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你后悔读研究生吗?

2015-02-24心灵

我是后悔的,非常后悔。

因为没能足够了解情况,没能足够了解像我这种30+大龄双非文科天坑专业女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就凭一腔借理想主义去考研去读研。以至于我现在的处境还不如本科毕业那时,我现在的工作要比本科毕业从事的那份工作痛苦得太多。

写这篇回答不是说:大家都别读研,读研没用,读研肯定会后悔!

而是:先了解好就业形势,岗位资格条件,做好职业规划,再去思考读研与否。

不要盲目努力,认知很重要,选错了路,盲目努力很可能会踩坑,结果很可能比不努力还糟糕。

失去比得到的更珍贵。

我得到了更高的学历,学到了更多的知识,精进了专业水平,考研和读研也锻炼了我更强的学习能力、处事能力、抗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可读研之前,我明明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热爱生活,充满活力,眼里有光的人,有自己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对未来心怀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

读研之后,准确地说,是读研毕业还找不到工作之后,好像对一切事物都再提不起兴致了,变得麻木,低落,整个人失掉了生命力,没有活力,没有精气神,觉得自己特别low,就是个loser,失去了快乐,再没有理想可言,信念崩塌,对未来只剩绝望。

在承受读研的苦与累时,我没有抱怨过,一来是没有时间,有那么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我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抱怨,emo上面。二来是我内心始终相信,没有白付出的努力,我所经历的都会在未来转化成财富,我会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再难再累都是值得的。

真正的崩溃是从求职开始,我发现自己的努力没有用处,大部分的机会都因为与努力无关的一些因素(年龄,性别,专业,学校),对我关上了门。

ps:本文仅从就业角度,探讨读研相关问题。如果你读研不是为了就业,那就别看了。

读研有很多种情况,以下仅讨论我这种,我的情况特殊,属于少数,不代表大部分研究生!!!如果你不是我这种情况,不必对号入座!!!

请看完整篇再私信评论,谢谢!很多问题我已经在回答里详细解释说明过了!!!务必看完!看完!看完!再评论,不求理解,文明交流。

总结一下,主要原因有三:

1. 读研太累太累了,三年下来身心俱疲,等考公考编的时候已经没有力气再去拼了。

2.大龄读研,毕业超过30岁,很多机会直接被年龄卡死。

3.考研时认知不到位,重专业轻学校,以至于选择了双非学校,就业不占优势。

4.盲目跨专业,本硕专业不一致,很多机会又直接被卡死。

当初选择读研,就是因为不想考公考编,想通过学历的提升,学校的提升,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直接找工作。三年下来,这些方面确实都提升了,但是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工作,只能考公考编。可这三年我已经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为直接找工作做准备了(实习,考证,拿奖学金,参加专业比赛拿奖,跑宣讲会,线上线下投简历)。

经过各种尝试,四处受限,最后发现只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统考这条路可以走。我的专业无岗可报,只能三不限。

(以下内容非常负能量,请谨慎观看,加粗字体是干货)

1.关于累。

说实话,曾经现在研究生这扇大门外的我,对研究生生活有着无数种憧憬,但唯独没有想到它会是这个样子的。真的打死我都没想到读研这么累,这么痛苦。比本科、比工作要累太多太多了!我是工作过两年辞职再去考研的,那份工作是单休,有时周日加班,要连上半个月,即便这样,也没有读研累。

考研一年加读研三年,发量只剩从前的三分之一,没有生活,没有娱乐,没有休息时间,整个人已经失掉了活力,没有精气神了。

累到崩溃的时候,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自愈,因为好多好多的事在等着我去做,根本没时间崩溃。不断地在:累到崩溃-努力自愈-做该做的事-再累到崩溃,之间循环往复,身心俱疲,狼狈不堪。

从小到大,从来没为学习上的事情担心过,读研之后,因为论文无数次崩溃。很不幸,刚读研就赶上了翟天临事件,学术圈大洗礼,学校对论文的审查非常非常细致严格,力度前所未有。有的同学写论文写进医院了,写抑郁了,写精神失常了,甚至是最坏的那种结果,我都见过。

一年365天,一半是007,一半是997。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全都被学术填满了,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想要考证,实习,参加比赛,都只能从休息时间硬去挤,更不要提爱好娱乐,根本没有时间,连休息时间都不够。

痛苦,疲惫,崩溃是常态,读研是修炼,是摧残,更是折磨,这三年对自己的身心消耗太大了,不知道需要多久能恢复过来。身体垮了,读研把自己读成了药匣子,要靠吃药维持,才能正常生活。

吃苦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我相信能考上研的人也都不会怕吃苦, 但是这么累最大的问题就是,吃苦对人身心消耗很大,找工作也是要付出巨大精力的,特别是女生,大部分都是去考公考编,读研把所有力气都耗光了,拿什么去考?人的精力真的是有限的 ,特别是年龄大了,30岁脑力和体力都不如20岁。读书把人累傻了,思维反应远不如以前了,脑子没有以前好使了,精力也没有以前充沛了,身心状态都太差了,再想考公考编,花时间和精力去学去冲,真的力不从心了。

还有就是,我们愿意吃苦,是因为吃这份苦对我们来说是有意义的,我们才会在苦难中咬牙坚持。但不是所有的苦都有意义,做人不能怕吃苦,但不能自找苦吃,盲目去吃没意义的苦。

不仅是读研期间要留点力气给求职,考研更是如此,最好不要三战四战五战,不要拿出所有力气去考研,留点精力给读研和找工作。因为考研只是马拉松的第一程,想跑完全程一定要合理分配体力,太早就用尽全力的人到不了终点。考上研不仅不意味着稳妥,而且意味着新的更困难的挑战刚刚开始,因为考研要比读研容易得多,读书比找工作容易的多。

生活和思维与社会严重脱节,跟不上时代了。

考研一年加读研三年,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经历了那么多的难关,关关难过关关过,强迫自己变得更坚强,更自律,更具行动力,逼自己做到了好多曾经根本做不到甚至不敢想的事情,无数次努力顶住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崩溃,几乎已经砍掉了90%的娱乐时间,三年没过过正常人的生活。我把自己逼的太痛苦了,我都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感觉了。

受教育是一件能够提升自我很有意义的事,可是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有意义值得努力和学习的事情,读研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机会和可能,所以,读研要考虑机会成本。提升自我,充实生活不止考研一条路。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本科真的太轻松了,研究生真的要多付出太多了,最后找的工作也没比本科毕业的好多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和本科毕业找的工作是一样的,很多工作本科毕业可以进,三年后门槛卷到研究生,这种现象一点都不少见。

现在社会的内卷速度实在太快了,读研要考虑时间成本。有可能通过读研提升了10%的竞争力,如果三年内卷让招聘门槛提升了20%,这样的话,努力的速度就跑不赢社会内卷的速度。大家都知道读研能提升能力,提升竞争力,但是这种模糊的认知远远不够,要弄清楚读研的用处究竟有多大,社会内卷的速度有多快,你努力的结果能否胜过这三年社会的内卷。

2.关于大龄读研。(以下内容有点毒)

很后悔, 大龄读研。 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又换来一次应届生就业的机会,趁这三年做好职业规划,好好准备,毕业时候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可等到毕业季真的傻眼了,这三年那么努力提升自己,结果是,国企事业单位招聘应届硕士基本都要求不超过27/28/30岁,而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公务员,只有极个别要求研究生才能报考,绝大部分都是本科就可报。

我这个专业本身考公考编机会就很少,要求本专业和本科学历的岗位有时候会有1-2个,有时候根本没有,大多数情况都只能三不限。所以想要找本专业且要求研究生的岗位,几乎是没有。有人说要求研究生的岗位肯定比要求本科生的岗位报名人数少,竞争小很多,但这必须以专业为前提,很多专业根本就没有研究生岗,这种情况下,读研和不读是没有区别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是一样考公,报本科岗。

而且,读研之后考公还有几个问题:1、读研要付出的精力太多了,除了科研论文以外可以空闲的太少了,远不如本科备考时间充裕。2、年纪大,记忆力,思考速度都有所下降,脑力体力都不如本科状态好。3、社会的内卷越来越严重,竞争越来越激烈,报录比越来越吓人。4、限研究生报的岗位很少。很多研究生只能报本科的岗位,这样还算好的,仅仅是研究生白读了而已,更惨的是,国考里面有一类是仅限本科的岗位,这意味着研究生是不能报的,所以读研反而让你失去了这些机会。研究生想报本科的岗位降维打击,对不起,国家不给你这个机会。下面是22年的国考职位表中央直属机构关于学历的统计:


  • 仅限本科的有2303个职位,这些研究生是不能报的,而仅限研究生的职位仅有61个,硕士及以上的有196个。可见, 研究生不总是能向下兼容本科的就业机会的 。有个同学和我说,就想读研,读研是执念是理想,大不了毕业了找和本科一样的工作,现实是,有的情况下,读了研会失去一些属于本科的就业机会,或者有的工作机会不如本科生那样有竞争力,想找和本科毕业一样的工作都不一定能找到了。

    这更反映了一个现实,就是:不同的学历层次有不同的就业方向,每个学历层次大多都是和自己同一层次的人竞争的,降维打击听起来很酷,但有时候是不可行的。 还有现在很多考试要求必须以最高学历报考,想以本科的学历报考,不行,想以本科的专业报考,也不行。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研究生机会多,既拥有研究生的就业机会,也可以向下兼容本科的就业机会,选择要比本科多,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研究生与本科相比,得到了一些机会,但同时,也失去了一些机会

    说这些并不是说读研不能考公。如果你就想考那些研究生学历才能报考的岗位,专业和其他条件也都符合,这完全没毛病。如果你再多一次只有应届生才能享受的机会,所以读研,这也没毛病。

    评论区有位姐妹说 等读研再去规划已经晚了 ,应该在考研之前就了解好信息,做好职业规划。就是这样,很多事从读研那一刻都注定了, 年龄,学校和专业 ,如果再加一个因素,那就是 性别 ,这些是影响就业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 这些因素大体上已经决定了就业的出路和方向 。这三年的其他努力,说实话对就业的影响远不如这些因素。卡住我的两个大问题是年龄和本硕专业不一致,这些从考上研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和我这三年努力了多少无关。我拿了奖学金,获了很多奖,毕业还受到学校的表彰,这三年努力是有成果的,而且这些成果是大部分人都没有的。但这并不妨碍我直接因为年龄和本硕专业不一致被无数就业机会直接卡死。

    可以说,这三年我比绝大多数的人都要努力,从职场回到校园,我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和学校的平台,别人追剧追星追综艺刷抖音微博打王者荣耀的时候,我在学习,钻研论文,参加比赛,参加实习,参加宣讲会找工作,积极利用学校的平台和资源多去学习,多去锻炼,提升自己。可是这样的我,就单单因为年龄超过27/28/30岁,连应聘的资格都没有。

    每年都能看到好多人三战四战失败了仍然还要再战,而且还互相鼓励报团一起再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把研究生的头衔当成了执念。

    而且最要命的是周围的人对于大龄读研都特别鼓励,觉得好励志,每当有人在社交网络上问,28岁读研晚不晚?30岁晚不晚?下面的评论都在说:

  • 做想做的事永远都不晚。
  •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 奥巴马50岁退休了,特朗普70才当上总统。
  • 不读研依然会30。
  • 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 等等之类的鸡汤,这些我都能背下来了。

    鸡汤听起来很舒服,可盲信毒鸡汤害人不浅!生活的真相,往往是那些听起来没那么舒服,甚至是有点残酷的话。大多数人不爱听,尤其是有理想有追求且没有被社会毒打过的年轻人,很难能听得进去,因为我曾经也是如此。

  • 种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十年前这片地是荒凉贫瘠的,上面的树木屈指可数,每棵树都是宝贵的,而现在这片地全是树,已经拥挤不堪了。
  • 奥巴马50退休,特朗普70才当上总统!那是因为美国没有规定超过70不能当总统,50不能退休。而我们国家想考入体制内,所有考试所有招聘,都是有明确的年龄要求的,超过这个年龄就是连资格报名都没有,管你是特朗普还是奥巴马,退休也是有年龄规定的,不是你想退就退的。
  • 28/30/35读研晚不晚?说实话,当一个人这么问的时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这么问的人一般都是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读研能带来什么就业机会,所以也不知道这些就业机会的年龄要求。自己啥都不知道,别人怎么能知道晚不晚呢?不知道具体情况,就在那盲目鼓励别人说读研什么时候都不晚的,这种鼓励或者说建议根本就是不靠谱的。
  • 不读研也会30?没错,不读研也会30,但是考研加读研需要4年,这四年只有研三最后一年可以找工作,如果研三那年超过了30,那么就直接没资格应聘限制30岁的工作了,在你自以为努力变优秀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大把的机会。但是不读研,在26-30这四年都可以应聘那些限制30岁的工作机会。
  •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这是最大的谎话,很多鸡汤在鼓吹,只要你变优秀了,自然不愁找工作,工作会来找你。我可能孤陋寡闻,从来没见过哪个应届毕业生是不用找工作,而是工作来找你的。只有多年工作经历,甚至是掌握一定资源和人脉的,才有猎头上门找你,帮你推荐工作。而且, 不了解社会的需求盲目努力,用处真的不大, 教师招聘让我对此感受最深。有些教师招聘都只面向六所师范,除此之外,你再优秀,学校再牛,就算是清华北大,也不在招聘范围内。所以, 努力应该是有目标,有针对性的。
  • 有的人本质上是自己的生活出了问题,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去解决,没有足够的智慧过好当下的生活,不够成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寻求一个自洽。所以把希望寄托在研究生上面,要么以此逃避现实,要么一厢情愿的幻想读研能解决问题。但, 生活需要理智,需要成熟,需要智慧,一个研究生的头衔,真的解决不了你一团糟的生活,真的弥补不了缺失的生活能力和智慧。 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能力的不足和智慧的欠缺,在生活中磨砺提升自己,才是真正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寄希望于考研。考研上岸获得的成就感和存在感是短暂的,它只能暂时给予你些许安慰,却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三年之后,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自己当初就是这样,很天真,以为只要想努力拼一拼,永远都不晚,想改变自己糟糕的生活,想要通过考研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但,真正成熟有智慧的人,是不需要去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的,无论以什么样的学历,他都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读研不是人生的救赎,理智清醒,成熟、勇敢、积极的自己才是过好生活的根本。

    不要把读研当成生活唯一的救命稻草 。我很理解,在20出头的年纪,刚刚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对现实一无所知,带着一腔热情和憧憬想要发展事业,对职场对职业发展,也是一无所知。稀里糊涂进了私企,以为努力工作,积累经验以后就能有更好的发展,结果却是被压榨,被pua,被画大饼,连基本的权益都无法保障,无止无休,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这时候发现,如果考研,就可以拥有一次重来的机会,可以弥补本科阶段缺失的,可以提升学历,让自己更有竞争力。这种想法没有错,但这仅适用于你和理想中的工作,只差一个学历的情况。

    如果问为什么考研,很多人都会回答:提升自己。但现实是,很多人都没弄懂,自己究竟差在哪里,差的地方,能否通过读研去提升,这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我没有三战四战,而是辞职之后考研的,所以读研比较晚,毕业30了。自己一部分也是因为执念,选择去读研,我们总是以为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但其实, 得不到的真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是心里的执念在作祟 ,你以为执念让你超越自我,乘风破浪,事实上,除了乘风破浪的姐姐愿意要30+的,其他的绝大部分工作机会都把30+的人拒之门外了。读研真的不是人生的救赎,如果不做好职业规划,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读研还可能会让你陷入更艰难的境地。

    其实不止是我,身边的同学,很多人都是后悔读研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找工作的时候发现,研究生的学历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没有用的。还是一样要考公考编,报那些本科就能报的岗位。而且但凡考试都是一年比一年难考,等读研三年之后再去考,这个难度比从前增加了太多。比如,军队文职,三年前考研失败的人轻松考上了,三年后考研成功的人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身边很多上岸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同学,他们报考的都是本科学历就能报的岗位。

    是否读研要考虑专业:有的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就业差别不大,比如许多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考公,研究生毕业还是考公。但有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是有一定差别的,比如某些理工科专业,研究生工资明显高于本科。

    还要考虑职业目标:比如医生,教师,辅导员这样的岗位门槛必须是研究生,所以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而不是脑子一热,盲目跟风或是飘渺的理想主义。

    有很多大龄考生想通过读研再去拼一拼,见见世面,不甘心一直过这种一眼望到头的日子。没错,我当初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带着一腔孤勇和盲目的理想主义去考研的。读研之后发现,路越走越窄了,研究生的圈子比本科小得多,活动少得多,特别是文科的研究生,日常就是一个人在寝室里读文献,反复头脑思辨,憋得直难受,也憋不出几个字,deadline前几天24小时营业赶进度,然后休息一阵子以免猝死。很多同学直到毕业了都没说过话,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很忙,不写论文的时候也是在寝室睡觉休息,恢复体力和精神。 研究生的生活非常单调、非常枯燥,甚至痛苦,见世面是不大可能的 。研究生除了上课,写论文之外的活动只有学术性活动,参与学术论坛,参与研修班,听讲座。 如果说想要见世面,可能本科阶段比研究生更能见世面。

    很多人觉得读研能增加知识,提升能力。没错,增加的某个领域某个分支的某些知识,文科的话说观点更合适,如果不读博,这辈子都再也接触不到的知识,而且硕士也只能是浅尝辄止,根本谈不上深入研究。文科专业,尤其是语言类学硕,研究生阶段所学的知识,基本上社会对此是没有需求的。语言类的本科和语言类的专硕,所学的东西相对而言还比较实用,社会有一定的需求。但学硕,真的难有用武之地。

    没错,也确实提升了能力,很多从前根本做不到的事,现在硬逼着都做到了,很多从前被吓住的困难,现在都能咬着牙死磕到底。可代价是,健康和快乐,身体垮了,要靠药物维持正常生活,被抑郁缠上了,不一定什么时候,那条黑狗就跑出来,挥之不去。如果早知道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升,要用健康和快乐做代价,我宁可做一个没有那么多知识那么强能力的,但健康快乐的庸人。没有什么事值得用身心健康做代价去换取。

    考研时心中的信念、理想,所幸挺过了三年痛苦生活的消磨,却没能逃过求职时的毒打和越来越让人窒息的内卷。考研时的我,每时每刻都是心怀希望的,我深深地相信,只要努力,未来可期,读研只是一个起点,我的人生还有无限的可能。可研究生毕业时的我,经历了一年半求职的毒打,已经明白了,因为那些与努力无关的因素,原来我以为的无限可能,其实早已所剩无几。

    读研的累和痛苦,以及求职的艰难,都不是最让我后悔的,最让我后悔的是:我本是带着理想、信念和希望去读研的,可毕业时,我的理想早已幻灭、信念崩塌、对未来只剩绝望。而这些,是支撑一个人生活多重要多珍贵的东西啊,我彻彻底底失去了。读研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也彻底改变了我。在人生的前30年,我一直坚信,努力就能改变生活。而读研,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这一生,单纯靠努力就能改变的东西,其实很少很少。

    3.双非大学

    选择双非外国语大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学科排名高,比同城的985211高校高的多,我希望真的能学到知识,认为有真才实学才是最重要。外国语大学在语言类学科建设、资源和学术投入、氛围确实要比一些理工类985211高校的专业要厉害,这点必须要予以肯定。学校的老师们都很拼,学术氛围也非常好,这三年学校的培养,对我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及自身的成长也是前所未有的。

    本校此专业的学科评估,不同排名有所差异,但基本都在全国前列,有的榜单会进到前五,学科优势确实存在,但是这种优势对于找工作基本是没用的,尤其是女生。有时候对男生有一些用处,因为确实存在一些工作机会,将本校的语言类专业视同双一流高校对待,但这些机会基本只对男性敞开。真正找工作时才明白,都是简单粗暴的看是否双一流,根本没有哪个招聘会看学科排名的。

    很多人说双非硕士很水,如果很水的硕士轻松毕业了那倒是好的,因为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就怕是我这种的学校,学科排名全国靠前的双非,要求比肩985大学,对学生的论文要求特别严格,硕士论文外审一般都送去和本校差不多水平的大学,而我们学校送985大学。

    4.跨专业

    有的专业机会少,内卷严重,没有市场,可能累死累活努力进到专业top5%优秀的人,在待遇和职业发展上,都不如一些好就业的专业前50%的人。

    我是因为自己的专业(英语)本身就业机会就很少,内卷严重,所以再被大龄,跨专业,双非,女,层层条件限制下来,机会所剩无几。但有的专业就业机会多,不那么内卷,即便被大龄,跨专业,双非,女,层层条件限制下来,依然有很多机会。

    跨专业真的需要了解更多,思考更多,跨好了或许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跨差了,那可能比本科毕业还难。

    读不读研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理智考虑,认清现实,做好规划。每个专业就业形势不一样,别因为我的个人经历就盲目恐慌。

    以下是我的求职经历(部分)

    可以说,我因为没能足够了解信息、立足现实,只凭着模糊的目标,和单纯理想主义指引,等到研二才发现自己一直想走的路是行不通的(国企和外企,这是我读研的目标,选择目前这个学校和专业的原因,考研之前查到以及听说过,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进当地国企和外企很容易),这时候再去探索其他的路,发现,其他的路也走不了。

    1)外企

  • 条件是要么双一流,要么年轻。
  • 外企是我的第一目标。招聘要求都符合,但是简历通不过。从研二的实习招聘,到研三的秋招,历时7个月左右,累计投送简历100+,只有一个面试机会,是研二时投递的实习岗位,可以说拿到了机会,但是因为当地疫情突然爆发,无法工作。HR在面试过程中透露出这样的讯息,这个工作本科生一样可以做。当时不太能理解,后来结合自己的经历想明白了,普通企业的工作专业性不强,本科生就完全可以胜任,甚至专科都可以,根本没必要招研究生去做同样的工作。招研究生不仅要多付工资,而且研究生年龄还大。
  • 7个月的时间,自己一直在投简历,复盘总结原因,修改简历,根据不同岗位制作不同的简历,联系朋友和猎头,寻求内推的机会,最后仍以失败告终。
  • 在求职的过程中,通过和在外企工作的朋友请教,找HR寻求反馈,持续关注自己应聘过的企业最后拿到offer的都是什么人,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差在哪里,总结经验教训。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明白了,好的外企要的是双一流男生,女生机会比较少,但是存在可能,不会被完完全全拒之门外,双非没有机会。普通外企要的是年轻的毕业生,同校的本科生都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学校再差一些的本科生也都可以,但是没有企业愿意要30+的应届毕业生。所以,好的外企要双一流的本硕,双非硕士还不够优秀,普通外企要年轻的双非本科生,双非硕士又太高。双非硕士就尴尬的夹在中间,上不去,下不来。年轻的双非硕士(大四直接考研,一战上岸,两年专硕)还可以下沉去普通外企工作,但30+的大龄未婚未育女硕士就算想下沉人也不要。学校和年龄已不能改变,至此,放弃了这条路。
  • 2)国企

  • 条件是性别为男。
  • 而我是个女研究僧。国企是我的第二目标。秋招的时候我首先奔向的就是国企,甚至秋招还没开始7-8月提前批招聘的时候也就开始搜集信息投简历了,简历全部石沉大海,当时我以为竞争太大,人外有人,自己不够优秀。后来9-10月秋招的黄金期,很多国企来校园宣讲,几乎每个我都去了,听宣讲准备材料投简历,依然全部石沉大海,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的发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投简历的基本都是本科生,研究生只有几个人,甚至有的根本没有研究生去,这样连简历关都过不去实属奇怪。后来外语专业里仅有的两三个男同学全都被国企录用了,有一个男同学透露出国企不愿意要女生的意思,但是说的比较委婉。再后来导员书记给我们就业指导的时候,我说出了的心中的困惑,一直关注国企,可简历都通不过,本科生都能通过简历关,这很奇怪,书记也是比较委婉的说,我们学院的本科生里面所有男生都签国企了,意思是没有女生能签国企,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就是有些话不适合明说,否则政治不正确,如此就真的有人不知道。性别无法改变,也已知道真相,遂放弃。
  • 至此,我选择读研打算走的这两条路都行不通。虽然内心万分崩溃,但还是以最快的速度振作起来,努力寻求其他的出路。
  • 3)辅导机构

  • 卡住我的是年龄和命运吧。
  • 有些辅导机构要求双一流大学,但是也都来我的学校开宣讲会,在宣讲会上有说明,我们学校的语言类专业可以视同双一流大学一样对待。但是投简历,依然不通过。后来有一个辅导机构给我打电话,想让我去面试,可能由于当时没有仔细看清我的简历信息,以为我是正常年龄的应届硕士,后来发现我年龄大,特意给我打电话给我确认年龄没有写错,遂明确告知,不招聘超过28岁的老师。其实,我非常感谢这位HR,相比于国企和外企,性别和年龄的隐形歧视,被不能明说的条件限制住,自己却浑然不知,等到一一试错发现问题所在,已经浪费了大半年的时间。这位HR虽然也同样拒绝了我,但是给我一个明白,我不必再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 从这之后我放弃了辅导机构这条路,去探索其他的出路:以下4-10。但都不行通,半年过后又厚着脸皮开始找辅导机构,因为这是英专生最后的出路了。不幸的是,这时候,双减来了,最后的退路也没有了。
  • 4)中学教师

  • 条件是师范大学,本硕专业一致。
  • 选学校的时候,我在双非外国语大学和211师范大学之间,选择了双非外国语大学,考研的目标就是当翻译。自从读研之后一直寻求翻译实习的机会,可一个都没有。实习和秋招,自己数次投递翻译岗位,可没有一个能通过简历关。直到研二下学期才发现,上届的学姐们90%都去当老师了,没有一个去做翻译的。因为与教师相比,对翻译的需求是非常少的,而且门槛要更高。可以说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最大的出路就是当老师。
  • 发现翻译这条路行不通,只能转而奔向教师,寻求一条可能性最大的路。而当老师顶层是六所师范,然后是双一流大学,再然后是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再进一步放宽到双非非师范生的岗位非常少,基本都集中在社招,仅剩的岗位里面还有很多年龄卡在30的,有很多要求本硕专业一致的,层层限制下来,我能报的几乎没有。
  • 5)三本大专教师

  • 条件是本硕专业一致,有的要求不超过30,还有的已经卷到博士,还有的要求本硕博都得是相关专业,就算读了博士,本科不是英语专业也不行。
  • 不是师范生去不了中学,但可以去三本大专,但是这样的岗位条件要求本科也是英语专业,而自己在考研的时候,选择了跨专业,就因为喜欢,所以这条路也走不了。
  • 6)军队文职

  • 条件是男,双一流。
  • 我是女,双非。原因是当初一厢情愿的以为在外国语大学学习语言要比理工类985或者综合类211大学要好,所以选择了双非大学。
  • 军队文职基本90%左右的岗位都是男、双一流,剩下的仅有的一点岗位里,还会有军人配偶、户籍、军队院校工作经历这些要求。我的专业除去以上种种要求无可报岗位。
  • 7)辅导员/高校行政岗位

  • 条件是党员、学生干部经历,不超过30。
  • 8)除学校以外的事业单位

  • 年龄30或35,但我这个专业几乎没有岗,只能三不限。
  • 9)人才引进

  • 双一流,不超过30。
  • 10)选调生

  • 双一流,不超过28/30岁。
  • 上述的探索历时一年半,不断尝试,不断碰壁,不断调整,不断反思,等到最后决定考公务员的时候,国考省考以及很多事业单位招考都已经错过了,想要考,只能再等一年。上述经历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且消耗了巨大的精力,开始备考已是精疲力竭,且因为不断地打击和挫败,心态也远不如考研时那般坚定和自信,身心状态极差,也只能咬牙坚持,别无他法。

    可以说,基本上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统考。我这个专业的岗位非常少,有时1-2个,有时根本没有岗,更别提硕士岗,只能报本科不限专业的岗位,所以不仅硕士学历根本用不上,连专业也用不上。三不限的岗位竞争真的太激烈了,早知道读研之后要去考公死磕三不限岗位,真的不如本科毕业就考,或者第一份工作辞职后就考,工作两年外加读研考研四年时间过去了,现在考公考编比以前卷太多了。

    如果早知道只能考公考编,我一定不会读研,因为在我本科和毕业之后工作阶段都比现在要好考,机会要多。

    我的本科属于经济学类,如果当时考公考编的话,应届岗报录比也就20-100:1,那个时候考公考编的人没有这么多,而且有一些招经济学类的岗位,这个竞争程度努力冲一冲是有机会的,但当时就是不想进体制内,一心想去企业,考研的目标也是毕业后去企业工作。

    读研之后才发现,根本进不去企业,只能考公考编,而研究生毕业之后,只能以最高学历报考,而我的专业英语根本没有岗,只能三不限,还有现在考公考编的人越来越多,报录比攀升到大约200-400:1。以前的竞争程度还有可能努力冲一冲,现在这个报录比只剩绝望。我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成功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读研的经历教会我的最深刻的一个道理就是:凡事尊重事实,鸡汤害人不浅。上进心加努力不等于成功,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一切确实都是自己的原因,选择都是自己做出来的,我从来没埋怨过任何人,也不觉得把自己拒之门外的种种求职限制是错的,是不合理的,我很理解,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选人标准,只不过他们要的人不是我。问题就是在于我自己,没彻底搞清楚游戏规则就盲目踏进来。最近一年的时间,因为求职绝望过无数次,一直陷在自责自我否定之中,但是确确实实这一切都不可能改变了。现在,我能做的只有,放过自己,忘记过去,向前看。尽最大的努力打好手中这副烂牌。

    评论就不一一回复了:

    1.考研之前不知道求职的年龄要求吗?

    我肯定是不知道啊,我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不会读研。因为我直到研二找实习失败为止,一直都想进企业,根本没考虑过体制内,所以没了解过体制内年龄限制的问题,只知道公务员是35。

    2.双非研究生都在摸鱼,文科研究生可轻松了,怎么可能这么忙?

    这么说的人,我就是俩字:无语。

    身边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很努力,很拼的。从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刻,我就开始为就业为做准备,同时也一直在寻求提升自己。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这么忙的原因,如果你只是混毕业,完成导师和学校的任务就好了,不会像我这么忙。我在完成学校和导师的任务之外的时间,还在几个方面有所专注:

    1)提升专业能力。

    学校要求一篇小论文毕业,我写了两篇;钻研论文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同时优化研究方法,提升论文的现实意义,不想粗制滥造无病呻吟的文科论文;参与翻译项目,参加翻译大赛,精进翻译水平。

    2)为求职做准备。

    在研究生录取之后开学之前,我就已经找地方实习了,为了积累经验,目标就是直接找工作,根本没想过考公考编,前三个学期,除了完成学校和导师的任务之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因为是跨专业,一直在补习本科的知识,旁听本科和专硕的课程。后三个学期,开始找实习,参与学校的教学实践,参加宣讲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就业情况,考证,参加专业比赛。

    3)培养自己的个人能力,增加见识。

    我觉得光有研究生学历,一纸文凭,光会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自己的能力一定也要随之提升。我深知自己的浅薄,一路走来,因为见识短浅吃了很多亏,走了很多弯路,做了很多无用功。所以这三年,积极参与了一些校内外的活动和大型项目,锻炼自身能力,让多见见世面。

    这些是我当初考上研的时候对自己的规划和要求,可以说,我几乎都做到了。

    3. 你有那么惨吗?研究生有那么累、那么痛苦吗?

    研究生有没有那么惨我不知道,但我实际情况可能比描述的还要惨一点,有些情况我都没有拿出来说。

    总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很多研究生吐槽导师,同门,室友,学校管理,课程培养,没钱,孤独,单身等等这些问题,说实话,读研过程中这些难处我不是没经历过,但我都没拿出来说,因为我一直目标很明确,读研就是为了以后有更好的发展,找到更好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跟这个比起来,那些都是小事,个中困难委屈都不值一提。但客观讲,那些种种我认为的小事,确实也困扰了很多人。为什么研究生都不快乐呢,因为在研究生阶段,遇到的能让人快乐的事情太少了,痛苦和高压是生活的常态,需要自己抽时间付出努力才能寻得一点快乐。

    通篇讲述的都是我个人的情况,不代表所有研究生!!!

    这个问题是你后悔读研吗?后悔就是一个主观的词,我就是在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的读研经历和结果让我感到后悔,这是因为我没把握好其他因素,导致读研事倍功半。

    我后悔的是我这种情况下的读研,我并没有否定一般意义上的读研!!!

    身边正常读研的同学就业没有这么难!!!甚至有的人运气好,很轻松就找到工作了。

    如果对自己没有要求,只是混毕业,拿双证,不会这么累,这么痛苦!!!

    看了我的描述,还是有很多人问我读研到底有多累,多痛苦,我试着量化如下:

    痛苦度 忙碌度 劳累度
    本科 0 0 0
    工作(本科毕业) 1 0 0
    考研 0 1 1
    读研 10 10 10
    找工作(硕士毕业) 15 5 10

    关于读研忙碌痛苦程度,我把自己赋值10,因为我除了完成该完成的任务之外,还做了很多事情。如果你不是跨专业,不需要补习诸多本科专业知识,不想要多学知识,也不想在专业领域深入钻研,-2;如果学校对于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要求不那么高,-1;如果不考证,不实习,不找工作,不参与项目,-2;对自己没有要求,毕业就行,不拿奖学金,不参加比赛,-1;如果有幸,遇到了好导师,能给予论文有效指导,少走很多弯路,-1。所以,不做任何努力,躺平式读研,忙碌劳累痛苦程度大约为3左右。

    研究生同学看我这么积极这么拼命的找工作,都觉得我很奇怪,不能理解。我在还没有人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就开始行动了,在大部分人都已经找到工作了,而我还在家待业。

    没读研的本科同学也总是说我,读研有什么累的,上学多轻松啊,上学比上班好多了,有什么好痛苦的。上学比上班好那是本科,本科真的是毫无压力,研究生真的不一样了。刚开始我还会解释一下,后来我不会再说什么了,没读过研的人怎么能体会到,读研的痛苦呢,所以一切冷暖自知吧,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从考研开始,不被理解已经成了我生活常态,我已经习惯了,我也不奢望任何人能理解我,我写这个回答也不是为了求别人的理解。

    现在我经历的这些确实远远超出我从前的认知和预想,也许,我没读研的话,有个研究生跟我描述这样的情况,我也会难以置信吧。所以我只说,凡事尊重事实。越长大就越会发现超出自己认知之外的事情远比你以为的还要多,对于自己不能理解和体会的,请保持善良,保持敬畏之心。如果你没经历过生活这般的毒打,没经历过很努力却走投无路的至暗时刻,不能理解我说的这些,我认为这很正常,因为在我身边确实有很多人,也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也没有明确的规划,也没有特别的努力,但是运气好,没有踩坑,很轻松就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一路走的很顺利。

    4.研究生怎么可能那么惨,再怎么也比本科强?

    这个还真不一定!读研与本科相比,是得到一些优势的同时,也失去了另一些优势,所以不能武断的说,一定比本科强,或者差。

    有些工作研究生比本科有优势,有些工作本科比研究生有优势,有些本科和研究生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研究生一定比本科生有优势,一定比本科出路多,一定也比本科赚的多,读研一定比不读好……」等等,这样的想法,很多人都有。

    但说实话,这几乎都是没读过研的人想当然的想法,读过研的人,对研究生有所了解的人,是不会这样想当然的。

    就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太多了,盲目迷信考研神化考研的人太多了,造成了现在大家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都要考研。

    我理解,这是内卷时代大家对于就业焦虑和生活压力的集中爆发,可读研不是救命稻草。

    「体制内的生活太平淡太无聊了我要读研,和男朋友分手了我要读研,找不到对象我要读研,别人都读研我也要读研,有研究生学历一定比没有强,年纪大了一事无成突然有一天觉醒了,我要发奋去读研……」

    读研不是人生的救赎,虽然这听起来很残忍。

    几年前,站在研究生这扇大门之外的我,也曾这样天真。一厢情愿的对研究生给予了诸多美好的幻想,身边的同学在没读研之前大多也是这样想的,大部分人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读研的,现在都真香了(不是全部,但是大多数)。 所以我一再说,要尊重事实,而不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在没有充分了解现实的情况下,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我们的很多惯性思维和对事物惯性的感觉往往都是不符合事实的。

    鸡汤洗脑+延伸想象≠现实情况。

    5.读研没用?

    我没说读研没用!我想说的是不要神化读研!读研有用,但不是万能的。要基于现实情况,真正了解读研的作用。

    大多数人,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抱着先考上研再说的态度,先考上再去读,然后再看看读研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机会和出路,没能足够了解就业信息和就业形势,没有明确具体且可行的职业规划,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在现在的我看来,这样的心态是要不得的,走一步看一步想要在毕业时候顺利找到一份还可以的工作只能看运气,运气好了能找到,运气不好就像我一样踩雷。你要把自己的事业听由命运安排还是自己掌握?

    如果没能准确了解就业情况,盲目的对研究生抱有巨大的期待,把读研当做人生的救赎,用尽全力读研,待到毕业的时候直面现实,这个落差真的会把人打击到崩溃的,会让一直以来支撑自己努力的信念崩塌的。

    我觉得正确的态度是:

    一定要在考研之前就了解好就业形势,确定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合理的评估好,读研是否是实现职业目标的必要途径。

    读研是方式,而不是目的!

    读研有没有用,取决于你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是什么。先确定要做什么,再弄清怎么才能做到。

    一定要想好,读研是不是实现职业目标的方式?如果是,且是唯一或者最好的方式,那就读,赶紧读,晚读不如早读。如果不是,且不是唯一的方式,或者有其他更好的方式,那就再权衡一下吧,不要盲目读研。

    我没有否定读研的作用,只是说两点:

    1)有时候读研的作用是有限的,有时候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大。

    读研不是万能的。仅仅一纸学历,对就业能产生的作用是有限的,没有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厉害。年龄,学校,专业,自身的其他条件(比如说党员的身份,学生干部等等)以及职业规划,都是影响就业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你想当辅导员,研究生的学历是可以的,但是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党员身份,所以如果你不是党员,或者研究生三年入不了党,即便读了研,也不能帮你实现这个职业目标。还有之前举的那些例子,很多岗位都要求本硕专业一致,如果你是跨专业,即便读了研,也会因为本硕不一致而没有资格应聘这个岗位。

    现实就是,大部分的岗位,除了研究生学历这一个条件之外,还会附加其他的条件,如果你其他条件都达不到的话,只具备研究生学历这一个条件,肯定是不行的。

    只需要研究生学历,没有其他条件要求的岗位,有,但是很少,而且报录比基本上300-600:1。

    所以,一定要考虑其他因素,不考虑其他因素,空谈读不读研就是耍流氓。我现在说的就是像我这种情况,当其他因素都不具备,这个时候读研的作用能有多少,需要审慎评估,但这不代表是劝退。

    读研大多数情况下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2)读研不是实现职业目标和改变生活的唯一方式。

    写这个不是想告诉大家都别读研,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自己选择,自己承受。如果有更好的方式,那做出选择之前多考虑多权衡多了解一下,比头脑一热盲目做出决定,不是更好吗。如果没有其他出路了,或者没有比读研更好的出路了,那读研没毛病啊。

    我发现很多本科非名校的毕业生都有一种普遍自卑心理(曾经我也是):学校不好,我肯定不好找工作。

    现在的我觉得,这种想法是非常非常错误的。非名校也是有机会去找到好工作的。问题就是,很多人根本没有努力去找,根本不了解就业形势,根本不知道都有机会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就想当然的以为肯定找不到好的工作。以为学校好了,就肯定能好找工作,然后转而要读研提升自己。这样就白白错失了校招了解就业形势的好机会,白白错失了应届生的那些就业机会,也错过了年龄优势,因为我看过的招聘信息太多了,所以也顺带看了很多本科相关的,有很多就业机会年龄卡24/25/26。

    盲目读研,很有可能研究生毕业了才发现,原来,我差的不是学历,原来我本科也有机会进这个单位的。有些机会是不那么看重学历的,是更看重别的因素,学历只是众多竞争优势中的其一,绝不是唯一。

    如果你只顾低头走路,不去抬头看路,很有可能下一脚就踩坑了,才发现前方有坑。但如果你早一点抬头看路,就能在很远处看清前路。在选择的十字路口,若能多去看一看四周的路,而不是跟风,跟随感觉盲目走,踩坑的概率会低很多。

    6.大龄不该读研?

    我没说大龄不能读研!只是说大龄会因为年龄限制失去很多工作机会,也就是说,和别人一样的努力和付出,甚至大龄读研要付出牺牲的更多,得到的机会要比正常读研少,竞争力也不如正常读研。这种情况你能否接受?其他条件相同的25岁女硕士和30岁女硕士的就业情况完全不同。

    我的观点是:不要盲目读研,跟风读研,想当然的以为研究生就一定比本科生强,不要对研究生抱有其他的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凡事不是想当然的,尤其是当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时候,不要总是特别相信自己想当然的想法。有时候越是不了解,就越是偏执,越是想当然,最后很可能坑了自己。

    读研不是逃避现实的方式,也不是生活的救赎。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对研究生阶段比本科压力大得多,生活要辛苦得多这件事有个心理准备!研究生真的要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承受了很多也不见得会有回报,轻松摸鱼也不见得会废掉。有时候选择真的比努力重要得多!

    7.读研这么有意义,你还抱怨,你怎么这么功利,能不能想点长远意义。

    读研有意义,所以,头发没了,身体垮了,心态崩了,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和代价,连个工作都找不到,连起码的生存都成问题,我还不能说读研的不好?没读研之前起码还有一份工作,现在大龄,外加疫情,社会内卷严重,那份工作都不可能要我了。一句话就是,得不偿失。

    而且我通篇在说的就是读研与就业的问题,是从一种较为理智的视角讨论现实问题,读研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以及隐性价值是另一回事,并未在此篇的谈论范围内。

    对于每个人来说,读研的动机,现实考虑和长远意义各占多少,我想每个人心里的权衡都是不同的吧。但可以肯定的是,二者都要考虑。

    有人说读研这么有意义,我这么痛苦因为我太功利。一开始我看到这么说,我挺伤心,也挺生气。因为我一直是个理想主义者,很多人都说我应该走出自己的理想世界,多去看看现实,我一直也没能真正理解她们的意思,以前遇到这样仔细权衡利弊的人我也会觉得他功利。后来想想也不生气了,因为读研之后被毒打吊打各种打之后,我才渐渐清醒了。我明白,很多事,没有经历过,没有被打清醒是理解不了的。就像现在的我一样!

    我不仅没有否定读研带来的其他意义,反而我一直都非常看重读研带来的隐性和长远的意义,所以在同龄人都在为碎银几两慌慌张张,为大龄剩女焦虑挣扎时,我带着对知识的向往,对学术敬畏之心以及对语言翻译的热爱开启了研究生的生活。我不是不知道,女生过了30岁,找对象有多难,身边单身的朋友,拼命的抓住20+的尾巴,有多努力奔赴一场又一场相亲。这三年,我遇到了很多的难关,经历了不少崩溃的时刻。这份初心,一直支撑着我走下去,我没有因为懒散而虚度一刻的光阴,可以说,我用行动兑现了当初考研时候对自己的承诺。

    不是说读研就要完全抱着功利之心,不能有理想和情怀,而是不能空有理想和情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规划。如果只凭着理想和情怀做事,完全不考虑现实,那我的例子就是最好的教训。读研让我深深地明白了,理想和情怀不能代替生活,连生存都成问题,是守护不了理想和情怀的。生活要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8.关于应届硕士的年龄限制。

    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招聘要求不尽相同。我关注的国企和事业单位大部分都是不超过28和30,也有一些要求27和35的。公务员是35,有些岗位硕士博士可以放宽到40,但有些比如监狱要求30,选调生是28/30岁。年龄要求是指不超过这个年龄,有的以报考时间计算,有的以当年的1月1日计算。一切以自己想报考的地区和单位的正式公告为准。这些是体制内显性的年龄限制,体制外也有很多地方是有年龄限制的,只不过大部分都不会这样明写出来。

    以上就是我的经历,不具有普适性,仅做参考。不同地区的招聘条件、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都不尽相同,一定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在北方,比南方找工作要难,我是文科专业,比理科找工作难,再加上女性比男性难、双非比双一流难、大龄比正常年龄难,这些不利因素都占尽了,我才会这样难。

    9.关于我就读哪所学校。

    前文说过某双非外语类院校,具体不便透露,私信也不回答,请别再问我,母校培养出很多的杰出校友,身边正常读研的同学就业情况也都不错,我不想因为我个人的特殊情况而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也请不要在评论里随意猜测学校,真的也不想因此影响到别的学校的声誉。

    我混这么惨全是我自己的原因,不关学校,不赖社会,就是我思想认知不到位,很天真,把很多事情想的很简单,很理所当然,看问题不够深刻。读研之前没了解好现实情况,不知道的事情太多,理想情怀多于理智思考,职业规划不可行,努力有余但智慧不足。

    10.你就是没实力才找借口甩锅给大龄读研!

    不管我们找什么样的工作,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投简历申请职位,简历关过不去,就没有笔试和面试,连和别人拼实力去竞争的机会都没有!我现在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因为条件直接被卡住,连竞争这个职位的资格都没有,根本没有笔试和面试的机会,上哪去拼实力?

    在我没读研之前,每当遇到做不到的事情,我总会反思,是我能力不行,我实力不够,所以我是一直都倾向于提升自己的,不然也不会在工作几年以后读研。因为我们只能改变自己,不能改变环境,也不能改变他人,更无法改变社会现实,能做的只有提升自己。

    你就是因为**才这样,和读研无关,你就是因为**才这样,别扯双非!这些原因都不是,你就是因为**!

    这些不解释了,给能看懂的人看吧。你心里想什么便从中看到了什么,每个人都有心结和执念,看到什么便是什么吧。

    很多人只听自己想听的话,只觉得自己以为的是对的。在我想考研那会,只相信鸡汤,只听鼓励支持的话,理智现实的声音一点听不进去。在我回过头来看,好多曾经和我一样的人,我想,这就是人生吧,需要自己去经历,去体会。

    11.三年工作经验比读研三年更好?

    我从来没这样说过,后悔读研不代表我认为三年工作经验比读研三年更有价值,因为:1)除了三年工作经验和读研这两个选择之外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并不是只有这两个选择,非此即彼;2)哪个选择更好一些得看自身的情况以及职业目标,不能抛开现实,盲目武断的说哪条路更好。

    12.你在散播焦虑!

    我不是辅导机构,我不卖课也不卖书,不打广告,我也不做公众号,不吸引流量。

    认为我散播焦虑的,你可以看看其他人怎么说。不要看没读过研的人熬的心灵鸡汤(不是歧视没读过研的人,没读过研的人对于研究生大多抱有美好的想象),也不要只看刚考上研的人,因为他们多半不知道读研的生活是怎样的,更不知道就业情况,更多的是沉浸在考上研的喜悦和成就感之中。多去看看读过研的人,他们是怎样说的,因为他们经历过考研,读研和就业,更能认识事物的全貌。

    看了评论,发现喷我的人基本都是没读过研的,说实话,我很理解,你认为很好的东西,想得到却没能得到,别人得到了,却说它不好,因此感到气愤。但我写这篇不是让大家都别读研,都别奋斗,我认为,努力的前提是认清现实,立足现实,做出正确的选择,朝着目标,有针对性的努力。

    甚至我还看到过有人说,都已经考上研了,还有啥焦虑的?

    考上研≠能正常毕业,中途受不了压力退学的有,抑郁到写不下去论文不能正常学习生活的有,甚至自杀的也有,最后外审不过延毕的也有。

    能正常毕业拿到双证≠有工作机会,比如像我这种,虽有学历,但被其他条件限制住了,硕士学历根本用不上。有工作机会也不等于能找到工作,比如三不限岗位报录比200~400:1,约等于理论上存在机会,实际上不可能。

    认为考上研就万事大吉,人生巅峰的人,还需要多了解现实。

    这个回答确实起于一时崩溃,一开始确实负能量满满,只因自身情况比较特殊,身边没人能理解,数次崩溃,无处诉说,一时绝望,碰巧在一个没人认识的平台发泄情绪,没想到会有人看,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点赞评论。后来接到好多私信,才发现,很多人和曾经的我一样,不清楚求职的年龄要求,以及其他关于研究生的种种问题,所以我就把自己知道的一一分享出来。因为我深知,很多事情如果早知道,现在的处境也不会这样艰难。自己从高考,到本科毕业工作,再到辞职考研,这一路都没有人指点和帮助,只能是通过有限的渠道搜集信息,自己苦苦摸索尝试。等到自己一一试错把弯路都走遍了,才明白了一些道理,很多事已经来不及了,后续追更的内容分享了自身经历,仅因为这个,无他意,恶意揣测请好自为之。

    13.考研还是考公?

    先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现实情况!!!

    先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规则!!!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确定职业目标!!!

    根据职业目标,去做职业规划!!!

    这就是我认为比较好的思路,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仅供参考!

    考研和考公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如果时间倒退三十年,研究生毕业国家给分配工作,那考研和考公还有点可比性。

    有人说怎么选择都会后悔,这话我无法苟同。

    没有清晰的认知,不了解现实情况,只凭感觉或者跟风盲目去做决定的人,可能怎么选择都会后悔。

    不管走哪条路,读研、考公考编还是就业,首先要认清现实情况,了解游戏规则,然后结合自身的情况,去分析走哪条路更适合。

    14.考公考编那么卷,谁让你非得去体制内!

    1)企业不给我机会。一直到研三,我都是想去企业,从未考虑过体制内。实习加秋招公投送简历200+,最后 0 offer。我才彻底放弃企业,转向体制内。

    2)跟体制相比,企业是青春饭,30+未婚未育的女硕士远不如22岁本科毕业生有市场,企业要的根本就不是我这种人。

    3)企业表面上的招聘要求是一些,实际上筛选简历还有其他的不明说的因素。因为年纪大,因为是女生,就直接被淘汰掉,我意难平。而考公考编只要符合招聘要求,通过资格审查,所有人都一样考试,凭本事上岸。就算失败,我也心服口服,实力不如人,我无话可说。

    15.又是劝退读研的!

    我通篇洋洋洒洒码了两万字,讲了很多问题,分享了很多经历,甚至很多话,写着写着就已泪流满面,这么多的内容里,如果你只看到,我在劝你别读研,那我这篇文章真的是白写了。

    我不劝人,更多的是一种提醒,对大龄跨专业未婚未育的女性,没有目标跟风随大流考研的人,以及那些对现实缺少认知仅凭理想主义做事的人……提醒更多人对读研有一个更客观,更理性,更全面的审视。

    已经在回答里说明过的问题,评论不再回复了。

    有的人把读研视作毕生理想,视作人生唯一的救命稻草。不考上研这辈子心里都过不去这个坎,觉得不是研究生就低人一等,没法抬头做人,认为研究生的深造对于人的一生受益匪浅,无可比拟,认为读了研人生就能升华了,就能提升到某种境界,这样想法的人,放下手机好好复习吧,祝你们早日考研成功,请别看我这篇回答了。这种情况只有自己真正经历考研,读研,求职和发展,以自己的亲身去经历才能更新认知。

    16.专升本值得,一定要往上读。

    专升本值不值得,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没有经历过。我通篇完全没提到过专升本的问题,仅仅在讨论考研和读研,专升本和考研虽然都是升学,但我认为这完全是两回事,不能类比,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考研和读研的经验不能适用专升本。

    这两年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不干他人因果,只修自己凡心。

    很多人问我后来怎么样了,我犹豫再三,没有续写,因为我想给这篇回答一个happy ending,也想给看过这篇回答仍在迷茫中的人一点力量,去面对自己的困难。我尽力了,但没能做到,又提笔续写,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是因为不想把这些不太美好的回忆带到明年。

    更一波,决定考公考编之后的经历,想要考公考编的伙伴可以看看。

    第一次考试~2021省考~家乡四线小城市~应届岗~限硕士~报名20人~复习4天~56分~排名10。

    当时找工作找了一个学期,零offer,身边有个同学在准备公务员考试,她让我也试试,但是当时自己对公务员可以说一无所知,心想着先报名看看什么情况,跟着她多了解一下,也多一条出路。在那个同学的建议下,我报名了家乡四线小城市的教育局,当时有两个岗位,一个是教育局,一个是退役军人事务局,我对这些不太懂,这两个岗报名人数差不多,同学说教育局好,我就选择了教育局。当时时间特别紧张,省考是三月,一月得把大论文完成,二月复习教资,三月初送审前最后修改,中旬教资考试,最后只剩下一周的时间,学校有事占用了2天,最后复习了四天。结果56分,说实话没考上是正常的,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另一个岗位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名才55分。我之前之所以从来没想过考公考编是因为听很多人说非常难考,我知道的几个人都是考了3-8年才上岸,看到成绩进面名单,我真的是非常惊讶,大家口中那么难考的公务员,很多人考了好几年的公务员,复习四天,我能离它那么近,这也让我就下定了决心要走考公考编这条路,当时我仿佛看了一丝曙光,我要凭自己的实力给自己创造机会,而不是等着别人把我的简历筛掉。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开始,我现在好好努力,把握住应届生的身份,还有机会冲。当时的我根本就不知道,我已经错过了可以说人生中最好的一次考公的机会了,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20人报名是什么概念,能遇到一个这样报录比的岗位意味着什么,从此之后,就再没有遇见这么好的机会,而那个为我引路的同学顺利上岸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很早就着手准备了,这个经历让我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我把她当成了榜样,开始努力复习,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等待机会。

    第二次考试~事业编~省内边境四线小城市~应届岗~本科~英专~报名70人~复习2个半月~81分~排名第5~距离进面差4分。

    先复习了一个月,中途有事中断了一个月,后来又复习了一个半月。先反思自己的问题,就是没复习数量,因为是自学,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帖,都说可以先放弃数量,考场基本没有时间做,其他几个模块速度和正确率达到一定程度再去攻数量,而我之前省考的经历确实也是这样,数量是根本没有时间做的。但是这次考试,在考场上我把其他几个模块都做完了,还有10分钟,但当时的我直接蒙了,数量题应该咋办,完全没学过,根本不知道公式,磕磕绊绊勉强做出来2道题,就到点交卷了。这次考试我81分,而我距离第一名差了4分,如果我复习了数量,多拿4-5分是可以实现的,但当时没有事业编考试的经验,不知道事业编的数量题没有公务员那么难,更不知道事业编考试是有时间做数量的。后来出了成绩,仔细研究了一下进面名单和分数,发现,其实81分也不算低,只是英语岗是81分是无法上岸的,哪怕是应届岗,他的分数已经比很多三不限岗还要高。同个单位同样岗位名称同样招考条件的汉语岗第一名是67分,而英语岗第一名卷到了85分,我也听说过汉语好考,但是没想到这么好考。我一直以为可能有的专业会好考一些,但不会差很多,主要还是看自身的实力,这次经历又刷新了我的认知,整体进面分数从50+到80+不等,不同专业考公考编的难度差太多了,我对于考公考编的了解还是不够。但是专业不可能改变,我只能提升自己的实力,我决定开始攻数量,让自己没有短板。

    第三次考试~事业编~省会城市~应届岗~文学类~报名75人~80分~距离进面差0.1分。

    上次考试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问题,继续强化其他模块同时,开始攻数量,努力准备冲刺这个考试,因为报名75人,和上次差不多,我认为努力是有希望的。但是,一波又一波的疫情,让这个考试足足延期了10个月。复习了一个月快考试了准备冲刺,考前3天突然通知延期,延期两个月后通知考试,我又立刻进入状态准备冲刺,结果考前2天又突然通知延期,这样的反反复复,10个月内一共经历4次,在第二次又延期之后,我被银行录取了,当时面试遇到一个姐妹也报名了这个考试,他和我同龄,一样都是研究生毕业,而且一样的经历,本科毕业工作两年辞职考研,研究生毕业即失业,在家待业很久了,银行是唯一的offer,她说她不想等了,这个考试遥遥无期,就算等到了也不一定能考上,天天在家呆着太痛苦了。但是我很不甘心,那时候已经复习好几个月了,能准备的都准备了,我决定等下去,就一直拖着银行,银行三番五次催我,愁的我夜夜难眠,当时真的是很着急很着急,每天都盼望着,这一波疫情赶快结束,赶快考试,有两次是本省其他地方有疫情,考试宣布延期,后来其实有很久的时间这个城市是无疫情的,但是就是不考,其实后来我已经违约了,为了等这个考试,我没在规定时间调档案,交三方报到证给银行,妈妈和我说,不要放弃银行,我找工作这么久了,投了那么多简历,能试的都试过了,我已经30多岁了,这是我唯一的机会,放弃了这个我可能就没有退路了。于是我后来又主动给银行打电话,恳请他们允许我过段时间再入职。那段时间真的是太难熬了,银行隔三岔五给我打电话,我不断的想各种理由尽量拖延入职,同时又生怕他们哪天一不高兴,算我违约,我失去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最后,这个考试再延期10个月后终于举行了,那天很热,下着雨,戴着口罩,让人喘不过气,好像我这一年来的艰难挣扎。其实考完就有感觉,自己发挥的很差,拖了太久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来,出了成绩,80分,排名第五,又是第五。当看到进面名单时又一次令我震惊,我这个岗位第一名94.8分,这个考试只考一科就是职测,职测能考94.8分的是人类吗,他不仅是我这个岗75人里的第一名,也是所有参加这次考试的10万人里面的第一名,这一次我真的服气了,我心服口服,我能力不够,都说文学类出大神,第一次遇到这种级别的大神还是很惊愕。非常戏剧性的是,他放弃了面试,第3名也放弃了,可能是这个考试延期太久了,他们有了别的去处,第4名递补进面了,而我和第4名只差0.1分……后来,入职银行后又,遇到了面试时的那个女生,她说幸亏没等,在家再等半年得疯了,她问我等没等,我只说:等了……,她说,你真的很厉害,能等得住。可是,还是一样失败了,十个月待业在家,为了这个考试,毁约银行唯一的offer,最后还是失败了。

    第四次考试~事业编~某省会城市~硕士~外国语言文学类~60人报名~排第2~进面,面试被刷。

    在上一次考试延期的10个月里,每天在家复习等待,等了五个月之后,我感觉这样不行,我要去看看别的省有没有机会,于是把眼光放到全国,各个省的事业单位招聘我都会去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后来发现了在离家2000多公里的南方某城市,有一个外语岗,报名人数才60,竞争比较小,思考了几天,决定去试试,笔试感觉还挺顺利的,我会的题目都答完了,算是正常发挥,没出现什么失误,而且这次考试题量少,是第一次能够都答完题的考试,后来出成绩,果然进面了。考完就坐飞机回家了,面试之前一直在家,所以没法报名当地的面试辅导班,只能自己一个人在家准备面试。这是一个大专的教师岗,由学校组织面试,各个专业加起来由一百多人,抽签,我抽到了一百多人里面第一个面试,进了考场,有的老师让我摘下口罩,有的老师说有防疫规定,不能摘,有的老师说要在考生位坐下,有的老师说要站起来,因为我是第一个,老师们还没搞明白规则,这一切进行的并不顺利,面完我就知道自己凉了,出了成绩之后果然是落选,这个岗第一名是92分,也是这个学校招聘所有面试教师一百多人里面的第一名,我又遇到大神了。这次面试结束后,我已经毕业在家待业整整一年了,父母看见我这么大年纪了,研究生也读了,也努力学习了,还是找不到一份工作,跟着我很上火,他们让我赶快去银行报道吧,有份工作就不错了。但我还是不甘心,我认为自己的水平是有希望的,可能就差那么一点。我还有一个,早已报名,却因为疫情一直延期的考试,我说就让我试最后一次,如果失败的话,我马上去银行上班。

    第五次考试~2022省考~二线城市~应届~文学类~排名第5~距离近面差1分。

    这是银行入职前最后一个考试,总共延期了有半年,银行这边已经拖延到和下一届一起入职了,已经是最后通牒了,再不入职真的就是不行了,不会再宽容我了,这其中的滋味真的太煎熬了,最后在银行入职的前一天,等来了它,走出考场,自己很清楚这次发挥得很差,这一年里经历太多了,曾经那种巅峰状态怎么也找不回来了,我感觉这可能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出了考场拿起行李箱直奔火车站,去外地,明早银行入职报到。后来,出成绩,结果是差1分进面,我最后的一个希望也破灭了。想起这一年的煎熬,无数次的崩溃,在银行岗前培训期间,每天晚上都忍不住一直哭,当时有种感觉,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还能怎么办,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未来的生活。

    第六次考试~事业编~三线城市~硕士~不限专业~800人报名~排名40

    这次是在银行岗前培训中,因为已经不是应届生了,800人报名的岗位也得硬着头皮去考,岗前培训是封闭的,而且没有周末休息,每一天都有课,每天都在想着怎么才能请假出去,好巧不巧,在考前几天,我的脚踝肿了,没法正常走路了,着地就疼,借着去医院的机会请了几天假修养,自己趁着这几天,收拾行李,一瘸一拐的跑到火车站,坐火车去外地参加考试,正好赶上来姨妈,肚子疼,浑身无力,再加上脚疼,走路一瘸一拐,使不上劲,回去的路上,感觉自己真的好累好累,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就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窗边,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一切,都麻木了。我知道银行的工作是怎样的,因为本科是经济相关专业,本科的同学很多毕业都进了银行,说实话,自己在本科毕业那会根本就没考虑过银行工作,兜兜转转,努力了这么多年,研究生毕业,最后还是要去银行。

    本科毕业时候那份工作待遇差,但不累,没有压力,也不加班,也不用被客户骂,自己却觉得没有什么前途和上升空间,所以选择读研提升自己,寻求更好的发展。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研究生毕业, 现在的工作不仅待遇很差,没有前途和上升空间,而且还特别累,压力巨大,无穷无尽的加班,永远完不成的营销指标,面对客户的谩骂和无理取闹,心力交瘁,这就是我的经历和后悔读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