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缺爱会形成infp型人格吗?

2020-10-13心灵

客观上不缺爱,主观上会有缺爱的感觉。

通常情况下,infp童年在无意识情况下选择了优先Fi-Ne(寻找与判断什么对自己是好的什么对自己是坏的)后,还有一个常用Fe或Te的非常「爱」他的亲人。他的Ne或Ni探知到了这个亲人的Fe或低Fi,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他/她爱我是为了成为一个爱孩子的好父亲/好母亲,而不是为了我」。

这个观念一旦形成,那他将永远活在明明被「爱」包围但是却不觉得那是爱的童年阴影里,最终把幼年期的Fi提炼成了高浓度的漠视他人情感的Fi。

另外,「知道自己是缺爱的」一定有一个条件,就是「知晓了爱」。完全沉浸在Fe的爱里的人Fi是时常被压抑甚至不自知的。与infp童年时亲近的人里, 必然有一个真正能触碰到他的Fi-Ne的亲人,使infp的Ne看到了爱为何物。 这时,上一段的那个观念会被加深,那个Fe亲人会被他更加漠视,这时候Fi+Ne的世界观已经有了,启动了一些Ni去看别人- 如果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不会发现原来我真的是缺爱的,所以我需要(Ni-Fi-Ne目标)真正指向于我的爱。

从我的家庭来讲,我父亲是enfp,我母亲是isfj,我父亲的Ne-Fi给我带来了虚无缥缈的Fi-Ne的梦,但我母亲的Si-Fe永远在现实层面无视并压抑着这份臆想。但从世俗意义上讲,他们都非常爱我,这是客观事实,而从我的 主观 上讲,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爱是Ne的,遥远的,从母亲那里得到的爱是Fe的,「人设」的,非「我」的。所以我时常对我母亲说 我希望她能更爱真正的自己 ,而不是爱「她的Si滤镜下的虚假的我」和那个「[爱着我的她]的人设」。当然,对于Si-Fe人来说,这样的「自己」或许就是真正的自己也说不定,所以我最终选择的是与我的看法和解,不再劝说。

不过,从上述内容可以发现,其实功能选择并不完全因为「缺爱」或家庭情况,而是先在婴儿期有个最基础的无意识的i向选择,然后在这个家庭情况之下,「我」又主动或被动或无意识地选择了用哪些功能去回应,最终人格成型为infp。

这样的家庭并不是只能够培养出infp。从功能全部开启后,通过选择认同Fi-Ne的未来还是选择认同Ni-Fe的未来,就 会有infp和infj两种人生 。而如果有一个高Te的亲人教会他根本不用在意Fe,开始发展Te控制住Fi使它顶替三位Si成为永恒少年Fi,并且批判位的Ni一直往主导前进,就会向intj发展。唯一不太可能的是Si或Se主导,由于Fi之后Ne/Ni的发展,Se被漠视/压制,Si被压制/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