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用自我同一性应该是可以部分解释「空心病」这一现象的。
自我同一性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最早提出的,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是对 「我是谁 」、 「我将来的发展方向 」以及「 我如何适应社会 」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詹姆斯·马西娅对埃里克森提出青少年认同发展的两个组成部分: 探索 和 承诺 。依据探索和承诺达成的程度,划分为四种状态: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早闭、同一性完成
在这四种发展状态中,
同一性弥散 的表现是没有为探索自我而努力,也没有成功地做出选择,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做什么,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得过且过。
比如某某同学,混一天算一天,学啥都行,但学啥都没兴趣。对于生活麻木,心死。
同一性早闭 的表现是没有进行自我的探索 ,过早地将自我意象固定化,没有考虑各种选择的可能性,停止了同一性的探索。
比如某某是个乖乖女,爸爸妈妈为她做出选择,攻读师范专业日后当教师,她未加思索就接受了,但是她对教师职业知之甚少。
这样看来,是不是同一性弥散和同一性早闭与很多 「空心病」的人的表现是非常相似的。
「空心病」 的实质是无意义导致的空虚体验,表现为缺乏生活目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迷茫。
而同一性弥散和同一性早闭是在没有充分自我探索的情况下,犹如行尸走肉般的在生活,对于 「我是谁 」、 「我将来的发展方向 」以及「 我如何适应社会 」这些问题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应该在青春期探索自己是谁,自己将来发展的方向如何,自己又该如何适应社会的孩子,他们如果错过的这样的探讨,就很容易出现空心病的表现。
这种错过和什么有关系呢?
当下的教育环境是有关系的,当下很多地方对于孩子来讲教育的容错率是非常低的,孩子必须跟着大部分人的节奏走下去,容不得他是否有时间充分的去思考这些问题,他们也就被推着往前走了。
但是教育环境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和父母的家庭教育和能够托举孩子也有关系,这就又会牵扯到更大的环境。
孩子的这种同一性的探索是需要有父母的沟通、陪伴和引导的,甚至需要父母能够给出一些可能的答案和方向的。
但是如果不是父母是否有时间陪伴的问题,父母本身也为了生计疲于奔命,也需要时刻的面对社会带来的巨变,中年危机、中年失业等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父母自己也没有能够很好的对于我是谁、我如何适应环境这样的问题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那又怎么能要求孩子自己就能够想清楚这些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