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邀自来。多图预警~答得有些长,想要快速看干货的盆友可以直接看加粗部分~
--------------------------------------------------------------------------------
个人一直认为掌握一定的设计史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各种审美的能力和增强对美好事务的敏感度而且对个人big的提升也是嗖嗖滴~好了,下面进入正题~
设计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设计是怎样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我想这都是谈到设计史不可回避的问题。题主说要了解设计史大概的框架,那我就大概写一下设计史上一下重要到不可不提的运动和事件,尽量把设计发展到今天的这个样子的前因后果说一说。
一、前工业革命时代的设计
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就是18、19世纪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之前,设计只是上流社会,皇室或者贵族阶层享有的玩物,他们把设计当作炫耀自己身份和彰显自己特殊地位的标志。 因此那个时代的设计往往是竭尽所能追求华丽的效果,刻意的追求一种标新立异、反常出奇的形式。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巴洛克风格(Baroque)和洛可可风格(Rococo)。而这两种风格在工业设计中主要体现在家具设计上。
![](https://img.jasve.com/2024-7/c321c5ff2e0f9e2fea695c962008bfd2.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c390eb27911d3a30b95e3fc596d07ad0.webp)
上面两张都是典型的巴洛克家具,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为了追求华丽的装饰效果,这种家具用扭曲的腿来代替方木或圆木的腿有时甚至用漩涡形的腿来作为装饰,显得很富丽堂皇,现在看来都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https://img.jasve.com/2024-7/f89b313aae08d58744530af736f7c8fe.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bc06ce9ec2a46c80442d9b497a1e0ca0.webp)
上面两张是典型的洛可可风格家具,洛可可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宫廷和贵族之中,它与巴洛克家具最大的区别就是腿的运用,有纤巧、柔美的腿的造型代替了旋木的腿的造型。洛可可家具整体上非常优美,很有少女体态般的纤细,采用自然主义设计,用千变万化的草叶做装饰,色彩上也十分娇艳。
总体上来说,前工业革命时代的设计由于是为贵族设计的原因,其刻意追求豪华浮夸甚至夸张的效果,显得很是高冷~
二、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在英国展开,也成为了工业设计史上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 一方面,很多的产品由以前的手工制作专供贵族享有因为工业革命的机器化生产走进了寻常人家。而与此同时,在产品的设计上却显得品味十分低下,其原因主要是设计的发展跟不上社会生产的大爆发。这个时候的设计大部分是一种折衷主义的状态,简而言之就是任意的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者自由组合各种不同的风格。因此,当时的产品在设计上显得十分混乱。另一方面,工业化也带来了诸如设计水准的低下和产品质量的下降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都让当时的艺术家们无法解决,所以就出现了一批企图逃离现实回到他们理想中的中世纪、歌德时期的艺术家,这就在英国出现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 其中代表人物是约翰拉丝金(John Ruskin )和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https://img.jasve.com/2024-7/bd5262fd5e7ee81614f07a05c7186941.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9fec6a97d170b1ca6f4c00e6887d6b9d.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99173114619bde7c8b4b663c2ce726f4.webp)
工艺美术运动在工业设计上主要体现在家具和装饰品的设计上,运动强调手工艺的重要,旗帜鲜明的反对工业化生产。在装饰上反对各种矫揉造作的风格,倡导简单、功能良好、朴实无华的设计。运动还大量吸收了自然主义、东方风格特别是日本装饰风格的特点。如上图椅子的装饰来自于工艺美术运动之父威廉莫里斯的设计,就采用了大量日本装饰的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的核心思想是威廉莫里斯所提出的两个几本原则:一是设计要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而不是少数人的活动,二是设计是一项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大原则真正把设计有一个原本只有上层可以享用的东西摆在了所有阶层都能触及的层次上,这也与当时在欧美逐渐生根发芽的民主主义思想正好合拍。因此也奠定了工艺美术运动在工业设计史中的特殊地位。
三、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 )
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和传播主要集中在英伦三岛上,而对工业革命的反馈的意识却绝不只有在大不列颠才有。 此外,工业革命、普法战争后,欧陆的政治和经济形势都很稳定,社会化的大生产也造成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这都导致了艺术家和商人们需要一种新的、非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就在欧洲大陆上产生了一场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热衷与表现华美精致的装饰,它最典型的纹样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的,多是一种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
![](https://img.jasve.com/2024-7/32205882388fa7a3a6ccd155def8ad9f.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b117179030bc5fc8a846a521480b1e0b.webp)
上图是新艺术运动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设计,法国人赫克多·吉玛德(Hector Guimard)为巴黎地铁的设计,所有的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住全部采用了新艺术运动最具代表性的起伏的线条纹样,这种设计至今还保留在巴黎地铁的一些车站里。
特别说明下,新艺术运动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种风格,在欧洲各地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比如在西班牙的表现现实就是我们很熟悉的高迪(Antonio Gaudi i Cornet)大师的作品,下图是他在巴萨罗纳的新艺术运动作品,大名鼎鼎的圣家族大教堂~
![](https://img.jasve.com/2024-7/bd37b13d17f03bbf2685e3ed70aebca1.webp)
新艺术运动在工业设计史中十分重要,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产品,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之间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四、德意志工业同盟(Deutscher Werkbund)
1907年在艺术设计史上是个很神奇的一年。这一年里,毕加索(Pablo Picasso)完成了代表作【亚威农少女】标志着立体主义绘画的开端,而在设计领域,一个专业的设计组织---德意志工业同盟在慕尼黑成立。 随着新艺术运动的深入和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深入人心,人们对浮夸多余的装饰渐渐厌倦,转而越来越崇尚朴实无华、简单实用的设计,德意志工业同盟的兴起正是源于这一背景。
德意志工业同盟的宗旨便是主张标准化、批量化工业化的生产,认为设计师必须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的大工业原则来从事设计,考虑到机械化大生产的需要,并且在设计中反对任何装饰。 德意志工业同盟的代表人物是德国设计史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他的设计实践为现代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https://img.jasve.com/2024-7/3daac85277cb2236885a0dd324a05462.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2012c9554555bed89f62a85d4fd34468.webp)
上面两张图是都是彼得贝伦斯的代表作,从中可以看出其基本形态与现在的产品已差别不大,但在当时确实一种全新的尝试,产品完全按照批量化的标准来设计并考试考虑了零件的可互换性。
德意志工业同盟的产生和发展是工业设计由前现代主义走向现代主义的一个过度阶段,在思想上基本扫清了多工业设计时代设计师的作用和因循原则的模糊认识,确定了批量化、标准化、机械化的设计原则,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在理论上铺平了道路。
五、包豪斯 (Bauhaus,1919/4/1—1933/7)
德意志工业同盟在德国轰轰烈烈发展的同时,其设计思想还深深的影响了一所现代设计的学校,他就是在设计史上最为重要的设计学院,大名鼎鼎的包豪斯。包豪斯在设计史上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它的出现对现代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和实践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包豪斯的核心设计思想是: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包豪斯非常强调基础课的运用,强调三大构成的教学,创造了工作室的教学体制,让学生可以动手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包豪斯的代表人物是其第一任校长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他亲自为「包豪斯」设计校舍,他按照建筑的实用功能,采用非对称、不规则、灵活的布局与构图手法,充分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性,运用建筑本身的各种构件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与当时传统的公共建筑相比,校舍墙身虽无壁柱、雕刻、花饰,但通过对窗格、雨罩、露台栏杆、幕墙与实墙的精心搭配和处理,却创造出简洁、清新、朴实并富动感的建筑艺术形象,而且造价低廉,建造工期缩短。它们成为后来形成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的「开山鼻祖」,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先声和典范,更是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https://img.jasve.com/2024-7/4117b7f98080aa888f1502569a2d7f94.webp)
包豪斯在设计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其建立了一整套设计教学体系和方法,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为后来艺术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包豪斯是设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艺术设计学作为一门科学确立的标志,可以说包豪斯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
六、现代主义
一战后,在德意志工业同盟和包豪斯的推动下,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各种设计思潮在一起形成了意义深远的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的影响可以说到今天还方兴未艾,依然占据着当今设计的主流。 现代主义的核心特点就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强调的是功能对于产品形式的支配作用,强调「形式追随功能」,理性主义强调理性思考,强调用科学客观的分析为基础进行设计。现代主义设计主张创造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式,反对盲目抄袭传统样式和滥用装饰。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则多」(less is more),主张用最少的元素来表现产品。 现代主义是一场广泛的思潮,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设计师,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包括后期的迪特兰姆斯(Dieter Rams),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等人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https://img.jasve.com/2024-7/2d9004eba269281c4935c3f292b9aaf0.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5a3450d2ddd405d21ef6a114c7dd5f26.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b249142acbfc7e802713aadf7d19bcb2.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023c8cf7f24c369259476594112be2f5.webp)
以上的作品都是各个时期现代主义工业设计的代表作品。毫无疑问,现代主义简洁实用的特点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也长期占据着设计发展的主流地位。
七、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工业设计在发展过程中走出了两条不同的道路的,一条是比较商业化、大众化、应付市场需求的设计,也就是常规设计方式,这类设计是大量的,充斥市场的,为日常生活服务的,虽然大部分设计著作并不介绍它们,但是,这却是市场上的主流设计。这种设计会受到前卫设计的影响,但是,却没有前卫设计那样瞬息万变,那么个人化,产品的价格因此也低廉,这是为大批量生产的设计。 另外一条则是较为具有探索性的、具有强烈设计家个人表现的、受到总体设计运动影响的前卫设计。这种设计在设计宗旨、风格等方面向现代主义设计提出挑战,现代主义长期以冷漠单调的形式充斥着世界。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形式单调的产品已不能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要和商业竞争,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设计形式----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设计师文丘里,他反对现代主义的「少则多」(less is more)的主张,主张「少则烦」(less is bore),认为设计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还必须使其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后现代主义也是一种多元化的风格,后现代主义主张形式上的多样化,强调产品的人文含义,其产生出了诸如高技术风格、孟菲斯设计、解构主义等种种形式。也涌现出了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文丘里(Robert·Venturi)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
![](https://img.jasve.com/2024-7/f36c2178e701b7364368c9708b512b21.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c9d9a8db8615d1b95ad178caffebc726.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bd00ecca603bd6bfe80d54c6d2e77dce.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84b5a5dbd6965c72688868fb70fa5acf.webp)
小结:私以为设计史或者是工业设计史的发展历程经历着两条主线:一是技术与艺术二者的相互关系处理二是形式和功能二者主次关系的理解。从对历次设计史上大的运动和思潮的理解中便可看出这两条主线交织前行的趋势,一会儿技术为主艺术次之、功能为主形式次之;一会儿艺术为主技术次之、形式为主功能次之。设计史也是大历史的一部分,感性和理性本就是推动大历史和各种专门史发展的两大动因,设计史也当然不例外。我想如果从这个方面切入设计史学起来应该就不会那么枯燥了吧~
---------------------------------------------------------------------------------
战战兢兢的答完了刷知乎这么久以来第一个长答,希望各位看官指正~因题主的要求,我主要站在工业设计的角度回答的问题,环艺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未有涉及。另,题主说要一个大的框架,所以我只是说了现代设计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条主线,没有就一些支线展开,如现代主义中的维也纳分离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荷兰风格派和俄罗斯构成派等,又如后来的波普风格、高技术风格、解构主义等,此外,对现代设计中各国的代表性设计也未有阐述,如意大利设计、日本设计、美国设计、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等,希望有机会在其他题目中分享~
----------------------------------------------------------------------------------
参考文献: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
------------------------------------修改分割线----------------------------
搞完两个学位的论文实在是累人累心:p,总算有时间来修改一下答案啦~真心感谢点赞的和在评论区讨论的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来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吧~
1.再说说18世纪前的设计,一直觉得前工业时代的工业设计有很多都有附庸风雅之嫌。设计之所以能够成为设计,一定是设计师们费尽脑力的在审美性和实用性之间群求平衡的过称,而前工业时代的工业设计大都数都在追求审美性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偏激,有些甚至都没有考虑到人机工程学等工业设计中的基本法则使得产品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不佳。
![](https://img.jasve.com/2024-7/e6eb9022112618a9f842586a4ed94b4b.webp)
如上图这个哥特风格的马丁椅,直直的靠背和过度装饰的扶手看上去就感觉坐着肯定不会舒服吧。因此,前工业时代也就是18世纪以前的设计在工业设计史上的讨论其实并没有建筑史上来的那么热烈。
有知友问道推荐18世纪以前设计的书的问题,我推荐两本:
【建筑的七盏明灯】———工艺美术运动先驱大师约翰拉斯金的代表作,介绍了18世纪以前关于哥特式设计的一切。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史学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的代表作,以前一个老师上课讲的,读过节选,会让人迷上巴洛克的~
2.说说建筑设计史和工业设计史的关系。19世纪以前大艺术(建筑设计)和小艺术(工业和工艺品设计)之间的分野是十分明显的。小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依附在大艺术之下,而现实的情况也确实如此,所有的工业设计风格都最先发轫于建筑设计之中,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等等都如斯乎。而在19世纪以后,通过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里格尓和其后一系列追随者们的努力,小艺术才从大艺术的藩篱中挣脱出来成为一门显学为学者们所研究。
---------------------------------
最后,来公众号找我玩儿呀~搜索:zhenyuandesign
阿远观设期待用更加整体性的视角分析和思考设计与设计史,探索觉察自我和认知世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