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十三年(1639)正月,八大王张献忠在谷城重新竖起农民起义的革命大旗,各地农民纷纷响应,一时声威大振,朝廷多次派兵进剿,都被八大王打得大败,逼得崇祯帝走投无路,把这一切失败都归罪于五省军务总理熊文灿,而将他处死于北京西市,然后任命宰相杨嗣昌为督师,并赐以上方宝剑,要他统帅全国兵马,妄图一举荡平张献忠。这时,八大王张献忠已率部进入四川,在川东北的太平县、玛瑙山,鱼渡溪一休整。
宰相杨嗣昌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又被封为督军就更加趾高气扬,穷凶恶极,他接任督军后,立即推行早已制定的「四正六隅、」「十面罗网」的政策,调集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等地军马,四面八方向川东北的张献忠围拢来。 首先到达的是左良玉的部队,他进入川东北后,就紧靠巴雾河,鱼渡溪一带扎下连营数百里,将张献忠围了个密不透风。 张献忠见敌人数倍于我,且武器精良,粮草充足,锋芒锐利。硬拼是要吃亏的,便决定向川西南转移,制订了「以走制敌」的战略。走是必然要走的,但却不能马上就走,因为在谷城起义时只有七、八万人马,到达川东北后,由于各地农民的纷纷参加, 队伍迅速扩大,已发展到十四、五万人马了。
这些新加入义军的农民大都没有像样的武器,没有受过起码的军事训练,因此必须有一段培训的时间。所以,八大王张献忠决定在玛瑙山、鱼渡溪一带驻扎下来,一面加紧制造三眼枪,狼牙棒,穿甲箭等锐利武器,一面训练士兵操练团营方阵,左右特角铁钳制敌等阵法。还聘请儒生徐以显,潘独鳌讲授【孙子兵法】,以提高部队素质,增进战斗能力。然而,现在左良玉的大军却步步紧逼,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怪不得他的部将和士兵们一个个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然而张献忠却一点不着急,每天照例骑马打猎,教士兵读书,游泳,拳击,到兵器厂研制武器,甚至,在闲暇时还去附近老百姓家和孩子们捉迷藏,唱儿歌,玩游戏,好象根本不知道大敌当前,凶恶的左良玉像只猛兽已逼近眼前。他的将士们实在沉不住气了,就一齐来到八大王张献忠的营帐,问他:「要是左良玉攻来了怎么办?」张献忠淡淡地笑了笑说:「他不会进攻的。各位请回营吧,自己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就对了。」大家无可奈何,只好告退;但心里仍不踏实,一则不知道八大王究竟使的什么法子,那么自信左良玉不会来进攻,二则,担心左良玉打来怎么办?于是背着八大王,暗暗加强了工事, 在前沿布署了重兵以防止左良玉的突然袭击。
再说,左良玉统军二十余万,连营数百里,将张献忠围困在鱼渡溪、玛瑙山一带,如果他发动攻击,全线出击,用不了半个月时间就可以将张献忠踏平。正当一切进攻准备就绪的时候,有一天,左良玉从前沿阵地视察回来,路过双槐场听到场头场尾的儿童一边捉迷藏一边唱儿歌,那歌词是:「宰相府里一只羊,心肠黑,手捍长,玉猫给他搬樽子,羊吃肉来猫喝汤。
而有的孩子却唱的是另一只儿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丧,没有诸葛亮,哪有司马郎;一座空城计,历史课一堂。" 左良玉听罢两首儿歌,他觉得这些儿歌大有来头,便问孩子们是从哪里学来的,孩子们都说不知道,嬉笑着各自散开走了。左良玉回到营帐心中闷闷不乐,他想这儿歌大有来头,这头句宰相府中一只羊,不是明明指杨嗣昌吗,这玉猫不是指我左良玉又是指何人,玉猫替他搬樽子,羊吃肉来猫喝汤,这不是明明说我左良玉为杨嗣昌卖命,到头来得功受奖的却是他杨嗣昌了。
再看看扬嗣昌平常对待自己,却又是那么不公正,弹药装备好的就给他的嫡系部队,粮草供应也比别的部队差,我左良玉又不是聋子,瞎子,难道还看不出来杨老头耍的什么心眼吗,如果我把张献忠打了下来,老狗来抢功事小,说不定还要解除我的兵权。这童谣唱的「没有诸葛亮,那有司马郎」不是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吗,这样的蠢事我才不干咧。一气之下就下了一道命令,命令他的士兵不准越前沿阵地一步,不准未经他的允许,向张献忠的部队放一枪一箭。不准伤害张献忠一兵一卒。除轮流驻守前沿阵地者外,一律沿地休整。这一来,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竟暂时出现了和平共处的局面。
这种和平相恃的局面,给八大王张献忠率领的农民义军带来了宝贵的备战准备,他们不分白昼地加紧训练士兵,制造武器,尤其是张献忠更加忙碌,他常常顶风冒雨,披星戴月地到各营地检查指导,征求将士们的宝贵意见,不断修改作战计划,决心要突破「十面罗网」彻底粉碎杨嗣昌的围剿,以达到最终推翻明朝腐朽统治,建立农民自己的政权。这一天,他从短刀营归来,天色已经很晚了,没有月亮,只有几颗星星在锅盖般的天空闪灼,显得夜色更加朦胧,晚风里时而夹杂着阵阵野草的清香,川东的山川是何等美好迷人呵,要不是明朝统治者的残酷剥夺,让千家万户都能安居乐业,那该多好呵。张献忠一边这样想,一边纵马驰骋,他的几个侍卫紧紧跟随在后, 嘀嘀嗒嗒的马蹄声,在山谷间组成了一曲优美的乐章。
走着走着,前面拐角处的草丛里突然出现一团黑影,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张献忠和他的卫队马上警觉了起来,难道是敌人的伏兵,难道是左良玉派来的刺客,这倒要弄个明白。 于是,他的侍卫立即包抄过去,将那团黑影围困起来,仔细一看,并不是什么刺客和伏兵,而是一匹老马,那马十分衰弱,瘦得皮包骨头,已无力站立,只能缩做一团,然而骨架却十分魁伟,目光里依然有一股骏气。八大王张献忠在马前马后仔细打量,断定这是一匹千里马,只是缺乏养料以致虚弱不堪,于是他立即命令侍卫去取了十个鸡蛋来,给这匹马喂了下去,又让它饮足了泉水。
果然,那马恍恍地能站立起来了,那马站起来后,慢慢竟朝土坡后面走去,张献忠等人也不打搅它,就默默地跟在它的后面,想了解个究竟,那匹马转过土坡,来到一座破庙前面竟站在庙门口不动了,低垂着头。张献忠的侍卫便进庙搜查,在墙角处发现了一位老人,那老人已头发花白,大概已五、六十岁的高龄,他同样衣衫褴楼,憔悴不堪,大概是耐不住夜风的寒冷在草堆里蜷缩着瑟瑟的发抖。见此情景,张献忠连忙脱下自己的软袍给那老人披上,这时,那老人欠起身来,半坐半卧,睁大眼睛,用惊疑的目光打量来的这伙人,侍卫们立即告诉他,眼前这位将军就是八大王。那老人就要下拜,张献忠连忙扶住他,问他是什么人,怎么落到了这般地步。
那老人说,他是左良玉部队里的马夫,多年来一直替他饲养一匹乌雕马,说话间那马打了个响鼻,老人用嘴一呶,说:「那不是就是那边站立的那匹马,那可是一匹好马呀,跟随他在战场上征战多年,后来产了小马,那匹小马可是一匹宝马呀,他自肚皮以下全是乌黑的毛,但脊背以上都是黑白相间鳞片状的毛色,两耳后部还有两杠白毛,状是龙角,人们称他为乌云腾蛟,这马日行三千夜走八百,比起当年关云长的赤兔胭脂马还胜一筹。左良玉见有了这匹马,就嫌乌雕马老了、瘦了,逐渐冷落不给吃喝,甚至连我这马夫也一齐赶出了军营,所以我和马只好流落荒野,已经好几天了,眼看就要饥饿而死,幸得大王相效,实在感恩万分。
张献忠听罢马夫的这番话,不禁感慨万分,表示要请老人带着他的乌雕马一起到军营调养。但那老人却急忙谢绝了,他说这座破庙地点安静,他愿意就住在这里,张献忠说:「既然你有这个打算我也不勉强你。于是,立即下令叫人来把这座破庙收拾一下,把漏雨的地方盖好瓦,透风的墙补上砖;还叫人拿来铺笼帐被,锅盆碗盏米面蔬菜以及供乌雕马食用的饲料,就让老人家和他的马在这里调养,同时, 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还派了义军担任警卫,以防止左良玉或其他不怀好意的人来找麻烦。
从此,八大王张献忠一有空就来这里看望老人,他看到老人的身体渐渐康复,那匹乌雕马也一天比一天健壮,心里非常高兴。但老人家沉默寡言心情沉重,张献忠多次与他交谈,他都不说心里话,究竟老人家有什么心事、张献忠也不得而知。 这天,张献忠将他带了一罐文君酒,来与老人家同饮,给老人家解闷,那晓得,老人家见文君酒反而泪流满面,并向献忠哭述了他的身世。原来,他叫周志诚,父母都是邛崃文君酒厂的匠人,世世代代都靠酿酒为生,只生了周志诚一个儿子,别无兄弟姐妹,当周志诚长到二十多岁时,就被朝庭召去当兵,东转西调,就落进左良玉的部队,给左良玉养马到老来却被左良玉赶出来,这么多年,他都没有和父母通过音讯,也不知这对年逾古稀的老人现在怎么样了。
所以,当他看见八大王手中的文君酒,就好像见到了亲人,不禁暗然泪下。听完这段叙述,八大王张献忠说,你怎么不早说,如果你愿意去成都看你的父母的话,我不但让你去,还要给你的盘川路费。周志诚又说:「可是成都乃明朝蜀王朱至澍驻地,哨卡森严如何能够进得去。」 「八大王张献忠说:「这很容易,我派人送你去就是了,保管你平安无事。周志诚连忙跪地叩头,感恩不已。
一个月以后,周志诚回来了,张献忠关切地问他:「见到你父母没有,他们怎么样了?」周志诚向八大王回说:「他的母亲早在十年前就去世了,父亲不久也就出了家,到多宝寺当了和尚,法名惠能,现已成了寺里的主持了,他现在已无所欠挂; 愿长久在八大王手下当一名养马的马夫,张献忠说,我们欢迎你留在义军里面,但你已年近花甲,自己能够做什么,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周志诚忙说,那就请大王允许我还是饲养我的乌雕马好不好!张献忠当即点头答应,让周志诚继续养它的乌雕马。
再说左良玉自从得到这匹乌云腾蛟马,简直爱若珍宝,无论白日夜晚都拴在他的营帐跟前有卫队警戒,一般人休想近得跟前,只是每天下午,他都要跨骑着乌云腾蛟马在黄龙山跑马。黄龙山的对面便是青龙山,青龙山就是八大王张献忠部队的阵地,两座山梁遥遥相望,犹如两条长龙,相传都是从巴雾河跃出的两条蚊龙变化而成的。而每天下午,周志诚都要牵着他的乌雕马在青龙山上放牧,每当乌雕马看见对面山梁上那匹乌云腾蛟马往来奔驰时便心情激动,母爱之情露于形表, 多次它都引颈呼唤,但因身体太弱,叫唤不出声音来。这件事被八大王知道了,他想了一想,立即命令周志诚到远离青龙山的三关谷放马,而且要加强乌雕马的营养,一旦她能高声嘶鸣时便立即向八大王汇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是夏末初秋,八大王张献忠部队的休整,战备工作已基本完成,新入伍的士卒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各种兵器已制作充足,不但足以装备所有的义军,且还有一定的储备。看来,突围的条件已经成熟,一天,周志诚来向八大王报告说:「乌雕马已能大声叫唤了。」八大王大喜,立即在军营召开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会上张献忠命李定国将军打先锋,率马队从青龙山突破敌人黄龙山防线,直插敌后, 然后向北包抄;命孙可望将军从鱼渡溪过河,击溃西线之敌; 命艾能奇、朱运行将军保护老营伤病员及家属至吴家场接应, 他自己则率义军主力,直捣左良玉老巢。并规定各军战士兵不解甲,马不卸鞍,处于一级临战状态,以青龙山上龙角岭上的鼓声为号,立即展开攻击。
再说,明朝丞相兼督军的杨嗣昌,原来坐镇湖北长沙指挥对张献忠的围剿,他原来以为左良玉不出一个月就会把张献忠的首级给他献来,那晓得一等再等都不见动静,他便接连派出几批人去催左良玉出战,但都碰了个软钉子。左良玉口头向来人表示愿意出战,但就是不见行动,这不能不使杨嗣昌怒火填胸,他决定亲自走上一遭,而且还带上了崇祯帝赐给他的上方宝剑,虽然那剑斩不了左良玉,因崇祯在赐剑时有规定:「总督以下不用令者,可即迳行斩首,不须奏报。」但杀几个左良玉以下的不听话的参将总是可以的,杀鸡给猴看,也可以吓唬一下左良玉。因此,他就带着他的卫队来到了黄龙山左良玉的营地。
这时,左良玉正在黄龙山上骑他的乌云腾蛟马。杨嗣昌并未经人通报就出现在他面前,左良玉不觉一惊,连忙迎上去说:「不知丞相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杨嗣昌本来打算责问他为何迟迟不向张献忠发动攻进,但一眼看见了这匹乌云腾蛟马,连忙赞不绝口,说:「好马,好马,真不知将军竟有这等宝马。」左良玉心中暗想:「糟了,这老狗是见财起义的,一定又想打马的主意了。」但他还是回答说:「丞相过夸了,这马不过是一般的性口罢了。」杨昌说:「不见得吧,可否让我试试?」左良玉哪敢违抗,不得不连声允诺,并立即交出马绳。杨嗣昌上了马,抖开缰绳,那匹乌云腾蛟马便撒开四蹄,在山梁上飞奔起来。
杨嗣昌的到来和他在黄龙山上骑马的消息,早被张献忠的侦察人员了解得清清楚楚,并时刻向八大王作了汇报。八大王当机立断,立即叫周世昌把乌雕马牵上青龙山,那匹乌雕马登上山梁,放眼一看,见它的孩子正在对面的黄龙山梁上,于放声嘶呜,呼唤他的孩子;那匹乌云腾蚊正跑得起劲时,突然听见母亲的呼喊,抬头一看,母亲就在对面山梁,多年离别的母子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她便长嘶一声,不顾一切地冲下白龙山朝青龙山上狂奔,逢山跳山,逢岩跳岩,那杨嗣昌哪里控制得住,紧紧抱住马鞍,大惊失色,高声呼救,要是被马驮到了青龙山上,岂不成了张献忠的俘虏。那时崇祯皇帝岂能饶得了他左良玉。
这伙明朝军官平常作威作福,这时却吓得面如土色,不知所措。那匹乌云腾蛟马奔跑着,不料一块大石挡住了去路,那石有丈余见方,像座小山,这马大吼一声,纵身一跳,便跳了过去,就这一纵一跳之间,却把杨嗣昌落在地受了重伤。这时,青龙山上战鼓齐鸣,义军人人争先,个个奋勇, 一齐冲杀过去。左良玉和他的将士们见状大惊,一齐上前救援,阵脚大乱,虽然伤亡惨重,但总算救回了杨昌一条性命。
这时,八大王手下的各路将领,都按照张献忠的既定布署出击。李定国将军很快就突破了东线,斩下了明军首将席壮的首级,孙可望将军强渡巴雾河,生俘敌军五万余人,八大王张献忠攻进了左良玉的帅营,砍掉了帅旗,一把火把营房焚为平地,左良玉护着杨嗣昌从双槐场方向逃走了。这一仗农民义军大获全胜,各路人马完成自己的作战任务后,都一齐来到八角垭会师。八大王张献忠,骑着那匹乌云腾蛟马,威风凛凛,喜气洋洋地率领着农民起义大军,向川南的宜宾、泸州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