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是,要防备从幻想依赖,变为妄想症。
【幻想】提供较为廉价的神经递质。
可以视为一种虚拟化的,对现实情境的模拟和部分替代。
相比于实践或社交带来的多巴胺或其他神经递质,幻想的成本和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在同样烈度的情绪收益上,易进入成瘾和依赖的状态。
从积极的一面而言,幻想在对冲负面情绪或严重心理伤害时,会有自我救济的作用,同时,很多幻想本身也可能驱动人们去做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或在启发下做出一些改变。
但【每天都爱幻想】这种状态,则与某些奶头乐成瘾有类似之处,都是用低成本的方式,去获得几乎没有长期积累的消耗性快乐,长期而言,实质上可能是在逃避当前问题,而下意识进行的kill time行为。
这种【幻想成瘾】或【幻想依赖】,需要坚持一个原则,否则可能会产生不可控的严重后果。
必须将幻想本身的叙事、情景、行为模式,与现实做绝对的切割。
一些【幻想成瘾】的朋友,会在幻想中,强烈锚定某种自己的角色,并且不自觉的延伸到现实中,并为了在现实中证明、验证、表演自己是这种角色,而【扭曲化解读】现实的情景、人际、客观事件等等元素,把本来无关的元素,通过巴纳姆效应、多次偏见性解读、虚构相关性等等方式,来变成证明自己角色的工具。
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所有的认知就会围绕主角化来服务,会做出很多在客观看来不可理喻的判断和情绪。
通常,这样的人,一般来说也缺乏足够的逻辑训练和对社会多样性的理解,并且几乎没有工程性和系统性的概念,因而在语义层面就是紊乱的,这为【扭曲化解读】扫平了理性的保护。
持续下去,就可能进入妄想症。
例如,在幻想中,某些女性刻奇大量的文艺化的玛丽苏范式,自己则是充满魅力的女主角,会被很多高质量异性所追逐。
在这个幻想下,如果与现实切割的好,那么就不过是一种自我愉悦的小爱好,如果不切割,有执念去在现实中映射的话,这位女性就可能会下意识的扭曲很多男性的言行,并认为这是一种性追求的表现。
一些魅力不足的男性的礼貌表达或目光,会被她扭曲的解释为,对自己图谋不轨。
在同一栋办公楼同一个楼层的男士,上下班总碰见,会被她解释为,由于爱慕故意尾随和跟踪自己。
一些非常有魅力的男性的公开发言,会被她解释成,隐藏了对自己的情话。
这就进入了【钟情妄想症】。
而钟情妄想症继续下去,往往又会变成被害妄想症,甚至共病发作精神分裂。
在普遍的案例中,没有被于现实切割清楚的【幻想依赖】,可能是精神妄想症最重要的来源。、
女性钟情妄想开端,而男性则大多是伟人妄想。
在当前社交媒体普及后,在幻想、现实之间,又增加了一个赛博空间,而这个赛博空间很容易遇到同样的妄想者,这些妄想者会出于各种原因(比如自证、朴素的善意、八卦心态等),诱惑和引导幻想者变成妄想症患者,然后大家一起互相帮助证明【扭曲化解读】是对的,是客观的,大家都是被迫害或者被爱的等等。
因而更加严重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