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补充的是:回答了网友空缪悟29的提问
以下是一个老师教我的,我一直沿用至今。
一个人是很难自我检讨的,因为人始终是人,人对自己总会有一种偏心。
所以我一早就放弃自我反省。
我是会将人分为三类:比我差的人,跟我差不多的人,和比我好的人。
我会跟他们作出比较,而且是仔细的比较。
我用读书作为例子说明。
例如我成绩是50分的,我就会跟0分,50分左右和100分的学霸作出比较。
这样就大约知道自己的位置。
大部分人都只是停留在这种比较上,于是只会轻视0分的同学,而羡慕100分的学霸。
这是没用的。
你要知道他们是怎样读书的。
例如0分的同学,他说:
「我每天回家就玩游戏,直到深夜,考试前一天才温习,每次都全军覆没。」
如果你是50分,你一听就知他们成绩差是活该的。
跟自己差不多50分的同学,他说:
「每天回家玩游戏一小时,晚饭后才温习,直至11时,但效果不太好,集中精神能力低。」
你会觉得似曾相识的,活像另一个你。
100分的学霸,他说:
「每天回家马上温习,直至11时,星期六才玩游戏半小时」
这种比较,你会知道大家的分别在哪里。
一般太渴望成绩好的同学,马上就会放弃自己的方法,而模仿学霸的方式,多半会失败的。
其实,我们应该将心底的疑问,问问他们,了解他们的底层逻辑。
问0分的同学:
为何你每天玩游戏至深夜,考试前一天才温习?
他说:「人不是应该及时行乐吗?我喜欢玩游戏,我就集中玩游戏,我觉得自己没错啊。至于考试前一天才温习,我喜欢这个方法啊,只不过效果不好,但以前效果不好,不等于下次效果不好啊,人不是应该相信自己吗?」
问50分的同学:
为何你回家玩游戏一小时?
他说:「因为上课太累了,所以想回家轻松一下,我又不是不温习,我只是晚饭后才温习,我觉得不过分啊。」
问100分的学霸:
为何你每天不玩游戏?星期六才玩半小时?你不喜欢玩游戏吗?
如果他说:「因为我喜欢温习而不喜欢玩游戏,而且我集中能力惊人,可以不眠不休温习十小时。」
这种答案是没有参考价值的。
但如果他说:「我下课后也累啊,所以我回家睡半小时,而不是玩游戏一小时,原因是这样那样。我非常喜欢玩游戏的,但我只在星期六玩半小时,原因是这样那样。我集中精神能力也不好啊,所以我这样那样」
这种答案就值得参考了。
一个人上进不了,没有办法突破自己,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觉得自己:
没有其它选择。
当你知道,其实你有别的选择,只不过你不懂吧了,而别的选择确实比你的好,你就有出路了。
为什么我说一个失败者只不过是他认为自己是别无选择?
例如0分的同学,他喜欢玩游戏,而他又认为人应该及时行乐,所以便一直玩, 别无选择 。
其实是有的,只不过是他不懂。
50分的同学,跟0分的同学,同样喜欢玩游戏,但50分的,除了喜欢玩游戏外,他还喜欢成绩好啊,至少不喜欢成绩差,所以他有两个需求要被满足,而不是一个啊!所以他会选择既玩游戏,而又温习的。这细微的想法,就是0分的同学不懂。
又例如50分的同学,上课很累,回家玩一下游戏,轻松一下,别无不妥, 所以别无选择 。
其实是有的,只不过是他不懂。
100分的学霸,跟50分的同学,同样会累的,但学霸会选择睡觉,而不是玩游戏,因为睡觉能恢复精神,而玩游戏会损害精神,令他晚饭后,更难温习。这细微的想法,就是50分的同学不懂。
后记:
想知道自己的缺点,找一个高手,详细了解他想什么,做什么,跟自己比较一下,是很重要的。
但我想说说,找高手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找高手,就像一个乞丐,坐在街上乞钱一样。
可能一百个路人走过,只有一个给你一元。
你不满足吗?你什么也不用做,就有钱啊。
如果你认为碰到任何一个路人也会给你钱,我觉得你来错星球了。
我以「你不知找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而烦恼」为例。
你找知乎相关的问题,找到有400个答案。
其中399个都是废话,但有一个能打通你的任督二脉,你还不满足吗?
后后记:
以上的想法中, 重点在于,跟比自己差,跟自己差不多,和跟比自己好的人作出仔细比较。
然后我简单地以读书作为例子说明。
之后很多朋友说出「学霸」的真实情况,说他们无心教,或他们的方法太神奇等等。
这个问题,我要好好解说一下了。
想跟比自己好的人比较,最差的,就是请教「学霸」!
为何?
因为学霸只是想自己成绩好罢了,他们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教懂我们的。
所以一般情况,我会请教老师,请教书本,请教知乎和请教视频。
为什么?
因为老师学问不比学霸差,甚至好得多,他们是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
而且他们多半懂得教和喜欢教,才会当老师啊。
所以请教他们,根本就是正中下怀,他们恨不得有学生请教他们问题。
事实上,很多学生不想请教老师,或只懂请教老师学识问题,例如1+3=?
很少学生会请教老师学习过程的问题,例如问老师:我下课回家后很累,不想做功课,老师,你当年有没有这个问题,你当年是怎样处理的?
我就最喜欢问老师这些问题。
不单止学校老师的,事实上我学太极拳,气功,英语,心理学,哲学,我都是问过程问题,我经常变成老师的宠儿的。
我也会请教书本和视频的。为什么?
因为书本和视频,就是作者有自己的方法,而且方法简单,他才会写书和创作视频来赚钱的。
以日本作者写的书为例,日本写作界,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写的书,差不多全是know-how的书,而且是深入浅出(如果是深入深出,根本没有人买!),连一个笨蛋(像我),看后,也会有不错的成绩。
至于外国的dummies系列的书,更是我的致爱
最后也是那句,如果你以为请教「一」个老师或「一」本书,就会得到满意的答案,你就太天真了。
后后后记:
这个答案似乎很多学生喜欢,我明白的,因为我当年就是那个很努力仍是50分的学生。
我告诉大家一个例子,我是怎样利用老师的教导。
我是最近几年才知自己是高敏感和ADD的,这就解释了一切,为何我跟一般人那么不同。
大家可以看看高敏感和ADD的人是怎样成长的,每个都是有血有泪的。
当我知道自己是高敏感和ADD后,我马上参加高敏感和ADD的群组,无论是华人群组,还是外国群组。
我发现大部分组员在群组里都是只想互舔伤口,而有少数成功的高敏感和ADD的人,我就主动联络他们,请教他们我经历的困难,他们的答案令我明白,我做错了什么,想错了什么,我是有更好的选择的。
于是很快我便没有高敏感和ADD造成的困难,反而我能发展这两者的优点。
后后后后记:
由于这个答案受到很多学生欢迎,所以我想说一说,一般成绩好的学生,跟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核心有什么不同。
我现在说的是「很努力而又成绩好的学生」,而不是「整天睡觉,不知何解考试就是考第一」的天才型学霸。
我看过很多「很努力而又成绩好的学生」,他们不约而同有两点特点:
第一:是个胆小鬼。
下课后,不马上温习,他就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要好好温习,心才会安定下来。
相反,成绩不好的学生,总是胆大包天的,觉得三几天不温习,就是不相信会有什么大问题。
由于成绩不好的学生,觉得人「不应该」是个胆小鬼,所以他才会很难转变。
第二:不轻易相信自己,或不轻易相信任何一个方法。
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是这样的:
「上年我考末席,今年我有信心一定考第一」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
「每个人都说背单词可以学好英文,所以我又努力背单词」这是一种盲目的信念。
成绩好的学生从来不是这样的,他们一切以结果为主导。
我认为考第一没问题吗?或我认为某一方法没问题吗?我马上做些过往的考试题目,如果一败涂地,那什么也不用说,我一定再次思考方法。
由于成绩不好的学生,觉得人「应该」对自己有信心,或人「应该」要有信念的,所以他才会很难转变。
后后后后后记:
我知道很多学生喜欢这个答案,而我近来幸运地遇到两个学生,一个是成绩好的学生,另一个是努力成绩却不好起来的学生,我想运用NLP给大家看看,两者有什么分别。
NLP是仔细研究一个人成功的步骤和失败步骤的科目。
我先说成绩好,跟天才有什么分别。
天才是不需努力而有好成绩。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记歌词是她的天才所在,只要唱一次那首歌,她就永远记得那歌词,这就是天才。
而成绩好的,未必是天才,而是他们能够精准努力。
我那个成绩好的学生,总喜欢研究技术,在考试中拿到高分的技术。
我另一个努力但成绩不好的学生,总「不」喜欢研究技术,「不」喜欢研究怎样才能在考试中拿高分。
他很矛盾的,很想成绩好,因为可以有自信,对得起自己和父母,可以入读自己喜欢的大学,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如果事与愿违,成绩不好,会变得自卑,老师同学看不起他,他会愤怒。
他思考很多东西的,例如思考读书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成绩不好,将来工作怎办?
但就是不喜欢思考技术。
什么是思考考试拿高分的技术?
我这样答题能拿高分吗?如果我那样答题拿了低分,那怎样的答题才能拿高分?
我知道怎样答题才能拿高分,但我总是忘记,我怎样才能将考试需要用到的知识一记入魂?
我用了无数方法记忆,总是记不来,原因是我只是囫囵吞枣的硬背,我怎样才能理解知识?看课本吗?做练习吗?请教同学吗?请教b站吗?
后后后后后后记:
有网友咁嘎哎在评论中说,他有一个同学,每天通宵达旦玩游戏,但每次考试也100分啊。
我相信很多很多学生也有这种想法,所以我想在这里说说我的意见。
你以为我在读书生涯中没有碰过天才吗?
如果只是好奇心,我会了解一下这些人,其实我对他们完全没有兴趣的。
在NLP的概念中,找对师父是很重要。
假如我身高1.6米,我不断羡慕姚明能够轻松灌篮是没意思的。我向姚明请教,就算他仔细教我方法,也没意思的。
我要请教同样是1.6米,但能够灌篮的人学习,或1.6米,不能灌篮,但经常得分的人学习,这才有意思的。
为什么有些人会经常留意天才,经常羡慕天才?
是因为很多学生(尤其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内心深处,总喜欢不劳而获,或少劳大获。所以当有人真的能不劳而获,他便开心了。开心到跟这些天才同样不劳,盼望考试后同样大获。
这个世界不是很多人喜欢努力的,而是如果你是普通人,又想有点成绩,你就不能不努力。
所以不是喜不喜欢懒惰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资格懒惰的问题。
如果你没有资格懒惰而跑去懒惰,你只会活得更差的。
NLP,找对师父而努力,已经是我们这些平凡人突破自己的喜讯了,但如果你仍然喜欢当个不劳而获的天才,那我帮不到你了。
只有你的成绩才跟你的人生有关,其他人有什么成绩,根本跟你的人生毫无关系。
后后后后后后后记:
读者森野藏雪问我,获取信息源是一个大问题,例如马云王健林等,不会告诉你他们成功的秘密,因为告诉你秘密,对他们来说,没有半点好处。
在NLP的世界中,拾级而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拾级而上,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梯级,那就可以前进了。
换言之,如果我不懂加数怎样进位,我应该思考怎样进位,买数学书看看书本怎样教进位,请教老师怎样进位,而不是问数学家的成功方程式是什么?
作为一个普通人,请教加数进位,无数人会教我的,但你问数学家的成功方程式,当然不会有人教我。
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其中一个失败的原因,是他们太重视内心有「希望」和「成功」的感觉。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反而不太重视内心有「希望」和「成功」的感觉,而是集中解决当前问题,从而找到成功感。
换言之,一个成绩好的学生,是努力解决加数进位的问题,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就努力思考怎样成为数学家。
我曾经在知乎中回答一个问题,该问题是一个成绩普通的学生,问名牌A大学好一点?还是名牌B大学好一点?
我告诉他应该努力学习,努力考取好成绩,然后考A考B都没问题,如果成绩不好,现在思考A或B根本没意思。
我觉得我的逻辑没有错,但题主没有回覆我。
但另一个知友帮题主分析,名牌A大学这样那样,名牌B大学又这样那样,题主就跟他有说有笑了。
后后后后后后后后记:
其实近年来我都很少求教老师,因为寻找适合自己的老师不容易。
我是会求人不如求己的。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求教自己。
我示范一下。
「 如果我不喜欢数学,但又要面对数学,我会怎办? 」
我会思考一下,有哪些事件,我不喜欢,但又要面对,而处理得不差的?
例如我不喜欢吃苦瓜,而喜欢吃红烧肉。而我妈一定要我吃掉所有苦瓜,那我就会一口苦瓜,然后一口红烧肉去吃的。
我会以这个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
「如果我不知怎样选择工作,我会怎办?」
我会思考一下,有哪些事件,我是懂得选择的?
例如我懂得到优衣库选择衣服的,那我就会仔细回亿一下,我在优衣库是怎样选择衣服的,例如一开始不是左看右看,而是知道自己想买外套,便马上看外套。然后将所有外套看一眼,哪件有感觉的,便看价钱,价钱合适的,就试穿一下,我会用同样方法选择工作的。
「如果我不懂交朋结友,我会怎办?」
我会思考一下,有哪些情境,我会有一些朋友的?
例如我有玩游戏的朋友的,那我就会仔细回亿一下,我是怎样认识这些朋友的?原来一开始不是想交朋友,而是喜欢玩游戏,当我玩游戏出色后,就跟大家一起玩,大家觉得我厉害,自然就跟我交朋友了。我会尝试同一个方法的。
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记:
我发现很多人犯了一个很常见的错误,所以想在这里说出来,也想说说NLP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NLP认为:我们每个人想要的是美好的结果,例如读书成绩好,找到好工作,结交好朋友,赚到钱,交到女朋友等等。
而好结果,是由一连串的步骤制作而来的,这好像美味的红烧肉,是由一连串步骤制作而来一样。
步骤出错,结果当然不理想。
所以如果结果不好,我们就要检视当中的步骤,看看哪里出问题。
但有一个很常见的错误是这样的:
一个人看了红烧肉视频后,就「很聪明地」认为「他懂了」,弄红烧肉最重要的是色香味俱全。
但当自己弄一次时,才发现自己怎样开关燃气炉也不懂,怎样切五花肉又不懂。
这就是步骤的技术性问题,每一个步骤都有其相应技术,这也是NLP的精髓。
所以当你看完这个回答后,赶快将我的方法试一试,成功了,我当然替你高兴,但其实很多时,你会发现实行步骤时,当中会出现了不少问题(这才是正常),不是想像中容易。
如果单纯是技巧问题,这还容易解决,但实际上,可能复杂得多。
例如关系到「感觉」问题。
「我当然想弄美味的红烧肉,但我坚持每一个步骤也要有喜欢的感觉才行,我就是不喜欢学习开燃气炉,因为没有喜欢的感觉,所以死也不学。」
例如关系到「观念」问题。
「我当然想弄美味的红烧肉,但我认为女生不应该学习理性的技术,而开燃气炉就是理性的技术,所以不学。」
例如「能力特色」问题。
「我知自己身体差,应多做运动,所以我打算每天跑马拉从,因为马拉从的选手多半身体好,但我没有一天能够完成(因为根本就做不到)」
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记
了解自己缺点,或了解为何自己总是失败,以上我提出了自己的方法。
但可能范围仍是太大,所以我说说以下一些普遍困扰人的问题,让大家对号入座。然后大家可以找高手为你解答。
由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喜欢,所以我以读书考试为例说明。
第一层 ,这是最基本的阶层,就是学习考试技巧,和考试前温习的技巧。
有些学生很天真地以为只要平时努力温习,考试自然能考取不错的分数,或平时测验成绩不错,但年尾的考试总是强差人意,不知当中原因。
工作问题,金钱问题,爱情问题,最基本的也是技巧性问题,而每一个拥有好成绩的高手,他们也一定是技巧性问题的专家。
第二层 ,也是技巧性问题,就是平时怎样处理知识,每天上课时应做什么,下课后应做什么。
要写笔记吗?要努力做题目吗?做题目要做后才看答案?还是一开始看答案?这全是技巧性问题。
只有读书,没有娱乐?只要娱乐,就会忘却读书?
第三层 ,我不喜欢也不擅长读数理化,只喜欢读哲学,或只喜欢看抖音,但将来好像没有出路,或我根本不知自己喜欢什么,而父母叫我学会计,我不喜欢但又无法反抗。这是方向性问题,怎样寻找适合自己能力和性格发展的方向。
第四层 ,这也是方向性问题,也是寻找意义的问题。我不知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求学只为求分数?读书只为将来找工作?工作只为赚钱?
第五层 ,这是纯意义问题,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有些学生特别喜欢不劳而获,总想像某些天才一样,不用努力也可以考取高分数,他们最讨厌努力,但有意无意说自己被「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困扰。
但有些人确实不知自己应读哪专业,或不知读书的意义,就无法努力,所以大家要了解自己,到底被哪种问题困扰。
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记
网友空缪悟29在拙作「怎样将自己从颓废懒散,失去斗志,毫无效率,浮躁焦虑,没有动力的状态中调整过来?」问我:
我跟你描述的基本一样,就是心里有个目标但是也是比较远然后越想去完成就越做不到,就在一直玩手机刷搞笑视频打游戏,你上边说的先做一点开始,我都觉得很难,我已经连续摆烂好几天了。
我觉得他的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亦要较高深的NLP技术才能解决,所以想将我的回答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答:
很多人以为我们内心只有一个自己,其实不是。
一般来说,内心是有「儿子」和「父母」两个「人」。
我在以下回答
说了一个观点:大部分成年人,当成为父母后,就只懂得站在父母的立场看问题,而不懂得了解子女的心情,但他们曾几何时也是人家的子女啊!
很多人的内心只意识到有父母的立场。
什么是父母的立场?
要好好读书,要考好成绩,要考入名牌大学,如果成绩差劲,将来会很惨,会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国家云云,这就是父母的立场,很多人每天就是这样对自己训话。
但身体(像 一个典型的儿子)就是不想读书,只想玩游戏,或只想摆烂。
身体越是这样,内心的父母就越担心,越要强迫身体读书,身体就越不罢休。
我们内心的父母,从来没有了解身体的心情,为何他不愿意读书?
例如身体觉得订立目标,压力太大,那满足身体的满求,不订立目标就可以了。
例如身体想玩游戏,那满足身体的满求,将读书和玩游戏,互动进行就可以了。
但有些情况比较复杂的。
例如身体不喜欢没有效率的温习方式,那我们确实要寻找一些有效率的温习方法,身体才会合作的。
最麻烦的是身体觉得读书没意思,虽然父母觉得读书非常重要。
那我们就要让子女没有目标下,随便做一下,然后让身体喜欢摆烂就摆烂。
每天随便做一下是非常重要的,当内心的子女习惯后,就不会觉得辛苦,而且慢慢就会觉得读书不是很难,当成绩考得不错,而发觉其他同学成绩差劲,内心的子女自自然然觉得读书很有意思的。
大家似乎对这个答案深感兴趣,我建议大家看看我以下的回答,你可能对于怎样了解自己的缺点会有更深的理解。
以下是其中一个很多学生失败的原因。
我用老师的方法在自卑和自大的问题上,大家可以看看。
我发现很多人都误将天赋和天才混为一谈,所以才不了解自己的天赋所在。
读书努力,但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以下的知友就是没有学习NLP的智慧
大家可能有以下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