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古代当时没有现代科技化粪技术,那么古人怎么样处理那么多的粪便?

2021-06-12知识

写一下日本古代处理大小便的方式吧:

江户时代前的处理方式

在奈良时代开始,日本贵族会在住宅的一角设置「樋殿」作为厕所。

日本贵族或者官员会在自己住宅院墙上打洞,将公共水渠中的水通过暗渠引入家中,水渠流经「樋殿」带走排泄物。

当然,这么乱用公共水渠,毫无公德心的行为很快招来嵯峨天皇的重拳出击。比如说在弘仁六(815)年的一份【太政官符】中,就严格禁止了引入自家的流水伴随大小便再排放的行为。并且设有非常严格的处罚措施:

诸司诸家并内外主典已上,贬考夺禄、四位五位,录名奏闻,无品亲王家及院家,以其别当官准诸家司,亦移省贬夺,其杂色番上以下,不论阴赎,决笞一同前符。
【类聚三代格】卷十六

对此,日本贵族和官员会在「樋殿」前设置一个大坑专门用于沉淀大便,只有上层的清水继续顺着暗渠流回到公共水渠中。在下过大雨后的第二天,贵族会联系官府派来囚犯来清理大坑或者水渠。

平安时代的厕所,实际上这种厕所在飞鸟时代末期就出现了

不过,平安时代开始,附庸风雅的贵族其实并不会「劳驾亲自上厕所」,贵族会在屋内使用一种名叫「樋箱」的马桶上大便,「尿筒」或者「虎子」的尿瓶上小便,然后交由下人丢到「樋殿」里冲走。「樋殿」的亲自使用者更可能是下人。

平安时代城市里的村民往往家中没有厕所,因此会在约定俗成的在不引人注目的「野粪场」随地大小便。日本中世史研究者黑田日出男则认为,平安京之类的大城市中生活的野狗会成为这些「野粪」、生活垃圾乃至路殍的清理者,与此同时野狗也威胁着居民的生活安全。

12世纪的【饿鬼草纸】里绘制的在野外上大便的人和被迫食粪的饿鬼,从一旁散落的纸张和厕筹可以得知当时日本人已经开始用这些擦屁股了(

江户时代的处理方式

粪肥传入日本

到了镰仓时代,随着日宋贸易的发展,日本加大力度地学习起中国的先进技术。在宋朝普及的堆肥技术也是在这个时代传入了日本。

从西本愿寺收藏的【慕归绘】来看,至少在14世纪末期(南北朝)之前,「汲取式厕所」(也就是可以掏粪的旱厕)就在日本开始普及。一般这种厕所是设置在院子一角的茅房,而设计在住屋内的厕所则要随着武家建筑「书院造」出现而出现。

【法然上人绘传】中,高僧法然在汲取式厕所中时也不忘念佛……

由于日本在南北朝时代以来长期的内乱,日本的城市规模普遍不大,「汲取式厕所」里掏出的大便往往是就近种菜时用于施肥,「自给自足」。

江户时代的粪肥利用

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8年),日本长期没有战乱,乡村的荒野得到农民的大规模开发,粪便施肥的方式开始大规模流传开来。在江户时代,大量的农学书籍中记载和推广了堆粪肥的办法,比如宫崎安贞的【农业全书】、大藏永常的【农家肥陪论】等等。

加上江户、大阪、京都以及各藩城下町的大发展,城市人口暴增且粪便问题难以解决,因此日本农村有头面的人物会组织一群农民,作为「下扫除人「定期到城里打扫厕所。

歌川广景画作中的江户的公共厕所

一般现代人会觉得一般是城里人出钱请农村人打扫卫生,但是实际上江户时代反而是农村人出钱购买城里厕所的打扫权。而且由于武士吃得比町人(手工艺者、小商贩)好,甚至武家屋敷的厕所的打扫权普遍是町人住所的两倍。

被称之为「长屋」的集合住宅的打扫权要付现金,而一般人的单独住房往往是使用蔬菜(特别是白萝卜)交换打扫权。

江户时代小说【金草鞋】插图里拿蔬菜换小便的农民

而且到了18世纪中期,江户人口可能突破百万,大概是京都、大阪人口的三倍,因此在江户收集粪肥要比京都、大阪容易得多,所以江户往往会在厕所中修渠道直接把小便排掉,只留下大便;而京都、大阪则会把小便也作为肥料进行收集。日本农民在江户会把打扫厕所的钱付给长屋的房东;而在京都和大阪则是把大便的钱付给房东,把小便的钱付给房客。

连小便都要进行买卖,在江户人看来这是一种「精明」或者「抠门」的表现。比如1802年开始连载的小说【东海道中膝栗毛】中,生活在江户的主角弥次郎兵卫就在旅途中,对一个朝着海里小便的上方者(京都、大阪一带人)开低俗笑话说:「在京都,你这三斗八升的尿可以换五六匹马驮着的蔬菜呢!」

另一方面,延享五(1748)年,朝鲜通信使去江户时,幕府为了不让「友邦惊诧」,整治街头环境时就提到通信使的经路上有六处小便所。这大概是江户的町奉行根据有头面的农民的请求而设置的。农民会定期清扫小便所,回收尿液作为肥料。到了天明四(1784)年,江户街头农民设置的小便桶也至少达到了160处。

打扫小便桶的农民

当时有句川柳很有意思:

光陰矢の如し雪隠もふ溜まり
」光阴如矢,雪隐充斥」

(古代日本人往往把厕所雅称为「雪隐」,这种叫法来源于中国禅宗典故)

一般江户时代「下扫除人」会定期到屋敷里打扫厕所,但是没到约定的期限,厕所就「集粪如山」了,这可怎么办?实际上当时江户的街头也会有挑着担子的农民作为流动掏粪工喊着「掏粪啦,掏粪」(肥取ろう、肥取ろう)为提前堵塞的人家进行打扫。

有头脸的农民组织人力打扫完厕所,会用水陆两种方式将粪肥拉到农村卖给一般村民。一般水路由船只运输的粪肥要比由马运输的便宜很多,并且粪肥的价格也会根据农民的需求而变化,比如在春天种菜、秋天种粮食的时候粪肥的价格会有所上升。在江户时代中期,由于日本农民往往自给自足,所以购买粪肥为主的肥料甚至可能占据家庭开支的四成。

江户的粪肥价格官司

由于18世纪末期日本大规模开发荒野作为田地,传统的「刈敷」(割取野草发酵施肥)和草木灰等传统肥料,以及榨油过后的「沙丁鱼肥」也因为可以捕获的鱼群减少而难以入手。因此供给比较稳定的粪肥成了「硬通货」。

江户人拉的粑粑自然不会突然增加,很快粪肥需求大于供给,变成卖方市场。江户城里长屋的房东们纷纷坐地起价,以至于武家屋敷的打扫价格由五十年前的20两逐步暴增至60~70两,町人屋敷的打扫价格也从10两暴增成30~40两。这些房东们表示:你们爱买不买,不买的话我们把打扫权转让给愿意花这个价钱打扫的人。

转让厕所打扫权的文书

农民们自然受不了这么涨价,很快32个藩领874个村的村民达成共识,在宽政二(1790)年三月推举出代表前去向江户的町年寄(职务类似于常务副市长)申诉,一是让房东们降低粪肥价格,二是不能随意拍卖和转让打扫权,三是如果价格达不成共识,那么农民可以在二三十天内不去打扫厕所。

由于粪肥的价格影响着粮食的产量和价格,因此江户町年寄从中调解,让双方代表进行谈判,最终在第二年以绝大部分房东答应降低价格或者同意农民用粮食和蔬菜抵价而告终。

另一方面,在宽政四(1792)年也发生了町人看到有利可图,因此大量囤积粪便以为奇货可居,打算高价卖给无粪可掏的农民的事件,最终被江户町奉行出台条例严厉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