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一年级课文【大小多少】看似简单,作者之谜却牵连着一个文学现象

2024-03-27心灵

【大小多少】是目前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文。

整个课文非常简单,从表象上看,课文的目的,非常直截了当,就是直指学生的识字目标。

如此简单的课文,看上去是随意编写出来的,目前的教材里,对这篇短小诗歌的出处,也是这样处理的:

「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但实际上,笔者偶然发现,【大小多少】却有着非常明确的来源。

笔者近日在翻阅七、八十年代可能蕴藏着教材里课文的儿童期刊的时候,每有意外发现。

这个发现,是在翻阅八十年代的【小朋友】杂志的过程中。

【小朋友】杂志上的浅显的儿童作品,颇受教材的青睐,有多篇作品,至今依然是小学语文教科书里的活跃的主角,因为它们普惠于几代孩子,而人所共知,耳熟能详。

在【小朋友】杂志1980年第3期上,曾经刊登过一篇游戏儿歌【对对歌】,作者署名杨福康。

其全文如下:

对对歌

一边多,一边少,一打铅笔一把刀。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盒饼干一块糕。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肥猪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只大雁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一棵松树一根草。

一边唱,一边跳,大小多少记得牢。

因为杂志页面上散漶的的编排方式,第一眼阅读时,并没有觉得这篇儿歌与教材中的课文有什么联系,但是,仔细辨识一下,会发现原文七节的诗行中,有三句的基本主体搬迁到教材的版本中,还有一句歌行,也是从原文衍生而来的。

下面,笔者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可以看出,目前的课文,的确是从【小朋友】杂志上署名杨福康的儿歌改写而来的。其中,红字标明的部分是教材里修改之处,其中三段只改了一个词组,有一句更换了「大小」的对比物。

这篇儿歌原作的作者杨福康有什么背景?

目前在网上搜索一下杨福康的名字,除了能查到他创作的书籍目录之外,竟然查不到任何个人的信息。

不能不说,从中折射出的是儿童作家的尴尬状况。

儿童作家在创作时有其炙手可热的瞬间效应,但他们的作品,也面临着迅速被遗忘的集体性的淡化轨迹。

为什么这样?

不能不说,儿童作家们使用的是一种共性的尽快达到儿童心灵的文体,我们可以将之归结为「儿童文学体」。

这种语体要求叙述简洁,到嘴到肚,不需要多少花言巧语,这也导致了创作儿童文学的作者同质化程度相当高,很难从他们的语言中去分辨出他们的个性。

正是因为他们的个性风格被遮掩、被抑制、被弱化的先天不足,所以,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尴尬不雅事件。

如【我要的是葫芦】,原来作者标明的是刘仲元,现在改为高来沸。

【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真正的作者是老作家徐青山,现在却标明的是戴巴棣,连戴本人都说这篇课文是他创作的。

【大小多少】的原作者杨福康也是这样的状况,其实我们关注一下他的创作背景,竟然发现,他牵连着八十年代儿童文学势力场中的一个现象级群落。

我们先来找一下杨福康的个人简历。网络是容易遗忘的,所以网络也不是万能的,网络上很多信息都无法查到,这是因为网络的信息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来的很快,退出也疾,一来二去之中,很难沉淀下来货真价实的有用信息。

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查找一个书籍中关于杨福康的信息介绍:

赵永良、张海保主编的【无锡名人辞典:三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年3月版)中杨福康的条目如下:

—— 杨福康(1930.10.16——)江阴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儿童文学作家。江阴澄江镇人。笔名澄光。198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执教于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无锡师范专科学校和江阴市教师进修学校,从事师范师训教学工作。吸收国内外先进教学信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潜心研究语文教学,出版了【语法讲授提纲】【语音教学浅谈】等教学用书以及中学、师范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多篇,近年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的教学论文有10余万字。其中【偏旁教学刍议】获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作品证书。

教学之余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已有近百篇(部),60万字。作品多次获奖。中篇科学童话【大拇指的奇遇】为1982年全国红领巾读书奖章活动推荐读物之一,1983年获儿童文学园丁奖。所著科学童话、儿歌等,入选多种专集。1988年9月6日【无锡日报】作了专题人物报道,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语言学会会员。——

稍后出版的由盛如梅主编的【科学童话】(大象出版社,1999年9月版)一书,更新了对杨福康的简历介绍:

——杨福康,男,1930年生,江苏江阴人。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高级讲师。现任【江阴日报】副刊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作品有【皆老同穴】【城里的苍蝇和乡下的苍蝇】、【平面镜、伦琴管和显微镜】。中篇科学童话【大拇指的奇遇】、【昆虫杂技团】。——

杨福康并非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与他所在地域的一个群落共同推演着儿童文学的集团攻势,这就是八十年代的一个现象级的儿童文学存在,那就是在杨福康的儿童文学创作背后,有着他的家乡江苏江阴的儿童文学群落的同频共振的呼风唤雨、追雷逐电的集体作业支撑。

我们在薛仲良主编、王建炜副主编编写的【江阴上下三千年】(1990年7月版)中这样介绍杨福康背后牵连起的一个文学地域性的文学现象:

——江阴的儿童文学创作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作家有赵沛等。1974年成立了县儿童读物写作小组,1976年后儿童文学重点作者增加到40余人,形成了赵沛、程玮、方国荣、丁阿虎、杨复康、蔡崇武、李昌达等一批儿童文学作家群。1983年5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在江阴召开「江苏省中青年儿童文学作者座谈会」,包括陈伯吹在内的一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到会,会上,高度评价了江阴的儿童文学创作,称江阴为「儿童文学之乡」。

从50年代后期至1987年,江阴作者共出版、发表儿童文学作品230多篇(部),其中长篇1部、短篇集5部、中篇(单行本)12部、7低幼读物(单行本)8个,短篇200多篇。其中赵沛的【黑龙湖的秘密】多次在全国获奖。方国荣的【失去旋律的琴声】在全国少儿读物评选中获二等奖。他的另一篇儿童小说【彩色的梦】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1980—1985)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杨福康的中篇童话【大拇指的奇遇】、丁阿虎的儿童小说【祭蛇】、【今夜月儿明】也很有影响。——

从这一段资料中,也印证了我们上面所说的,儿童文学作者个人风格不明显这一特征,所以,当地的政府部门能够组成「县儿童读物写作小组」,按照工业化生产的模式,进行儿童文学的批量生产,毕竟儿童文学的语言,可以像工业产品一样,能够用国标式的规范化戒律进行卡点,从而使得江阴的儿童文学一时繁花似锦,长虹高悬。

但是这种集团化的儿童文学生产,并没有延续太久,到了八十年代末,随着群组作家功成名就,也因而产生相应的各奔东西,江阴的「儿童文学之乡」也就很自然地偃旗息鼓,消遁于江湖。

现在我们也很难看到这个「儿童文学之乡」的作者作品,能够依然闪耀在教科书中,倒是其中一员的杨福康的一首儿歌作品【大小多少】在大砍大削到几乎面目全非之后,还能够在教材里看到残余的吉光片羽。

下面,我们看看杨福康的这个作品进入教材的轨迹。

2001年,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首次收入了杨福康的这篇作品,标题与目前的【大小多少】不同,而叫【比一比】。

有意思的是,在这版教材里标注作者的时候,清晰地标明 :「儿歌根据杨福康作品改写」。

不过,后来部编版教材在沿袭这篇课文的时候,可能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来自于杨福康的原作,而直接把原来的明晰的标注给取消了。

但追根溯源,我们应该看到【大小多少】在文本与创意,都是取自于杨福康的原作,说【大小多少】改自杨福康的作品【对对歌】当无疑义与异议。

1930年出生的杨福康还健在否?我们能够查到的杨福康的最新文章是在2016年6月27日【江阴日报】上,文章标题是【蛇的故事】,此时杨老师86岁,之后未能查到杨福康的任何动向。

杨福康的教学论文

现在,我们通过取材于杨福康原作的短小作品【大小多少】,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曾经的一个地域性的儿童文学创作如同热带雨林里雨季来临之后植物疯狂生长一般的昔日的盛况,记载的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语言符号背后,都蕴蓄着非同寻常的宏大背景的一桶水与一碗水之间复杂关系的人类知识提炼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