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电视剧【赘婿】宁毅与乌家的岁布战没怎么看懂,可以细致分析一下吗?

2021-02-16知识

本质上,赘婿的电视剧是一部爽剧,所以如果我们无法按现实情况去理顺他的逻辑,甚至无法按照剧中人的思路去理他的逻辑,毕竟按照设定,苏乌两家世代经商,在没有见到正主(太师)或得到充分情报的情况下,贸然举债囤货,这是经商大忌,几乎不可能出现。所以,我们要理的其实是编剧的思路。

只不过,受限于各种情况把,编剧的这个思路实在不怎么高明。

1、梁靖交战,武朝停交岁布;

2、停岁布后,到底是改换门庭把岁布交给靖国,还是干脆参与战斗,以后彻底停贡,没有定论;

3、主和派,太师的意思是岁布要继续交,而且交给靖国,并超前部署(台湾蓝波湾),安排手下人到江宁囤货;

4、手下人A,找乌家,囤江南的蚕丝(量多);手下人B,找苏家二房,囤江北蚕丝(量少)。当然,此时两家囤货的价格都非常低,这是铺垫;

5、注意,这里第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不考虑原著,只考虑电视剧:以往的岁布都是谁提供的,不知道。如果手下人AB绕过往年的岁布供应商重新找人囤货,那这事儿本身就需要引起商人警觉了。如果以往的岁布供应商就是苏乌两家,那显然不存在临机囤丝的剧情,你早干嘛去了?

6、娘子受辱,宁毅接管生意,只留总店,把其余门店全部典当,套现回笼现金。这里第二个问题就出现了,挂出门店交易的告示、签合同、付定金、交割、收尾款、现金回账,加起来需要多久?我没穿越过,不太清楚,但是在没有手机APP和互联网的古代,我觉得一个月做不到。但是编剧说了,能做到,OK,就算可以把,总之现金回流了。

7、宁毅开始铺垫高价收蚕丝的事情,预先搅动蚕丝的行情,让大部分蚕丝商觉得被囤货是赔钱了。同时逼乌大公子抬出手下人A,间接坐实岁布继续的消息。这下基本全江宁都知道大家是在争岁布生意,只是没有宣诸于口。所以这个情节不是废情节,这是第一次信息释放。

8、宁毅转行卖皮蛋,搞加盟代理的模式,一个皮蛋三文钱,一个月卖了1.5万两白银的利润,并用这笔钱做启动资金,开了竹记饭庄,作为情报机构。这里出现第三个问题,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往少了算,宁毅在一个月内卖了500万枚皮蛋,平均每天卖17万枚。我算他有50个加盟商,每天每个摊位就得卖3300个。白天算8小时营业时间,每个摊位每分钟得卖7个皮蛋,额。。细思恐极。。。。。好吧,编剧说行就行。那竹记饭庄,差不多也就几天功夫吧,拔地而起,选址、装修、员工培训、收拢客流、资源调集、建立情报网,完成这么多工作只在几天之内???不管了,编剧说行。

9、高潮来了。手下人B,见宁毅跟丞相谈笑风生,心生忌惮,强令苏家二房把江北蚕丝的订单转给苏檀儿。苏檀儿找到大川布行,将手里的江北蚕丝订单低于市价转给大川。注意,这里出现第4个问题,就是很多答主都提到的,到底之前苏乌两家囤的是现货还是期货订单。理论上肯定是期货,因为如果收现货,那就是比谁手上现金多,不存在所谓超前部署的问题,跟主线剧情不符。此外,我查了下,从养蚕到丝布的生产周期约莫是两个月左右,这跟剧情也对得上。第三,后面剧情也提到,乌氏囤货只付了部分定金,所以蚕丝商才会被鼓动起来毁约。但如果确定是期货订单,那苏檀儿接收的就也是期货,再转给大川还是期货。古代没有现在的标准化期货合约,订单之间倒来倒去,必然是要知会供货商,或者进行背书确权。那苏氏二房-苏檀儿-大川这个订单流转线就瞒不住,那乌氏最后怎么会轻易上当?这就又是强行巧合或者给乌氏降智了。

10、竹记饭庄开始散发消息,江北蚕丝要冲市,鼓动各级蚕丝商去大川提货,吸引乌氏注意力,同时出反间计引乌氏驱逐席掌柜。这里出现了第五个问题:席掌柜不去见宁毅怎么办?我觉得席掌柜这个人的人设就有很大问题,首先他叛变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是爱慕宋铁,那打理好布铺,帮她分忧才能得到她的芳心啊,宁毅不就这么干的吗?说他嫉妒宁毅,可乌氏是要强上宋铁,他还去帮忙下套,这是对心爱女人的态度?说他是因为宁毅来了所以出不了头,那他在苏家干的不怎么样,跑到乌家马上头脑就清醒了,还拿下乌氏最佳职业经理人的头衔?总之这个角色很割裂。特别是他去见宁毅这段,传话的是宁毅的人,见面的时间是大白天(还旷工),地点是宁毅的大本营(里面还没人),去了就不疼不痒扯了两句淡,出来就被开除了,他跑去干嘛?总之这个情节有点莫名其妙。

11、因为席掌柜被逐,乌氏确定要到大川去拿下了所有的蚕丝订单,注意此时因为两次宁毅有意识的散布消息,这时的蚕丝价格已经在往上走了,乌氏签完合同后现金流枯竭。与此同时,宁毅通过前期出售店铺、卖皮蛋、倒卖二房的订单,已经积累了不小的现金。

12、为进一步掏空乌家现金,宁毅鼓动江南蚕丝商毁约,逼迫乌氏重签合约,并举债支付订单的溢价部分。同时,苏家的二房掏出家底入股到乌家,企图大赚一笔。至此,坑全部挖好。

13、右相回朝,主战,彻底停缴岁布。于是岁布生意泡汤。乌氏囤积的蚕丝因为没有皇室的订单来回笼资金,只能被迫削减原料订单,降低原料价格。与此同时,开战信息传回,丝布市场原料价格暴跌,乌氏一方面没有现金流开工,一方面手里的订单价格过高无法出手,只能找宁毅这样有大资金的人,出售部分蚕丝原料订单,换取现金来维持生产。至此,战斗结束,乌家损失惨重,宁毅和苏檀儿的布行重新开张。

至于乌家到底损失多少,苏家利润几何,由于缺乏数据支持,我们也无从得知,反正编剧让乌家赔死,他就得破产,编剧要留他一口气,那他就可能东山再起。所以整体看下来,编剧的逻辑算是通顺,但是在我们这种人的眼里,就总觉得这个剧情有些离奇,因为当除了主角外所有人脑子都不在线的情况下,打出这样的战绩,倒也是正常结果,但是不能细想,不然就觉得哪儿哪儿都是漏洞,跟筛子一样。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大染坊】和【创世纪】,这种逼对手举债,最后再釜底抽薪的做法两部剧都有呈现,而且看起来更爽。不过当年创世纪在香港首次播放的时候,据说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里面的商战逻辑,结果反倒造成收视率下降,所以到底度怎么把握,其实也挺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