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担当」。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从打造一个个城市公园的点状布局,逐步迈向构建全域公园城市的宏大格局,宝山区正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蝶变,以创新实践努力探索着人民城市建设的崭新样本,让城市的每一寸空间都焕发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独特魅力,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承载之所。
新中国建设初期:现代公共生活的初体验
1952年,宝山就已经出现了第一个具有现代公共生活特征的城市公园——吴淞公园。公园紧邻黄浦江、长江交汇入海口,凭栏眺望吴淞口江阔云低、海日初升、红光晃漾、百舸入海的壮美景象,何等快意。
1958年,为响应毛主席「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同时也为配合海滨一村工人新村建设,吴淞公园与吴淞苗圃合并,建成了占地六千多平方米的吴淞海滨公园(1981年改回吴淞公园)。那时候到张庙一条街参观社会主义工人新村、再到吴淞海滨公园观江眺海是沪北地区经典团建线路之一。
1960年,上海公用局组织参观吴淞海滨公园
1956年3月,一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园地建成:宝山烈士陵园。宝山是上海战役的主战场,当年参加解放上海的人民解放军共10个军,其中有5个军在宝山地区激战。陵园安葬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海战役宝山战区牺牲的1884名烈士遗骸,烈士骨灰陈放室安放有新中国成立后在对敌斗争和抢险救灾中牺牲的16名烈士的骨灰盒,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缅怀先烈、激励革命斗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1956年建成宝山县烈士公墓。上面题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76年,宝山县烈士公墓改名为「宝山烈士墓」
1976年改建后的宝山烈士墓
同年4月,宝山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城市公园——临江公园建成开放。临江公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宝山县委向宝山县和上海市北郊区团员、青年提倡议,以义务劳动在文庙旧址上建成的。当时共动员1.5万人次,工程费1万元。起初定名为共青公园,同年8月改名为「友谊公园」,1962年10月又更名为「临江公园」(2015年更名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北临江、南吴淞,两个公园都是上海欣赏江河入海景色的最佳处。
改革开放大发展:兴起社区公园建设浪潮
宝山实现区县合并之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为进一步提高当地生活品质,宝山掀起了社区公园建设的高峰期。作为宝山钢铁总厂月浦居住配套公园的月浦公园由宝钢投资建设,于1988年5月1日对外开放。罗店镇的罗溪公园于1990年10月1日对外开放。同样由宝钢投资建设的,作为宝山居住区配套公园的友谊公园北园、南园分别于1992年5月18日、1993年7月1日对外开放。其他如宝钢小游园(1993年)、泗塘公园(1994年)、永清苑(1996年-2000年)、淞南公园(2000年)、大华行知公园(2000年)陆续竣工开放。
月浦镇月浦公园
罗店镇罗溪公园
友谊公园
张庙街道泗塘公园
城市大型公园绿地:绿色明珠的镶嵌与积淀
进入新千年,宝山开始推进规模化城市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充分回应居民们日常休闲与亲近自然的殷切期盼。占地面积合计达6.4平方公里的外环线绿带(宝山段)于2003年基本完成。2005年,陆续建成上海市第一条环区生态步道、居住区步道、公园步道以及顾村、罗店大居环水生态绿道等多类型绿道,形成了「大环套小环、小环有支线」的网络格局,至今已累计建设绿道超190公里。外环线绿带藤上结出最大的瓜——顾村公园于2010年对外开放一期,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是周边居民放松身心的首选之地,也成为宝山的一张亮丽生态名片。
顾村公园
滨江发展带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一期2007年5月对外开放,实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并举。2014年,借助上港十四区改造的契机,滨江绿色空间逐步向北拓展出瀑布公园、坡地公园,并对原有临江公园进行扩建,纳入更多淞沪抗战的内容,并于2015年更名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
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森林公园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
东部和南部的老建成区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滨河产业转型加密公园布局,同时对有条件的老公园拓展规模,实施改造提标。西泗塘东岸的虎林苑前身系吴淞化工厂(后更名为上海中远化工有限公司)为辟建TDI工程的安全隔离带(绿化苗圃)用地。2004年,吴淞工业区整治办投资近1300万元建设公园,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其意义不可小觑。西泗塘东岸的另一个公园——高境镇的阳泉花园于2005年开放。蕰藻浜南岸的智力公园原为纺织原料公司仓储用地,通过政企协作建设,向社会免费开放,提升地区综合环境,实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赢。东茭泾上的庙行公园2005年开放。
虎林苑
阳泉公园
智力公园
庙行公园
西部、中部和北部的新建地区则加速实现公园与新建住区建设同步,罗店镇北欧新镇的美兰湖公园2004年开放,顾村四高小区建设的菊盛公园2005年开放,罗泾镇镇区公园——罗泾公园和宝山工业园区的白鹭公园2007年开放,祁连居住区的祁连公园2017年开放,杨行镇白沙中央公园2019年开放,盛桥公园、罗店镇美罗家园的美兰西湖公园2024年开放。
美兰湖公园
菊盛公园
白鹭公园
祁连公园
白沙中央公园
美兰西湖公园
这些城市公园和生态走廊的建设,凝聚了宝山对于绿色生态的重视和对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用心。优质的绿化景观、完善的休闲设施,如舒适的座椅、儿童游乐区域、健身步道等,都被精心布局在公园之中,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为大家提供了家门口就能享受自然、锻炼身体、亲子互动的理想场所,成为了城市中一个个充满生机与欢笑的绿色角落。
迈向公园城市:理念升级下的全域谋划
然而,宝山并未止步于单个城市公园的打造,而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积极响应「公园城市」这一前瞻性理念,开启了从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跨越的探索之旅。这意味着不再局限于孤立的公园建设,而是要将整个宝山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让城市处处皆公园,公园处处皆生活。
规划引领:全域蓝绿资源的统筹布局
秉持着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布局各类绿地、公园以及蓝绿空间,构建起层次分明、互联互通的生态网络体系。新建的社区公园如同繁星般点缀在各个居住区内,出门见绿、转角遇园成为了居民生活的常态;城市绿道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串联起不同的公园、广场、商业街区以及滨水空间,人们可以沿着绿道骑行或者漫步,穿梭于城市的不同风貌区域之间,感受宝山丰富多元的城市韵味。同时,宝山注重对滨水区域的打造,充分利用黄浦江、蕰藻浜、东茭泾等水系优势,打造滨水公园和生态廊道,让水与绿相映成趣,拓展城市的生态空间,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欣赏江景河景、开展水上活动的好去处。
蕰藻浜科创之河一号湾滨水空间
东茭泾滨水绿道
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滨水空间
以人为本: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要义
在探索公园城市新样本的过程中,宝山始终将「人」放在核心位置。公园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围绕着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感受展开。
一方面,注重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无论是大型的城市公园,还是街边的小型绿地,都最大限度地拆除围墙、打开边界,让市民能够无障碍地进入和使用这些绿色空间,让城市的绿意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泰和水生态公园一期以及环上公园组成部分的胡庄公园、沈杨公园除了传统的休闲娱乐设施,还增设了文化展示区、科普教育点等,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公益讲座、艺术展览等,使公园不仅是自然的栖息地,更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平台,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
胡庄公园内的智能有氧健身站
沈杨公园
泰和水生态公园
另一方面,积极倾听市民的声音。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居民对于公园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从公园的选址、功能布局到植物配置、设施设置等方面,都充分尊重民意。「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坚持实施「一图三会」制度,根据居民的积极反馈,在一些老年人居多的社区公园增加了更多的休憩亭和无障碍通道,方便他们休息和出行;在儿童活动频繁的区域,进一步优化游乐设施的安全性和趣味性,让孩子们能够在这里尽情玩耍。这种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让宝山的公园城市建设真正做到了贴近民心、符合民意,成为了人民共建、共享的城市发展成果。
多元融合:激发城市活力与可持续发展
宝山的公园城市建设注重多元融合,实现生态、生活与生产的协同共进,激发出城市的无限活力,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生态与产业相融合,以公园的开放亲和力吸引周边商业总部、文创企业、休闲旅游业态等入驻。宝山滨江连珠成串,协同长滩、海上世界、零点广场、上海国际邮轮度假区等功能板块精心打造城市海滨欢乐场,在今年的金秋十月热情发出「你若能来,皆大欢喜」的诚挚邀请,创下了7天接待120+万人次的泼天流量。郊野公园凭借优美的环境打造了一批特色民宿集群,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之余,能够享受到舒适的住宿体验;文创工作室借助公园的自然与人文氛围,汲取灵感,创作出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同时也为公园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息,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海上世界
长滩音乐厅和观光塔
零点广场
国际邮轮港
同时,公园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起来。老旧厂房、废弃码头等城市空间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为了充满创意的公园化空间,既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又赋予了其新的功能与价值。像宝山的一些老仓库改造而成的艺术园区,内部设置了公共绿地、雕塑广场等,举办各类艺术展览、音乐节等活动,成为了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打卡地,让城市的旧空间焕发出了新活力,推动了区域的整体更新升级。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钢雕公园)
从吴淞公园的「一枝独秀」到全域的「公园城市」建设,宝山正沿着这条充满希望的探索之路稳步前行,以绿色为笔,以人民为墨,绘就一幅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美好画卷,努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的新样本,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家园,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宝山将继续深耕这片充满潜力的「公园城市」试验田,让城市的生态之美与人文之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