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容易发怒,情绪失控,过后却能想明白自己不该发怒,但下次遇到问题,照样情绪失控,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2012-08-12知识

转自个人公众号:plumluuey

人们总因为愤怒的情绪,而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事后反思又觉得处理的不好。于是希望找到一个方法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下一次不再如此。

遗憾的是,我们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人们总会认为情绪是自己的附属物,就像自己的胳膊长在自己身上,应该完全听我指挥。

但情绪是客观实在的,人类繁衍发展了几亿年,从猴子(此处不严谨请略过)一点点发展成人,每一种情绪都是切实有用处的:你的食物被别的猴子抢走了,你并不愤怒,你也许就饿死了;母猴子向你示爱,你也不喜悦,你就别想要小猴子了;一大群狮子向你冲过来,你若不恐惧,你早死了。

人在面对社会行为时,情绪是一种让自己活下去、繁衍下去的必要因素,情绪是自发的面对外界信息的反应,而不是经过你大脑意识判断后使用的手段:「他欺负我,我用不用愤怒一下呢?」。

既然如此,很多还在说自己无法控制情绪,这就是一个悖论。

换一个更残酷点的角度来说,人们为什么习惯于将过错行为归结于情绪,是因为人们其实也知道,情绪的无法控制情有可原,于是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到了一个理由。

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造成伤害的不是愤怒,而是暴力——错的是行为,不是情绪。情绪并非必然引发行为,然而一个人如果说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这显然是会遭到鄙视的。

你要控制的不是情绪本身,而是情绪引发的行为。

当你愤怒时,想着如何让自己不再愤怒,这对所有人来说都太难了。你只需想着让自己不要行为过激,这相对容易很多。

父母因为孩子考试不理想而愤怒,失手打了孩子一个耳光,事后后悔自己没能控制住情绪。其实父母后悔的是自己愤怒的情绪吗?并不是,他们认为他们的愤怒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他们只是后悔于自己使用了暴力。

情绪的过度波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过激」,另一种是「过敏」。

「过激」是事情产生的情绪程度过于严重: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过敏」是对事情产生的情绪过于敏感:莫名的总是生气。

过敏,总是在生气,每天每的都在为各种无意义的事情不开心的人。通常源于童年时期被过于纵容,成长环境缺乏行为的约束。他们不合理的行为不会收到惩罚,总是被谅解——小孩子嘛,不懂事长大后就习惯性的用情绪-行为这一套方法来获得利益。

过激,动辄一点小事不顺心就暴跳如雷的人。往往源于童年时被过于严格管教,成长环境的约束太大,失去了判断行为准则的尺度——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他们会习惯性的以极端情绪作为对抗压力的方法。

如何解决呢?

为了避免因为情绪而造成的彼此伤害,在出现极端的情绪时,可以尝试这样:

1,肢体行为的控制:尽量放松肌肉,不要紧绷着握紧拳头,做出随时准备发力的状态。尽量伸展四肢,不要蜷缩身体姿态。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肢体行为和其情绪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通常愤怒和恐惧的情绪会令人立刻绷紧肌肉,一个是立刻要展开攻击,一个是要立刻逃离。而低落的情绪例如哀伤、悲痛则会让人蜷缩起肢体,减小身体的表面积,也就减少了受伤害的面积和散热面积。

另一方面,伸展打开的肢体会使人更有活力,放松的肌肉也会让人情绪变得舒缓下来。而这些肢体行为都是我们的大脑意识可以控制的。

同样的,开心和笑也是相互支撑的。

开心后笑是情绪引导了行为,而笑的行为也可以反过来令人的心情变得愉悦。

有一种理论认为,我们常见的「怒极而笑」和「乐极而泣」,这两种情况都是身体行为去引导情绪不要过于极端的一种自我调节。

2,语言行为的控制:尽量去讨论事情本身,可以低声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我此刻很生气」;「我此刻很难过」。然后遵从逻辑的去讨论产生情绪的原因。

不要使用很高的声音,不要攻击对方的品德、人格,采用「你让我不开心,我就让你更不开心」这种方式。

更不要直接侮辱对方:「你就是个人渣」;「你去死吧」。

3,思考行为的控制:去思考情绪本身的原因: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情绪?因为没有被满足还是因为失去?是对方的错吗?对方是故意的吗?而不要第一时间去敌化对方:「混蛋,是故意的,针对我」。

人的情绪和行为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稳定的情绪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而受约束的行为可以降低一个人的情绪起伏。

最后,我们推荐 马丁•塞利格曼的一本书,【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中的一套方法,在面对自我行为不可控时,如何切实的控制自己。

长期坚持这种自我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变自己过于激烈的情绪波动,这也是一套切实可行的改善人际关系的办法。

愤怒是诚实的,是人内心当时的反应,但会使人做出错误判断,所以不要肆意发泄.
1:记录愤怒,要点是:时间、导火索、强度、持续时间、行为表现。
这可以让你可以了解自己的愤怒模式,然后对症下药。
2:受到刺激想发怒时数到十,并告诉自己「我正在阻止愤怒侵蚀我的理性!」,深呼吸20次,调整自己的心态。
3:换位思考。
4:渐进式的放松和冥想。
5「谈判训练」DESC,
D(Discribe)描述:不夹杂感情和评价,看到底是什么让你烦恼,不要夸大,不要把偶尔说成总是。
E(Express)表达:说说它是怎么让你感到的,不要指责,不要评价别人,只是要确定你感受到的是那种情绪。
S(Specify)指明:明确指出你希望对方做什么。
C(Consequence)结果:最后,如果对方不愿意做的话你会怎么办,不要威胁、恐吓或吓唬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