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遍高赞回答已经把深入思考、延迟满足、时常反思 这些能力都说完了。
但我发现有一个能力,好像大家没写到…
成事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 把事做成
这个字面理解其实很容易,但经历过的人才真正懂得其中的含义,接下来的文字会很长,我写了很久,需要大家耐心阅读。
之前我有一位小伙伴,叫洛菲,成功入职了美团就任数据分析师。在当时的我看来,洛菲在传统行业工作了五年,无论技能还是相关背景都无法跟新一代的科班名校生相比。甚至python都不会,那她究竟是凭借什么特质吸引到了用人部门并最终进入美团的呢?美团的用人主管告诉我他的想法(是的,我和用人主管是朋友,也只是简历推荐了一下,但没想到能成)。
他说,其实美团并不缺会编程的数据分析师, 我们部门缺的是能把「事」做成的人。 虽然洛菲是在传统行业工作了五年,但是纵观她的工作历程:在企业内部推动数字化转型并推动整个BI平台的建立。这是在传统行业,这过程可想而知是有多么艰难,小姑娘的毅力着实不简单。再加上她提前针对要面试部门的业务范围做足了准备,写了一些对该业务的看法以及模式创新的见解和建议。这样的人谁不愿意招进来?(我后来才知道洛菲本身是已经在前东家升职了,但是她就是想到互联网公司工作)
我当时就记住了这位用人主管的话: 现代社会如此浮躁,反而最简单最本质的东西,「做成事」成了新一代人的稀缺品质 。
曾经多位长辈、朋友向我推荐过【曾国藩家书】,他们将其称赞为儒家思想之大成。
但不知是不是因为之前自己太年轻的缘故,很长一段时间对这本书提不起什么太大的兴趣,一直拖着没读。
直到两个月前,才翻出来仔细品读。我本身对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其实兴趣不大,反而对曾国藩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曾国藩被世人誉为「晚清第一名臣」,一手开启了同治中兴,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尊精神偶像。按照我们常人理解,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的人一定是一名天赋异禀的天才吧?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曾国藩压根就不是天才,他生命的前20年完全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常人的缩影:14岁就开始参加县试,考了7次(23岁)才考上秀才,而且名次是倒数第二 ; 与其同时代的左宗棠14岁参加县试就以第一名身份考上秀才;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也在17岁便考中秀才。
左宗棠曾评价曾国藩:「欠才略、才太短、才艺太缺」。而李鸿章则说自己的恩师是「缓儒」。那么这样一个资质平庸的常人又是靠什么取得人生的成功呢?答案就是超出常人的毅力。曾国藩读书用的是苦功:「不懂一句则不读下一句;不懂一书则不读下一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业,绝不睡觉。」
曾国藩甚至还自己制作了「闹铃」:他把秤砣用绳拴在铜盆之上,并在绳上绑定燃香,当香烧断绳子时秤锤入盆便可以叫醒读书。这样的事情偶作一次不难,难的是日日做,月月做,年年做。
回想大学时期的考研党们,是不是一开始也一个个都是踌躇满志,每天定上早早的闹钟,整装待发的去图书馆占座复习,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每年的这个时间段,坚持下来的人可能也就剩下了三四分之一,这还是考研之风盛行的结果,更别谈如果是全凭自觉,一个人负重前行。
能像曾国藩这样坚持下来夜以继日的,恐怕真的寥寥无几了。而曾国藩正是依靠自己的这份毅力坚持了下来,聚沙成塔,滴水成河。他考中秀才后的第二年就高中举人,四年后中进士,成就远超其他早早考中秀才的同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曾国藩就是靠着自己的毅力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最终一步步地脱颖而出。
曾国藩的毅力不但体现在求学上,也体现在他仕途的方方面面。湘军是曾国藩一手创立的,这支军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打「呆仗」。曾国藩打仗时主围而少攻,每打一座城就挖壕沟、筑城墙、结硬寨。打武昌、打九江、打安庆、打天京(南京)无不是如此。这些都是费时费力的「笨办法」,但慢归慢,却扎实稳健,比的就是毅力。正是用这样的方法,曾国藩最终平定了太平天国,为晚清带来了一次中兴。
看着曾国藩的成长史,我觉得就像是在看一头牛慢慢的往前踱步,速度虽然不快,但每一步都留下痕迹,日积月累,不停不辍,只要不停止前进,最终必将达到终点。其实纵观历史,这样的「笨牛」并非少数。从苏秦、孙敬的悬梁刺股,到匡衡的凿壁偷光,再到近代袁隆平、童第周等成就斐然的大家们,我发现并不天赋异禀的他们,在各不相同的成功历程中,都缺少不了一项能力:那就是远超他人的毅力。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天才的评定往往都聚焦在「智慧」上:脑子是否聪明,是否能够一点就透;记忆是否敏锐,是否能够一目十行。在天才的评定上,很少有人会关注「毅力」,也许在大家看来,像老牛一样步履缓慢,反应迟钝的人绝对算不得天才。于是乎,从方仲永到宁铂,历史上的「天才」何其众多,但绝大多数却都泯然众人,真正能够成事留名的屈指可数。为何?人生本就是一场长跑,个高腿长固然重要,但能不能坚持下去才是关键!
在我看来:能把事做成的人也是「天才」的一种。比天资聪颖更加难能可贵。
而毅力正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把事做成的关键。
拥有毅力的人并不少见,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其中的典型就是欧阳山东(就是我常说的东哥)。
东哥上大学时专业是广告学,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个靠创意,凭笔杆」的专业。遗憾的是,东哥刚刚进入大学时文字能力稀烂,想象力极度匮乏。就凭东哥的「天赋」,基本可以宣布告别这个行业了。
可是东哥并不甘心,他觉得文笔不好就多写,想象力差就多看,于是大学四年他不泡网吧不追妹,不睡懒觉不颓废,天天除了上课就泡在图书馆里。他还给自己定了写作指标,每天都要写一篇读书心得来练手。用他自己的话说,刚刚开始的时候每写一篇文章就和跑5000米一样——憋的脸红脖子粗,而且写出来的东西都见不了人。然而差归差,他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了下来。据说他在大学四年阅读了超过1000本书,以至于学校图书馆专门给他颁发了一个证书;更为重要的是,东哥练就了一只好笔杆子。
这是他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的书,
854本啊!
这还是只是纸质书,不包含电子阅读书籍。而相比我, 我一年最多只能看5本书. ...
平均一年200多本书的阅读量啊, 一个人天资再普通,但是经过那么多书籍和知识的洗涤,总归是有许多内容是能够为自己吸收并加以应用的,而且抛开知识本身,能够坚持阅读的人,磨砺出的心力和生活习惯可能比知识更加珍贵。
我认识东哥那会,他是公司的校招生,那时候在品牌部做文案策划。我是部门负责人。因为曾经他向我打招呼,我没理他,他专门写了一篇公众号文章「骂」我装逼,并且在公司传开。我们就这样不打不相识。
那时候我就已经和他成为了朋友,看着比自己小又有才华的晚辈,就会情不自禁地想推他一把。我当时建议他未来可以往产品经理方向发展,也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没想到他真的就这么去做了。接连做了阿里、百度的产品经理,当然这期间的转型经历也是靠他坚强的毅力与坚持学习技能。
东哥受到我的影响,做产品经理时,也会学习数据分析。不出我所料,东哥文科生的背景让他学习起来吃力无比,统计学、SQL、python编程和分析模型,每样东西对他都不简单。起初我还怕他畏难放弃,可是我发现东哥一点放弃的念头都没有。非但每周跑图书馆学习,还把自己分析的思路、方法和结论写文章发表出来,完美的实现了数据分析和文字的结合~
现在,东哥已经是某金融巨头的产品运营了,而且还成了所在部门的数据分析高手。他的同事有数据分析的需求都会找他,因此他成了部门的香饽饽而且还拿到了优异的绩效。要知道他曾经可是什么技术都不懂的文案策划啊,作为前同事的我为他骄傲。
其实从写文章到写代码,东哥从来都不是我们眼中的「天才」,然而他正是靠着自己的毅力,一点一滴的努力,一步一步的积累,走到今天。 我相信以后他在工作无论做任何事,都会成的,因为他身上的「特质」太过于硬核了。
或许我们对「天才」的理解其实是狭隘的,天才大部分指的是智商高、对某方面有极具的天赋。但回过头来,又有多少天才没有坚持到最后呢,让我们感到实在可惜。所以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或许能「做成事」也是天才的一种。 像东哥这样的「天才」,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
合上【曾国藩家书】,我脑海里空空当当,只有一句「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浮现其中,其实这哪是「拙」「巧」之争,只是「毅力」二字罢了。
现在社会上浮躁激进,踏实坚持的做事方法为人唾弃;每个人都想找到成功的秘诀,让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成功,最终结果如何可想而知。人生漫长,波折起伏。选择自己的方向,装备前行的毅力,不管风浪,步步前行才是正道。
点赞是对知乎原创者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