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为什么说人思想境界越往上走?越是没感情?

2022-04-03心灵

圣人无情,众生难以做到。其实现实生活当中,也有荣辱不惊、看淡世间的人,这一类人,并不是真正丧失了人的感情。之所以如此,是对世间了悟得通透,理解其前因后果!圣人无情,洞悉万物,看透人情,这才是精髓所在!——唐雷恒

真正的大格局,不是眼前的得失,而是站在岁月长河中审视人生,洞察内心深处梦想,做到人间清醒。

觉醒,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提升出世心,获出世智慧,乃佛陀心,修炼入世事,得入世手段,是帝王术!人是由兽性和神性组合,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抑制兽性,释放神性历程!

入世手段,灵性觉醒的前提
出世之心,灵性觉醒的核心

真正的高手,没有情绪,只是顺势而为循道而做单一维度是吃瓜打酱油,而多维度的是上帝视角。何谓上帝视角,既深入其中,置身事外,成为一打酱油的,站在更高维度,冷眼看世界。

唯愿力可改业力,有愿力人为少数,大多数人都是从于业力的,就是遵从自己生物本能的。众生自以为是,随波逐流、无明愚痴乃大多数人常态。

来自:旧城分享视频 文字稿

题目:唐雷恒谈:对世界认知的启示

正文:唐雷恒谈:你对世界所谓的认知的,其实一切都是错误的。唐雷恒是现代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提出来一种新的思想观点,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错误的。

他认为,传统的知识和哲学观点,都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真理。唐雷恒的思想源于他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探索。

他认为,现代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过于简单和机械,追求一种看似无限知识积累,但却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局限于一种特定的结构和观念之中。这种认知方式不仅限制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还影响了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唐雷恒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建立在某种结构和观念上, 而这种结构和观念是相对的。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不同。这种相对性使得人们所认识的世界是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真理的。

唐雷恒认为,认知的相对性是一种启示,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世界。我们需要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去直面世界本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世界,理解我们自己存在的方式。

总之,唐雷恒的颠覆了我们对世界的传统认知方式。他提出的开放式认知方式和对相对性的接受。让我们意识到,人类认知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对世界持谦卑的态度。

悟道修行的三重境界:

无明阶段,心迷。

就是糊涂蛋,愚痴就是驴,自以为是,执念过重,皆是心劫,自负傲慢。

觉悟阶段,心死。

通过思索追寻,接触到圣贤文化或是得高人指点,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自己看到的想象的那样,表象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真相。 所有事物的美丑好坏,人性的善恶,友情、亲情、爱情,似乎都不是那么真实的存在。真实的又是什么?

此刻你开始对世界,人类人生更深入探索。 非要找到那个世界的真相,在探索中,你的固有认知会逐渐土崩瓦解。此刻,有人就会坠入虚空,认为人生无聊没趣无意义有人会对世界和人性极度失望。从此变得迷茫惆怅,冷漠无情。这都很正常,知道楚门世界,尚未重塑新世界,生命没有支撑。这个阶段就是否定过往一切,身心破碎无助的阶段。

合一阶段:心明。

摆脱固有知见,业力、习性纠缠。明心见性,证悟了缘起性空、实相无相世界。也接受了世俗世界的虚妄与混乱,更看到了无明众生的被业力、欲望、幻相纠缠折磨的痛苦。

从此大慈大悲的菩提之心。最终,将外在的相与内在空性合而为一。所有散乱的知见,意念重归为一,这个一,就是你的本心,由本心关照世界,用般若应对世俗。无所分别又了了分明,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世界又不是那个世界。归去来兮,不染一尘。这就是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的开悟阶段。

世界上一切道理,

都敌不过一句:随便你;
而所有的解释,
也都不如一句:随他去。
在但凡成年人的世界里,
90%的争辩都无聊没趣!
松弛感源于内心确定性,
不在意外界评价与眼神,
也不是如何去刷存在感,
始终有自己的步骤节拍,
这就是松弛感构成基础。
松弛感是别样生命状态,
不紧绷从容淡定的松弛。
魅力在于允许一切发生!
宠辱不惊的本质,是超越宠辱。
出世间般若,已是通透与虚空;
入世间智慧,即是隐忍与承受。
了悟之人活的不紧绷有松弛感!

只有当你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不需要明显的目的、理由和别人的要求时,你才算真正存在于这世上。

人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圣人对万物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综观古往大圣人,他们往往都是一些无情的人,像中国的孔子、庄子,西方的苏格拉底,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佛陀。

圣人也是有爱有恨的,所以圣人并不是无情之人,但圣人的爱恨跟凡夫有所不同。

凡夫的爱是私爱,恨是私恨,其中有一个为己之私心。而圣人的心是如如不动的‘中’,所以圣人的爱是无私的爱,恨是无私的恨,所以【大学】里说圣人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有人说,天地只此一心。也说,天地原本无心。这两说却让人迷惑。

有人说,圣人原是有情。也说,圣人原本无情。这两说也让人迷惑。

上面的那两种说法都没有错。

天地有心、圣人有情,这个相对容易理解。此心原为天地之主宰,既是理学之理、也是心学之心。圣人有情,情系天下,绝不是干枯枯的没有生命活力,它是活泼泼的,如有源头之水。

天地无心,指的是天地没有自己的心,它的心全放在天地间的万物上。日月轮转从而有了白天黑夜,四季交接从而有了春华秋实。这便是天地之心放在万事万物身上,从而实现其无心而主宰。

圣人无情,指的是圣人的情感蕴发,全是放在天下百姓身上,其喜怒哀乐由乎百姓的喜怒哀乐,是情顺天下。圣人之喜,是见到应喜之事物,圣人之怒是遇到当怒之情景。圣人没有自己的情绪。如同镜子,无情而映射。

故而【道德经】中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其道理就是上面所说。天地没有自己的私心,圣人也没有自己的私情。因无私心、无私情,所以视天下万物、所有百姓为平等。

天地无常,
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
圣人之常,
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不是让人无情;圣人无情境界没几个人可以达到;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只要牢记,不要随时陷入感情的制约当中,理性为要!

人是天生的,不是因为感情而生的。人的先天智慧也是天生的,不是因为感情而有智慧。做事如果融入感情,心境就难以开阔;只有远离感情困扰,才能生出大智慧。

被感情困扰,因喜怒哀乐而产生偏见,就无法达到圣人境界;要想得道,就得无情。

圣人的境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行百里者半九十;无论是差很多,还是差一点点,都难以得道。

无情不是冷血,是没有喜怒哀乐爱恶欲,没有私心,是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

凡夫用意识心,攀缘、分别、取舍,产生喜怒哀乐爱恶欲七种味道(七魄)即是偏见。圣人用自性真如(本心),里面清净无染,没有七情,公正无私,没有偏差,即是正见。七情六欲之未发谓之中,就是在说本性。 /这里的情指的是偏见偏执,任何人都理所当然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里就有涉及法治立法非常重大的环节,即每个人都是,认为正确,想象正义的。

这里的情指的是偏见偏执,任何人都理所当然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里就有涉及法治立法非常重大的环节,即每个人都是「,认为正确,想象正义的。

你是否发现,修行越高的人往往越无情。天地无情,万物皆为草芥;圣人无情,百姓亦为草芥。洞察天道的人最善良,以最无情为最高境界。他们善良却不会伤害蝼蚁,无情却不会六亲不认。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一个「道」字。他们善良、自知、自强,有亲情却不依赖亲情;有界限感却不骄傲自满,也不会越过底线。他们懂得礼仪、有廉耻之心,不因成功而骄傲自满,不因失败而怨天尤人。修行高的人视官民、贫富、苦乐如一,最重要的是他们内心充满平静和喜悦。

最好和最差的两类人都无情,圣人无情是通透,下人无情是不懂情,最会动感情的反而是文艺人士了,此处无贬义。

圣人只是遵循自己的本性罢了,所以圣人无情是由于其至善至纯,不是世俗人和儒棍们辩论的无情。

冯友兰特别提出庄子对于情感的来源和情感的作用的了解:

庄子说人之所以有情感,因为人的知识不够,若有充分的知识,则不会有情感。譬如大风天气,使人出去不方便,在大人亦不觉得有什么情感发生。可是小孩子们不能出去,就会很生气,骂天是混蛋。这因为孩子们没有大人知道的多,就较大人受情感的痛苦多。西人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说,情感是人的束缚,若人有完全的知识,就可以把这束缚打破。

人不能顺应自然变化去理解世界与人生,就是遁天;人因为遁天而遭受这些消极情感的折磨,就是受遁天之刑。另一方面,他认为,情感之发生是由无知所致,而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对于自然的知识,如气象;一种是有关生死穷达的知识,其实是指哲学的了解。缺乏这两种知识,人就会受情感的束缚折磨,而不能解脱。

人之所以不能摆脱情感的束缚,主要的原因还不是人不能避免情感的发生,而更在于「心累于物」,即情感发生后,不能为理所化,而累系于物。

【定性书】说:「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人应当做的,不是无情,不是免除一切情感,而是使七情不要著累于物而伤苦。

七情所以累物的根本原因是在于 有我 的存在是心有所累、不能廓然大公的根源。 人至有所累与物否,完全在于 有我 与无我的存在。以现在的话说,就是客观的态度之有无。廓然大公,的确是对于人生幸福有莫大关系,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亦很重要。人之所以不能作到情顺万物而无情,原因在于 有我 ,「人有 则对未来常怀忧虑,如果知道 为本无,以我合于宇宙,就能内外两忘,廓然大公,一切忧悔、私意、计虑、打算等不复存在。达此境界,无论任何变化,皆不滞留心中,这就是动静合一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