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得之物终将困其一生。于我而言就是——买书。
小时候家里穷,穷到连副科老师规定购买的课外辅导书的费用都要一直拖,结果我娘让我找同学借了本课辅,回来花了几个晚上,誊写在收集的废纸背面空白,然后合订成一本课辅,我娘递给我手工课辅,然后看着我一字一句的说: 家穷不丢人,学习不如人,那才是丢人。
老师照例在课堂上念没交钱买书的同学名字,念到我的时候,我说我有课辅了,然后把手工课辅递给老师,他看了一眼,就给扔到地上,然后说:以后我的课你就在走廊上听,全班都在嘲笑我,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那一刻,一个不到十岁内向孩子的脆弱自尊心,在那一刻被他踩得稀碎,我却坚强得没让眼泪流出来,我知道,如果我哭了,他们会笑的更开心,甚至会笑话一辈子,我吸了一口气,然后弯腰捡起了我娘誊写的手工课辅,拍了拍封面上沾的灰,然后挺直腰杆去走廊上,趴在窗户上听课了,来往的老师都对我指指点点,侧目而视,但是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
后来随着课程越来也多,需要的课辅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很少跟我娘开口要钱了,因为我知道她也没办法,只能自己想办法,兵法有云:以奇胜,以正合,
捞偏门,我就靠和小朋友打玻璃球,拍画片,通过游戏对赌赢得玻璃球,画片,然后以低于商店的价格,却高于商店的数量再卖给他们,五分,一毛,两毛的攒钱,积少成多去交课辅费, 简单来说,纯靠技术致胜 ,小朋友们喜欢玩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每天抽空练习,从不间断,玻璃球我玩的出神入化,不管是圈内单挑,远距离对狙,我都手到擒来,画片练成过手捏一下,就能掂量要用多大力度和角度能赢,左右开弓,甚至赌到最后将虎口崩裂出血,简单将虎口吸一口,换只手接着赌,只为了在对赌中赢钱,因为只要钱攒够了,我就可以交课辅费用了,就可以坐教室里上学了。
走正道,老师号召成绩好和成绩不好的同学结成互助对子,放学后补习,由于我常年第一,所以很多同学都希望和我结对,后来我挑了一个读书不上心的同学互帮互助,因为这样的同学,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低,出现惊喜的可能性比较大,最重要的是他家条件好,各种书籍多, 所谓老手一直杆,菜鸟摆地摊,他的爹妈给他买了各种课辅基本都是摆设,当然对于他也没什么用, 我帮他的条件很简单:我帮他补习,他家的书我随便看,所以我可以一边辅导他作业,一边学习各种各样的课辅,遇到不错的解题思路,就誊写在本子上,回家自己琢磨怎么举一反三,之前他的成绩一直很稳定在倒数三名,1年下来,已经稳定在了中下游,老师,他和家长都很开心,他不亏,我也不亏。
随着高年级的到来,需要写作文,提高阅读量,但是当时的各种作文书籍和经典名著,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根本就是天价,根本买不起,怎么办?我打听到新华书店可以免费看书,后来跟我娘商量了好久,决定每半个月让我去一次城里的新华书店看一天书,每一次来回车费1块钱,然后给我2毛钱买个饼当午饭,为了省钱,我每次就都带一壶水,中午不吃饼,然后在新华书店里,坐在地上看书,刚开始还允许现场摘抄,后来就不让了,遇到很好的文章,我只能背下来,然后出门坐在台阶上将文章默写下来,接着再进去看,中午很饿的时候,我就出门喝点水,靠在树荫下歇一会,实在饿的受不了了,就靠着树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来转移一下自己的饥饿感,等饥饿的感觉过去了,身体反应没那么大了,把身上拍干净,把手洗干净,在身上擦干,再进去接着看书,一直看到新华书店下班打烊,
那时我最最羡慕的是那些爹妈牵手带着进书店,高高兴兴买书的孩子,他们想买什么书就买什么书,不用考虑多少钱,
那时我做梦都在想,等我长大自己挣钱了,一定要实现买书自由。
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想买多少书,就买多少书,
买书不看价格,只问自己喜不喜欢,
后来长大以后,发现自己依然很无趣,出差也好,旅游也好,我最大的乐趣还是逛各地书店,
不管是哪里的书店,我都会看进去看瞅一眼,不走空是我的一贯原则。
至今我买了多少书,我不知道,不管是中学,高中,大学毕业,还是后来搬家,
我的行李里最多的还是书,
我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买书自由的梦想。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想对那个被人嘲笑的满脸通红的少年说:你的梦想实现了,
谢谢你曾经所做的一切。
我至今去书店都不太习惯坐在椅子上看书,还是和那时一样,席地而坐,盘腿看书,
或许有的人看到的地上都是灰,我却只看到那是少年时唯一不笑话我贫穷的地方,
在那里,我获得了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个习惯陪伴我从小到大,估计会陪我到老,甚至一直到土里。
抱歉,见笑了。
不知道被哪个大咖翻了牌子,简单说明一下,
扔我手工课辅的是副科老师,学生成绩跟他们工资不直接挂钩,所以他们不管学生成绩好坏,只问交没交钱,因为学校规定的呀,课辅钱必须交呀,不交就滚到走廊外面上课,所以我至今都不怪老师当年的行为。
另外年代不一样,当年很多农村,乡镇基层学校,根本不重视教育,师资力量更是一塌糊涂,更谈不上教育质量,学校,家庭,老师,父母多数都对于教育没有那么强烈的渴望,多数人多认为孩子只要读几年书就好了,很多孩子读着读着就不读了,有小学辍学的,中学辍学的,只要爹妈找了个出路就出去打工,所以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孩子,在老师眼里没什么太大区别,该打就打,该揍就揍,不会有特别大的区别对待,我不交钱,那就直接扔书,在那个年代很正常呀,我至今也没觉得老师和我有什么不对,我虽然成绩好,但是也经常挨老师体罚呀,比如作业没有按照要求写完,那就要挨板子呀,没什么好说的。
同样在这个全民重视教育,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里,我们无法要求现在的学生去共情,必须像当年的我们一样对于知识改变命运,有那么强烈的渴望度。
他们更多背负各方要求学习的压力,却无法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要我学和我要学永远是两码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在这个物质普遍丰富的时代里,现在的孩子们,已经无需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即使他们学习再不好,也有父母给他们兜底,大不了回家啃老,反正不会让他们饿死,
而我们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家庭贫困是底层百姓的普遍现象,
农村孩子要么读书走出农门,要么回家种田,重复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宿命,要么滚到工厂做流水线产业工人,过几年继续回农村的命运轮回,
对了,我们家真有田,不读书真的要回去种田的。
最后:由于大家评论热烈,我会尽量一一回复,如果无法及时一一回复,请见谅,再次感谢理解!