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如何评价森海塞尔决定出售其消费者业务?

2021-02-17知识

尽管这么说可能有些奇怪——但是TWS的火爆与森海消费市场的挣扎,真的没有那么直接的联系,这并不是一个功能机被智能机横扫出局的故事。森海的TWS在传统HiFi厂商里面都能算是卖得非常好的,口碑也不错(尽管我不太能理解为啥),后续模仿一下铁三角把产品线扩充一下,下探到六七百同样能够获得很好的市场表现,那么它为什么选择保持高价,没有继续耕耘这部分市场呢?明明IE系列40pro这种早就放下身段到了三位数啊。

森海的消费者业务其实并不宽,除了Momentum系列和audiophile下面的经典型号,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到底还有啥。我们也能看到,森海前面数年希望铺设的产品线,几乎可以说是完全失败——Momentum系列也应该快有10年历史了,第一代它还在苹果直营店里面展出过(在beats产品被接管之后,第三方品牌产品基本就都撤出了)。

Audiophile系列下面的HD6、HD8系耳机表现依然很好,但是隐患同样巨大:HD660S作为新品口碑和表现相比600、650差了很多,完全看不出是一个能有十年以上寿命的产品;HD820更不必说,已经完全沦为了笑话。这种状态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说明森海逐渐失去了对于市场的信任,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森海对于什么是好产品处于迷茫的状态。

已经彻底死掉的都市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产品系列原来是被给予厚望,但是它几乎没有任何声响就完全消失。我相信,当时森海塞尔肯定没想明白,为什么打着自己LOGO,声音和beats很像,外观和beats一样也很风格化的产品一败涂地,而beats却可以风卷残云?

同时期还有HD8DJ、HD630vb等等完全没有下文的产品序列,HD5系列也是折腾了好久,但是最终人们记得的依然是HD600、HD650、HD25、HD800(S)。

按道理说森海本身靠着专业线也能算吃穿不愁,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高调寻求转手?要知道,通常来说这种事情都是私下里偷偷谈,基本有数了才会曝光,避免对于品牌形象造成冲击,但是森海作为专业耳机厂商里面名气最大的品牌,却选择了直接广播,这是非常不寻常的。

我们往回倒一下,来从整体上分析一下,对于耳机市场形态影响最大的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智能机+3.5耳机口的出现,另一个是智能机取消了3.5口。

前一个时间节点,标志着手机+流媒体逐渐成为很多人「唯一」的听歌方式,而耳机也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手机配件」。耳机本身和原来iPod或者Walkman在形态上也没有什么变化,这时候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了消费者购买渠道的变化上。比如当初BOSE和Beats的火爆,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来源于它们被摆在了苹果商店当中,人们会将它们与iPhone这样的产品相联系。这种分化带来了一个大众市场——手机+耳机;以及一个小众市场——随身audiophile。

而在后一个时间节点,其实就是AirPods出现的时间点,取消3.5口除了带来了全面的无线化,还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官方西装」。尽管「西装」(suits、指同品牌或同系列产品的组合搭配,例如HDVD800和HD800这种)这个概念在audiophile当中几乎无人再提,但我们又在无线耳机上找到了尤甚当初的味道:AirPods搭配iPhone,自家搭配自家有加成,安卓不适合AirPods……和当初西装时代完全一致的言论卷土重来。当然你也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耳机都需要拼软件的时代了。

在这个时间点,耳机正式成为了以手机为核心的个人终端当中的一环,它也不再被视为传统意义上的耳机,而是被完全视为手机听觉模块的延伸。在这个时间点上,手机厂商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它能够凭借自己的大体量与供应商谈判制造打着自己品牌LOGO的耳机产品,也能依靠手机的线下渠道为耳机销售和展示提供保障。

于是市场的大众与小众市场更进一步,形成了两套完全不同的生态,基于两个非常「传统」的渠道:一个是以手机为核心的数码消费渠道,另外一个是以线下网上店铺为核心的HiFi发烧产品渠道。渠道本身对于「耳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强,甚至有很多直接介入产品开发的例子。

大众市场当中我们能看到低端无数杂牌+中端手机品牌+少数高端品牌的情况,低端受惠于供应链的成熟可以很低成本拿出来过得去的产品;手机自身可以通过软件壁垒在不提升多少硬件成本的情况下用体验换来溢价;高端品牌则是依靠自身的绝活/品牌/爸爸来维持生计,长得好看+品牌响亮已经足以成为很多人剁手的理由。

小众市场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形态,强势品牌依旧可以依靠品牌取得很不错的成绩,但是天花板非常低,肯定养不起大企业。开张吃三年的高端小品牌越来越多,依托经销商也能过得不错——半开玩笑的说,我国HiFi产品的经销商已经足以左右大部分专门做HiFi耳机产品品牌的策略了。这就是市场基础好的优势啊。

然后你会发现,这两个市场对于渠道的依赖越来越大,而对于传统大品牌越来越不友好——无论是森海、拜亚还是shure,在民用市场都还是挺挣扎的,新产品很难说有多大成果,感觉前途一片迷茫,但是眼下收入也还可以也不想完全放弃。AKG早早投诚,Grado本身就是作坊,算是影响比较小的。

这种不友好,指的是大众市场逐渐被单一的「手机叙事」所吞没,伴随而来的流媒体、随身等与手机高度相似的场景也成为了几乎绝对主流。HiFi厂商必须推出直推好听的产品,而为了兼容过小的推力(普遍小于等于1Vrms)所带来的限制造成了新的大厂产品很难避免妥协带来的缺陷。

而在传统HiFi发烧产品的渠道,主流叙事又逐渐变为差异化的、对抗性的。蓝牙的音质差、非无损音质差、独立供电、电子管……凡是手机叙事无法企及的,看起来又很有道理的,统统会被拿来当做优越性的一环。这种差异化不仅是对抗手机,后面也逐渐演变为对于「前辈」的对抗,无论是性能并不优秀的驻极体单元,还是莫名其妙的腔体设计,都会被演绎为技术突破。

在这样一种两端逐渐极化的状态下,原来通吃两边的大厂(消费类产品线)自然会很难受——无力与第一方品牌在手机叙事当中争夺前排C位,作为第三方厂商地位又不够稳定;在传统HiFi市场里面很难跟得上快速迭代的产品和话术,本身体量对于利润率和销售额也有着很高的要求,无论是小而贵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是便宜量足都不现实。

像ATH采取机海战术,开辟很多新的产品线?试过了,卖不出去。

像AKG高端耳机大幅度降价,打开销量?试过了,销量不错,但挤占了后续新产品的位置,不行。

像拜亚老型号不断炒冷饭,顺便推出各种新版本?试过了,好用,但不解决根本问题。

那就试试看massdrop?所以我们见到了6XX、58X、预购中的8XX……

放半年前你能想象,森海居然会和massdrop合作把自家旗舰大耳机做个合作版本吗?

(诶我突然开始期待明日方舟版ADX5000了)

对于森海来说,现在的消费级市场真的有些四处碰壁的感觉。

所以森海这个规模的消费者业务处于如此尴尬境地也很好理解:除了几个真国际手机大厂,根本没人吃得下这么大体量;而耳机又很难对于手机这样核心产品产生很大助力,属于锦上添花的那种;发展到现在手机厂基本上都布局完成,该收购的早就收购了,自己品牌基本上都立住了。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根本没人在意音质如何。

森海这个声明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它们愿意接受各种形式的合作方式,甚至是以其他品牌为主的合作方式(例如三星和AKG),这在之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与其说他们想要完全放弃消费市场,不如说希望能够与其他厂商结成战略合作。理想状态自然是三星-akg的形态,一方面能依靠着主品牌产品赚钱,另外一方面也能有一搭没一搭继续推出自己品牌的产品,靠着降价吃老本说不定营收也挺好看,自己也可以全心全意放在专业线上面。

森海的决心来自于过去十年时间反复尝试,却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过去行之有效的思路完全崩塌,森海新产品口碑不断下跌带来了巨大的疑惑: 以前差不多的产品口碑不行也就算了,为什么和以前差异很大的产品口碑也不行?

相比专业市场的稳定,消费级市场在森海眼中逐渐成为了一个终究会走向死亡的泥沼,尽管沉沦速度并不快,但是当它发现尝试过一切方法都没有办法把自己拉起来,赶紧求援也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去年75周年纪念款一共两个型号:HD25、HD800S。800S太贵了,所以……

欢迎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