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怎么样可以在家里高效的工作?

2020-09-20心灵

今年(2020)10月开始从公司跳出来成为了独立开发者,浪了将近2个月,断断续续进行了一些项目的尝试后终于有了点找到方向的感觉。

这套方案是个人经验的总结,刚开始践行,所以我也不太确定合不合适,但参考参考总没有坏处:

1. 打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环境对效率的影响不可估量。对于软件开发人员来说,虽然表面上看好像只要有台电脑就哪里都可以摸鱼了,但是在家摸鱼的频率和时长都要比在办公室多得多!

破解的方式就是打造一个专门属于工作的环境,可以是一个小房间,也可以是角落里的一张小书桌。空间的大小不是关键,关键的是 这个范围里一定都要是工作相关物件 (绝不能出现像我这样电脑旁边放一台 PS4 的愚蠢行为)。

进入这个空间,你眼里看到的、手能摸到的,甚至盯着电脑的时候眼角余光能扫到的,全都是工作!工作!工作!这就让我们有了一个最基础的工作空间了,下一步就是怎么让我们进来之后不那么想逃走。

2. 适当的准备

在家毕竟比在办公场所要自由,少了身边一起摸鱼的同事的会心一笑,也没有上司和老板的深情凝视,人的内心和头脑自然就会更加放荡不羁:「昨天就应该直接上高地的,推什么塔!」、「今天早餐有点淡不如中午吃个炸鸡平衡一下?」、「欸有点口渴...」、「咦?厕所水龙头是不是没关?」

五花八门的念头里,随便一个都能让你立刻转身离开精心打造的工作空间,体现出你无与伦比的执行力。上面那些想法就是刚刚一瞬间从我脑子里同时挤出来的,但这些真的都是问题吗?

不全是。

独处这些天下来,我发现这些念头其实大都源自于我内心在逃避当下的工作任务,而只有少部分是我身体真正的需要,外加一丢丢强迫症的影响。于是我需要做的就是:马上开始工作 + 处理身体上的需求。

在这方面我比较幸运,因为我是一个无咖啡不欢的人,而咖啡的提神作用已经潜移默化地让我产生了一种感觉:「喝过咖啡我就精神满满了,该干些正事了」,所以在这种时候我只要直接起身上个厕所(顺便检查一下水龙头)然后冲一杯咖啡回来并敲下第一行代码就完事了。有些时候手边正好有杯咖啡,直接喝一口什么都解决了。

这些动作帮助我改变了想法:

  1. 我不太想开始工作,因为它有点难/有点麻烦/不有趣(畏难) -> 这个代码的作用是 xxx,接下来要实现 xxx(工作上的思考)
  2. 我有点口渴/想吃零食/想抓点什么在手上摆弄(临时需求/个人习惯) -> 咦手边就有(需求被满足)
  3. 我需要从座位上离开,因为水龙头好像没关/有件什么事忘了处理/有个知乎邀请忘了回答(强迫症) -> 有机会顺便做了就行,没有就算了(安抚了不紧急的事情)

(如果都听到水龙头没关的水声了,那还是赶紧去关了吧...)

对我来说,一切问题都发生在工作开始前,一旦真的开始工作了,工作本身就会让人更加专注(也可能只是我这个职业的优势?)。所以只要完成了上面说到的几个动作,我就算是真正开启了一段工作时间,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怎么在工作上保持高效了。

(为什么准备工作只要「适当」而不是「充分」呢?因为我觉得「充分」准备本身就已经让人感觉很焦虑了,所以顺其自然,喝个咖啡就差不多。)

3. 使用一些工具

最后,外部的一切都是辅助,工作本身的高效才是重点。

我最近的体会是: 工作本身的有序安排是最好的提效动作。

说人话是: 合理安排好工作,它自然就会推着你去完成。

(除非你本身就很抗拒这个工作,那可能你需要的是思考一下这个工作的意义了)

关于这一点,应该已经有很多文章说过了,我按时间顺序列了一下我工作流程里涉及到的工具:

  • 脑子里冒出来的新想法或待办,用 Things 记录下来
  • 从 Things 里挑出每天具体要完成的任务,细分到不同时间块,用 Sorted 来安排
  • 工作中的资料或文档通过 Bear 来整理,也会用它来写写每天或每周的回顾
  • 这些任务看着挺繁琐,但其实在公司里也差不多是这个流程:产品经理设计了功能 -> 开发人员计算任务时长和排期 -> 记录当天的工作内容 -> 每周团队会议上进行一周的回顾

    另外再补充两条小建议:

  • Things 和 Sorted 其实都算是 GTD 类的应用,使用逻辑上会有不同,所以按需选择其中一个也够用(我是因为在不同时期分别买了它们,又不想浪费所以拿出来一起用试试,结果感觉还不错)
  • 记得在不同工作任务之间插入一些休息时间(这也是 Sorted 建议的),甚至明确安排一些非工作的时间段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