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少年咨询工作中发现,很多孩子不能继续咨询,不是因为父母不舍得花钱,而是他们自己觉得自己「不配」,当得知父母需要付费咨询时,他们会被激活极大的焦虑感和内疚感,这种压力下,他们经常脱落。
所以,父母给孩子预约咨询师,一般是不建议告诉孩子花费的,咨询师可以一段时间工作发现这个问题后,工作内疚感和卑微感不分。不愿意花费父母一分钱,不仅是关系的割裂不信任,更是自我攻击的体现。
这种情况在抑郁者身上很常见。
不配得到的感觉不是一天两天形成,这种向内攻击的原因是复杂的,不同的治疗模型有不同的建构思路。经典精神分析会认为是超我打击本我导致,客体关系学派会认为关系中的挫败和打击导致内化了糟糕客体形象(内心中总有攻击自己的客体形象),而自体心理学派则认为这是自体虚弱形成的一种防御式反应,目的是获得自尊感。
不同的思路有相通的地方。
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种感觉,比起绝对得不到要好很多。毕竟得不到,是还有,只是自己不够好,所以自己是有希望的。在糟糕的关系环境下,承认对方是冷漠和不够爱自己(可能是不会表达爱)是相当残酷的,尤其是对小孩子,宁可认为自己不好,也不能认为抚养者不好。
认为抚养者不好,既无力改变,又失去希望。
认为自己不好,则会有一种模式出现,总是试图去「修正自己以满足对方需要」。当孩子牺牲了绝大部分心理空间,去关照大人的需求以获得生存和安全时,孩子就会形成一种事事处处考虑他人,委屈求全,一味责怪自己的思维倾向。
这种思维,在内向者身上更为明显。好处是他们会更快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坏处是,当这份自我牺牲换不来对方同等的关爱时,就陷入「自我苛责模式」。这种模式会形成死循环。事实上,绝大部分真正的心理议题,都是死循环模式,这种神经症式「魔咒」会形成一个个心力消耗旋涡,不断吞噬人的心理能量。
不配得到的想法,除了内疚,还有羞愧。这是两种不同的情感,前者与冲突有关,后者与自体感有关。弗洛伊德有一个严苛的老父亲,有一个年轻的关爱他的妈妈,当他青春前期产生复杂的情感渴望时,萌生了爱的冲动,从而引发巨大的内疚感。他自己因为个人体验对性驱力产生了浓厚兴趣。俄狄浦斯,内疚的神话。
反之,其他心理学家没有弗洛伊德的个人体验,比如,阿德勒,他是自卑更强,从小感觉自己很卑微,我们推测他不配得到,则是来自于虚弱的自体感。自我认同低,得到好东西,则压力山大。他对自卑和超越自卑更感兴趣,所以致力于超越自卑。
潜意识的反应往往快速、直接,有时候甚至超越了意识念头。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当自己意识到时,事情已经发生。觉得自己不配得的念头,改变的技巧是「慢下来」,当意识慢下来时,觉察力会提升,从而标定这些「自我攻击念头」。
并将其锚定——「不做评判和分析的记住它以及它出现的规律」。如此时间久了就可以训练出一种能力,逆惯性力,开始时会处于博弈冲突期,逐渐会形成新的反应模式。
有时候,在觉察到时,会激活思维背后深刻的情感反应,它们产生极大的阻力,这时则可能需要借助咨询师的力量,帮助自己转化、克服。思维变化提升,是心理议题的重要价值,借助心理议题调整获得心得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人格会提升迅速。
2024.3.21 随笔、在心理逆境题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