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自杀的年轻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个人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现在小朋友,不是心理脆弱这么简单,而是他们面临更大的虚无感,这种虚无感主要来自于没有生活的掌控感,是自主动机的缺失引发的心灵崩溃。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一向以锐评著称的许知远,在很多高校演讲与学生的互动中,他发现现在年轻人的茫然让他很无语。
「我已经听到过很多青年,充满语言快感的指责制度、控诉社会环境,他们的大言炎炎,就像更多的漠然、早衰的面孔,同样令人不安。似乎他们年轻的心,那些该装满少年维特的烦恼、红与黑式的雄心、波德莱尔式的叛逆、梁启超式的少年意气、还有披头士式单纯的心,被一大堆作业、乱七八糟的娱乐节目、还有层出不穷的社会新闻,给塞满了。他们的生活,既没有宽度,也没有深度,像是一群生活在玻璃板上的蚂蚁,忙忙碌碌,充满了虚假的可能。由于没有内在的丰富和自由,他们要么甘愿放弃,要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往于那个抽象制度的改变。」
「他们当然是不幸者,要承接整个教育与社会失败的后果,要承接之前的很多代人的坏思想与坏行为的结果。但别告诉我,你仅仅是这些失败的社会环境的产物。如果你只焦虑,却不真正的挣扎,只想听到别人的同情,不想追问自己的过错,只强调制度的问题,不愿承担个人责任,那么你就该当如此。」
许知远鼓励大学生们要勇敢去反抗,去挣扎。但对于更年轻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来说,他们可能没有挣扎的能力和机会。
可怕的虚无感
七八十年代的生人,他们那个时候比现在的小朋友更有掌控感,即使同样在课堂上面临着无聊的沉闷的学习。但是,他们课后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放回飞自我,那时候的家长忙着解决饿肚子的问题,根本没空管孩子。还有,即使碰到一些心里的疙疙瘩瘩,Ta也可以与兄弟姐妹、同伴们分享化解掉,而现在的独生子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找同伴,没时间放飞自我。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我国焦虑症的发病率,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概1%到2%,现在是13%,抑郁症发病率是0.05%,现在是6%,增加了120倍。
假如我们简单粗暴的把经济发展归结为精神疾病增加的原因,很明显,这个是粗暴的因果关系。反而是因为手头有钱了,更容易实施对小朋友的管控。很多家长现在都舍得花钱给小朋友报各种各样的班,但却从来没有问过小朋友喜不喜欢。那这样报的各种班,不就是对小朋友实施更多的管控吗?
技术的进步也会带来越来越多的监控,比如在疫情期间,一个二维码就可以管住你的所有人的出入自由了。现在老师通过微信管控家长,家长再来倒逼孩子。
当然,你可能会问,现在的小朋友享受更多的爱和陪伴,为什么还会引发这么多的精神疾病的。其实,根本谈不上爱和陪伴,只是以爱和陪伴的名义实施更多的管控。
真正的爱和陪伴,是需要倾听小朋友的声音,发掘Ta的热爱,保护Ta的热爱,鼓励Ta的热,而不是分数。家长们被以占据社会资源为先发优势的理念所左右,叮着985和211,被时代病裹挟而不自知,动作变形在所难免。只有醒过来的家长主动给孩子松绑才能对冲时代病的威胁。
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精神科医师、徐凯文教授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现在全网热议的姜萍,虽然读的是中专,但是他对数学的热爱,我相信这会点燃Ta的一生,热爱是这个世界最奢侈的心理资本。
过度的管控意味草木不长。春秋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中国能涌现出那么辉煌的精神文明呢?只是因为政府没有力量去管控民间了,民间才有生机勃发的机会。
虚无感是什么呢?虚无感就是黑洞,可以吞噬一切的挣扎。如一位自杀的学生遗书所写的——「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
或许现在小朋友的虚无感还有另外一个来源,就是他们从小到大没有真切感受过一个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样本。换句话说,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他们只看到虚无的表演。这个对心性敏感的小朋友更容易从这方面感受虚无的未来。
一个母亲的痛苦回忆
上面提到的徐凯文教授还曾做过自杀学生父母职业的研究,分布显示:教师、医护、公务员位列前三。在分布图中,29个教师,27个是中小学教师,2位大学老师。当然,这是一个小范围样本,说服力不够,但也值得引以为鉴。研究没有说明为何体制内的家长的孩子更有自杀倾向。
下面介绍一个老师的痛苦回忆,这个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老师的孩子更更有自杀倾向,这个例子很有启迪意义。
南京某中学英语特级老师黄某,在初一上课的时候。她收到大使馆的电话,说她的女儿在荷兰已经自杀,通知家属赶紧赴荷兰办理后事。黄老师和她爱人觉得天都塌下来了。
黄老师的女儿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多才多艺,成绩优异。中学时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到荷兰留学后,曾写信说很喜欢就读的学校,生活很愉快,成绩优异。
黄老师到荷兰后,看到女儿给她的遗书:
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在遗书中,女儿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
黄老师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竟没有丝毫察觉。
两年过去后,在她教的班级的初三毕业的家长会上,黄老师回忆了女儿的成长历程,给家长诸多警醒。
「现在回想起来,她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寡言,我还以为她是变文静了,没想到患上了心理疾病。孩子最后的时光,也是在异乡孤独地度过……」黄老师痛苦地回忆。「另外,我对女儿的关心过于物质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这也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问题所在。女儿曾经也和她交流过感情上的问题,但我是个粗线条的人,有时候大大咧咧,对这种事不太敏感。」
黄老师也坦言,在学习上,女儿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也没有对她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一旦考试没考好,我也会旁敲侧击地鞭策一下她。」现在回想,黄老师发现女儿在心理上的问题早已隐约出现。
「考试成绩不是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要懂得人生还有很多的风景。如果女儿在世,她一定会让她按自己的兴趣生活,绝不给她压力。只要她能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我就满足了。只可惜,生命不能重头再来。」
应试教育是筛选机制,不是培养机制,是training,不是education。如果教育仅仅停留在「喂养」和「督学」上,那样成长出来的优秀孩子,可能优秀,却可能不健康,而这将是更可怕的事情。好的家长应该主动去做一些对冲应试教育的举措,回归关爱和平常心。名校的光环在毕业三年后就黯然失色了,代之的是,是否能与他人协作,善于创造性解决问题,善于组织资源,这些能力都不在应试的考试里,却更重要更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