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如何拥有六位数的加班工资?| 一周城市热点解读 1115~1119

2021-11-19知识

【重庆一员工起诉公司,以钉钉考勤记录主张加班费被判「证据不足」终审败诉 】

一审中,徐某的诉求包括:

请求重庆机场集团支付从 2010 年 2 月 5 日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的延时加班费 324056.25 元(除正常计费加班外,每月额外加班 30 小时 × 125 个月 × 57.61 元时薪 × 150% ),并向其加付赔偿金 324056.25 元(计算方式同前)。
徐某举示证据包括:
钉钉 APP 手机截图
手机微信群截图
录音证据
会议纪要

十年、六位数的加班费,大概是许多职场人梦寐以求的,但法律讲求依据,来看看各位相关领域的答主怎么说:

劳动法答主 @法律人袁亚洋 认为败诉的原因是「证据搜集工作没做好」:

员工败诉原因很简单:在职的时候证据搜集工作没做好。
一、未明确公司的考勤依据是钉钉软件。
实践中,很多公司在实际管理中,出于方便需要,会使用钉钉来进行工作沟通,但是实际考勤管理是使用的其他方式。本案中,情况同样如此,员工在诉讼阶段,并未拿出充分的证据证明公司是在用钉钉在管理考勤。
二、孤证难以证明加班事实存在
因为裁判文书并未披露以上证据的具体内容,所以,个人猜测,应该是这些证据仍然无法相互印证来证明有加班事实。法院最终认为,无法证明学习和培训是在工作时间完成还是在下班时间完成。
三、提防「包薪制」陷阱
公司给自己留了一个后手,在工资中有体现 2200 元的加班费。严格来说,如果公司提前约定了一个加班费,且该加班费超过了实际产生的加班费,则「包薪制」并不违法。
四、关于加班费的证据保留
总之,只要能够证明存在实际加班,或者申请加班被拒绝,但是仍然被要求加班的文件,都可以算为加班证据。尤其注意,一定要保留原件及原始载体,如微信聊天记录,必须要求是存在微信中的,而非是微信聊天截图。

@lawyerben 称这是其见过劳动争议最有「水平」的案子,并提出了几个细节:

1.仲裁时都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一审受理之后才解除劳动合同的。
2.单位支付了加班工资,而且还超额支付了的。
3.年假也休了,而且还超休了的
4.企业年金本来就不该退
5.关于额外的工作和 t3上班,本来就是上班期间另行安排的工作。

在劳动案件中,本案的标的已经算大额的了,但目前劳动争议案件里面,劳动者败诉率最高的案件,就是要求加班费的案件。「加班」本身难定义,搜集证据更是繁琐,愿每个职场人都能避免参与「劳动案件」。

【一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议将西安简称定为「昊」或「兆」】

近日,一名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议西安简称为「昊」或「兆」。该网友称:全国很多城市都有简称,比如北京简称京,南京简称宁,成都简称蓉,重庆简称渝,上海简称沪,广州简称穗。西安的半官方简称为「镐」,建议用同音字「昊」代替。理由如下:西安是西北大区国家中心城市,在后天八卦里,西北属乾位,为天,昊字为如日中天之表象,象征着西安前途光明,蒸蒸日上。

都知道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也知道西安是「网红城市」,但对于西安的简称,很多人未必能说得出来。

@于朝阳 认为这位网友提的「兆」字不错,还顺带着大家补习了一遍历史知识:

西安以前作为区划而不是城池,一直是叫 京兆 ,直到元初。明朝开始改叫西安。
叫长安是因为唐朝以前没有「府」级区划,所以城池跟着县名叫。唐朝中期开始有府级区划,到宋朝开始,原长安城其实都是叫京兆府城,一直到元朝。后改西安府,就叫西安府城。民国撤府,长安、咸宁两个附郭县合并为新长安县,这座城才又叫长安城。没交多久,西安设市,这座城又叫西安城...

作为我乎的传统,当然也有许多「脑洞」建议, @叶春屠 的想法就很有趣:

我热情地建议将西安简称改成「馍」,简洁明了且独特,一般人看到这字儿都能瞬间反应过来是哪儿,甚至还有点想流口水。
当然也有可能你觉得「馍」不够严肃,不够庄重,甚至不够独特——因为其他地方也有馍。
那么我郑重地重新提一个简称,绝对够大够独特,看到这字儿杀了你你也只会想到西安——

群众的智慧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公子白 认为:

推荐一个字,就是「仙」。
首先这个字有很强的群众基础,更容易被接受。仙和西安,不管是输入法还是汉语拼音都有很强的关联度。 在西咸一体的大背景下,西安的拼音是 xian,咸阳的拼音简称是 xian yang,两者取交集,简称仙更为合理。
其次,简称仙,并不是只仅仅因为拼音和输入法,更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中国的三教,儒释道,其中佛教八大宗派,六宗祖庭在西安。道教两大宗派,全真和正一,全真的祖庭也在西安。道文化的发祥之地,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和「仙都」之称的楼观台,也在西安。

网友们集思广益完毕,接下来就交给时间和相关工作人员~

【厦门网友称「幼儿园不打疫苗不能去学校」】

据网友消息:

10 月 29 日起,厦门启动 3 到 11 岁儿童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家长们也陆续收到新冠疫苗的接种通知,有网友发布孩子幼儿园公告称 18 号后未接种疫苗小朋友需暂时居家休息。

这事儿总结起来就一个字:难。

幼儿园老师 @拂景 的孩子接种了疫苗,因为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对相关情况有更多了解:

1.新冠与孩子
普遍来说,孩子在感染后是不容易出现重症的。
2.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疫苗对儿童安全性高,产生抗体的效果也很好。
总之,虽说孩子即使感染新冠也大概率不会很严重,但因为孩子在学校,一旦感染,非常容易产生大规模的传播。根据目前的疫情趋势,估计最后还是大概率都得接种疫苗的。我认为打疫苗还是好过不打的。

母婴话题下优秀答主 @雪球妈妈 愿意让孩子打新冠疫苗,并科普了哪些儿童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前几天或者当天,如若 宝宝有发热、咳嗽、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或者在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建议暂缓接种 ,等症状基本消退后再接种。
食物过敏的宝宝,如果正好 处于过敏的急性反应期(如并发哮喘、荨麻疹等),或接种部位皮肤异常(湿疹、特应性皮炎等) 建议暂缓接种;
除非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以前因接种疫苗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则不建议继续接种同种疫苗。如果 没有这些过敏症状,可以按程序正常接种所有疫苗。

作为监护人,家长必须替孩子做这个决定,但不免担心有副作用,可在疫情面前,总归要有一个解决方案。

【南京一特斯拉司机早高峰开自动驾驶脱把睡觉】

如标题所言,熟悉互联网舆论的网友应该已经猜到了事件的讨论方向:特斯拉养活了一批媒体人。

但依旧需要聊一聊事件本身, @IM智己汽车 发表了专业见解:

开自动驾驶睡觉的行为,显然违法。
再说「自动驾驶」技术。
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 「自动驾驶」 ,实质上还处于 「智能驾驶辅助」 的阶段。
目前国内市场在售的所有宣称具备「自动驾驶」的车辆,按照以上分级实质上均属于 2 级及以下阶段,严格来讲只能算是组合驾驶辅助。
2 级阶段要求的是「人机共驾」,即驾驶主体依旧是人类,系统只是减轻人类的驾驶负担,同时预防紧急事件发生或在将发生紧急事件时暂时干预驾驶。

@Rocor 抛出了相关法规,并对未来的法规做了期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车门、车厢没有关好时行车;
(二)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
(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四)下陡坡时熄火或者空挡滑行;
(五)向道路上抛撒物品;
(六)驾驶摩托车手离车把或者在车把上悬挂物品;
(七)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 4 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 20 分钟;
(八)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
另从法理上来看,目前对于自动驾驶的相关规定上,确实还有一些与日常应用场景相悖的 bug。待未来技术成熟时,相信相关的法规会再做修订的。

还请所有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而未来的「自动驾驶」,也不该只是被赋予「流量密码」。

【武汉五星级酒店主厨为陪女儿,毅然放弃高薪工作去幼儿园应聘】

父爱也可以很细腻:

今年 37 岁的陈鹏是武汉一家五星级酒店厨师长。夫妻二人因常年忙于工作,总是托街坊邻居接孩子放学,晚上再来领孩子。陈鹏说,有次忙到深夜,看到女儿在邻居家睡着了,内心愧疚极了。他也意识到,一旦错过女儿的成长,有些遗憾再难弥补回来。
为了多陪女儿,今年 8 月,陈鹏决定到武昌区新开的珞珈山幼儿园应聘厨师。如今陈鹏有了寒暑假、双休,还能提前下班接女儿放学。「我每天都能守在学校门口接女儿回家,孩子也超级兴奋,总是第一个冲出校门,奔向我怀里。」陈鹏说。

@大老虎的睡前故事 的观点很有道理:

我们生活里每一天都会遇到类似的选择。
到底是金钱重要还是家庭重要?
你转念一想,累死累活赚更多的钱,不就是为了家人们能更好的生活着吗?
迫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人做不到辞去现在的工作。可自己辛苦点,工作留到夜里,把白天的时间用于陪伴。这一点,我们大部分都能做到。
这一点,也一样值得尊敬。

@自由职道 认为这位父亲的做法值得,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我认为是值得的, 工作随时都可以再找,尤其是他这种技能型的 ,相对于办公室白领不存在 35 岁危机,相反很可能还越来越吃香,所以无非就是少挣几年钱。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尤其是学前这六年,对于孩子的语言、性格、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人格的行程至关重要,她跟谁一起生活,就会复制谁的习性。
所以这件事肯定只有父母做最合适,错过这几年,她就与不会再给你弥补的机会了,如果家长只是一味的在外面赚钱,而忽略了孩子的抚养,就会养出最熟悉的陌生人,这就是很多留守儿童为什么不听父母的话的原因,的确你为他付出了很多,四处奔波赚钱养家,但他体会不到你的爱,没有建立起亲密关系,他就不会在乎和重视你的感受,亲密关系是教育的基础。

有了孩子后,父母的注意力都几乎集中在了孩子身上,这种「爱」值得被发现,更值得被传递。

每周「城市」热点速递

以上,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