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版:
共情,是仔细窥探对方内心,接纳并认同对方的一切情绪,包括极端的负面情绪的能力;
是坚守彼此行为边界,而非全盘接受所有要求的能力;
是20%的情绪与80%的认知,
是关心对方的回答、好奇对方的想法,理解并接纳对方的感受的能力。
共情,是认可所有情绪都是对的,即使想要毁灭一切
学堂君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咨询案例:
一位女士的丈夫因为一场意外丧失了双腿功能,因此这位女士要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和病榻上的丈夫。在丈夫病情恶化之际,她的愤怒达到了极点,向咨询师说道:「要是我有驾照,我真想开车撞进XX,大家同归于尽,一了百了」。
如果你是这位女士的朋友,或是这位咨询师,你会如何回应她呢?
「我明白你的心情,但你要为孩子想想啊」「我明白你的心情,但是你丈夫该多内疚啊」
「不需要驾照啊,直接撞就是了,没有驾照也可以」
一位心理咨询师选择了第三个回答:
「不需要驾照啊,直接撞就是了,没有驾照也可以」。
也许你会好奇,这样回答不是火上浇油吗?
不。
真正为她的愤怒火上浇油的,是不把她表现出来的愤怒当一回事。
「听我(咨询师)说完「不需要驾照」,她先是一愣,看了我一眼,突然笑出声来。接下来虽然她还在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愤怒,不过已经懂得抽离愤怒的情绪了,像是把自己的愤怒放在眼前,看着这团愤怒进行描述一样。」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有机会像做ppt汇报那样,结构化地梳理并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情绪感受。我们容易愤怒地说出伤人的话,容易委屈地言不由衷,容易害羞地吞吞吐吐..……毕竟,那些实际的、有策略的、有效率的语言往往是用来提高社会协作的有效性,而不是为了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一旦试图用高效的社会语言来表达自我时,就会像原本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忽然驶入砂石路一样,怎么都感觉不舒服。
而作为倾听者,我们首先可以做的,正是仔细窥探、抚摸对方的内心感受,直到我们看到每个人的立体性和其情绪的鲜活,直到我们认可:你的情绪永远是对的, 即使是想毁灭一切,那种心情也是对的。
这,就是共情的能力。
无论我们是失望、悲伤、绝望还是无助……当负面情绪被人认同和接纳时,负面情绪才有可能烟消云散,我们才能从情绪中脱身。
是的,所有的情绪都是 「对」 的。
但行为不一定。
共情,是坚守彼此的行为边界,而非接受所有要求
还有一位母亲和儿子的故事:
一位母亲发现自己高三的孩子正在抽烟,她想制止孩子,又觉得保持和孩子的沟通最重要,于是决定放宽心态看这件事情。她和孩子说: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你爸爸说他在你这个年纪也这样,但如果你在学校抽烟被抓到,会对你有影响,所以我希望你只是在家抽烟。」
(学堂君内心OS:多么温柔的一位母亲)
一段时间后,孩子说自己不容易买到烟,问母亲是否可以替他购买。
(学堂君内心OS:这熊孩子怎么得寸进尺!)
这位母亲虽然不太情愿,但话说在了前面,也只好偶尔给儿子买烟。但她开始担心,如果这样下去,孩子会不会要求她连朋友的烟也一起买,于是又不免开始怀疑自己做的对不对...
学堂君读到这里,正为这位母亲愤愤不平时,看到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共情中的倾听者,要守护好自己的边界。
共情,并不代表要接受所有要求。
为想抽烟的儿子跑腿买烟,这个行为并非共情,不责备孩子想抽烟的心才是共情。
我们共情的对象,应该是对方的感受和情绪,而不是随意地接受TA的行为和价值判断。如果无法分清两者的区别,我们作为倾听者的界限就会受到侵犯,原本打算实践的共情也会失去方向。
咨询师给了这位母亲这样的反馈:「您只要不责备孩子想抽烟的心,理解这样的想法,那么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感受到母亲完全的信赖和理解,母亲扮演的角色到这里就足够了。孩子是否能解决买烟的问题,是否能应对因为抽烟被学校处罚的风险, 这些都是孩子要在自己的界限内决定的事。 」
母亲担心:「如果孩子反问,不是妈妈说抽烟没关系的吗?我是未成年人,又不能买烟,那叫我怎么办,我真的会哑口无言。」
咨询师回道:母亲不反对抽烟不等于需要连烟都买好。「妈妈完全理解你想抽烟的心,但是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妈妈既不能改变什么,也帮不上忙,而且妈妈不想连烟都帮你买好,那是你要自己解决的事。」
上面这个故事中的母亲便陷入了一个共情的常见误区:当我带着关切去沟通时, 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要附和对方的一切 。但这样的附和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沟通体验和结果。
无论是亲子,还是伴侣,朋友,「牺牲」这种美德,有时反倒会轻易地,无声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为一些两难的悲剧埋下伏笔。
你有你的情绪,但我也有我的。
「看到对方难受而伸出援手却无法保护自己的状态,就像不会游泳的人看见落水者,急着跳进水里救人一样,两个人都将面对悲惨的下场。」共情:20%的情绪、80%的认知
学堂君原本对共情的朴素理解是:共情就是感同身受的能力。
但似乎不完全是这样——
「沟通时,情绪上的共情只需要占20%,剩下的80%应该留给认知上的共情,这样我们才能聚焦最核心的问题。」也就是说, 共情不仅是进入感受相同的情绪状态,更是愿意理解、接纳对方可能有那样的情绪或感受的一种态度和认知 。例如,虽然我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我知道你现在难过得就像XXXX。
因此,我们也不必为了强求共情而担心说什么才好,完美的表达并不存在。真正重要的是 关心对方的回答,好奇TA的想法 ,这种态度胜于一切。
互动:你认为共情是什么?你有过成功共情他人的难忘经历吗?
作者:大千
编辑: @Giocandaa
欢迎关注心理学科普平台@京师心理大学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出品,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任何形式的转载请知乎私信联系。
参考书目
郑惠信. 2022-06. 你是对的. 北京: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