来没有分区的感觉。所以我们就姑且认为它是二层结构。也就是说印象笔记的一个笔记本只相当于OneNote的一个页和子页的组合。而生活中这种二层结构的笔记本就是 便签 。
结论2 :OneNote 是一个笔记本,Evernote 是一个便签盒。一个Evernote 的笔记本在逻辑上完全等同于OneNote 的一个页。
根据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结论3 :笔记本可以当便签来使用,便签可以却难以胜任笔记本的工作。 所以得出结论4,也就是开篇提到的问题。
结论4 :两者在应用场合上是不同类型的软件。
既然是不同的软件,那么比较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在使用上没有太大意义,我们只能将他们结合起来。
二、OneNote和Evernote各自合适的场合
根据 结论 2(OneNote 是一个笔记本,Evernote 是一个便签盒。一个Evernote 的笔记本在逻辑上完全等同于OneNote 的一个页。) ,可以知道OneNote比较适合大型笔记,复杂笔记,结构性笔记。而Evernote等便签类笔记本比较适合轻笔记,小笔记。抽象的说,OneNote要记录一些树性扩展的笔记,各分区相互连接,各页相互链接,各子页层相互链接。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网络的感觉。而且虽然增长方式和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总的来说 结论 5 :OneNote 笔记总关系是树形的,增长的动力靠的是结构优化。 比如在图一中,【精读】同其他各分区都有交叉,【精读】的内容可以分散到其他分区,其他分区的内容也可以大段大段地归类到精读里面去。各部分内容还可以相互链接,比如在【听力】中听到的内容,可以链接到【单词】和【精读】。可以把一个语言现象分散到语言应用各个环节。另外【日语】这个笔记本是我上个星期才整理好的,以前叫做【考研笔记】,是将【日语】和其他考试科目整理到一起构成的笔记。通过学习的深入,不断整理笔记结构,形成新的空白,去填满笔记。但是,Evernote却适合记录那些线性扩展的笔记。Evernote下面记录的【美文日赏】,【知乎日报】,【知乎专栏】各自不交叉,互不影响,且不能相互合并构成新的笔记(理论上可以,但是要加很多内容整理出逻辑才能归类)。 结论 6 :Evernote 笔记页的关系是线性的,增长动力是时间。时间越长,内容越多。
结论7 :综上所述,从软件设计的逻辑结构上来看,OneNote 应该适合专业性的笔记,内容多且庞杂,逻辑结构复杂。Evernote 适合记录想法,短文,清单。
![](https://img.jasve.com/2024-11/e67f6d5d00437128766e19766ed070b8.webp)
图三
回答到这里应该差不多了,但是让我们再来看看,如果不按照 结论 6 适用笔记会发生什么状况。
图三是【汉日翻译教程】的部分笔记。按照 结论 2( 一个Evernote 的笔记本在逻辑上完全等同于OneNote 的一个页) 的观点,这个页和子页的结构就等同于Evernote的笔记本和页的结构。我们假设一个极端情况。【汉日翻译教程】这本书每一个字都是一章,每一章构成一个页,每一个页只记录一个字。在这种情况下,子页将会无限多,且相互关系是线性的,每一个字只同前一个字联系。这种情况下刚好符合 结论 6 (Evernote 笔记页的关系是线性的,增长动力是时间。时间越长,内容越多。) 。即等于【汉日翻译教程】笔记本下有无数个小便签,每个便签记录一个字以构成正文。
![](https://img.jasve.com/2024-11/d1244753e5f11a92ef51fc9a558cff3e.webp)
图四
再把这个笔记转到OneNote记录,此时一个屏幕只显示一个字。按照 结论 3 (笔记本可以当便签来使用)当然这样是可以用的,按照 结论 5 (OneNote 笔记总关系是树形的,增长的动力靠的是结构优化), 显然一个字已经没有办法再优化,无法整理出其他逻辑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用轻量的Evernote更适合。如果把图四中的「字」换成一篇文章,道理也是相同的。所以图2中,Evernote的每一条笔记就是这种极端状态下的一个「字」,就是一个便签。
反过来说,将OneNote的复杂结构复制到Evernote之中,不用从逻辑上推论都会明显发现问题。它最多就三层结构,而OneNote是接近无限。同时OneNote作为一个笔记本的功能明显强于Evernote。所以Evernote的结构容不下这么大一棵「树」。另外某位答主(找不到了)提到他的同学吧大学笔记都整理在Evernote上面,却再也没有看过。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现代人类的知识结构中,即使是再新的学科,也绝对不是三个层级就能容纳的下的。Evernote的整理方式本身违背了思维习惯,所以他们整理完笔记以后再也不看了。
三、OneNote使用方法
分析完使用场合之后来介绍一下具体应该如何使用OneNote。OneNote的编辑功能和Word都差不多,算是Word的轻量版,但是有些特殊的功能。另外,普通用户在使用时主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整理笔记的逻辑,也就是给你这么多功能却不知道怎么建立笔记的框架,整理出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笔记。所以接下来主要讲讲OneNote笔记的组织结构和方法,还有一些OneNote独特的功能。
1.笔记组织结构
a.按照书本的逻辑组织笔记
这是是【日语】——【翻译】——【日汉翻译教程】——【第二章 论译文的审美制约机制】的页面。可以看到到达这个页面的路径就是树形结构,这都已经是四层了,Evernote已经爆掉了。其中的一些内容还可以和同分区【翻译】下面的另一本书【翻译概论】结合。比如「意义」和「什么是翻译」都是【翻译概论】的重点内容。可以设置
超链接和链接便签
链接这些内容。这里再来解释一下
结论
5(OneNote
笔记总关系是树形的,增长的动力靠的是结构优化。)
为什么说增长动力是结构优化。很多课本的每一章内容都互不相关,体现在OneNote中就是子页与子页互不相干,但是有的不同书的子页却有关联,把他们或链接或合并后建立关系,构成新的笔记,将多本笔记合并为一本,将不同的科目合并为一科。比如你初中记录的英语笔记本,到了高中就只能分散到高中英语笔记本中的一些分区中,到了大学学习语言学,英语笔记整个合并成一个页,成为语言学中语言具体应用的特例。回过头来,看了图五后,有知友想说,这个程度的笔记,Evernote在一个页面上也能够实现,那么你看看这个呢。
这个是【日语】——【翻译】——【翻译概论】——【第八章 翻译有什么作用】的一小部分,大概1/4。还有这个笔记。
【图书馆】——【政治】——【2015重点总结】的一部分,大概1/30。这种规模的笔记,已经是Evernote无法承受的了,一部分原因是它本身就是个便签,没有办法有那么多层级,另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它就是个便签,没有那么强的编辑功能。我虽然没有接触过理工科的笔记,但是我知道,那个笔记的层级更复杂。【计算机】——【软件】——【应用软件】——【高级语言】——【python】——【从零开始学python】——【第一章
认识python】。当一个程序源学霸学到高级程度的时候,我相信这个层级的笔记还是很有可能出现的。(有点夸张了。不过话说回来,学霸程序员会去学习python吗?)怕大家不好理解
结论
5
,再啰嗦一句。这种七层的笔记其实就是结构优化的结果,OneNote上的笔记光靠时间堆,越堆越多,越多越不想看。
b.自己整理逻辑组织笔记
这个部分其实关系到知友们各自的思维,只能多看一些别人的笔记,学习整理笔记的思维。即书本没有结构,就自己组织结构。比如上图的政治笔记,就是在听课的时候记录下来的框架再在不同的地方收集到的答案摘录要点填充完成的,可以算是自己整理组织的笔记。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日语】——【精读】——【综合日语教程】系列笔记。这组笔记有20多页,原书就像高中的语文课本,没有什么逻辑可言。一篇读不懂的文章,加很多语法,单词等等,但是仍然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出笔记。
接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其他组织笔记的方法,并配上思路。笔记的内容不用去管他,重点是
为什么要这样去组织
。
其实笔记是想写一本难词替换词典,第一列是单词,第二列的左边是解释,右边是近义词。不过因为难度不小,而且很难背,所以暂时陷入停滞状态。本身的逻辑是词典一样的,一边是词条,一边是解释
这个是日语语法的笔记,就是将一个大的语法项目分为出具体的用法,再逐一解释用法而已。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整理而成。
这是旧版的【日汉翻译教程】,是按照书上的逻辑整理的,一个例子对应一个自己的译文,在评析不足。之所以这么整齐,是因为本来套了一个表格,又把边框隐藏的缘故。我的笔记中表格用的比较多。不过现在正在抛弃这种用法。
不用表格的诸如这一张,颜色比较鲜艳。不过有了surface pro3 以后不用那么鲜艳也能看清楚了。所以这种方法也用的少了。逻辑也比较简单,上面是题,下面是答案。
这是一年前的笔记,显示的最后修改日期是2014/1/8日,一年前对表格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了对齐格子留了很多空白。
展示了这么多笔记,大多都是将要抛弃的做法。但是这个不影响他们所具有的启示作用。OneNote的笔记本身就是在重复翻新中才会增长笔记数量 ( 结论5) 。所以OneNote笔记本用起来是有难度的,也是有限制条件的。正如有了Word还是有人喜欢WPS。本身符合习惯和需求就可以了,不用追求哪一个好 。
-
四、笔记的组织方法。(序号改不过来了)
虽然OneNote有学习的难度,但是他的组织工具非常简单。
1.序号组织
如同上图的政治笔记那样,编辑时在第一行点击圈中的按钮就可以加注标号,以后每行都会自动生成标号,不用再去点击。不过有时候标号不符合我的习惯,所以可以在下拉菜单选择其他的标号。我的习惯是一,一)1,1),A,A),a, a) (处女座上身)
2.表格组织
这个功能很强大,在输入字符后按tab键就会生成表格,而且只有OneNote下面才有这个特性,其他Office套件都没有。相当于在一个页面下又生成了一个页和子页。(左边是页,右边是子页)
另外嵌套表格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将光标放置在表格内再使用插入-表格命令。或者填写单层表格后新建一个新的表格,将旧表格复制在新表格里面。我一般采用第二种方法。因为没有人能看完一篇文章后马上想出他的结构,一般是先总结小框架,再用小的套大的,【翻译概论】的那种复杂表格就是这样形成的。不过要注意,当表格1和表格2是相同结构时,嵌套表格会被合并格式,不会嵌套在一起。这时需要将表格1中容纳表格2的表格变成三行,将光标移到第二行,才能嵌套成功。不过有更简单的方法请告诉我。
五、OneNote的独特功能
前文已经说到OneNote就是一个精简的Word,所以大多数功能与Word并没有什么区别,既然大家都能想到用电脑记笔记,说明Word水平都不该很差,所以Word的功能都不讲了。只讲OneNote的独特功能。
1.使用标记形成索引
如图所示,OneNote提供了许多标记,因为展开后无法截图所以就不展开了。在需要强调的地方使用标记,在点击查找标记,就会生成一个标记页面,
这个是我的【日语】——【翻译】下面的所有标记,这个功能我用的并不多,因为我也是最近才学会用这个功能的。但是可以看到,OneNote会把你所有的标记按照不同的门类整理出来。设想你期末考试的文档,把它们全部复制到OneNote里面,将内容按照重点,难点,考点标注出来,再生成一个页面。考试一下子就清晰了。基础教育的教辅不就是起这个功能吗?肖秀荣的那本很厚的政治书,也是这个原理书上全是这种标号,不过就是没有一个汇总页。(考研的同学,你懂的)
2.会议笔记和outlook连接
这个功能在Outlook-日历里。选中一个事件之后,编辑这个事件就会出现这个选项。鉴于大学里面也没有什么会议值得我记笔记,所以一直没有用过。
3.录音时的编辑将会被记录下来以迅速定位
这个功能很神奇,在录音的时候,在同一个输入框中写出录音里出现的关键字,在关键字前面就会单独出现一个播放图标,可以快速将录音调到关键字周围开始收听。你们懂的,大学里的讲话,听了跟没听一样,所以用的不多。我练习口语的时候会用到,正确率还不错。可以搜索大部分主流语言。但是录音结束以后输入的关键字不会识别。
4.和word,网页等链接直接构成引用关系
OneNote可以引用Word, OneNote, PPT等和IE显示的网页,不过不支持PDF。这个功能在写论文的时候和整理笔记的时候很好用,可以建立你电脑上所有文档的联系,中心就是OneNote,再也不会担心文件乱跑了。下图是OneNote和维基百科的链接。
注意红线标注的IE的图标,这说明这段文字是来自IE的,如果你点击图标就会跳转到IE,IE会打开那个页面,指出那句话。如果引用的是word,就会打开对应的word文档。看起来好像不重要的功能,但是一旦写论文草稿,到处写笔记,忘记了出处可就惨了。这时此功能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它可以自己引用自己,也就是说,这个功能可以建立起OneNote子页与子页之间的关系(结构优化)。这个才是OneNote的过人之处。
5.整段翻译
选择一段文字,选择审阅-翻译-翻译所选文字。Bing就会帮你把内容翻译出来,虽然准确率还是有点弱,但是在看全外语文档时当词典用用还是不错的。
6.打出算式在等号后键入回车直接给出答案
理工科,经济类的福音。任何算式只需要写到等于号再回车就可以了。原谅我无法测试更复杂的运算,因为我连他们的符号是什么都不知道。
六、Evernote和Wiz笔记结合。
既然OneNote如此强大,为什么还要用Evernote。这个问题,第一部分已经回答过了。因为OneNote的庞大是他很容易整理复杂笔记,轻笔记的话反而不太实用。当笔记量很大,但是结构很简单,用Evernote更容易管理。下面将讲解用Wiz整理网页内容和用Evernote分类管理。
-
Evernote的标签
上文提到的标记和标签还不太一样,标记是有数量限制的,而且常用的就那么几个,但是标签是无限扩展的。不论是【美文日赏】还是【知乎日报】他们的内容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单页很短,但数量很多。如果坚持下去,上千页,上万页笔记不是问题。但是笔记的内容不能被融合,也就是说不能去优化结构,甚至可以说很多内容是免洗的,用OneNote记录的话,从第1个子页拖动到第10000个子页要几分钟,而且必须是一目几十行,显然不合适。但是有时候突然想起一个事情和上面的内容有重叠,却老找不到原文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所以必须要使用标签来归类笔记,构成一个知识库。不过OneNote也有标签,不过要去买一款叫OneNote珍宝的插件,还是算了吧。再次总结OneNote和Evernote的特征。 Evernote 的标签和内容是多对多的关系,一个标签对应多篇文章,一篇文章对应多个标签。而 OneNote 的页和子页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页对应多个子页,一个子页只对应一个页。子页里的内容相互连接。
于是,一篇文章标记为勇敢,信念,坚强,辩证。一篇知乎日报对应经济学,心理学,故事,职业。这样一来,一旦文章多起来了,等考试要求写勇敢的话题,大脑中显示出勇敢标签下的文章,一段一段地往上抬,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一篇高分作文就出来了。遇到经济问题,将经济类的文章翻出来看看那一篇符合情况,结合实际具体操作就可以了。
再来看知乎网站的管理方式,很显然是属于Evernote管理的方式。给问题分类,再组织答案,答案和答案互不干涉,这个网站存在的时间越长,「笔记」越多。但是一旦知乎请来一个大师将答案归类整理,形成一部百科全书,探讨比较深入的问题。就必须要用OneNote,将引用的内容列出来,建立框架,填充内容。框架越大,越深入,内容越多,即结构越优化,内容越多。
2。Wiz的文本整理和导入Evernote
提到Wiz的理由很简单,因为Evernote整理网页并格式化文本的内容太弱,而Wiz本身又太丑。所以每次都用Wiz截网页,然后格式化文本,将图片居中,每段空两格再倒入Evernote。方法也很简单,百度就可以了,批量处理的话还要用到按键精灵,虽然比较麻烦,但是为了美观,也得拼了。
七、回答题主的具体问题
-
印象笔记,同步快。 但是经常丢失。我用了三个多星期,已经重置过一次了,要不就同步失败,要不就不同步标签,网上关于这个问题的投诉很多。
-
印象笔记,多设备。 OneNote也三跨了。
-
印象笔记,功能赞。 没有OneNote功能多。除了演示模式真的很赞,其他都….
-
印象笔记,各种附件通吃。 OneNote也一样,而且插入后可以选择显示打印预览。本地笔记的文件当然在笔记文件里,另存为就找到了。网络笔记的文件在OneDrive里,我认为虽然有棱镜门,但是OneDrive仍然比腾讯等公司的云盘靠谱,所以不用担心。至于同步慢的问题,我不是很清楚。我用 校园网和电信网 都非常快速,所以无法解答。
-
印象笔记,支持全文检索。 其实OneNote也可以检索,而且检索功能更加血腥,但是不常用。因为它有时会把同音词全部检索出来,如果要检索特定词语只需要在词语上加一个」英语引号」就可以了。
-
OneNote 被砍掉的话,目测不会。 Surface系列的亮点就在于OneNote,所以这个我觉得不用担心。「与其担心微软砍了OneNote倒不如担心哪天大象会不会倒闭……」(xb qin)
-
OneNote 同步的稳定性,在我使用的这一年半里非常稳定。 因为随着学习目的的不同,笔记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而我每次变更结构的方法都是先同步Surface,关闭Surface所有笔记,同步Lenovo,再用Lenovo组织新笔记。重排以后同步,再关闭所有笔记本,删除缓存。最后再让Surface和Lenovo下载新的笔记。没有一次丢失过。反而是用了三个星期印象笔记,都重置几次了,经常是surface可以同步,Lenovo就不可以同步。
结束
当然,最后回答对印象笔记的抱怨有点重,明显偏向OneNote,不过还是希望它能够进步,更希望Wiz变漂亮一点,毕竟是国产软件,而且功能确实比Evernote强很多。不过本身软件没有高下之分,分析出自己使用的场景,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就可以了,或者二者结合。我的笔记都是文科类的,限于篇幅也不能截取更复杂的结构,希望其他知友分享一下你做笔记的思路和样本,特别是理工科和business man的笔记。也希望有程序员从软件设计逻辑的角度谈谈怎么更好的使用这些笔记软件。总之,大型笔记, 树性笔记 ,学术笔记使用OneNote更佳;收集想法,收集文章,建立百科知识库等 线性笔记 用Evernote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