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心理学没有对「空心病」的统一解释
2016 年,当时还是北大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的 徐凯文 ,在一次教育界会议上,做了一场【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主题演讲, 首次提出了「空心病」的概念 ,从学术上下的定义为 「 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 。
也就是说,「空心病」也 属于心理障碍的一种 ,但是无法嵌套在目前心理病症的任何一类之中。
「空心病」的症状看起来虽然 像抑郁症 ,但是治疗抑郁症的 药物 ,虽能短期改善患者的睡眠、情绪等表现,但 无法消除 患者长期的「 心理空虚感 」。
「空心病」的常见症状: 焦虑、孤独、失去自我意识、追求外部认可、害怕被评价、自我否定和厌恶、自杀倾向 ,这些症状中的每一个,都能在传统心理病症中找到对应的解释和治疗方法;
但是传统的心理疗法,却无法彻底根治「空心病」。
这样来看,「空心病」在心理学上似乎是一种很新的现象。
但其实,早在1857年,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发表的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中,就描述了一种令人 筋疲力尽的空虚感 。
1951年,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在他的社会学概念 「失范」(anomie)中,将这种 麻木和内心死亡 的感觉,与 「人们内心缺乏一套共识规范」 联系起来。
1999年,法国精神分析学家 安德烈·格林(André Green)在他的著作中写道 「许多 绝望和空虚 的病人体内又一个‘死去的母亲’ 」 ;格林的 「死亡母亲情节」 为 「 内在的空虚 」 提供了 精神分析 视角的解释。
「空心病」随着社会剧烈变迁而出现
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空心病」的批量产生,都是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迁而出现的。
美国年轻人也存在类似困境,他们迷失在饮酒和派对中,以此掩盖 内心的无意义感 ,以及 对未来的恐惧 。
而中国的「空心病」问题,也不是 2016 年才首次发生;
1980 年代的 「潘晓」 们,刚经历了一场难以言说的创伤,心中也 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困惑 ,那时的青年人们也经历了一场 「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 的全国大讨论。
四十年过去,中国又经历了一轮剧烈的社会变迁,于是「空心病」再次集中出现。
不过这一次不同的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大幅提高,青年人无需再为基本生存发愁,于是开始思考 「我的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 。
「空心病」核心病因在哪里
目前多元的文化环境里,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却是出奇的单一:考试成绩。
为此,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默认讲求孩子 教育利益最大化 ,
学校中,教育商品化,教师优先完成自己KPI,偏离 「传道授业解惑」 的本职,忽略了对学生体育、美育、品德的教育;
家庭中,父母功利化,忽视孩子言行,对孩子缺少关爱,只关注成绩;
社会中,利益短期化,社会极速变迁,普遍追求 「赚快钱」 「即时回报」 ,而这样的社会趋势又通过新媒体 「放大器」 效应,广泛传播给感觉到迷茫、空洞的人们,加重了他们在把自己与其他人比较过程中产生的空心问题;
长期受到这些 功利化教育观 的影响,学生们会对自己产生不满足感,总想着还能做得更好,但实现目标的日子却似乎遥遥无期,因此容易滋生出 「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都是在为满足别人而活」 的情绪。
最终,学生们不堪重负, 内心长期积累的不安、迷茫、空洞彻底爆发,甚至更严重的自我伤害 。
哪怕是一部分看似有 「想法」 「主见」 的孩子,他们的很多计划也都是非常 「现实」 「功利主义」 的,因为那些计划也是来自于父母和老师功利化的建议。
从这个角度看,「双减政策」 的出台很及时,卸下了学生身上的 「课外补习」 负担;
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三方默认已久的 「一切向成绩看齐」 的畸形教育理念。
所以「空心病」问题,从 2016 年发现至今,已经过去快 10 年了,相关的人命代价不减反增,人们的讨论越来越频繁。
这就足以证明,导致「空心病」的核心病因,依然存在着,并且未来将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来解决。
「空心病」问题比想象的严重
从典型的青少年探索生活意义(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人们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刚刚获得 抽象和象征性思维的能力 ,他们会提出关于 生命意义 的大问题,这很常见。
他们一边 寻找生命的意义 ,一边 惧怕着世界的复杂性 ,因而会 产生一些忧虑 ,都是阶段性的正常现象,随着个人发展成熟,这种忧虑会消失。
然而 「空心病」并不是青少年在自我探索时产生的正常忧虑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形成的 「功利化教育」文化压迫 从孩子出生就已开始默默发生。
「空心病」在「独生子女」群体中更普遍
「感谢」 国家政策,现在大多数青少年是 独生子女 ,这意味着他们是 父母唯一的希望和传承 。
而父母固有的 「集体主义」 认知,会要求孩子为了家庭、家族的未来而奋斗,忽略了孩子的自我和个体发展,因此独生子女的「空心病」问题会更严重。
临床案例中,许多年轻人因为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而抑郁。
「空心病」与「自我感」缺失强相关
心理学上,孩子的 「 自我感 」 需要从小培养。
怎么才能培养一个人的自我感呢?
就是 3 岁之内,父母能够全神贯注,以孩子的需要来对待他。
从孩子出生,我们就要把他当做一个 完备的人 来看待,他的身体里装满了各种需求,他最懂自己需要什么。
好的父母能识别出孩子心里的想法,能猜出孩子的需要, 当父母能够猜出并满足孩子这些需要时,孩子才会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被这个世界接纳了 。
不好的父母只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孩子,勒令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孩子的自主感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被破坏掉了。
这样不好的教育环境, 用自己的主张压迫孩子 ,会 导致孩子的内心人格无法生长 。
于是长大的青年们看上去是个十八九岁的大人了,其实内心非常弱小;
空心病就像是一个 大人退回到了婴儿非常弱小、无力的状态 ,并期待外界环境能够再次 理解 他。
所以 心理学上常讲,帮助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去教化他,而是去理解他。
写于 2025-01-12
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