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万精锐,太多了,很难有人下得了手。但几千精锐被坑死的事情,可就太多了。别说是为了权力而自毁长城,有时候一些朝廷为了省钱,诱杀几千精锐也无所谓。
当年戚继光调任蓟州,为练军,从南方调了两万南兵,作为师范军训练北军,时称「蓟镇三协南兵」。
后来万历朝鲜战争,三协南兵也被调往朝鲜剿灭日本。南兵作为戚继光带过去的部队,灭起日本来自然是杀猪一样轻松,于是在平壤战役时,南兵一下就获得了先登之功,时任南兵总督的吴惟忠更是在平壤战役中 「中铅洞胸,血流腹肿,而犹能愤呼督战。」 [1] ,战功辉煌。
按照时仍兵部右侍郎的宋应昌之承诺,南兵有首叙之功和先登之功,可此战吴惟忠才得了20两赏银。
「门下与戚将军等冒险先登,功居第一。」 [2] ——【经略复国要编】卷六【与中军都督杨元书】不仅如此,宋应昌还论功不公,把首功归于自己下属杨元身上,导致南兵和北兵皆不服,最终引起了南北将领的矛盾,于是当时的东征主将李如松则不愿意将先登之功计为南兵之上。
后来,李如松为了带北兵夺功,自率三千骑兵(一说六千)奔袭朝鲜王京,结果遭遇四万二千日军伏击,在伤亡日军万人后撤退。此战由于未能成功收复王京,且未能歼灭日军,最后被北军引以为耻,进一步加深了南北军的矛盾。
当时,根据朝廷惯例,军队远征,军饷为双倍,且日常配粮亦需双倍。但当时朝鲜就是个拖后腿的,根本无法保证正常的粮食供给,更别提双粮了,只能靠朝廷供应。南兵沿袭戚家军惯例,对朝鲜百姓又秋毫无犯,便等着朝廷发双粮、双饷。当时朝鲜赞颂到:「乡父老具壶浆箪食,付余往犒......惟酒壶外一无所受......军卒之求,必换以段布针帽灯舞。人不许博易,尽取起所需而与之,必辞不受......时府之士庶,各出壶箪犒诸营,候独不纳......于其清简持身、不犯秋毫如候者,千百中之一二」 [3] 「虽瓜菜之微,必出其价而买之,岭南一路皆立碑颂之。沿路之民避大兵于山上,闻吴军之来,则必下来尽力供顿。」 [4]
当时明朝募兵,年饷在18两白银左右,但是南兵惯例计算下,年饷达到了43两 [5] ,加上出国还需饷银加倍,军官更加倍,待遇超过了其它诸军。宋应昌在任上时,一直按此标准执行,后来宋应昌下台,南兵饷银便无法兑现了。
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仅是双饷、双粮无法兑现,就连「首级之功」都无法兑现了。矛盾素来已久,以至于战争还未结束,南兵将官王必迪就曾当着朝鲜官员的面怒斥东征提督李如松「不智不信不仁」 [6] 。而李如松也曾将南兵之中有怨言者枭首,以至于连朝鲜军民都为南兵愤懑不已「杀害南兵之事,天下莫不怨骂石尚书、李提督」 [7]
诸多矛盾,自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迎来了爆发。万历二十三年,由于迟迟未能拿到工资,蓟镇南兵爆发了兵变,最终导致大量南兵被屠戮,部队遣散四方,将官被清洗。
此次兵变,历史语焉不详,只能从史书的只言片语上管窥一豹。
平壤南兵撤回时,以王赏不给(如松攻平壤时约先登者给万两,南兵果先登)鼓噪于石门寨。总兵王保与南兵有小忿,遂以激变怂惑军门,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 [8]「建昌营调南兵三千留养,以备倭之缓急。而十月间,以离家日久,钱粮不加,含忿谋作乱。事觉,杀三千三百余口。」 [9]
「防海兵双粮鼓噪,蓟镇都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征发,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并不覆请,报可。」 [10]
南兵在此次兵变中到底被朝廷剿杀多少人,一直在史学界中有争论。但可以明确的是,此次兵变,南兵名存实亡,不仅大量骨干被诱杀,余下的军官士卒也被遣返四方,原先战功卓著的一些将领,不是被罢黜就是被冷藏,有些原本前途似锦的军官,最后沦为了烽燧小官,命运不可谓不坎坷。
此次兵变给明朝带来了什么结果呢?那就是后来朝廷重新招募南兵,却连人的招不齐了。
原议调发蓟镇南兵两千名,今招募未及,部伍不敷,照议增一千七百八十五名,并台兵共足三千七百八十五名员。其实剿灭南兵,表面上看只不过是为了省几万两银子而已,但究其原因,是胡宗宪、戚继光一系在朝廷失势后所导致的一系列结果。说白了,南兵其实是朝廷斗争下的牺牲品。
所以说,七万精锐虽然多,在历史上鲜见,不是因为历史上不会出现这样的事,而是七万人的数字太大,朝廷承受不住这样的结果罢了。
蓟镇事件之后的第24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惨败于女真。
26年后的浑河之战,南兵之后重新组建的浙兵,三千人战女真数万人,以战车枪炮列阵,最终弹尽粮绝而败,当时明军数万人观阵不救。
35年后,皇太极举国之力绕喜峰口,杀至北京,袁崇焕凌迟而死。
49年后,崇祯自缢于煤山。
参考
- ^ 【再造藩国志】卷二,朝鲜古树刊行会,1971年
- ^ 【经略复国要编】卷六【与中军都督杨元书】
- ^ 裴龙吉【琴易堂先生文集】卷六
- ^ 郑琢【龙湾见闻录】
- ^ 【经略复国要编】卷九
- ^ 【宣祖实录】卷三十五
- ^ 【朝鲜宣祖实录】卷八十四
- ^ 【两朝平壤录】卷四
- ^ 【朝鲜宣宗实录】卷六十九
- ^ 【明神宗实录】卷二百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