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战争有多烧钱?

2017-12-13心灵

就说说军阀混战吧

奉系军阀刚开张那阵子,穷得抠脚,靠着向日本人借钱过日子,因为借了「朝鲜银行」100万日洋还不了,只好把酒税、契税都抵押给本子,换取再借200万,其实这些钱也不算多,可就这样奉系还是还不了,1916年只好再找本子讲好话,能不能暂缓一年。

总之,张大帅这日子委实憋屈,禁不住妈了个巴子起来:「东北这么大,老子咋这么穷呢?」

再这样下去,日本人不用一枪一弹就能接管他奉张集团,还不要说大帅做的那个「入关梦」

幸福来得总是这么突然,1917年,一个叫王永江的人入主奉省财政厅长,王永江曾在大连学习日本警务制度,拿着这一套试着管理东北财政,奇迹发生了,「曾不三载,省库充溢」,「奉省大治」。大帅一下就当上阔佬 ,1918年,革命导师还在苦哈哈的给同志们画大饼「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他的远邻张大帅真的吃上了大肉饼-----奉天省第一次有了盈余:350万银元,到1921年,奉省盈余暴涨到1159万元,还把之前积欠的1400多万元外债全部还清,另外还库存奉票8000万。

1923年,奉省岁收入从1917年的1200万大洋,增加到4000万,(【王永江别史】)除去军事开销之外,还盈余820万。到1924年,奉省的盈余达到创纪录的1640万(【现代东北史】)。

张作霖手头一阔可不得了,天天下单。一次从白俄手里买了22车皮的军火,光步枪就刷了3万条,花去40万。另外还买了800多箱炮弹、炸弹,甚至几艘军舰。又向法国一次订购了105架军用飞机,还从德国、捷克、挪威到处买买买。光捷克步枪就刷了12万支,子弹6000万。

王永江变钱的法子其实也简单,一方面严格考核各部门,厉行开源节流,比如官员不许坐轿车,一律乘人力车。一方面兴办实业,开发东北资源,惠商兴矿,1923年王永江还在沈阳投资450万建立奉天纺纱厂,对抗日资企业,光在1926年就获纯利1665万大洋。又投资修建奉海铁路,从1921年到1928年,东北铁路长度增加20多倍,虽说铁路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巨大,但王永江的赢利能力不盖的,光是1923年铁路就收入300万,财源滚滚。

有人回忆,张作霖又妈了个巴子骂开了:老子不是在做梦吧?

可是,就在一片大好之下,王永江却挂冠而去,回到家乡金州,不管张大帅,张少帅还是什么中外亲友乌龟王八,也不管他们怎么死说活劝,横竖不伺候了。

因为张大帅太能整活了。

平日不打仗,奉省一年的军费也要占总开支的近66%(1918年)。王永江死整活挪,一年也就搞出1000多万的盈余,可张大帅又是怎么造的?

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花掉奉洋2000万。

1926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直接花掉1.5个亿,另外收买冯玉祥还花了300多万。

张大帅以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自诩,为了让手下卖命,据说把前线士兵们安排得「饮食丰美」,什么牛肉、饼干、汽水啥都有。而对面直军已经欠饷9个月,「几至不饱」(【吴佩孚战史】),就这样第一次直奉战争还没打得过直军。

二次直奉大战,大帅为了赢回来,发行公债5000万,另外向东百姓强行摊派4800万,当时东三省一共3000万人口不到,每人得摊好几块大洋。

就这还不够,大帅办的兵工厂,一年得扔进去2300万。

张大帅的个人开销也是大手大脚,一年「特支」就得1000万。

还有大帅手下的头头脑脑们,特别是杨宇霆,动不动几十万、几百万的计划外花钱。而且事先从不跟老王头打招呼,直接拿着请款条上门,只要老王头说不,杨宇霆转头就找大帅,大帅明知王永江不高兴,但他更不愿意委屈杨宇霆,次次大手一挥就把字签了,通知王永江打钱。

王永江给大帅下了最后通牒:兵工厂裁减一半,大帅的「特支」全部取消。

换了别人敢这样,大帅早就妈了个巴子扔怼他一脸,但对于王永江,张大帅只好一口一个「兄逮」的哄着,但就是不肯少花一个子儿。

王永江直接给润了。

王永江为啥敢那么刚,那么不留情面,要将大帅的「特支」全部清零呢? 因为张大帅他们实在太能捞了。关内的北京政府,曹锟是众所周知的第一阔佬,也不过积财5千万。比起关外这帮土匪,老曹还真是业界良心。张大帅的副手吴俊升,积财1个多亿;吉林督军张作相私财7千万。杨宇霆积财1千万,已经算「两袖清风」了。而张作霖的私财深不见底。1925年日本人曾暗中调查,仅仅以张作霖个人名义存在日本银行的就有600万大洋,在关外银行还存了2千万。他夫人、子女名义下的存款、商号、房产不在其内。郭松龄造反时,张家就派了27辆汽车满载财宝运到日本人的商号保存着,为了拉日本人打郭松龄,一次就私赠了500万大洋。而且大帅财产远不止这些,他利用自己的权位在东北大做垄断生意。他拥有东三省第一大连锁商号,涉及军粮、典当、油坊,大小几十处,他私人投资入股的纺纱厂、煤铁矿、金矿一大堆。特别是二十万奉军所需的军粮、被服、马具、医药、副食品大多向张作霖的商号采购。所以,不论东三省的财政如何亏空,商店纷纷倒闭(1927年头3个月就倒了上千家),也不论奉票怎么跌,物价怎么涨(大米涨了一倍,面粉涨二倍,猪肉涨三倍),都不耽误张作霖大发其财。据说后来九一八事变,日寇在张氏官邸里掠到的金银价值2.5个亿。

王永江虽说擅长理财,但毕竟不是印钞机。而且他又是个情怀人士,廉洁奉公,不治私产,哪怕大帅再怎么慧眼识珠放手用他,他也无法容忍这么一个「化公为私」,不顾东北,不顾天下,只管獠牙血口发战争财的主公。

其实王永江也有「私活」,他苦心整顿财政,为的就是培植元气,用一场成功的现代化建设打消日本的野心,而不是把一点家底全浪费在「入关」上。在他看来,就让关内那帮孙子互相去咬好了,打到最后,东北再出来收拾残局,到那时,天下自然是东北的。

所以,他早早储备人才,从省库拿了300多万办东北大学,高薪从国内外挖专家教授,进口一流的教研设备。然而,东三省却摊上一群视天下为私产的武夫,王永江只好叹息世间徒有管仲而无齐桓公,愤然辞职。

不光是奉张打仗缺钱,据有中国最富的江浙沪财源的蒋介石也缺钱

一场中原大战,老蒋开销了三个亿,搞到次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愤如潮,老蒋却连军费都发不出,陈诚在江西打仗,中央军几个月都领不到饷。阎老西就更惨了,苦心深耕山西二十余年,可山西不要说比不上老蒋的江浙沪,连张作霖的东北也差得远。奉天省不过59县,一年收入3000万。而山西110多县,一年收入才1200万,加上绥远省的收入一共也才1700万。而1930年中原大战,山西一省就花掉1.5个亿,比27年的支出增加30多倍,阎老锡差点玩不转了。

不过阎老西比起玉帅吴佩孚来又强多,几个军阀大头子里边,就属吴子玉最穷。

直系军阀实际只控制了100个县,物产贫乏。早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吴佩孚的队伍就欠饷已经9个月,全靠吴佩孚对外强硬、不借洋债,对内廉洁,不贪钱财的人设撑着。第一次直奉战争,直军虽胜,却打出了一个1700万军费的天坑。

玉帅后来洛阳练兵,只养了5个主力师,一个师每月发「上银」14万两,2个补充师,每师每月只发4万两。就这样也很难维持,他的嫡系勒云鹗,一个师只有三成人有枪。玉帅只好把自己的「巡阅使」官署开销减到每月2万4千两。北洋政府的头脑各个有大钱,而北洋政府却是真穷,黎元洪给曹锟、玉帅当傀儡总统,给他配了3个营的卫队,但黎元洪自己把卫队减到100人,因为他怕发不出饷,搞到卫队成了自己仇人。

赶紧更新,让各位久等了

话说北有王永江,南有刘航琛

王永江振兴东北,而刘航琛则在西南辅佐刘湘成就大业

这地理位置还真是对称

其实在四川坐头把交椅的起初还不是刘湘,而是比刘湘小六岁的「幺爸」刘文辉,执掌省主席大印兼24军军长,拥兵5个师、27个旅,共13万人。刘文辉所以兵多将广,在于他控制了川、康80余县,地盘远远超过只控制川东20余县的刘湘。

不过刘湘之所以能崛起,还是因为他的地盘。

别看他地盘小,但质量高------以重庆为中心,地接湖北,扼长江咽侯要道,与华中和华东的商业中心往来便利,远胜内陆的刘文辉。川产烟土、桐油向武汉上海的运销都要经过重庆,收入最丰,光是川土一年就外销几亿两。另外,重庆还是外省烟土转卖的枢纽,每年有2000万两云、贵烟土经此外销,给刘湘带来滚滚税源。

丰厚的经济收入,使刘湘养得起6个师、21个旅;一年开销得起三、四千万大洋,从外国洋行购入重机枪,一次往往几百挺、几千挺的买。刘湘养兵10万人,却装备12万支步枪,和令人咋舌的1万多挺机枪,简直是「机枪大王」。可见他的奇葩之处,部队土豪却又缺乏正规化,不按现代部队的科学编制来,有钱就任性,如此人枪比例,怕也是全中国五花八门的军队里的独一份。

当时的重庆比起土里土气、明显落伍的成都来,堪称西南四省的头号大都市、批发中心,且以洋派和摩登闻名:「罐头食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城追西俗,极染世风」,在外地人眼里「把成都和重庆比,恍惚等于把苏州和上海比」(黄炎培【蜀道】);

只是,刘湘占着这么好的地利,日子却并不宽裕,甚至还叫起穷来。原来,刘湘和他的手下,有一个算一个,打仗还马虎,经济理财却都菜得爆炸。

比如刘湘的大将王陵基,在重庆分管【大中华日报】和铜元局两项差事,结果都亏得不行。王陵基怕挨刘湘的骂,打听到有个酒商的儿子叫刘航琛很有经济头脑,而且因为刘家有不许当官的祖训,却让刘航琛受尽了官场的气,有意投靠军队,便把刘航琛叫了来,让他分管这两桩生意,要求不高:「莫再来找老子要钱!」

这刘航琛还真神了,【大中华日报】在他手里没几天就扭亏为盈,还帮王陵基还清了所有欠账,还给报社员工们补发了工资,让大伙欢欢喜喜过了中秋节。而铜元局最是难搞,王陵基已经折了刘大帅45万两银子进去,局里眼看连工资都发不出,甚至没钱采购原料。刘航琛接手后,决定毁掉原先的「大二百」面值的铜元的模具,改生产「小二百」元面值的铜元,将铜币的质量下降一半,但铸币量提高一倍,还为局里跑来了融资,解决了币材来源问题,几个月下来,铜元局就扭亏为盈,净赚了54万两白银。

刘航琛的能耐很快「上达天听」,引起了刘湘的注意。

刘湘这个人吧,打仗其实一般般,而且一双眼睛据说总是恍恍惚惚,像是半醒半睡的样子,所以被部下私下里讥为「刘瞎子」。但刘湘待人却不瞎,很有容人之量,对老婆唯唯诺诺,对部下不苛查,不严厉,「糊涂」、「迟钝」;表面若愚,肚里却颇有识人之明。比如他以甘绩镛管理民政和教育,颇称一时之选。如今听到刘航琛的事迹,立即请来深谈,而且第二天就请刘航琛出任财政部长,给予前所未有的大权,大有韩信拜将之风,顿时刘湘所部「一军皆惊」。

据说刘湘只给刘航琛说了几个字:请助他统一四川!

刘航琛倒是满口好说好说,但只有一个条件:既然让我管钱,大帅不能学张作霖的坏样子,动不动就伸手要钱,一切都按规矩来,不许打乱我的预算计划!

刘湘想都没想,直接批了「照办」。

刘航琛为啥敢接这个「帅印」呢?他早就算过一笔账,刘湘养着35个收税机关,6000多税吏,每人贪污不说多了,就算100元吧,一年就有720万大洋没了!而且税吏这么多,刘湘的地盘却只有20来个县,等于说平均一个县就有300多税吏像苍蝇似的对老百姓嗡嗡嗡,如此扰民,对经济的困扰和拖累是难以计算的。

刘航琛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将35个税局全部砍掉,只设一个税捐总局。同时提高行政效率,以最低的征收成本去征税,效率提升了,即使税收泛围有所增加,税率有所提高,但因为少了扰民和敲诈,民间反响反倒比过去好。刘湘却惨了,因为裁掉的那些税官们,哪个不是「皇亲国戚」?这群苍蝇围着刘大帅,展开了一轮又一轮「轰炸」,刘大帅的耳膜都要炸塌了,但正襟危坐的刘大帅反而笑了:

刘航琛任职第一个月,不光将赤字一扫而光,还盈余140万大洋。刘航琛签了一张大额银票派人送到刘湘帅府。

第二个月,又告盈余270万大洋。

刘大帅知道,他这回是挖到宝了

待续。。。。。。。。。。。写了这么久,一点打赏也没得,唉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