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中国,大不一样了

2024-09-06心灵

(一)

中国,大不一样了。

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这两天,我连续参加了两个论坛。一个是9月2日的中国-印尼媒体论坛,一个是9月3日的明德战略对话。

马丁·雅克,一个我比较尊敬的外国学者,在明德战略对话中下了一个结论: 中国,现在成了一个巨大的现代化出口国。

怎么讲?

因为按照他的观察,以前的现代化,都是西方主导进行的,即便日本也不例外;但中国不一样,而且,中国还在帮助全球85%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共同实现现代化。

「这是西方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马丁·雅克感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改变了中国自己的发展,它同时也改变了发展中世界的现代化进程。」

以前,中国出口商品;现在,中国还出口现代化。

听来,耳目一新。

中国,确实大不一样了。

综合这些来华的知名学者、媒体老总发言,对于中国,他们大致有三大感慨。

感慨一,中国不一样,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欧洲亚洲事务研究所(EIAS)总裁顾爱乐(Axel Goethals)就说,他1978年第一次访华,见证了中国的飞速发展。

「我们确实看到,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发达的国家,这巨大的成就值得我们尊重。」他说,去中国一些城市出差,时隔3个月或者半年再去,会发现让人惊讶的重大变化。

在坐了中国复兴号高铁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与国际事务教授白轲由衷感叹:「真羡慕中国有这样先进的高铁。」

成就确实巨大。当然,是否已经发达国家,我们听听就好。

感慨二,中国人不一样,官员越来越自信开放。

尤其是明德战略对话, 坦率地说,这是过去几年来,我在国内参加的最开放最坦诚的一次对话了。

老外们也不客气,阐述自己的中国感觉,赞扬肯定有,但也有疑虑,甚至批评。

我们什么态度?

让我尤其意外的,出席的中方官员也没有回避,而是侃侃而谈,阐述我们的观点,甚至对他们错误观点予以当面驳斥。

我看到,有老外学者也很惊奇,这样坦诚的交流,尤其是中方官员开放自信的态度,他们也没想到。

感慨三,针对中国的谣言太多,太误导人

顾爱乐在发言中就说,在欧洲,很多人,包括很多政策制定者,其实对中国都知之甚少。

「他们不知道中国在快速变化,绝大多数欧洲人,还基于他们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刻板印象。」他说。

这样的政策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吗?

这种误解,其实广泛存在。

在中国-印尼媒体论坛上,来自印尼的【罗盘报】总编辑苏塔就举例说,调查数据显示,如果印尼人要买新能源车,他们的首选不是中国车,而是日本车。

为什么?

不是中国新能源车不好,而是远远比日本车好。但对不起,关于中国,一些主流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谣言、污蔑,甚至妖魔化。

所以,很多人来到中国,才知道,他们以前听到的看到的印象中的,完全是一个错误的中国。

(二)

两场活动,也有不少交锋和火花。

比如, 中国,到底是亲俄还是亲乌?

克劳斯·拉雷斯,美国威尔逊中心全球欧洲与基辛格美中关系研究所研究员,他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要为解决俄乌冲突做出贡献。

在他看来,在很多国家,特别西方国家眼中,中国不是一个中立国,比较亲俄。他建议,你们中国不要太亲俄,要承担起让俄乌谈判的历史责任。

我看到,人大的王文教授当场就说,亲俄这个结论,我不赞成,不能把中国和俄罗斯两个主权国家间的正当贸易,就视作中国亲俄。

他说, 如果中国真亲俄的话,中国可以做的最重要或者最直接的事情,就应该向俄罗斯出口无人机,「因为全世界70%的无人机,都是中国制造的,如果中国真出口无人机给俄罗斯,俄罗斯还能打这个熊样吗?早就赢了。」

全场哄堂大笑。

拉雷斯也笑着说,是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展开对话的原因,就是要求同存异,了解不同的立场。

参加这次对话的,还有来自美国国防大学的教授杰弗里·格雷许。

他强调了对话的重要性,认为中美之间尤其需要加强沟通,现在还是一个机会窗口,但考虑到美国大选将近,「窗口非常小」……

有意思的一幕,发生在随后的交流中。

我看到,有中国官员当场就笑着对格雷许教授说,你来得太好了,我特别赞成你说的「加强沟通、相互学习」。

但他话锋一转说, 我最近也看到,美国一些研究军事的智库的所谓中国报告,可以说是千疮百孔,毫无逻辑。

「请您把我的这句话带回去,跟你的同行说一下,中国有个叫XX的家伙,对他们写的这些狗屁不通的文章,感到非常愤慨。」

他接着说,有些美国人,就为了把中国塑造成一个侵略国家,完全是胡说八道,根本没有逻辑,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国。

说得好!

(三)

最后,怎么看?

完全我个人的看法,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世界被有些人蒙蔽了。

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

关于中国,关于中国制造,关于中国战略,等等等等,只要涉及中国,尤其是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印象中的,是真实的中国吗?

很多都不是。

不然,这些专家学者、媒体老总,也不会到中国来,有的连连惊呼: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下,突破真挺难的。

但再难也要做。

第二,更自信更开放的交流。

这些论坛上的交锋和火花,不就是自信开放的充分展现吗?

对中国,外国人有些质疑和批评,都很正常,不要怕,天塌不下来。

我们更可以有针对性地解释、澄清,对错误言论,也不要客气,该批评批评。

什么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这才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但坦率地说,在涉外活动中,敢于斗争难,善于斗争更难。

这不是简单写一两篇稿件,发表一两个演讲,就能做到的,这需要策略方法技巧,需要遵循传播规律,有针对性、持之以恒地做,可以是战略对话,也可以是类似印尼-中国这样的媒体论坛。

更开放,就更自信;更自信,就更从容。

第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只要不是戴有色眼镜,欢迎外国朋友,专家学者,多来中国走走看看。

即便戴有色眼镜,也没关系,百闻不如一见,事实总胜于雄辩。

中国很开放,不是很多外国人想象的那样。

中国当然有挑战,但中国人更有对策,有干劲。

事实上,环顾当今世界,有几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安定祥和,还在努力发展?

昨天,走过长安街,我突然发现,几十个非洲国家的国旗,正在迎风招展,今年最重大的主场外交——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就要召开了。

全世界的目光,正聚焦在北京。

中国,确实大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