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经常觉得自己有病,正常吗?

2020-06-17知识

如果常常觉得自己得了某些躯体疾病,可能(只是可能)你有比较强烈的健康焦虑。

如果常常觉得自己精神不太正常,那可能,你的确心理不太健康,毕竟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中,一项重要的标准是「主观痛苦」。

但还有一项重要的标准是「功能受损」——如果你的社交、生活、学习、工作并没有被困扰自己的不适影响,更大可能你并没有「病」,只是状态需要调节。

啥是健康焦虑?

每个人都有健康焦虑,它是对「健康状况的关注和担忧」,区别在于不同的人有强有弱,这种区别来自我们对「健康」「生病」「看医生」这些概念的认知,这些认知的构建来自我们的经历,也跟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关系。

比如,我最近一周每天清早起来打喷嚏、流鼻涕。在我的认知中,仅仅打喷嚏、流鼻涕不是「生病」,不需要「看医生」,我仍然是「健康」的,所以我心情很平和,拿纸把鼻涕擦了该干嘛继续干嘛。

再假设我现在是在北京。这时节,恰逢最近疫情顿挫。我可能就会很紧张:打喷嚏、流鼻涕可能是「生病」的表现,认为自己需要「看医生」,因此心情焦虑、尽快为自己安排时间去就医、确诊。

你瞧,这是健康焦虑对我们生命存续的积极意义:健康可能受到威胁时,积极采取行动来解除威胁。

但是,健康焦虑和所有焦虑一样,如果过度了,不但无助于我们积极采取行动,反而可能阻碍我们向着更利于健康的方向去行动。

比如:

  1. 身体上长个疙瘩、有点酸痛就如临大敌,猜测自己患了什么绝症,然后去网络搜索
  2. 网络搜索到的重病结果、病友分享看着触目惊心,却总是忍不住想去搜
  3. 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说没病不相信、医生说有病心如死灰,需要看很多医生、专家
  4. 对未来的生活很绝望,认为「得了这个病,我的生活从此完了」
  5. 反复向亲近的人确认自己的「症状」有没有加重或者减轻
  6. 绝望、沮丧、焦急的情绪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身边的人难以理解

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重要的第一步是,认识到自己处于过度焦虑的状况,限制自己维持焦虑的检索、就医、反复确认行为。

不过单凭个人努力这一步比较难,寻求专业帮助可以让改善的过程容易一些。

我目前提供每小时 400 元的远程视频和坐标苏州的面对面心理咨询服务,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