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为什么感情失败之后,人会无法自拔地陷入痛苦、纠缠、侥幸、不甘等反复纠缠的情绪中呢?

2024-12-28心灵

提问的好认真啊,不得不认真的尝试回答一下。

1、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每个人都不一样,每类人都不同。

2、这是一个结合了生理学、社会心理学、情绪、动机、行为、心理、认知等一系列因素的问题。

3、相信爱,相信希望,相信自己;努力学习,努力进步,努力去爱人与被爱吧。

以下,从多个角度尝试分析一下原因,排名无先后,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尽量多列举可能性吧,丰俭由人,各取所需就好。

可能性一:痛苦不甘

2003年,神经学家Naomi Eisenberger和Matthew Lieberman进行了一项实验。第一个测试是让受试者观看前任的照片并回想分手经历,再请他们观看朋友的照片,并回想最近一次相处的美好经验来做比较。第二个测试与身体疼痛相关,受试者的左前臂受到热刺激,有热到会痛的刺激,也有温暖的刺激。在两个测试中,研究人员利用fMRI侦测受试者的大脑,借由比较脑中活跃区域的变化,观察社交挫折与身体疼痛的关联。结果发现, 人际受挫与热刺激引起的痛苦相似,显示人际受挫(心痛的情绪)与身体疼痛的神经回路有重叠性。

实验结论: 失恋 (可归类于 人际关系受挫 )可能是所有情绪中最能引发身体痛苦的。

好,痛苦了,怎么办?必须得做点什么!尤其是 冲动 类型的!

比如疯狂的联系?不屈不挠的主动靠近?这些都有冲动的特性。

这个可能性,最大的特点是心理-生理-心理-行为。中间含了 激素、情绪、机制、行为 等概念。

可能性二: 动机+挫败感

- 动机(Motivation) :使个体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进行的 内在心理历程 (张春兴,1991,现代心理学)。

-动机激发行为,行为也会反过来刺激产生新的动机。

-动机促使目标达成前的行为维持,目标没打成,动机就一直还在。

-分内在和外在:

1)内在动机 包含为 驱力(drive) 和本能以及特定学习行为。驱力是源自于满足生物的需求。当需求无法被满足时,会产生驱力,而驱力促使生物产生行为来满足需求,使其能够生存。

好奇心、成就、认同感与互惠感 ?这些都是常见的内在动机。

2)外在动机 是个体外在的刺激或诱因,意指个体行为非受行为本身导致的后果所影响,而是 受行为以外的因素或奖惩所影响 。根据心理学家Tim Kasser 和 Ryan 的理论,外在动机的产生不在于活动本身,而是活动所带来的结果,通常与 追求名利、物质的拥有、地位、财富、形象 等有关,底层逻辑是是受 安全感、自我保护 的心理需要所驱使。

-心理学理论中跟动机相关的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耶德二式定律等。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非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工作的完成。大白话可以理解适当的压力、动机是最好的,其他要不然不足,要不然过犹不及。

大白话: 动机,动力,驱动力,分自己给的和外部刺激来的。努力学习是为了自己?这是内在动机。努力学习是为了拿奖?没奖励就不学了?就是外在动机。 很清醒,想追求爱,想跟人结婚生子幸福陪伴走完一生,就是内在动机;模模糊糊,被催婚了,受不了压力了,条件差不多了就在一起吧,就是外在动机。

所以,忍不住联系对方,是行为。背后是动机,是内在动机,有内驱力。

喜欢对方,想在一起,要追求,要复合,要追求爱,也是内在动机。

为啥?我还是不甘心,万一他是逗我的呢?

万一是我努力的还不够呢?

明明他回复我了,就是还有可能性,我得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然后!

结合上面的耶德二式定律来看, 动机有了,行为有了,结果是不如意的。

就会陷入一种更复杂的情绪之中。能感受到的有痛苦纠结侥幸不甘等,还有很多。比如:羞愧?挫败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等。

可以换个例子理解一下:

考研,没考上。一般伤心,或者因为知道自己水平、没有太高期待所以没有很伤心。

如果是模拟考试差不多这个水平,没考上,会伤心难过的程度加深吧?

如果是复读了几次,上了特训班,包过的,但是

可能性三:被剥夺感

被剥夺感 是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个体在情感、社交或物质等方面感受到的缺失或不足,这种感受通常伴随着不安、愤怒和沮丧等情绪。被剥夺感可能源于多种情境,包括但不限于家庭、工作、亲密关系等。

为什么难受?难受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因为 本来属于我的,现在不是我的了

得到之后的失去比从未得到时比起来要难受得多。

曾经海誓山盟甜言蜜语,曾经近到共同呼吸。

曾经花前月下雪月风花,曾经以为可以白头偕老。

但是,真的是有时候一转身,一回头,就是一辈子。

这是一种失去掌控的感觉,是完全被动的感觉,是极度没有安全感的状态。

所以,难受,是正常的。

开玩笑的讲,谁失恋了不难受啊,真有这样的人可能朋友们还谁说:这人心真大,没心没肺的,没多走心吧?

只要走心了,真挚且热烈过,看看小孩子自己心爱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了是什么状态,大人也一样的心境。

得不得已情不情愿歇斯底里声嘶力蝎,愤怒悲伤安静压抑羞愧不甘自我洗脑寻找替代。

看起来像不像一股能量横冲直撞,不知所措。不知所措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罢了。

可能性四:自我防御机制

真的放下了吗?

真的放下了为什么会害怕重蹈覆辙?

真的放下了为什么还会看到别人故事有尴尬的情绪?按说尴尬是自己被关注时才产生的复杂情绪哦。

有没有可能是「升华」(自我防御机制的概念)了?从那个痛苦里跳出来,变成研究这个机制、分享给更多人、更理性的接受和成长?

有没有可能是 「理智化」 了? 「情感隔离」 了?因为痛苦,所以想回避,有种置身事外的解脱感,但被忽略或压抑的情绪其实还一直存在?

不能再讲啦,其实上面的几个问题显得很失礼,可能会引起不适哦,不好意思,先道歉啦,不是故意的,只是在讲这个可能性。如果愿意相信的话,那就是医者父母心,因为不想看到这样,所以先把不好听的话讲出来。底层逻辑是如果总是走不出来、总要摔倒,还是挺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

最后,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一蹴而就不用受这种情绪折磨?

真的是因人而异。

有人是快速寻找一段新的关系,当年网络挺火的一句:替换文件比删除文件彻底的方式;

有人是消沉低迷,严重甚至抑郁走不出来,只能靠时间慢慢疗愈;

有人是转移注意力,出去玩,买东西,发展兴趣爱好,等;

有人是借住酒精尼古丁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等等。

这个东西一定跟生理有关,但是不想讲,如果人没了感受痛苦的功能,其实也不会感受快乐了。

酸甜苦辣咸,七情六欲苦,或许精彩一点才不枉此生?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