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没有创伤,实际上奴性就是最大的创伤。
传统棍棒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父母的绝对权威,
无论事情对错,只要忤逆了父母就是大逆不道,当打!
大多数人有了相似的经历便会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我被打过,他也被打过,身边的其他人也被打过!
跟大家说感受似乎也没什么区别,还不如不说了!」
于是大多数人的创伤表现就逐渐内化于心而不是挂在嘴上,
这些创伤会通过生活事件的不断重现和刺激一次次让人沉默:
随着年纪的上升,人们发现过往的创伤已然无法被治愈,
想要和解也基本不可能,只能凑合面上过得去的混日子,
所以这辈子就活在了创伤里。
实际上这些人创伤的表现包括了选择性遗忘、创伤经历闪回、回避行为等等消极形式,
这些形式并不容易通过外在社交观察到,自然也就无法通过日常表现来评估人们的心理创伤程度。可一旦遇到了特殊场景或时间节点,「死去的记忆」便突然充满整个大脑,长辈的绝对权威让自己无可奈何,让人无法冷静下来。
如果在正常社交中出现情绪低落、习惯性焦虑、报复心重,合群较难等等,靠自身能力已经很难维系正常生活的平衡,说明这种创伤的影响已经浸入骨髓,需要外界的积极干预和引导来走出困境。作为过来人的长辈们在更年期的诸多异常表现,我更倾向于他们是在不断和过去自己的经历作斗争,能够抚平创伤、与其和解的,更年期表现也就更自然、平和;而和解难度较大的,既想要摆脱过去的「奴性」,又想要树立属于自己的「权威」,于是对自身及周边的一切也就充满了质疑甚至敌意:
想要知道一个人是否曾经有过心理创伤,观察这个人日常表现是否胆怯、对他人表现较为敏感、以及是否情感淡漠或缺失等等,这些表现已经可以从侧面说明他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了。
只是大多数人在成年后因为环境的影响、生活的压力以及社交的干预,能够比较妥善的处理这份创伤对自身产生的影响,基本不会因为这些创伤冲击到正常生活。可假如有机会一起酒过三巡、深入交流,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会开始倾吐自己早年的种种不幸:
「你看看现在的孩子多幸福,我小时候偷偷吃颗糖都要提心吊胆害怕被打」
「别说你家里的情况了,要知道当年我爸妈对我更狠,我都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
「假如有机会,我可能早就飞黄腾达了,但沦落至此全都因为家里人七嘴八舌的乱出主意」
各种平时听不到、见不到的言谈举止此刻如开闸泄洪般滚滚而来,想打断甚至都有点困难。
这些表现不能说就是这个人最真实的一面,
但却能反映出他内心深处是有多么寂寞才会让这些被压抑许久的情绪借着此刻一吐为快。
如果你经常和长辈深入交流就会发现:
他们最常吐露的心声就是对自己过去曾受到的「奴性」影响而不甘,
并在成年后想要不断找回属于自己的「绝对权威」而奋斗了大半生。
他们为了平衡自己「奴性」的创伤而开始对下一代进行「掌控」:
无论政企高管都喜欢大家长式的领导模式;
无论生孩子还是生活习惯都喜欢指手画脚;
形式主义是奴性对权威的谄媚;
消费主义是权威对奴性的测试;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创伤无法愈合的具体表现,
而想要解决这种传承已久的创伤,
就必须补齐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