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破题:什么是「中国人」?什么是「欧洲人」?既然把两者地理互换,那必须找到与地理无关的异同点。农作方式(畜耕还是人耕,主要作物与种极几季)、运输方式(驿站、漕运还是海运)、建筑技术(石砌还是木造)等等均受限于地理,这几方面,可说是中国入欧洲则欧洲,欧洲入中国则中国。抛开这些,有什么更本征特质来定义这两群人?
一个思路是:中国人是(准)单一民族,拥有占人口绝对优势的主体民族,他们倾向于消弭民族间的区别而不是制造新民族,他们有追求统一政权的偏好,在大一统政权下,他们乐意担当同质的草(公、国)民,而不喜欢「罗马人」与「非罗马人」(「旗人」与「非旗人」,「蒙、色目、汉、南人」)的血统划分。而「欧洲人」则是他们的反面:多民族。
这样,题目就成了:如果一个人口众多的单一民族占据欧洲(核心地区)会怎样?
从地图上看,欧洲地理环境对于单一民族不太友善。。。整个欧洲被比利牛斯、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山脉割裂成地中海圈与北海圈。历史上,罗马帝国曾突破这两圈隔阂,征服高卢与不列颠。然而地理隔阂使得帝国面对蛮族侵扰时首尾不相顾,中央政体反应迟钝,故主动选择了两位奥古斯都各营东西的体制。因而,选择放弃不列颠、高卢,筑长城补齐欧洲山脉,安守地中海圈对单一民族帝国来说是最划算的选择。
帝国南方有撒哈拉沙漠阻隔,没有威胁。东方安那托利亚高原土地贫瘠,不会有土生的强悍部族。新月地以南的阿拉伯半岛亦不会有太强大的沙漠牧族。值得注意的是新月地,那里土地肥沃,征服该地的民族会是帝国东面的重大威胁。地理环境决定了(地中海)帝国不可能长久地保有新月地,因为一旦将之征服,帝国将直面伊朗高原上另一帝国的威胁。罗马历史也证明了征服东方往往难得善果。故设安东督护府,分散各东方民族,确保东面无大国。中亚草原没有劲风吹来时,让他们内斗,而一旦有强大的游牧民族袭来,则组织东方部落共同对敌,作为帝国的缓冲带。
帝国东段锁死博斯布鲁斯海峡。多瑙河入海口北面可建河北卫,扩张期时屯田,收缩期是缩回长城内。法国西南面也可作相同处理。
帝国主要产粮地在多瑙河中段的巴尔干北部,以及尼罗河口的埃及。
==========================================================
再看一下长城北面的情势。
山北卫与河北卫附近是非常优质的农垦区,步入此两区域的塞北民族会向农耕转型,并成为内附的塞北族。太平年景也许会成为守戍北边的异族战士吧。但历史经验是,在保有长城的前提下,内附的胡族是帝国最大的潜在威胁。晋之五胡咸为内附异族。与荒寒的蒙古高原不同,山北卫与河北卫对关内夏族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在中国国政糜烂时,不少汉人北亡胡地,为少数民族带去汉地的技术。可以想见,当夏族移到欧洲,北亡的夏族会更多,使得山北卫、河北卫附近出现组织度很高的塞北政权。这两个政权所辖诸民中,亦会有不少夏民。这就要求帝国有更高的统治技巧减少夏民北亡,以及更高的军事技巧应对、平衡山北卫、河北卫的军事威胁。在千年历程中,必然会出现源自这两地的胡人统治帝国的朝代。但由于人口劣势,以及这两地本就会有不少夏族移民,所以与中国一样,少数民族政权会自承夏统,文化不会受太大影响。
北长城以北应为森林狩猎民族。在钢制农具出现前,森林民族发育不会太好,故构不成威胁。
山北卫、河北卫再往北,是南俄罗斯大平原,有非常好的游牧条件。帝国会与这些部族交好,行封赏通婚,用来用来钳制山北卫、河北卫附近的塞北国家。
一系列由近及远的朝贡系统会在欧洲建立。不列颠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民族与地中海圈最远,不朝贡。他们可能会像日本一样,派个鉴真和尚来帝国学习各种知识,然后发展出一套独立的文明体系。也可能会类似台湾的生番,始终处于蛮荒状态。帝国东面的朝贡国因为出于欧洲、西亚文化交叠区,可能有些会不来朝,引发骄主东征。
=======================================================
这种长城内外的分隔可能会固定化,持续千年。帝国出于自身安全,会有意识地维持北疆部族的分裂,延缓其文明进程。工业化可能因此延期。
原因在这幅图:
帝国只产褐煤,而工业化早期需要白(红)煤,玩过文明的都知道掐死在煤上对工业化进程多重要。。。历史上,英国率先工业化,与其煤产地与人口稠密区的高度吻合相关。工业化并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积累,而是需要市场激励的。如果新技术的成本比旧技术更高,那必会遭淘汰,尤其在自发而非靠国家推进技术的地方。而缺乏煤炭,或煤场远离人口稠密区,将会使新技术的运用成本高过人力成本(中世纪的人力成本低,尤其对多人口而言更是如此)。
在工业革命之初,英国劳动力比较昂贵,而以煤炭形式存在的能源却比较廉价。欧洲大陆与此稍有不同,中国和印度则正好相反:劳动力比较廉价,能源较贵。由于大英贸易帝国的成功,当时英国工资水平较高。中国的发明家们想方设法节约能源,英国的发明家们则千方百计要节约劳动力,因此在英国用蒸汽动力代替人力比较划算。根据艾伦的计算,在1780年,即使一个法国企业家有机会学到组装珍妮纺纱机的简易方法,基本上也不具有生产价值。在印度,这么做绝对会亏损。但在英国,其年均回报率却接近40%。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英国在工程领域的超凡之处:不是因为别的国家无法发明可以节约劳动力的机器,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种需要。
缺煤的帝国自发工业化的进程很难被看好,尤其在早期工业化不具备军事价值的时候,成本核算更是唯一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