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是个很大的筐,很多行业都可以往这方面靠,所以很难一下子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光我最近十年里参与过的科研项目,就涉及到光伏硅板上用的粘合剂、生物质新能源里面用的固定化酶载体以及固态锂电池里的电解质材料。单从材料类型来说,它们都属于高分子,而且也都是新能源领域,但是这些行业的跨度还是非常大的。
当然,新能源不管怎么变,主要目标不会变,都是为了替代现在主流的化石能源,最终是为了实现碳中和。所以,我可以从自己的专业出发,提供一些选择基金的方式供参考。
因为工作关系,最近看了不少实际运营中的锂电池储能系统,这个方向就投资来说还是值得关注的。现在储能系统的规模都不大,单体两百度电的电柜就算比较大了。从这些已有的案例中,可以读懂储能产业的一些现状。
电池储能的技术性问题
储能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把电能储备起来,这是电力行业一直在试图解决的难题。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有这样的认识,就是电能只要从发电厂里发出来,就没有办法回收。这就带来一个实际问题,比如一栋楼白天没什么人,晚上居民都下班回来了,白天用电功率100千瓦,晚上用电1000千瓦,到了夜间可能连100千瓦都没有了。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晚上是用电高峰,而白天和深夜是用电波谷。但是对发电厂来说,却不能只在晚上用电高峰的时候加足马力发电,而是相对均衡,这就必然造成了有的时候缺电,有的时候电力过剩。早二十年的时候,很多地方都通过拉闸限电,保证在用电高峰的时候重要部门不断电,现在电力充沛了,就要考虑多发的电怎么才能不浪费了。
于是,储能的应用场景就出现了。如果把这些用不完的电储备起来,留着用电高峰的时候再用,不就一举两得了吗?
这实际上只是储能的应用场景之一,风能、光伏行业对储能的需求也很大,因为这些方式发电并不稳定。比如风能,有风的时候发电量大,没风的时候说不定还得耗电;再比如光伏,赶上阴天雨雪,发电量也会骤降。所以,这些方式发的电不能直接并入电网,而是应该先用一个类似于蓄水池的储能设备把发的电收集起来,再稳定地输送到电网中。
储能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水坝就可以做到。在用电波谷的时候,用电力把水吸到水坝以上,等到用电高峰的时候,再利用水力发电。但是,这个方式的关键缺陷在于,如果没有水的话,怎么办?
所以,电池储能就成了现在最受宠的一种储能方式,它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成一个巨大的充电宝。
话是这么说,制造并使用这个充电宝的技术远不像手机充电宝那么容易实现。
就以锂离子电池(俗称锂电池)为例,我们都知道,安全性是锂电池的阿喀琉斯之踵,说不定发生状况就会爆炸。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汽车用的动力锂电池炸过,手机用的数码锂电池也炸过。按技术来说,三元锂电池炸过,磷酸铁锂电池虽然安全一些,也还是发生过事故,只有锂聚合物电池相对好一些,而我正在从业的固态锂电池可能会在未来彻底克服锂电池的安全风险。
同样是安全风险,用锂电池储能设备和充电宝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超大容量的充电宝可以做到20000毫安时,按照5伏的电压计算,也就是100瓦时,折算起来不过0.1度电。但是,对于一个工业化的储能设备来说,目前200度的单体设备也还算不上大,数量级高了好几个。充电宝如果发生爆炸,足以对周围几米内的人造成伤害,那么工业化的储能设备发生爆炸,会有多大的风险,就可以想象了。
当然,更直接的技术问题在于充放电的速度。按照用电规律,储能设备应该需要满足每天两充两放的要求。即使储能设备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每一次充电或放电的时间也要控制在6个小时以内。想想看,现在很多充电宝的充电速度也要10个小时。充放电速度越快,电池的压力就越大,需要克服的技术问题就越多。
到目前为止,这些技术问题才刚刚得到解决,对于投资人来说,还是需要谨慎考察,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投资。
电池储能的商业性问题
相比于技术问题,储能的商业问题更值得关注。
还是说每天的充放电,储能项目能不能赚钱,取决于两点,一是充电再放电出来的效率,二是用电高峰期与波谷期的电价差。
简单算个账就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比如一个单体储能电柜设计的是200度,充电的时候需要210度电,最后放电只有190度电,那么它的效率就大约90%,损耗了20度电。如果充电时是波谷,电价0.5元,那么买入这些电的价格是105元;放电时是高峰,电价1.0元,那么卖电的价格是190元。由此可以算出,这台设备每一轮充放电可以赚到85元,一天两充两放可以赚到170元。如果这台设备的投资是200万元,那么需要大约1.2万天,可以把投资成本赚回来,相当于30年。
由此可见,以这个充放电的效率与电价,还有这么大的投资,完全不考虑运营成分,这个投资的商业性也是不理想的。
要想让这个产品赚钱,就要让充放电的效率更高,损耗更低,同时电价差要更大一些,投资成本也要降下来。
目前,已经有一些试验性的储能设备做到了盈亏平衡。
不过,储能行业的商业性并不能这么简单地计算,考虑到碳中和概念,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通俗一点说,把这些电能省下来,可以少向大气中少排放二氧化碳,气候问题得到控制,这方面的价值是很难用钱去衡量的。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方面的测算模型非常复杂,对投资人来说,也还是需要擦亮眼睛,才能看懂储能项目的商业价值。
新能源与低碳环保
国内新能源行业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个主题【低碳环保】,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概念。
所谓【碳达峰】就是「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之后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渐减少。
而所谓【碳中和】就是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二氧化碳吸收量实现中和。
而这一切低碳环保的要求,催生了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有补贴,新能源汽车无需摇号可以直接上牌,以及在县城推广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应用,都是为了减少碳排放。其中的电池大头,比亚迪,宁德时代乘着东方市值大涨。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概念越来越火,有关环保、低碳的环保的行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开放了【碳交易】后(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很多大公司都在购买碳排放指标。更一步促进了对低碳环保领域投资的热度。
毕竟像苹果这样的公司都率先提出,取消充电头只为「低碳环保」。在不久前, VivaTech 2021 峰会上,苹果 CEO 蒂姆·库克表示,未来新 iPhone 的生产不再消耗地球资源,将依靠可再生资源制造。
那么投资人该如何决策?
既然储能及碳中和这个领域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那么投资人到底应该怎么决策?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如果只是看这方面的股票,相关的上市企业非常多,一方面说明,这个产业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还需要仔细分辨。总的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储能行业的涨势还是非常喜人的。
就我知道的一些针对储能行业的投资客来说,今年上半年的行情把握得还不错,但也有不少血亏的,看准了产业方向却盲目地追涨错过合适买点是最主要的原因。
和很多新兴产业一样,储能项目现在面临的一个直接问题是,投资人两极分化,一些人盲目冒进,一些人坚持观望,对于普通交易者来说,无法掌控全局信息,投资起来确实有些棘手。实际上,正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果对这一行感兴趣,又没有条件亲自调研,那就不如找专业的投资机构,帮助自己参考。
如果实在不想一家一家去了解,还可以关注一些指数基金。比如今年4月,国内首只低碳指数基金鹏华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这个指数的选样领域非常集中,基本都是清洁能源和储能领域,前面所讲到的锂电池储能项目,与这个指数的重合度非常高。
产业发展与金融工具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联,但是总的来说,一个长期向好的产业,必然会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
当然了,投资是个很有风险的事情,不管怎么说,入市还是要谨慎。新能源是个值得长线布局的领域,如果一时投资失误,也没必要过于担心,后势还是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