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这个问题拆解成这几个方面来看
01. 咨询师和朋友关系的紧密程度通常是考虑是否能做心理咨询的因素
如果关系比较普通,联络不多,那么,进行心理咨询的风险相对比较小。但反过来,朋友关系越密切,则为朋友进行心理咨询的隐患就越大。因为越是密切的朋友关系,在咨询会谈中要设置的界限就越多;自我设限越多,则咨询效果就越差。
如果这种关系还涉及到「性」,那会造成重大风险。
02. 自我暴露的程度
和朋友交往自我暴露的程度越高,和朋友做心理咨询风险就越高。不仅仅因为心理咨询中各种因素,和心理动力的干扰。
甚至咨询师本人和朋友的关系都会因为心理咨询的过程被破坏。
第一和第二个因素是从关系来考量。
03. 朋友心理问题的性质。
朋友的心理问题越是和人际关系有关,则给朋友做心理咨询的风险就越高。而如果朋友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一些CBT,SFT方法解决,而且不涉及人际关系,或者说可以不从人际关系取向来解决。那么对朋友进行心理咨询的风险就越低。
04. 心理问题的复杂性
如果心理问题不是短期能够解决,而需要长期深入的心理咨询,那么给朋友做心理咨询的负面风险高。反之,如果心理问题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少数几次咨询会谈解决,那么对朋友进行心理咨询的风险就低。
05. 朋友的人格、认知等
如果朋友的人格中攻击性比较高,神经质水平比较高,那么对朋友做心理咨询的风险就会增加。如果朋友的道德取向比较激进,或者另一面,有反社会行为特征,那么对朋友做心理咨询有点自寻死路的感觉。
如果朋友的认知中,对给朋友做心理咨询心存疑虑,或者有比较多的考量,那最好不要去做心理咨询。
第三、四、五点从朋友这一方来考察。
06. 咨询设置
越是严格的咨询设置,越强调标准的心理咨询实践,那么给朋友做心理咨询的风险就越高。同样,严格的咨询协议,知情同意等都会限制「给朋友做心理咨询」这件事。
而另一面,心理咨询的设置偏低,或者说给朋友做的咨询中,心理咨询只占到其中一个部分,其中还有其它方面的设置或咨询,比如占星,婚姻,子女教育等。那么给朋友做心理咨询的风险就比较低。
07. 咨询方法与技术
越是涉及到情感,情绪,主客体关系,自我分析,精神探索,过往生活追溯的心理咨询,给朋友做的风险就越高。
而集中当下,偏向认知行为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咨询技术,相对来说,做心理咨询的风险就低。
第六、七点和咨询师有关系。
08. 现实风险
现实风险有很多要考虑的,比如,咨询师和朋友之间共有的人际关系圈子,圈子越复杂、牵涉越多则风险越高。咨询师的工作环境,同事或关联人员越多,则给朋友做心理咨询的消极因素越多。
又比如,朋友的问题是否容易找到合适的咨询师;咨询师对这类问题的擅长程度;当地线下咨询的可选择性等等。
一般来说,我们出于某种社会现实下,当你做的行为和一定的社会规范、习俗有所偏离,自然而然意味着风险的上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收益一定会上升。
09. 咨询伦理
虽然把咨询伦理放在最后,但作为伦理手册中比较敏感的「双重关系」,本身就会为给朋友做咨询这件事情带来负面影响,毕竟伦理手册在某一方面相当于咨询师的一个超我,或者「大他者」的声音,它代表了一种权力。
而对权力的蔑视往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同时,当咨询师在得知「咨询伦理」的范畴之后,仍然为朋友做咨询,其实在潜意识中,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影响在有些时候会是「实质」的。
第八、九点和整体环境有关系。
总的来说, 当咨询师知道「咨询伦理」不鼓励多重关系的情况下,那需要比较仔细、谨慎的评估各种条件 。
我个人的建议:咨询师可以使用心理学/心理咨询的技术、知识帮助朋友,这是好事情,这是功德。但是给朋友做心理咨询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从以上几点评估下来风险比较高的情况。今天不出事,并不意味着明天不出事,而 一旦出事,有可能断送职业生涯,要慎重 。
@知乎心理 @知乎情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