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都是我想告诉摸索于黑暗时期的我的。
高考三门江苏第二,博士写中过五个国自然(包括自己)现在paper百分以上,都是一区,杂志名字懒得一一贴上来了。
虚的,什么人生哲理,陶冶情操,献身科研,为国捐躯就不说了
第一 多看文献。
这里的多看并不是说要你掌握什么知识点,而是要看清楚高分paper用得哪些 脏套路 ,包括并不局限于:相同的数据,如何呈现看起来更厉害;根本没有意义idea,怎么吹更吸引眼球;自己心虚的data,怎么才能巧妙躲开editor和reviewer的眼睛;一点新意没有的conception,如何可以说得好像革命。因为我们不是native speaker所以我们天生劣势,不能吹得非常天花乱坠,就要靠自己去学才可以得到。
比如有个大figure,里面洋洋洒洒一大篇,看完了什么都没get,你就会觉得这文章说的啥啊?要是我的话一个小图解决了,这就是他们的高。同样阴性,你就会一个小图,一点都不solid;人家一个大图,彰显严谨性。怎么才能这样?看文献。
实在不行照搬别人思路方法,求上而得其中,求中而得其下,求下而不得。
第二,认清自己定位,不要陪老板发梦 。
他要你和他一起发顶刊,发不了,他完全没有损失,还有无数韭菜等着;你发不了,别说你宝贵三四年浪费了,可能毕业都成问题。
生物医学的文章其实卷得很严重,一般来说老板是谁,cover letter和additional comments里的py内容决定你文章上限。发不了顶刊不要自责,努力了你也不会有自己的金字塔,你也成不了王思聪。我和nature新上任的女editor近距离接触过,给我的感触是其实他们并不很信服不熟的尤其是中国实验室的东西,除非有大佬背书。
所以你自己的努力决定你文章的下限,认清楚自己的位置不要被一通操作我要CNS搞晕了,上来就决定自己要发什么,然后不要被别人左右。
怎么决定?看文献。带着目的去探索,不要今天失败了好沮丧,明天做出来好兴奋,然后桌子前面一坐根本不知道自己工作推进到哪,story怎么讲,图怎么呈现,语言怎么组织。
顺便,自己要投的杂志,不要看了上面刊登的文章质量觉得和自己差不多就觉得我也行。你的质量一定要高过这个杂志平均水平才可以尝试,没错是尝试,十有八九还是会被干或者持久战。
第三 多和人交际,与人为善
非常重要。因为管理仪器,协助你做实验,给你报账,帮你解惑的都是人。对他们好点,少一点阻力就是多一点推进力。
千万不要和实验室别人有矛盾,那怕忍一时,因为不知道哪天就会和他打交道,说不定命运的咽喉在他们手里。
无论同僚,是兄弟姐妹,还是reviewer,editor一定要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