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默认真实理论(Truth Default Theory ) ,人们往往倾向于相信他人说的话,比起用模棱两可的证据来证明对方欺骗了自己,我们更愿意用同样的证据来证明对方是诚实的,这是我们的天性,也是社会建立联系的基础,但这样造成的一个结果是: 几乎每个人都有被骗的经历 [1]。
我们都想拥有识破谎言的能力,只是不同的人撒谎的表现千差万别,面对陌生人,大多数人识别谎言的准确性都在随机水平(50%)[2],也就是 和瞎猜差不多 。
怎么识别谎言?
为什么人们难以识别出谎言?这得从我们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线索说起,这些线索可以分为两大类[3]:
肢体线索 :包括注视厌恶、紧张、出汗、坐立不安、脸红等等。
言语线索 :包括话语的连贯性、完整性、是否有矛盾等。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询问警察和普通人:你认为什么是识别谎言的良好线索?大多数答案提到了肢体线索,仅 14% 的回答提到了言语线索[4]。
全球欺骗研究小组调查58个国家的2320名参与者对于欺骗线索的选择,大多数的人(64%)提到了注视厌恶[5],也就是避开目光,不愿意与谈话者对视。
然而,研究表明注视厌恶并不是欺骗的表现[6],实际上,大部分肢体线索对谎言的预测力都很差很差, 言语线索比肢体线索识别谎言的准确率更高 [3]。
如果列出言语线索这个选项,大家肯定会很赞同:一个人说话前后不一致,那肯定是有问题的嘛!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往往 忽视从言语线索来辨别谎言 。
所以,有效识别谎言的第一步,就是纠正使用肢体线索来识别谎言的错误信念[4],咱们需要有意识地使用言语线索,甚至让对方有意地暴露破绽。
这其实不难,因为在玩狼人杀等游戏的过程中,人们会 自然而然地利用言语线索 ,抽丝剥茧,找出话语中的破绽。
初级玩家在说谎时,几乎会从全方位暴露自己,既紧张,条理也不清晰,甚至会说出「我作为一匹好人」这样自爆的话。这让我们轻而易举地就能发现他们在说谎。
而狼人杀高级玩家,他们在说谎时能面不改色地穿好人的衣服(扮演好人角色),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小技巧,来寻找他们的漏洞。
来实战一下吧!
研究者通过沉浸式的游戏模拟现实世界[3],总结出以下几种有效识别谎言的提问方法:
//问开放性的问题(Open-Ended Question)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容易实践的一点。
开放性的问题指的是那些没有办法用简单的「是」与「否」来回答的问题,它会引出 更全面、更详细的回应 。
「你说你要验小铭是狼,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就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相反,如果你说「你今晚打算验他吗?」,这就不好,这是一个可以根据是否来回答的问题,回旋余地就很大了。
让有嫌疑的人说出他的故事,他更容易漏出马脚。
//善于运用提问策略
先提问一些你已知的客观事实,看对方是否在撒谎;再问你不知道的事情,根据对方的反应来判断其是否说谎。
比如你记得对方说过他在第二晚验了小铭,那么你特意说他是在第三晚验的,如果对方照着你的话头说了下去,还能把他在第三晚验小铭的逻辑说得滴水不漏,那你肯定会发现,这人是编的。
//增加对方的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是指在一定任务环境下,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时,当前任务施加给学习者认知结构(主要是指工作记忆上的智力活动)的总量,比如让你一边在耳机里记单词,一边在纸上写下 10 秒前耳机里播放的单词,这时候的认知负荷就很大。
因为说谎话的认知负荷较高,所以说谎者提供的细节和答案往往比说实话者少[7]。这时你就可以请求对方说出种种细节,尤其是 时间。
让对方先顺着时间线把事情说一遍,然后不停地跳动时间点,确认对方在不同时间做过的事情。
对说谎者来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切换往往需要很大的精神压力,他们可能会犯错、自相矛盾,或与提问者所知的客观事实相矛盾。
//追问细节
如果有人和你说他在北师大读过书,只要问问他当年最喜欢哪个食堂,就很容易验证了嘛,说谎者也会纠结细节,在重复细节时可能会前后不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不是要把日常生活的对话发展成盘问 。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持正常对话的主基调,巧妙地加入一些可以前后验证的问题,来确认对方是不是在说谎。
无论是哪种方法,重要的是 从对话中让对方说出更多的信息 ,一个谎需要一百个谎来圆,无论是对方在编造过程中表现出的信心不足,还是漏出的前后矛盾破绽,都比游离的眼神可靠多啦~
作者 | MUSE
编辑 | @硬糖酸梅
参考文献:
[1]Halevy R, Shalvi S, Verschuere B. Being honest about dishonesty: Correlating self-reports and actual lying.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3; 40:54–72.
[2]Bond CF, DePaulo BM.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judging deception: Accuracy and bia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8; 134:477–92.
[3]Ormerod, T. C., & Dando, C. J. (2015). 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 Toward a psychologically informed method for aviation security screen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4(1), 76.
[4]Bogaard, G., Meijer, E. H., Vrij, A., & Merckelbach, H. (2016). Strong, but wrong: Lay people’s and police officers’ beliefs about verbal and nonverbal cues to deception. PloS one, 11(6), e0156615.
[5]The Global Deception Research Team. A world of li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6;37:60–74.
[6]DePaulo BM, Lindsay JJ, Malone BE, Muhlenbruck L, Charlton K, Cooper H. Cues to decep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3; 129:74–118.
[7]Sporer, S. L., & Schwandt, B. (2006). Moderators of nonverbal indicators of deception: A meta analytic synthesis. Psychology, Public Policy, and Law, 1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