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东京奥运会纸板床的标价上万元(人民币),实际成本真有那么高吗?

2021-07-31心灵

昨天在网上看见一条多年前的老梗:

2016年4月,耐克官方发布了一款拥有专利的zoom air气垫的鞋子,售价1499元每双。

据说这个气垫是耐克专门研发的,可以极大的提升鞋子的舒适感。

但很多消费者买鞋之后,却发现这个鞋很硬,落地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脚酸。

有个消费者纳闷之下,割开了这双鞋,发现这双号称拥有专利气垫的鞋子,里面居然没有气垫!

不是某几双鞋没有,是整个中国地区销售的这批次鞋,里面都没有气垫。

很自然的,这事上了2017年央视的「3·15」晚会,耐克鞋名声扫地,被迫退一赔三。

如果故事只是到这里,对于中国消费者绝对是一个 喜大普奔 的结果,但并不是,后边还有更大的惊喜。

在耐克气垫事件爆发后,全国有大量的耐克同款鞋被检测出含有气垫,质量完全过关,各项技术指标都非常优秀。

一查,所有含有气垫的耐克鞋,全部是假鞋,莆田假鞋厂的老板以为耐克鞋里有气垫,老老实实按原版鞋防制的,用料非常扎实,结果耐克那边出了质量事故,全部没有放气垫,导致隐藏的莆田鞋一下子全部暴露出来了。

气垫门事件之后,有人对莆田鞋的质量产生了浓烈的好奇心,自费购买了不少莆田耐克鞋送去专业机构检测。

在各项严格的测试中莆田耐克鞋居然完全不亚于正版耐克鞋,双方的质量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一双假鞋当时只买400,几乎是真鞋的四分之一。 那么耐克没有放气垫的、以次充好的,「真鞋」的成本到底是是多少。

想明白这个问题,或许就能解释为什么北京奥运会总投入是68亿美元,东京是280亿美元 (巧了也是将近4倍)。

7月21日,Forbes网站上刊登了一篇历届奥运会成本支出的对比。这个对比已经考虑了通胀因素,除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21年东京奥运会,之前所有的奥运会都折算成2015年美元价格。北京总投入是68亿美元。伦敦是150亿美元,里约是137亿美元,东京是280亿美元。

知乎上有人说纸板床价格高是因为床品贵,价格淘宝上都有。这就有点搞笑了,先不说批发价和成本价是两回事(正常的商业逻辑是:奥运这么大的采购量再加上可以直采,价格来个腰斩都是有可能的),就说性价比,我觉得法拉利也不错呀,奥运会不采购跑车难道是因为质量不成,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吗?还不是因为没有必要。 这个时候怎么没人说节能、环保了?

熟悉北京奥运会的小伙伴都应该知道,最早鸟巢是有「盖儿」的,后来由于提倡「节俭办奥运」,就把盖取消了。这应该才是奥运会的正常打开方式吧!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见有人说: 不惜一切代价。 但不同国家这句话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中国人说的「代价」是自己,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领导您瞧好吧,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咱吃点亏也把这事办好了。

比如:当年在建设雷神山的时候,我们见到了一大堆牛AC可拉斯的企业,大年初一冒着疫情感染的危险赶到了武汉,他们是:三大运营商、中建三局、武汉建工、武汉市政、华为、格力、联想、齐鲁制药、中国五矿……

这些企业难道都不如日本一家做床单的吗? 为什么奥运会有高价床品,雷神山只有低价国货?

老外口中的代价通常指的是国家:想办事就要给钱,如果着急还要加钱,这也叫特事特办!

在商言商本来也没有错,毕竟我们不能要求工匠民族像中国人一样有家国情怀。可笑的是某些理中客双标的太离谱,偏要提什么品牌价值,把个做床单的楞说成高大上、独一无二,这不是「 建」 吗。

中国就是世界工厂,什么都有呀,价格还有人比我们清楚吗?洗什么洗呀!

杈不多就得了!

总之, 有些事我们看不明白,不是外国人太怪,而是中国人太特殊!

参考:打脸外国品牌的三个中国案例 远方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